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教育”了一通的秦语媞,回到王府后,非但没有如赵景逸期待的那般变得“温顺”,反而展现出一种让他更加毛骨悚然的平静。她不再与他针锋相对,甚至……变得异常“温柔体贴”。
第一招:知识的力量
赵景逸发现,他书房里那些用来装门面的书,开始以各种“合理”的方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秦语媞“贴心”为他准备的各类典籍。
当他想要找本闲杂游记时,锦书会恭敬地呈上《资治通鉴》:“王妃说,王爷既心系天下,当读史明志。”
当他只想看些志怪小说解闷时,丫鬟会捧来《论语集注》:“王妃言,王爷乃皇室典范,需深研圣人之道。”
最可怕的是,秦语媞每晚还会“温柔”地询问他读书心得:“王爷,今日所读《尚书》,可有所悟?‘满招损,谦受益’作何解?” 赵景逸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便会被她用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眼神静静注视,比骂他一顿还难受。他感觉自己快要被这些之乎者也淹没了!
第二招:经济的制裁
赵景逸平日花销大手大脚,秦语媞“忧心”他挥霍无度,便“主动”向宫里禀明,以“助王爷修身养性”为由,请求由她代为掌管王府账目及赵景逸的月例。皇帝和太子正愁没人能管住他的钱袋子,当即准奏。
于是,赵景逸发现自己的零花钱急剧缩水。想去酒楼喝酒?没钱。想买新出的蛐蛐?没钱。甚至连打赏下人都变得抠抠搜搜。他抗议,秦语媞便拿出账本,一笔一笔跟他算:“王爷上月饮酒耗银八十两,斗鸡输了一百两,若再不节制,只怕年底王府都要典当度日了。妾身这也是为了王府长远计。” 赵景逸看着那密密麻麻的账目,头大如斗,第一次体会到没钱的痛苦。
第三招:社交的孤立
秦语媞对赵景逸那群狐朋狗友展现了极大的“热情”。每逢他们来找赵景逸,秦语媞必会亲自出面招待,然后温言细语地提起:“张公子,听说令尊最近在考核你的功课?”“李公子,你上次输给王爷的那幅古画,怕是赝品,要不要妾身帮你鉴定一下?” 她谈吐高雅,却句句戳人肺管子,几次下来,那些纨绔子弟见到秦语媞就像老鼠见了猫,再也不敢上门来找赵景逸胡混。赵景逸的快乐源泉之一,就这么被掐断了。
第四招:终极“为你好”
最让赵景逸崩溃的是,秦语媞开始全方位关心他的“健康”。她以“王爷近日虚火旺盛”为由,每□□他喝苦得掉渣的黄连解毒汤;以“强身健体”为名,要求他清晨起来打五禽戏,并由她亲自“监督”,动作不标准就要重来;甚至以“凝神静气”为由,晚上不让他早早睡觉,非得逼着他抄写《道德经》……
赵景逸抗议,秦语媞就眨着无辜的大眼,用他能噎死的语气说:“王爷,妾身这都是为了您好啊。您看,父皇和妾身父母都希望您能稳重上进,妾身若不尽心督促,岂不是辜负了长辈们的期望?还是说……王爷想去向父皇说明,您不需要妾身这般‘体贴’?” 她特意加重了“体贴”二字。
赵景逸彻底败下阵来。他感觉自己就像被一张名为“温柔”的大网紧紧缠住,动弹不得。打?打不过。骂?骂不赢。告状?反而会被变本加厉地“体贴”。他现在看到秦语媞端着汤药走过来,就条件反射地想跑。
这日,他瘫在书房的美人榻上,生无可恋地对贴身小太监抱怨:“富贵儿,你说……本王这娶的是媳妇吗?这分明是请了位祖宗、账房、太医、夫子合体啊!”
小太监富贵儿忍着笑,小声说:“王爷,奴才觉得……王妃娘娘这手段,高明着呢。”
赵景逸长叹一声,望着屋顶,发出了灵魂深处的疑问:
“本王现在去跟四哥换换王妃……还来得及吗?”
而此刻,睿王府的书房内,赵景明与苏婉晴正对坐用膳,席间除了碗筷碰撞声,寂静无声。那种冰冷的、令人窒息的安静,让偶尔过来商议事情的太子赵景宸都感到不适。
对比之下,怡亲王府虽然鸡飞狗跳,但至少……充满了“生机”。
太子看着自家六弟被弟妹治得服服帖帖却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再想想四弟那潭死水般的后院,忽然觉得,或许父皇这“乱点鸳鸯谱”,点得也并非全无道理。
只是,这道理,我们可怜的怡亲王殿下,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悟透。而他的“好日子”,显然还远远没有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