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安城的小时光 > 第3章 大慈恩寺

长安城的小时光 第3章 大慈恩寺

作者:姜至ovo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6:30:29 来源:文学城

大慈寺规模宏大,高僧辈出,但无人知晓它修建于何时,唯有天竺僧人东游时留下的踪迹印证着它百年的历史。众所周知,佛寺一般选择隐于山林,大慈寺却不同,它位于繁华闹市之间,方便百姓往来。

张建成看着寺内参天的古木以及雄伟庄严殿宇感叹道:“果然是百年古寺。这庙宇气魄恢弘,庄严肃穆。若是鹤拓也能有这样的庙宇就好了。”

“会有那一天的。大慈寺兴盛于前朝,是一代又一代僧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努力,这样恢宏的建筑也会出现在鹤拓的土地上。”

益州的春日很温暖,寺庙之中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少。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大慈寺本就是名寺,与百姓的往来比较密切,而且寺中的道远法师德高望重,前来求问的人络绎不绝。”蒙元玖看着佛像,低声道:“马上就是浴佛节了,寺中正是忙碌的时候,若是人烟稀少才奇怪。”

张予安问她:“那你这次来见的人就是道远法师吗?”

蒙元玖摇头。“道远法师和师父截然不同。师父总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所以他的朋友是道远法师的师弟道觉法师。”还没走到正殿,一位僧人就走到了她们面前。她轻合手掌,问候道:“英志师父,我们又见面了。”

“檀越。”一身朴素的僧袍,对方同样双手合十回礼。“道觉师叔在菩提院等候。”

道谢后她转身看着众人,正想着怎么安排,就听到张予安的声音。“阿弥,寺中风景不错,而且我又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正想多看一看呢。你不用管我们,去忙你的。”她凑近低声道:“我还想和兄长多待一会儿。”

英志也在此刻开口:“我寺风景的确不错。小僧正好要去说法堂,诸位若是对佛法感兴趣,可以随小僧一起过去。”

蒙元玖神色复杂,转而看到众人跃跃欲试的表情,无奈摇头。“……你们自己决定吧。”

“那就有劳英志师父带路了。”张建成迫不及待的答应了。

目送他们离开之后,蒙元玖收回视线向菩提院走去。八角亭静静矗立在庭院中,见证着寺庙的沧桑变化。里面坐着一位慈眉善目的僧人,他已经在这里等很久了。

“阿弥陀佛,短短数月,郡主又变得不一样了。”

“数月不见,师父却未曾改变。”

道觉法师递来一盏茶,微笑道:“此言差矣,贫僧每日都在变化,早已不是昨日的我了。”

每次听到这种云里雾里的话,蒙元玖就觉得头疼,她立马转移话题:“我修行浅薄,还看不出法师的改变。不过您还是唤我阿弥吧,师父不会称我为郡主的。这是他出发前让我交给你的,他亲手所画。”

“马上就是浴佛节了,这幅画来得正好。”道觉将石桌上的盒子推了过去。“这个给你。”

蒙元玖盯着面前的锦盒,疑惑道:“这里面就是法师要给我的良策?”

“见血封喉是景陇国特有的树木,你虽然中过此毒,但从未见过它的样子,而我,我曾来自那里。”他将手放在盒子上,叹道:“这里装的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而是将来。”

“难怪您和师父才见过几面,就成为了挚友。”蒙元玖的表情从困惑变成了幽怨。“而且,您的佛法想必是又精进了,说的话更加不清不楚了。”

道觉轻捻佛珠,回道:“即便如此,你还是明白了。”

蒙元玖起身道谢:“是,多谢道觉法师的指点。我还要赶路,就先告辞了。”

道觉回礼:“世上一切自有因果,郡主客气了。贫僧送您。”

两人才走到门口,忽然听到有钟声响起,一连八十声。

“这是寺院新铸的钟。不过击钟一声,便要施金一两。这位施主许是不知,竟连扣如此!”

道觉“贴心”的解释让蒙元玖更加好奇,究竟是什么人在扣钟,便邀请道觉一同前去,不想他竟拒绝了。“贫僧还未尽之事,郡主可自行前去。鹤拓的使团是寺中最后接待的客人,想来应该是您的朋友。看来,又是一位与我佛有缘之人!”

蒙元玖本来还兴致勃勃,闻言愣了一下,脸上呈现出一种古怪的神色。“道觉法师,请慎言!你既然知道他是我鹤拓的人,也应该明白作为使者必定是重臣,是万万不能与佛有缘的。”

“实言而已。”

“您的实言只我一人知晓即可,最好不要传到我父兄耳中。鹤拓不会忘记您所做的一切,有劳您费心,我现告辞了。”

蒙元玖微微颔首,然后转身离开。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哼!”

张建成被“解救”出来后,一脸的不好意思。

“好好在说法堂待着不好吗,阿兄你非要出来乱逛。”张予安在一旁抱怨。“好在阿弥及时赶到,不然看你怎么办?”

“要是没办法,就把他留在这里,我们直接原路返回。”

等到二人指责完,张建成才开口保证:“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

“你最好是。”

次日,益州阳光明媚,可她们却要在这里分别了。

“阿兄……”张予安强忍泪水:“我会照顾好阿弥,也会照顾好自己,你不必担心。还有,记得照顾好自己。”

张建成哭笑不得,他抬手擦掉张予安眼角的泪,安慰道:“春日风大,怎么还哭了?虽然这是你第一次离开鹤拓,但这不是永别,我们还会再见的。”他转头望向蒙元玖,沉默许久,最后只是说了一句:“阿弥,再会。”

蒙元玖点头回道:“珍重。”

张建成翻身上马,离开前又看了她们一眼,呼啸着疾驰而去,眨眼间就消失在了视线的尽头。

二人望着道路尽头,心中涌上一股浓浓的忧伤。

“阿弥,你说日子怎么像流水似的。明明昨日我还在为看到大慈寺而感到兴奋,可现在我看着兄长离开的背影,感到无比悲伤。”张予安望着眼前早就空无一人的场地,情绪十分低落。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蒙元玖上前抱住她,轻声道:“阿婉,你们很快就会见面的。不要难过,我们是为了鹤拓,也是为了自己在努力。”

张予安紧紧抱住她,点头回应。

“我们回去吧。”春日的暖阳笼罩着林木,蒙元玖忽然想起她来益州的第一天,那时也是同样的阳光。只是暖阳依旧,却早已物是人非了。“今天真是一个适合送别的日子。”

今天的确是一个适合送别的日子。

灞陵桥畔,送客至此,折柳为别。

桥边的长亭中,柳清平和裴长简来为自己的朋友饯行。其中有一少年身着锦袍,风姿秀逸。只是在这样的春日里,手里还拿着一柄折扇,实在是奇怪。他开口打破沉默:“这冰玉酒我珍藏了许多年,若对面坐的不是你们,我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的。”

对方闻言,十分“感动”。“真是我们的荣幸。明明是为你们饯行,却让您拿出了珍藏的美酒,我们实在是过意不去。”

崔成之摆摆手,倒是不以为意,毕竟这一坛酒是无法与他们的交情相比的。平日里他也会收到大家的礼物,比如柳清平的檀木和裴长简的琼花露,所以这根本不值一提。

“果然崔郎君突如其来的大方……啧啧”裴长简拿起酒坛看了看,问道:“成之,这冰玉酒比起琼花露,如何?”

“不相上下。”崔成之毫不犹豫。“扬州的琼花露闻名青苍,可这冰玉酒也是我精心酿制而成。”

柳清平低头轻嗅,笑道:“果然是好酒。若是为了这样的酒,我就是往崔府送再多的檀木都是值得的。”

“请!”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少年高举酒杯,然后一饮而尽。长亭渐渐染上日光,分别近在眼前。不过他们正值年少,外出游玩更是常事,因此也就少了几分离愁别绪。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各位珍重!”

“拨雪寻春,与君共话。夏日再会!”萧景和等人解开缰绳,随后翻身上马,沿着树荫夹道的小路,渐行渐远,直到彻底消失。

初春本就萧瑟,又逢离别,日落之后则显得更加凄凉了。此行只为送别,他们离开后,柳清平就和裴长简结伴回城。没想到才进城,就遇到了许久未见的罗浮。

“长安即将落日,你却要在此时出城?”

罗浮苦笑道:“冬日才过,长安城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我总是抽不出身来。只是那边已经是最后的期限了,我若不去,那批货就要让给别人了。”

裴长简指了指天空,催促道:“这做生意就是要抓住一切机会,如果你现在还不走,可能就要露宿街头了。”

“告辞。”罗浮反应过来,没再停留,带着无奈的表情朝城外走去。

独特的环境造就了独特的风土人情,景陇国与鹤拓相邻,疆域极其辽阔。

这是段时晏第七次来到这里了。

“来来回回就是这几个地方,真是没新意。”他径直走到一家茶摊前坐了下来,无奈极了。“怎么不在草庐待着?”

对方看着被抢走的茶盏,只好又重新倒了一杯。“听闻小师妹要让段伯父拆了我的草庐,我害怕的不行,所以自己提前动手了。”

二人闲聊了几句,言归正传。

“怎么样,赵神医,见血封喉的事情有眉目了吗?”段时晏目不斜视,乍一看还以为他在和街道上的百姓说话。

赵云同觉得好笑,却也知晓此事的重要性,于是放低声音回道:“当然。不过这里不适合说话,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见血封喉最正式的名字叫做箭毒木,这是因为它的汁液洁白,却奇毒无比,百姓经常将它与马钱子混合作为箭毒使用,因此得名。树液一旦接触伤口进入体内,就可以使中毒者心脏麻痹,血液凝固,心跳停止,最快一刻钟,最慢也不过一个时辰就会窒息死亡。当地百姓有一种说法,叫做“七上八下九倒地”。动物中毒症状与人相似。

景陇王室喜爱狩猎,所以专门派人管理此事。

“回春堂。”段时晏抬头看着牌匾,奇怪极了。“这名字竟然在景陇国也适用。”

赵云同顺着他的视线一看,笑了。“这是我起的。当时希礼曜问我的意见,我只想起来这一个名字,随口一说,没想到他们真的用了。”

“不过这间店铺的占地比我之前见过的所有回春堂都要大。”段时晏调侃道:“最有权势的三王子都能听你的意见,难怪赵神医喜欢来景陇国昂。”

“别再胡言乱语了,机缘巧合下帮过他一个忙。”段时晏无奈摇头。“回春堂是希礼曜的产业,是景陇国最大的药铺,百姓在这里可以买到所有需要的药材。”

走进去之后,果然名不虚传。

“赵郎君,我家主人已经等候多时了。”

“有劳。”赵云同微微颔首,带着段时晏一同前去。

希礼曜果然等候多时。“我还要有几件事要处理,就先告辞了。你们要的东西在这里,看完之后可不能拿走。”他指指桌子,朝两人点点头就离开了。

目送他离开后,段时晏问道:“他这么信任你?你救过他的命?”

赵云同无奈道:“是救过他妹妹的命。而且,回春堂有见血封喉也不是什么秘密,不仅景陇国的人知晓,其他国也都知道。”

“见血封喉是剧毒,为何景陇国不加以管制,反而进行买卖呢?”

“是剧毒,可是对于喜爱狩猎的人来说,这是再好不用不过的一种工具了。”赵云同解释道:“只需一点,就可以让体型庞大的猎物倒下,省去了多少人力物力。”

段时晏并不赞同,如此一来,狩猎还能有什么乐趣。

“有些人需要展示自己的强大,那么这就是最好的办法。”赵云同又道:“见血封喉属于大自然,你总不能剥夺它生长的自由吧。况且,它还是一味极好的药材,无论是治疗痢疾,还是解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能一言概之。”

“也对,万物苍生各有其用,总不能因为威胁到你的生命就不让它们活着。”段时晏低头看册子,全都是不认识的名字。

回春堂人来人往不方便,他们抄了一份,准备回去研究。

刚迈出门槛,段时晏迎面遇到一个人,他觉得非常熟悉。

“没卢尚明。”赵云同望去,思索了一番:“希礼曜同我提过,说他们邀请了西弥使团来参加下月的桑勘比迈,这也是他离开的原因。景陇国还有许多独特的药材,会来回春堂也不奇怪,听闻,西弥赞普如今的身体不大好。而且,方才的名字里并没有西弥人。”

“西弥人喜欢狩猎吗?”

赵云同不解,但还是点头。接着又听到他问:“西弥和景陇的关系如何?”

“两国相邻,关系尚可。”说到这里,赵云同也懂了。“你怀疑这是障眼法?”

“我不确定。”段时晏道:“不过出发前所有人都提醒我要注意西弥。就算西弥贵族不愿借助见血封喉,但是寻常人家呢?上面有青苍人,景陇人,骠国人,就连最北面的海右人都有,可就是没有最近的西弥人,很值得怀疑。当然,这也只是我的怀疑。”

“你的怀疑很有道理。对了”赵云同看向段时晏,问道:“阿弥近来可好?”

段时晏笑道:“她能有什么不好,都要拆你的草庐了。”

“随她拆。”赵云同算了算日子,“我们在景陇等待半个月,拿到红背竹竿草后就出发。”

“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