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祖母的荣喜堂出来,叶湘怡便着手安排为二哥接风的小宴。
祖母特意吩咐,今日匆忙,让他们几个小的先聚上一聚。等商队都对来了,再大操大办一场。
叶湘怡特意将席面设在了花园的水榭凉亭里,四周花木扶疏,晚风送爽,景致极好。
席间,二嫂自然是兴致最高昂的那个,不停的给二哥布菜。
听二哥说起沿途见闻趣事,眉眼间距是飞扬的神采。
二嫂问一句,裴俞澜答一句。
举止从容,淡漠静好,与二嫂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叶湘怡自然也是笑语,温言周到待客。
她与裴俞澜虽是第一次见,但谈及茶道生意,竟发现这位二哥见解独到,两人颇有些共同语言。
言谈之间,叶湘怡脸上,露出了难得的轻松真切的笑容。
然而,这和谐融洽的一幕,落在不远处假山还从后某人的眼里,却格外刺目。
裴俞风借口“身体不适”推了晚宴,可人现下却还在花园里踱步。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被凉亭中的灯火和笑语吸引。
他看到他的夫人,正对着他的二哥展露笑颜。
笑容明媚,是他这几日都未曾见过的。
虽然他心知肚明二哥为人端方持重,与叶湘怡绝无可能有什么。叶湘怡也只是出于礼节,或是找到能聊得来的话题而高兴。
可是,可是!他就是觉得胸口闷得慌,股无名酸气止不住的往上冒,比喝了最烈的陈醋还要烧心。
看着叶湘怡巧笑倩兮的模样,再想想她对自己那副有些避之不及的态度,一股邪火混合着说不清的委屈,猛地冲上了头顶。
什么冷静,什么冷淡,什么让她涨涨教训,此刻都被这汹涌的醋意冲得七零八落。
裴俞风再也按捺不住,猛的从花丛阴影里跨步而出,身形带风,径直走到凉亭席前。
他一言不发,撩袍便坐在了叶湘怡身旁空着的位子上。
裴俞风突如其来的出现,让席间三人俱是一怔。
叶湘怡最先反应过来,惊讶的侧头看他:“夫君,您不是身子不适,在院里歇着吗?”
二嫂嘴快,立刻跟着问道,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差异:“裴俞风,你刚才在祖母房里不还是说病了,不来了吗?”
裴俞风被两人当面一问,尤其是迎着二哥那沉静望过来的目光,顿时有种被看穿心事的窘迫,脸上有些挂不住。
恼羞成怒之下,硬邦邦的甩出两个字:“好了。”
这理由着实拙劣。
一直沉默旁观的裴俞澜,此时才慢条斯理的放下酒杯,看向裴俞风,语气是一贯的平稳,却带着一丝打趣:“哦?竟是好了?可是请张大夫诊治过了?”
裴俞澜微微颔首,一副了然于胸的模样:“若是张大夫出手,那便难怪了。张大夫医术高明,素有华佗在世之名,确实能药到病除,立竿见影。”
这几句话,每个字都像小针一样精准的扎在裴俞风那点别扭的心思上。
裴俞风岂会听不出自家兄长话语的调侃,他面上更沉,却又无法反驳,只能狠狠瞪了二哥一眼,随即抓起面前的酒杯仰头将杯中酒一饮。
然后闷声不吭的坐在那里,浑身散发着的强烈气息。
亭中气氛一时有些凝滞,又有些好笑。
叶湘怡看着他这副强撑的模样,又瞧瞧对面二哥眼中那抹了然的笑意,以及二嫂努力憋笑的表情。心中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细品不出的细微的甜意。
叶湘怡默默拿起公筷,夹了一块裴俞风平日似乎颇喜欢的清淡藕片,轻轻放入他面前的碟中。
裴俞风盯着那藕片看了片刻,紧绷的下颌线线条柔和了一瞬。
酒过三巡,气氛在裴俞风别扭的加入后,反倒重新活络起来。
裴俞澜放下酒杯,目光温和的看向叶湘怡,关切询问道:“听闻叶家茶园遭难,实在是令人叹息,不知弟妹对日后可有何打算?”
叶湘怡语气平静却坚定:“多谢二哥关心,如今可怕的事已过去,罪人也被关押在大牢,只等秋后问斩。茶园根基犹在,日后慢慢重整旗鼓,总能再做起来的。”她眉宇间虽有忧愁,却并不颓唐。
一直闷头喝酒的裴俞风,此时忽然开口,声音依旧有些硬,却还是点出了关键:“当地人对叶家茶叶仍心有芥蒂,即便销毁旧茶,恐怕短期内也难在本地打开销路。不如考虑运往别处贩卖。”
这话如同一点星火,瞬间点亮了叶湘怡的眼眸。
她正有此意,日前听二嫂讲过许多二哥行商的事迹。心中早已盘算过,自家那些因张武下毒事件而积压的,但本身品质极佳的陈年普洱名品,或许能借助二哥的商路销往外地。
只是一直未找到合适机会开口,没想到裴俞风竟先一步提了出来,省去了她一番踌躇。
叶湘怡立刻顺势看向裴俞澜,眼中带着期盼:“二哥,不瞒您说,我确有此意。不知二哥的下次行商,可否搭在我叶家的茶?尤其是那些陈年的普洱,品质是极好的,只是困于本地流言,难以出手。”
裴俞澜闻言,沉吟片刻,并未立刻答应,而是坦诚相告:“弟妹,实不相瞒,我所行商路,多为避开官府课税,穿行于西南群山之间的私路。一路南下直至骠国,再转运至大食、大秦。此路艰险,并无官府庇护。且途径之地,气候极为潮湿闷热,于茶叶保存极为不利。因此多年来,我都以运输漆器、陶瓷等物为主,茶叶...并非首选。”
他见叶湘怡眼神微暗,话锋却是一转:“不过,若弟妹只是想解决叶家茶叶在本地难以贩卖的困境,到确实另有一处佳选,或许,更为合适。”
“何处?”叶湘怡急忙追问。
裴俞澜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旁,自顾自斟酒的裴俞风。微微一笑:“此地,还是让俞风亲自告诉你吧。”
被点了名的裴俞风,动作一顿,抬眼迎上自家二哥等人的目光。
又见叶湘怡的眼神,像是聚集起一簇火,只得无奈的叹了口气,吐出四字:“苏杭地区。”
“苏杭?”叶湘怡先是疑惑,随即不解,“此地既然是佳选,夫君为何叹气?若真合适,将茶叶运去贩卖便是了。”
在她看来,这是条明路。
二嫂也听得好奇,插嘴问道:“我去过我去过,陛下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让我给他讲苏杭风景,说是他也想去呢。”白宝娇很是疑惑,“难道是那边的人不爱喝茶?”
裴俞澜闻言失笑,摇头温柔的摸了摸白宝娇的头,又给他加了一箸菜,耐心解释:“并非不爱喝茶,恰恰相反,苏杭之地,茶风鼎盛。只是...此事阻碍颇多,并非单一原因。”
裴俞风接过话头,语气带着几分经商受挫的凝重与不甘:“我裴家经营多年,一直想打开苏杭的茶叶市场,却屡屡受挫。”
他看向叶湘怡细细分说:“难点其一。苏杭本身便是鱼米之乡,盛产名茶,尤以龙井等绿茶闻名天下,本地人对其认同感极强,对外来茶叶,本能便带有几分轻视,难以接纳。”
他顿了顿,继续道:“苏杭之地,富甲天下,文人墨客云集。饮茶之事早已超脱解渴之需,更重风雅与文化。他们普遍认为,唯有本地产的茶叶,方具那份独特的‘江南韵味’,其他地区所产,皆被视为穷乡僻壤之物,登不得大雅之堂。”
“然而,这些都并非最难的,”裴俞风眼神微冷,“最难之处在于当地茶商行会势力,与我所掌握承担的西南茶叶商会不同,他们盘根错节,极为排外。当年我带着峤州产的绿茶,去到苏杭地区,便被他们联合起来抵制。在他们的控制下,绝不会允许外来茶商,轻易闯入,分一杯羹。”
“他们动用一切手段,明里暗里进行打压排挤,将我其逼走。”裴俞澜颔首,语气沉稳,却带着一丝遗憾接过话头,“是以,我们虽有心,却多年都未能真正叩开苏杭地区的茶叶市场。那里的水太深了。”
凉亭内一时陷入了沉默。
苏杭虽是好地方,却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希望与困难同时摆在眼前,叶湘怡凝眉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