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河烬·清空玉 > 第1章 乾安雪·烬与玉

长河烬·清空玉 第1章 乾安雪·烬与玉

作者:娱舟溺星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4:03:38 来源:文学城

永毅二十九年的初雪,来得比往年都早,也格外地冷。

乾安城,烬国的皇都,被一层薄薄的、死寂的白色覆盖。皇城朱红的宫墙在雪色映衬下,显出一种陈年血渍般的暗沉。宫道上的积雪已被宫人匆匆扫至两侧,露出湿漉漉的青石板,像一条条蜿蜒的、通往权力核心的冰冷轨迹。

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陆挽,此刻正立于文华殿外的汉白玉高阶之上。他未披大氅,仅着一身绛紫色绣蟒宫袍,身形在宽大袍服下显得异常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雪花落在他乌纱帽的帽檐,落在他瘦削的肩头,他却浑然未觉,只将一双沉静得近乎空洞的眸子,投向宫殿下方那片正在集结的文武百官。

风卷着雪沫,掠过他过于清秀的侧脸。没有人敢抬头直视这位权倾朝野的“内相”,但无数道或敬畏、或恐惧、或怨恨的目光,却如芒在背,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他。

“干爹,天寒,当心身子。”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是鹰司首领秦知复,他不知何时已悄无声息地来到近前,手中捧着一件玄色狐裘。鹰司,独立于东厂与锦衣卫之外,直属于陆挽的暗卫与监察机构,是悬在朝臣头顶最锋利也最隐秘的一把刀。

陆挽没有回头,只是极轻微地摇了一下。他的目光,越过重重殿宇,似乎看到了很多年前,也是这样一个雪天,那个名叫苏挽的女孩,在家破人亡的血色中,第一次踏进这吃人的宫墙。那时的雪,是暖的,混着亲人的血,烫得她灵魂都在颤抖。

“都安排好了?”陆挽开口,声音是特有的清冷,不带一丝烟火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是。新科三甲已至殿外候旨。曜灵、白榆两地的灾情奏报,按您的意思,压下了。也太尉那边……昨夜又秘密会见了两名边将。”秦知复语速平稳,汇报着帝国最核心的机密,仿佛在谈论今日的天气。

陆挽唇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冰冷的弧度。那弧度里没有笑意,只有洞悉一切的嘲讽与疲惫。“跳梁小丑,总以为自己能翻天。”他顿了顿,终于转过身,目光落在秦知复刚毅的脸上,“知复,你说,这满朝朱紫,是希望这雪下得再大些,彻底掩了这世间的污秽,还是盼着雪快些停,好看清这底下的疮痍?”

秦知复垂下眼:“属下不知。属下只知,干爹在,这烬国的天,就塌不下来。”

“天?”陆挽轻轻重复了一遍,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这烬国的天,早就烂了。粉饰太平,不过是用更多的尸骨去填那无底深渊罢了。”

他不再多言,抬步向殿内走去。蟒袍的下摆拂过冰冷的石阶,扫起些许雪屑。背影决绝,仿佛独自一人,正走向一场早已注定的、盛大的献祭。

殿内,炭火烧得正旺,暖意熏人,却驱不散那股子沉沉的暮气。老皇帝高坐龙椅,精神不济,浑浊的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最终落在垂手侍立在御座旁的陆挽身上。

“开始吧。”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殿试传胪开始。唱名声穿透风雪,清晰地传入殿内每一个人的耳中。

“一甲第一名,状元——楚、藏、楠!”

随着这声唱和,一名身着大红状元袍的年轻男子,步履沉稳地踏入殿内。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朗,眉宇间自带一股读书人的清正与刚烈。即便在御前,他的脊梁也挺得笔直,不曾有半分谄媚之态。

那一抹耀眼的红,刺破了殿内金碧辉煌却沉闷压抑的氛围,也刺痛了陆挽的眼睛。

陆挽低垂着眼睑,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遮住了他眸中瞬间翻涌的、极其复杂的情绪。震惊?熟悉?还是……一丝被刻意遗忘的、属于“苏皖”的悸动?

楚藏楠。这个名字,在他心底划过,带着某种宿命般的回响。

他记得这个名字。不仅仅因为他是今科状元,更因为墨阁送来的密报中,对此人的评价——“才高八斗,性情刚直,心怀天下,恐难驯服”。

而此时,楚藏楠正依礼跪拜,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臣,楚藏楠,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的目光抬起,不经意间,与御座旁那道绛紫色的身影对个正着。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楚藏楠心中微震。不同于寻常宦官的浑浊或谄媚,那双眼睛极黑,极深,像两口古井,表面平静无波,底下却仿佛藏着无尽的寒冰与……荒芜。只是一瞬,对方便移开了目光,恢复了那副万年不变的冷漠面孔。

但楚藏楠却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以及一丝极其诡异的、难以言喻的熟悉感。他确信自己从未见过这位权势滔天的陆公公。

“平身。”皇帝的声音带着赞许,“楚爱卿少年英才,文章做得花团锦簇,朕心甚慰。望你日后尽忠王事,为国效力。”

“臣,定不负陛下隆恩!”楚藏楠再拜,语气铿锵。

紧接着,榜眼上官炬、探花覃骋等人依次入殿拜见。上官炬面容端正,眼神清澈,自带一股凛然正气。而覃骋则更显文雅风流,只是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疏离与审视。

陆挽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这三个人,尤其是楚藏楠,将会是这潭死水里,最大的变数。他需要人才,需要利刃,但也忌惮不受控制的理想与锋芒。

仪式冗长地进行着。就在即将结束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一名内侍连滚爬爬地冲进来,脸色惨白,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陛、陛下!不、不好了!宫门外……发现、发现了端悫太子……太子殿下的……”

“什么?!”老皇帝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身体摇晃,几乎栽倒。端悫太子燕谨煜,他早夭的、最优秀的儿子,也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太子已逝十余年,为何会突然被提及?

满殿哗然!群臣面面相觑,惊恐与猜疑在空气中弥漫。

陆挽一步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皇帝,眼神锐利如刀,射向那名内侍:“慌什么!把话说清楚!”

那内侍吓得瘫软在地,涕泪横流:“是、是一块玉佩!太子殿下随身的蟠龙玉佩!就、就挂在宫门的兽首上!还、还有血……用血写的字……”

“写的什么?”陆挽的声音冷得能冻结空气。

“写、写的是……‘冤魂索命,烬国将倾’!”

“轰——!”如同惊雷炸响在文华殿上空。

老皇帝双目圆睁,指着殿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最终一口气没上来,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陛下!”

“快传太医!”

殿内瞬间乱作一团。群臣惊慌失措,唯有楚藏楠,在最初的震惊后,目光死死盯住了混乱中心,那个依旧冷静得可怕的身影——陆挽。

陆挽一边指挥内侍将皇帝送回寝宫,一边厉声下令:“封闭宫门!任何人不得出入!秦知复!”

“属下在!”

“即刻带人封锁现场,查验玉佩与血字!今日在场所有人,严加盘问!”

“是!”

命令一道道发出,有条不紊,瞬间控制了局面。然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陆挽拢在袖中的手,几不可查地颤抖了一下。

那玉佩……他认得。那是谨煜哥哥贴身之物,当年苏家灭门,太子暴毙,这块玉佩也随之消失无踪。

如今,它重现天日,带着血淋淋的诅咒。

这不是意外,是警告,是阴谋的开端。有一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已经窥破了某些秘密,并且,选择在这样一个万众瞩目的日子,悍然发动了攻击。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殿内神色各异的群臣,扫过一脸震惊与沉思的楚藏楠,扫过眼神闪烁的太尉也宣。

风雨,终于要来了。而这,或许正是他等待已久的,将一切彻底焚尽的……契机。

他微微抬起下巴,雪光映照着他苍白而精致的侧脸,那上面,没有任何属于“陆小碗”的恐惧,也没有“苏挽”的悲伤,只有“陆挽”的冰冷与决绝。

好的,这是《长河烬·清空玉》第一章的中段,承接上文,继续展开紧张局势并深化悬念。

皇帝的突然昏厥与“端悫太子玉佩”的出现,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深潭,在煌煌文华殿内激起了千层浪。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朱紫公卿间无声蔓延,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惊疑与揣测。太子已逝十七年,其名号早已成为宫中的禁忌,此刻以如此血腥诡异的方式被重新提起,背后意味,不言自明——这不是简单的恶作剧,这是一场直指宫廷最深处、最敏感伤疤的精准打击。

“肃静!”陆挽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他立于御阶之上,绛紫蟒袍在殿内摇曳的烛火与窗外雪光映照下,泛着幽冷的光泽。“陛下只是急火攻心,暂无大碍。诸位大人皆是国之柱石,遇事当镇定,如此慌乱,成何体统!”

他的目光如冰冷的探针,缓缓扫过下方每一张面孔,将那些或惊恐、或闪烁、或幸灾乐祸的眼神一一记下。最终,他的视线在太尉也宣那张看似凝重,眼底却深藏一丝难以察觉精光的脸上,停留了一瞬。

也宣适时地站出来,声如洪钟:“陆公公所言极是!此必是宵小之徒的恶毒伎俩,意图扰乱朝纲,动摇国本!当务之急,是稳住局势,彻查元凶!”他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楚藏楠站在新科进士的最前方,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心中的震动尚未平复。那“冤魂索命,烬国将倾”八个血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头。他初入仕途,满怀济世之志,渴望一展抱负,却不想在第一日,便撞见了这帝国核心如此狰狞可怖的一面。而那位年轻得过分、权势熏天的陆公公,在巨变之下的冷静乃至冷酷,更让他感到一种深沉的寒意与……探究的**。这位内相,绝非寻常阉宦。

陆挽不再理会群臣的窃窃私语,对秦知复微一颔首。秦知复会意,如同鬼魅般无声退出了大殿,执行封锁与搜查的命令。

“诸位大人,今日之事,关系重大。”陆挽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还请诸位暂留文华殿偏殿歇息,配合调查。东厂与鹰司,会确保诸位大人的安全。”

这是变相的软禁。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却无人敢出声反对。陆挽之威,可见一斑。

安排妥当,陆挽不再停留,转身疾步向内宫走去。皇帝被紧急送往养心殿,太医院院判早已奉命候在那里。

养心殿内,龙涎香的气息混合着药石的苦涩,弥漫在空气中。老皇帝燕晟紧闭双目,躺在龙榻之上,面色灰败,呼吸微弱。太医们跪在一旁,战战兢兢,冷汗浸湿了后背。

陆挽挥退了左右,独自立于榻前。他凝视着这个赋予他无上权力,也将他拖入无边地狱的帝王,眼神复杂难明。有利用,有掌控,或许,在最深处,也藏着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源于“苏挽”时代的、对长辈的复杂情愫。

“陛下,”他低声开口,声音在空旷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您放心,有奴才在,天塌不下来。”

似是听到了他的话语,皇帝的眼皮微微颤动,艰难地睁开一条缝隙,浑浊的眼中充满了恐惧与依赖,他枯瘦的手猛地抓住陆挽的衣袖,力道大得惊人:“陆、陆挽……查……一定要查清楚……谨煜……朕的谨煜……”话未说完,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奴才明白。”陆挽任由他抓着,声音平稳无波,“陛下宽心,奴才定会将那装神弄鬼之徒,揪出来碎尸万段。”

他的承诺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皇帝稍稍安定下来,重新陷入昏睡。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极轻微的叩门声。陆挽轻轻挣开皇帝的手,为他掖好被角,这才转身走出。

门外,秦知复已等候在此,他手中捧着一个锦盒,盒盖微微开启一条缝隙,露出里面一抹温润却刺眼的白色。

“干爹,”秦知复压低声音,“玉佩查验过了,确是真品,是端悫太子殿下生前从不离身的那块和田蟠龙佩。上面的血迹……是人血,尚未干透。宫门兽首上悬挂玉佩的方式……是军中专用的‘金刚扣’,非高手不能为。”

陆挽接过锦盒,指尖触碰到那冰冷的玉佩,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寒意瞬间窜遍全身。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温润如玉的少年太子,笑着将一块桂花糕递给躲在父亲身后怯生生的苏挽,“小挽儿,别怕,谨煜哥哥在这里。”

记忆的碎片伴随着灭门之夜的腥风血雨汹涌而来,几乎要将他的理智吞噬。他猛地攥紧玉佩,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冰冷的玉石硌得掌心生疼,这才勉强压下那翻腾的情绪。

“血字呢?”他的声音比刚才更加沙哑。

“用的是朱砂混合了某种动物血,书写工具不明。字迹……刻意扭曲,难以辨认来源。”秦知复顿了顿,补充道,“现场处理得非常干净,除了玉佩和血字,没有留下任何其他线索。对方是个老手。”

陆挽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带着药味的冰冷空气。军中专用的绳扣,老手,直指太子冤案……线索似乎隐隐指向了某个手握军权,且对十七年前旧事知之甚详的人。

也宣?他有动机,也有能力。太子死后,他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其女也清璃更是对后宫乃至更高的位置虎视眈眈。但如此直接的挑衅,不像也宣那只老狐狸一贯的风格。是嫁祸?还是有人想借此事,搅浑这潭水,渔翁得利?

“继续查。”陆挽睁开眼,眸中已恢复一片冰封的死寂,“从当年伺候太子的旧人,以及……所有可能与太子玉佩有过接触的人查起。动静小些,但要快。”

“是。”秦知复领命,却又迟疑了一下,“干爹,新科进士们……尤其是状元楚藏楠,似乎对今日之事颇为关注。”

陆挽目光微闪。楚藏楠……那个有着一双过于清澈坚定眼眸的年轻人。在这样的漩涡中,这样的眼神,要么被彻底玷污,要么……被无情碾碎。

“盯着他。”陆挽淡淡道,“看看这位心怀天下的状元郎,在这泥沼里,能走出什么样的路。”

他挥了挥手,秦知复躬身退下,身影迅速融入殿外的风雪之中。

陆挽独自站在养心殿外的廊下,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它们无声地落下,覆盖了宫殿的琉璃瓦,覆盖了乾安城的街巷,似乎也想覆盖住这皇城之下无尽的肮脏与秘密。

但他知道,雪终会融化。而被掩盖的一切,终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散发出更加浓烈的腐臭。

他摊开手掌,那枚蟠龙玉佩静静躺在掌心,温润的光泽仿佛映照着那个早已逝去的、属于苏挽的、短暂而温暖的旧梦。

而如今,梦早已醒了。只剩下陆挽,以及他必须走下去的、布满荆棘与烈火的复仇之路。

“谨煜哥哥……”他对着虚空,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呢喃,“你的冤,苏家的仇,我会一笔一笔,连本带利地讨回来。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雪花落在他浓密的睫毛上,瞬间融化,像一滴无法流出的泪。

养心殿外的风雪声渐密,如同万千冤魂在窗外呜咽。陆挽在廊下立了许久,直到肩头积了一层薄雪,才仿佛从一场漫长的梦魇中惊醒。他将那枚冰冷的蟠龙玉佩贴身收起,那寒意透过衣料直抵心口,成为一簇永不熄灭的复仇火种。

他转身,脸上已不见丝毫波澜,重新变回那个令朝野敬畏的司礼监掌印。穿过重重宫闱,所到之处,宫人无不屏息跪伏,不敢仰视。这无声的权威,是他用十数年隐忍、算计乃至血肉一点点铸就的牢笼,如今,他却成了这牢笼最核心的看守。

回到司礼监值房,炭火暖融,却驱不散他周身的寒意。他屏退左右,独自坐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是这个庞大帝国永不愈合的疮痍。他随手拿起最上面一份,是曜灵府八百里加急送来的灾情密报——雪灾冻毙百姓、牲畜无数,请求朝廷拨银赈济。他目光冰冷地扫过,朱笔未蘸,只将那奏章轻轻置于一旁。不是不救,而是不能以此种方式救。国库空虚,层层盘剥,拨下去的银子,到了灾民手中恐怕十不存一,反而会助长蠹虫,引发更大的动荡。他需要更彻底、也更残酷的手段。

“粉饰太平……”他低声自语,唇角那抹嘲讽的弧度再次浮现。楚藏楠那样的人,永远不会懂。他们只看到表面的稳定下的“粉饰”,却看不到若连这层“粉饰”都撕去,底下将是何等血肉模糊、瞬间崩解的乱局。救一人,还是救众生?这选择题,他早已做出。用少数人的牺牲,换取多数人苟延残喘的“稳定”,这便是他陆挽的“道”。

思绪被轻微的敲门声打断。进来的是江知序,墨阁的掌控者。她依旧是一身利落的男装,面容清丽却带着霜雪般的冷冽。

“义父,”她行礼后,直接呈上一封密函,“初步排查了宫中有机会接触太子旧物之人,十七年来人员更迭,线索繁杂。但有一个发现,”她顿了顿,“三个月前,内务府曾清点过一次库藏旧物,其中有一部分,据记载是端悫太子幼年时的玩物杂物。当时经手的一名老宦官,在差事办完后不久,便‘失足’落井身亡。”

陆挽接过密函,指尖在“落井身亡”四个字上轻轻摩挲。灭口。看来对方为了今日这场戏,准备得比他想象的更早,也更周密。

“查清那老宦官的社会关系,尤其是他死后,家中可有异常。”陆挽下令,声音平稳,“另外,重点查一查,当年太子暴毙前后,所有经手太医、近身侍卫、宫人的下落,无论生死。”

“是。”江知序领命,又道,“还有一事。新科状元楚藏楠,在偏殿等候时,与榜眼上官炬、探花覃骋皆有交谈。他似乎对今日之事颇有见解,言谈间……对义父处置此事的手段,似有微词。”

陆挽并不意外。楚藏楠那样的人,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棱角分明,注定无法认同他这“权阉”的行事风格。

“让他说。”陆挽淡淡道,“清水只有在搅动时,才能看清底下藏着多少泥沙。盯着与他接触的所有人。”

江知序应下,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值房内重归寂静。陆挽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被风雪笼罩的、影影绰绰的宫殿轮廓。这皇城,就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吞噬了太多东西,包括那个名叫苏挽的女孩的天真,和那个名叫陆小碗的宫女的软弱。

他记得刚进宫的那几年,作为最低等的小太监“陆小碗”,是如何在欺凌与绝望中挣扎求生。是那个同样弱小、却有着一双清澈眼睛的宫女许小皖,在她最寒冷的时候,偷偷塞给她半个冰冷的馒头,用带着乡音的软语安慰她。那是黑暗宫墙里,唯一的一点微光。然而,这微光很快就被更深的黑暗吞噬——许小皖被一个心理扭曲的老太监凌辱至死。她到死,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象征着她出生地“皖县”的、不值钱的木雕小葫芦。

那天晚上,“陆小碗”消失了。她用计接近那个老太监,在他志得意满、毫无防备时,用削尖的簪子,冷静而精准地刺穿了他的喉咙。看着那浑浊眼中难以置信的惊恐,她心中没有恐惧,只有一片死寂的冰冷。然后,她顶替了那个老太监的空缺,一步步,踩着敌人的尸骨和自己残存的人性,爬到了今天的位置。

“小碗……”他在心中默念这个早已被埋葬的名字,“你看,我走到了这里。所有伤害过我们的人,所有让这世道不公的人,我都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这代价,也包括他自己。他早已将灵魂抵押给了仇恨与权力,通往地狱的路,他一人独行便好。

文华殿偏殿。

炭盆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数十位朝廷重臣与新科进士心头的寒意。时间在压抑的等待中缓慢流逝,每一刻都像是煎熬。众人或坐或立,大多沉默不语,偶尔交换的眼神中也充满了猜忌与不安。

楚藏楠与上官炬、覃骋站在窗边一角。上官炬眉头紧锁,低声道:“藏楠,今日之事,你怎么看?太子玉佩重现,血字诅咒……这绝非偶然。”

楚藏楠目光沉静,透过窗纸的缝隙,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幕后之人选择在传胪大典发难,时机精准,意在制造最大的恐慌,其心可诛。只是,‘冤魂索命’……这‘冤’从何来?”他心中疑虑丛生,十七年前的旧案,他虽有耳闻,但细节早已被时间尘封。

覃骋把玩着腰间一枚成色极好的玉佩,语气带着几分玩世不恭:“还能从何来?这宫墙之内,冤死的魂还少么?只是这索命的方式,倒是别致。”他目光扫过殿内神色各异的官员,意有所指,“就看咱们这位陆公公,如何将这出戏唱下去了。”

楚藏楠想起陆挽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以及他处理危机时那种近乎非人的冷静,心中泛起一丝异样。那不像是一个宦官该有的气度。

“陆公公……似乎对此事并不十分意外。”楚藏楠沉吟道,“而且,他下令封闭宫门,软禁群臣,虽是为了查案,但这权力……是否太过集中了些?”他接受的是儒家忠君爱民、分权制衡的教育,对陆挽这种权阉一手遮天的局面,本能地感到警惕与不适。

上官炬叹了口气:“朝局如此,非一日之寒。陛下近年龙体欠安,多倚重内廷,陆公公……手段固然酷烈,但不可否认,若非他强力弹压,这朝堂恐怕早已……”他未尽之语,几人都明白。烬国积弊已深,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陆挽用的,是以毒攻毒的虎狼之药。

“以错误的手段维持的稳定,终究是沙上筑塔。”楚藏楠语气坚定,“为官者,当直道而行,涤荡污浊,方能正本清源。”

覃骋轻笑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状元郎好志气。只是这浑浊世道,想要‘直道而行’,恐怕比你那锦绣文章要难上千百倍。”

就在这时,偏殿的门被推开,一名东厂番役走了进来,声音尖利:“奉陆公公钧旨,诸位大人可以回去了。今日之事,乃宵小作乱,陛下洪福齐天,已无大碍。望诸位各安其位,不得妄议,否则,厂卫之法,决不轻饶!”

冰冷的警告让殿内气氛更加凝滞。众人如蒙大赦,却又心头沉重,纷纷鱼贯而出。

楚藏楠走在最后,他回头望了一眼那深邃的宫道,仿佛能感受到那隐藏在重重宫阙之后的、无形却无处不在的压迫感。那位陆公公,就像这风雪中的乾安城,表面寂静,内里却藏着无尽的秘密与杀机。

他走出宫门,风雪扑面而来。新科进士的荣耀与喜悦,已被这第一日的惊变冲刷得七零八落。他紧了紧身上的官袍,心中那股济世安民的理想,非但没有被吓退,反而如同被风雪淬炼过的刀刃,更加锋利。

他隐约觉得,今日之事,仅仅是一个开始。而他与那位权倾朝野的陆公公,未来的道路,必将产生激烈的碰撞。

夜幕降临,乾安城在风雪中更显沉寂。万家灯火在雪幕中晕开模糊的光团,却照不亮某些角落的黑暗。

城西,一处不起眼的民宅内。

烛火摇曳,映照出两个人影。其中一人,身形魁梧,穿着普通的棉袍,但眉宇间带着久居人上的气势与一丝难以掩饰的戾气,正是太尉也宣。另一人则笼罩在斗篷的阴影里,看不清面容。

“事情办得如何?”也宣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急切。

斗篷下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分辨不出男女:“太尉放心,玉佩已送到,血字也已留下。现场处理得很干净,绝无后患。只是……陆挽的反应比预想的更快,鹰司和东厂已经动起来了。”

也宣冷哼一声:“动起来才好!这潭水越浑,对我们越有利。十七年了,是时候让某些旧事,重见天日了。”他眼中闪过一丝狠辣,“陆挽那个阉狗,仗着陛下宠信,把持朝政,处处与老夫作对!这次,就算不能一举扳倒他,也要让他惹上一身腥!”

“只是……”斗篷人迟疑道,“此举是否会打草惊蛇,让他有所防备?而且,太子旧案牵扯甚广,若真被他深挖下去……”

“怕什么!”也宣打断他,“所有知情人,该死的不都早就死了吗?剩下的,也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他陆挽再厉害,还能让死人开口说话不成?”他顿了顿,语气转为阴冷,“倒是你,做好你该做的事。继续散播流言,就说……太子当年死得蹊跷,是被奸人所害,如今冤魂归来,是要找仇人索命!这‘奸人’是谁,让那些愚民自己去猜!”

“是。”斗篷人躬身。

“还有,”也宣补充道,“找个机会,给咱们的新科状元楚藏楠,也送点‘线索’过去。这位状元郎,看起来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主,正好借他的口,来说些咱们不方便说的话。”

“明白。”

斗篷人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消失在风雪中。

也宣独自站在窗前,看着外面漆黑的夜,脸上露出一抹志在必得的狞笑。陆挽,你以为你权倾朝野,就能高枕无忧了吗?这盘棋,才刚刚开始。这烬国的天下,迟早要改姓“也”!

而在城市的另一个方向,皇商梦玖川那座奢华却守卫森严的府邸内。

梦玖川正对着一面巨大的琉璃镜,试穿着一件新制的、用金线绣满繁复花纹的锦袍。她容颜娇艳,眉梢眼角却带着商贾特有的精明与果断。

一名心腹侍女低声汇报着今日宫中的惊变。

梦玖川动作未停,只淡淡问道:“陆公公安然无恙?”

“是,陆公公已稳定住局势,陛下也已苏醒。”

“那就好。”梦玖川对着镜子转了转身,审视着袍服的效果,“宫里的风波,自有他去应对。我们的任务是确保他的‘钱袋子’永远鼓胀,无论他要做什么,我们都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她放下锦袍,走到案前,上面铺着一张烬国的商贸地图,“通知各地掌柜,收紧银根,囤积粮草、药材、铁器……我有预感,这天下,快要不太平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风雨飘摇时,有能力……力挽狂澜。”

她的眼中,闪烁着与商人身份不符的、锐利如鹰的光芒。

司礼监值房的灯火,亮了一夜。

陆挽处理完积压的奏章,已是凌晨。雪不知何时停了,窗外透出熹微的晨光,映得雪地一片清冷。

秦知复再次无声无息地出现,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干爹,查清了。那名落井的老宦官,有个侄子在也太尉府上当差,是个小小的马夫。就在老宦官死后第三天,他那侄子一家,就突然搬离了原址,不知所踪。”

陆挽执笔的手微微一顿。线索,果然指向了也宣。虽然这证据并不算铁证,但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另外,”秦知复继续道,“昨夜,市井之间开始流传一些关于太子旧案的谣言,语焉不详,但直指当年之事另有隐情。”

“推波助澜。”陆挽放下笔,语气冰冷,“让他们传。传得越广,越好。”他需要这舆论,作为他日后清算旧账的铺垫。

“还有一事,”秦知复迟疑了一下,“墨阁收到消息,梦姑娘那边,开始大规模调动资金,囤积战略物资。”

陆挽闻言,眼中终于闪过一丝极淡的、近乎温暖的波动。梦玖川,总是能在他需要之前,就做好一切准备。她是他在这个冰冷世界里,为数不多的、可以称之为“伙伴”的存在。

“由她去做。”他顿了顿,补充道,“从我的私库里,再拨一笔银子给她。”

“是。”

秦知复退下后,陆挽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冰冷清新的空气涌入,带着雪后的凛冽。晨曦映照在雪地上,反射出刺眼的白光。

新的一天开始了。昨日的惊涛骇浪似乎暂时平息,但他知道,水面下的暗流只会更加汹涌。也宣的挑衅,楚藏楠的审视,流言的滋生,以及那枚如同鬼魅般重现的蟠龙玉佩……一切都预示着,永毅二十九年的这个冬天,将格外漫长而残酷。

他摊开手掌,晨光落在掌心,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他的路,注定是孤独的。用权力和阴谋作为武器,用冷酷和残忍作为铠甲,背负着逝者的冤屈与生者的误解,一步步走向那个早已注定的、烈火焚身的结局。

“我渡众生,”他对着初升的朝阳,无声地宣誓,那誓言沉重得足以压垮灵魂,“纵使众生,渡我入地狱。”

乾安城的雪停了,但另一场足以将整个烬国焚烧殆尽的烈火,已悄然点燃了第一缕火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