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江南点心师傅果然手艺不凡。
那“猫耳朵”小酥饼,形如其名,小巧玲珑,色泽金黄,入口酥脆,带着淡淡的奶香。
徐书韫拈起一块,小口品尝,眼中不由露出几分赞许。
林铮并未多用,只尝了一块便停了手,一举一动皆守着臣子的分寸。
“味道确实不错,”徐书韫点点头,对垂手侍立一旁的师傅温声道,“赏。”
她转头看向林铮,语气亲切:“回头我让师傅包一些,你带回去给老侯爷和夫人也尝尝。”
“谢殿下。”
林铮拱手,这次并未推辞。
他见徐书韫吃得香,眼底也染上笑意,顺手将茶盏往她手边推了推:“殿下喜欢就好。说起来,沉璧前日在西市寻到一家新开的苏式点心铺,掌柜是从金陵来的,做的蟹粉酥和玫瑰方糕堪称一绝,连素来挑剔的母亲都夸了几句。”
“哦?”徐书韫果然来了兴致,咽下酥饼,眼睛亮亮地望过来,“比宫里的如何?”
“风味不同,更显灵巧。”林铮见她有兴趣,语气也轻松许多,带着几分自家人才有的熟稔,“那丫头回来念叨了半日,说非要拉上殿下一道去尝鲜。后日臣休沐,她缠着要去,家母怕她莽撞,让臣跟着照应。”
他说着无奈摇头,眼中却藏着对妹妹的纵容。
“臣想着,殿下若是闷了,不如一同去散散心。沉璧若知道殿下愿去,定会欢喜得不得了。”
徐书韫听到“沉璧”二字,唇角已不自觉扬起。
林沉璧,是帝都洛阳出了名的小炮仗,性子泼辣爽利,一张巧嘴从不饶人,几位郡主打马球输了都要被她笑话三天。
偏偏这丫头从小就与徐书韫投缘,每回见面都亲热地扑上来,有什么新鲜玩意儿第一个往宫里送,有什么心事也只肯对徐书韫吐露。
父皇也把她当自家小辈疼爱,说她颇有崔皇后年轻时的风采。
“沉璧推荐的,定然不差。”
徐书韫轻笑:“上回她说的那家馆子,害我接连溜出去好几趟,被母后训了一顿。”
林铮也笑:“那这次咱们堂堂正正地去。臣跟侍卫营打声招呼,殿下换身常服,悄悄儿的,不惊动旁人。”
他声音压低几分,带着点少年人计划趣事般的狡黠。
“只是沉璧若知道是臣邀的殿下,怕又要吃味,嫌我抢了她献宝的功劳。”
“她呀~孩子气。”
徐书韫想象林沉璧跺脚娇嗔的模样,笑意更深。
两人相视而笑,殿中气氛温馨。
林铮望着徐书韫笑靥如花的侧脸,心头一动。
有沉璧那个开心果在,徐书韫总能开怀,这比什么灵丹妙药都更让他安心。
“那就这么说定了?”林铮温声确认,“后日一早,臣与沉璧在朱雀门外的柳树下等候殿下。”
“好,”
徐书韫颔首,心情如窗外秋阳般明媚。
“记得让璧儿穿暖些,上回贪漂亮着了凉,咳了半旬,侯夫人心疼坏了。”
“她无法无天的,也就殿下与母亲管得住她,我是真拿她没法子。”
林铮拱手一笑,眼中有清辉在流动。
送走林铮,已是晚间,徐书韫并未立刻传膳,而是信步走到书房窗边。
庭院深深,秋虫呢喃,带着凉意的晚风拂面,让她因即将出游而略显雀跃的心渐渐沉静下来。
目光掠过窗下书案,上面摊着几本她近日正在批注的诗集。
看着那略显凌乱的书案,徐书韫忽然想起午后林铮偶然提及楚沅时,自己心头闪过的那丝念头。
她沉吟片刻,转身走向书案,随手拿起一份刚批注了一半的诗稿,上面是她略显潦草的朱笔小楷。
又想起记忆中楚沅那手清秀端正,隐见风骨的字迹。
“云袖。”
“奴婢在。”
徐书韫将手中的诗稿递给她,语气平常如同吩咐一件日常琐事:“这些批注需要重新誊录清楚,还有这几份摘要,也要整理成册。眼下这些活儿堆积着,身边几个丫头手脚虽麻利,于文字上却总欠些火候,誊录起来难免错漏。”
她顿了顿,不经意地提起:“本宫记得,楚沅似是识文断字的。”
这哪里是需要问的话。
她比谁都清楚楚沅何止是识文断字。
她这样问,不过是给自己找一个看似顺理成章的借口。
她需要这样一个借口,来掩盖自己那颗历经背叛却依旧无法彻底硬起的心,那颗在见到楚沅沦落至此后,依旧会为其才情被埋没而感到刺痛的心。
楚沅出身清贵,乃御史大夫楚靖霄嫡女。
楚家世代书香,诗礼传家,在士林中声望极高。
楚靖霄本人更是以学识渊博、性情刚直,以敢于直谏而闻名朝野,是朝中清流领袖。
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楚沅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与灵性,博览群书,尤工诗词。
不到九岁其才名便已悄然在京中闺秀圈流传,是名副其实的名门淑媛,备受瞩目。
她与楚沅其实更早的时候就有过一面之缘。
那是个上巳节,池畔仕女如云,王孙遍地。
春衫轻薄,罗裙曳地,环佩叮当,连空气里都浮动着脂粉与花草的甜香。
崔皇后在芙蓉苑设宴,邀请命妇贵女同乐。
时年七岁的徐书韫,作为最受宠爱的公主,自然是宴会的焦点。
她穿着繁复华丽的宫装,被一众宫人嬷嬷簇拥着,像个精致的瓷娃娃。
她厌烦了那些刻板的礼仪和奉承的笑脸,趁着母后与命妇们寒暄的间隙,偷偷溜到了人迹稍少的后苑。
后苑有一处小小的假山池塘,池边几株垂柳刚抽出嫩芽。
徐书韫正百无聊赖地踢着石子,忽然听到一阵清凌凌的、带着笑意的读书声。
她循声望去,只见柳树下坐着一位**岁的小姑娘,穿着一身素雅的浅碧色春衫,梳着双丫髻,发间只缀着几颗珍珠,却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目如画。
她手中捧着一卷书,正摇头晃脑地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念到此处,她自己先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自言自语道:“君子好逑?也不知是怎样的‘好逑’法,难不成像爹爹追娘亲那样,天天送诗?不知那君子,是不是也像爹爹当年那般,傻乎乎地等在人家府门外……”
那副天真烂漫、自得其乐的模样,与宴会上那些规行矩步的贵女截然不同,瞬间吸引了徐书韫。
她从未见过哪个女孩子能这样旁若无人地读书,还能自己把自己逗乐。
徐书韫忍不住走近了些,好奇地问:“你在念什么?”
那小姑娘闻声抬头,见到徐书韫一身华服,身边还跟着宫女,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声音清脆:“臣女,见过公主殿下。”
她虽行礼,眼神却清澈坦荡,没有寻常官家小姐见到皇室时的畏缩或讨好。
徐书韫有些惊讶:“你认得我?”
楚沅微微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殿下凤仪,臣女曾在宫宴上远远见过一次。” 她顿了顿,扬了扬手中的书卷,“臣女在读《诗经》,殿下要一起听吗?”
徐书韫平日里被太傅逼着读书,早已烦不胜烦,但此刻被楚沅明媚的笑容感染,竟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楚沅便拉着她在柳树下坐下,也不管什么尊卑礼仪,指着书上的字,一句一句地念给她听,还配上自己童言无忌的解说。
她说“蒹葭苍苍”是芦苇长得比人还高,她说“所谓伊人”大概是个喜欢捉迷藏的小姑娘,她说“溯洄从之”就是逆着水流傻乎乎地去找人……
徐书韫被她逗得咯咯直笑,平日里觉得枯燥无比的诗经,此刻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两个小女孩,一个贵为公主,一个是御史千金,就在这春日的柳树下,头碰着头,分享着一卷诗书,笑声清脆,仿佛世间最寻常的玩伴。
那是徐书韫记忆中少有的、抛开身份束缚的快乐时光。
她忘了自己是公主,楚沅也忘了她是臣女。
她们聊诗书,也聊各自喜欢的点心、害怕的先生、偷偷养在房里的小兔子……
直到楚家的嬷嬷找来,带走了楚沅。
楚沅被拉走时,还回头冲徐书韫眨了眨眼,用口型无声地说:“下次再念给你听!”
徐书韫站在原地,看着那抹浅碧色的身影消失在花丛后,心中竟生出几分不舍。
她问身边的宫女:“那是谁家的姑娘?”
宫女答道:“回殿下,是御史大夫楚靖霄大人的女儿楚沅。听闻小小年纪,便以聪慧知书闻名洛阳了。”
“楚沅……”
徐书韫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期待着下一次的“下次”。
然而,宫闱深深,她们的身份注定了这样的偶遇难以复制。
此后,徐书韫依旧被困在繁文缛节和课业之中,偶尔在宫宴上能远远看到楚沅的身影,见她总是安静地跟在母亲身边,举止得体,与那日柳树下活泼灵动的模样判若两人。
她们再也没有机会像那天一样,毫无顾忌地交谈玩耍。
那段短暂的友谊,如同春日里的一场美梦,醒来后只留下淡淡的怅惘和一抹模糊的碧色身影。
再后来,便是楚家突遭巨变。
楚靖霄因卷入朝堂纷争获罪,被罢官赐死,楚家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泥潭。
她想起了那个柳树下念诗的碧衣小姑娘。
她向母后求情,想打听楚沅的下落,却只得到一声叹息和“罪臣之女,自有去处”的模糊回答。
她贵为公主,却也无力改变既定的事实,只能将那份幼时的惦念深深埋藏。
她以为,她们此生不会再有任何交集了。
直到几年后,那个秋日的午后,她在御花园的银杏树下,再次遇见了楚沅。
此时的楚沅,已不再是御史千金,而是以罪臣之女的身份被没入宫中。
她穿着素净的宫装,眉宇间褪去了童年的娇憨,多了几分沉静和隐忍,但那份骨子里的书卷气和灵秀之美,却未曾改变。
当楚沅念出“草木本无心,何须怨凋零”时,徐书韫瞬间就认出了她。
童年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与眼前的身影重叠。
那一刻,徐书韫心中百感交集,有久别重逢的惊喜,有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想要靠近和保护的冲动。
正是这份源于童年短暂美好记忆的底色,让徐书韫在重生后,面对楚沅时,始终无法做到彻底的冷酷和疏离。
无论前世的背叛多么惨痛,在她心灵的最深处,始终保留着对那个柳树下念诗少女最初、最纯粹的一份好感与怜惜。
这份深埋的情感,如同暗夜中的微光,虽微弱,却始终未曾熄灭,并在今生再次相遇时,悄然指引着她的选择。
不过片刻就听到云袖的通禀:“殿下,楚沅带到。”
“进来。”
其实徐书韫对楚沅的感情,早在童年那次上巳节相遇就埋下了种子。
那时的楚沅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御史千金,在柳树下念诗的样子像一道光,照进了被宫廷规矩束缚的小公主心里。
这份纯粹的好感,就像初恋一样美好而难忘。
所以即便经历了前世的背叛,徐书韫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始终留着那个念诗小姑娘的位置。
这不是恋爱脑,而是人对最初美好记忆的本能眷恋。
家人们,其实原本的大纲里徐书韫和楚沅小时候并不认识!
但写着写着就写嗨了。
突然觉得让她们童年有过一段纯真美好的相遇,会让现在的感情拉扯更有宿命感——就像《红楼梦》里宝黛初见时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那种冥冥中注定的羁绊。
而且你们不觉得,让徐书韫亲眼见证楚沅从明媚少女沦落至暗,比单纯听说她的遭遇更刀吗?
就像看着一朵花在自己眼前慢慢凋零......
[让我康康][让我康康][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一眼惊鸿,百世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