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藏云摘星 > 第17章 协作的间隙

藏云摘星 第17章 协作的间隙

作者:过期干脆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9:59:00 来源:文学城

十二月里飘起零星的雪花,沂师大的林荫道上落了层薄薄的白,踩上去咯吱作响。络娮抱着一摞刚打印出来的活动策划案,快步穿过风雪,往体育学院的办公楼走。

这学期临近期末时,学校忽然发起了“校园公益嘉年华”活动,号召各院系跨专业合作,设计面向社区的公益项目。计算机学院和体育学院被分到了一组,主题是“智慧运动进社区”——简单来说,就是用计算机技术辅助社区居民进行科学锻炼。

络娮会加入这个项目,纯属偶然。张琪报了名却临时被其他比赛绊住,便把她的名字报了上去:“你不是也懂编程吗?去帮帮忙,就当社会实践了。”

她到项目组报到时,才知道负责人之一是祈盛。

体育学院派来的研究生代表里,他站在最边上,穿着深灰色的冲锋衣,手里拿着本厚厚的《社区体育指导手册》,正低头听组长说话。听到“计算机学院的同学来了”,他抬起头,看到络娮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恢复了平静,朝她点了点头。

“这是计算机系的络娮,负责技术支持。”组长介绍道,“这是体育学院的祈盛,研究生,负责活动的方案设计和执行。”

“学长好。”络娮把策划案抱在怀里,指尖有点发凉。

“你好。”祈盛的声音和上次在运动会上一样,平静得像结了薄冰的湖面,“我们正在讨论社区调研的路线,你对苏沂的社区分布熟悉吗?”

络娮摇摇头:“刚来半年,不太熟。”

“没关系,”他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地图,摊在桌上,“我标了几个试点社区,明天下午我们去实地看看?你主要负责记录社区的场地条件,看看哪些地方适合安装简易的运动数据采集设备。”

他的手指落在地图上的红色标记处,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络娮盯着那些标记,点了点头:“好。”

第一次合作,气氛说不上热络,更像一场严谨的工作对接。祈盛说话条理清晰,把任务拆解成几个部分,分给每个人时都附带详细的注意事项,像高中时给他们讲垫球动作要领那样,耐心却保持着距离。

第二天下午去社区调研,祈盛开了辆学院的电动车,后座够坐两个人。同组的另一个男生抢先坐了上去,络娮便只能坐在前座的小板凳上。

车穿过飘雪的街道,风灌进领口,冷得人缩脖子。祈盛似乎察觉到了,放慢了车速,还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递到她面前:“围上吧,前面风大。”

围巾上还带着他的体温,混着淡淡的洗衣液清香。络娮愣了一下,想拒绝,他已经转过头,目视前方:“拿着,冻感冒了影响工作。”

她只好接过来,绕在脖子上。围巾很长,足够绕两圈,把半张脸都埋进去,呼吸间都是暖暖的气息,心跳却莫名快了半拍。

他们去了三个社区,有老旧小区,也有新建的住宅区。祈盛负责和社区负责人沟通,询问居民的运动需求和场地限制,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络娮则拿着卷尺测量场地尺寸,用手机拍下适合安装设备的角落,偶尔还要回答祈盛提出的技术问题。

她发现,祈盛调研时格外细致,会蹲下来看健身器材的磨损程度,会问清洁工阿姨“平时谁来这儿锻炼最多”,甚至会亲自试一下设备的稳固性,眉头微蹙地记下车轮的晃动幅度。

“你好像对这些很熟?”在第三个社区的小广场上,络娮忍不住问。

“嗯,以前做过类似的社会实践。”祈盛把笔记本合上,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散开,“社区体育看似简单,其实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他说话时,目光落在不远处打太极的老人身上,带着种超出年龄的认真。

高中时,他也是这样,教大家垫球时,会一个个纠正动作,反复强调“膝盖要弯”“手臂要直”,生怕有人受伤。

调研结束时,雪下得大了些。电动车在雪地里走得慢,回到学校时,天都黑了。同组的男生有事先走了,只剩下他们俩往办公楼送设备。

“今天辛苦你了。”祈盛把电动车停好,拿起后座的设备箱。

“不辛苦,”络娮摇摇头,想帮忙拎另一个箱子,却被他拦住了。

“这个沉,我来。”他弯腰拎起两个箱子,脚步稳健地往办公楼走。络娮跟在他身后,看着他宽厚的背影被路灯拉得很长,雪落在他的发梢上,很快融化成水珠。

接下来的两周,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在项目组办公室碰面。祈盛负责整体方案的框架,络娮则和计算机系的几个学长一起,设计简易的运动数据记录小程序和设备安装方案。

她渐渐发现,祈盛虽然是体育学院的,但逻辑思维极强。有次讨论设备摆放位置,他画的示意图比计算机系的学长还清晰,连信号覆盖范围都考虑到了:“这里有棵大树,信号可能会受影响,要不挪到那边?”

学长们都很惊讶:“祈学长,你这比我们还懂啊。”

祈盛笑了笑:“之前帮导师做过类似的项目,学了点皮毛。”

络娮坐在电脑前,敲代码的手指顿了顿。他好像总能在不经意间,展现出让人意外的一面。

合作中难免有分歧。有次为了设备的续航问题,络娮和负责硬件的学长争了起来:“冬天温度低,锂电池耗电快,必须预留20%的冗余电量。”

学长觉得她小题大做:“哪有那么夸张?10%就够了。”

两人争执不下时,一直沉默旁听的祈盛忽然开口:“我支持络娮的意见。”

他看向那个学长,语气平静却有说服力:“上次去调研,那个老旧小区没有充电桩,设备一旦没电,要运回来充电很麻烦。多留些冗余,是为了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学长愣了一下,没再反驳。络娮抬头看了祈盛一眼,他正好也看过来,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半秒,随即移开,继续翻看手里的方案。

那天晚上加班到十点,办公室只剩下他们俩。络娮收拾东西时,发现祈盛还在对着电脑画图,屏幕上是社区广场的三维模型,他正用鼠标调整一个健身器材的位置。

“还不走吗?”她轻声问。

“把这个改完就走。”祈盛头也没抬,“你先走吧,早点休息。”

络娮点点头,走到门口时,忽然想起什么,回头说:“那个锂电池的事,谢了。”

祈盛这才抬起头,笑了笑:“你是对的。”

他的笑容在电脑屏幕的蓝光里显得格外清晰,比平时柔和了些。络娮的心跳漏了一拍,连忙转身:“那我先走了,晚安。”

“晚安。”

走出办公楼,冷风吹在脸上,她才发现自己的脸颊很烫。雪已经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把地面照得发白。她想起刚才祈盛的笑容,心里像落了片雪花,轻轻巧巧地,却留下了痕迹。

项目推进到后期,需要去社区安装设备。那天天气格外冷,络娮蹲在地上调试传感器,手指冻得发僵,连数据线都插不进去。试了好几次,线都歪了,她有点着急,鼻尖都沁出了汗。

忽然,一只手伸了过来,稳稳地拿起数据线,对准接口,一下就插好了。

“手冻僵了就先歇会儿。”祈盛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络娮抬头,看到他蹲在自己身边,手里拿着个暖手宝:“刚从社区办公室借的,你先捂捂。”

暖手宝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熨帖着冰凉的手指。她小声说了句“谢谢”,目光落在他的手上——他的手也冻得发红,指关节处还有道细小的伤口,大概是安装设备时被金属划破的。

“你的手……”

“没事,小伤。”祈盛不在意地摆摆手,拿起螺丝刀,开始固定传感器的底座,“这个角度不对,容易被雨水淋到,得再调低点。”

他做事的时候很专注,眉头微蹙,嘴唇抿成一条直线。阳光透过光秃秃的树枝照在他脸上,能看到细小的绒毛和睫毛在眼睑下投下的阴影。络娮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忽然想起高二那年,他在操场边教她垫球,也是这样,阳光落在他身上,侧脸的轮廓清晰又温暖。

时间好像在这一刻重叠了。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身份,却有着相似的、让人安心的气息。

设备安装到一半,社区的负责人送来热水。祈盛接过来,先递给了络娮一杯:“趁热喝。”

她捧着保温杯,看着他转身去帮另一个同学搬设备。他的动作不算特别快,却很稳,搬起沉重的设备箱时,脊背挺得笔直。有那么一瞬间,络娮觉得,他好像一直都是这样,默默承担着更多的重量,却从不声张。

项目验收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暖暖地照在社区广场上,老人们在新安装的设备上试玩,孩子们围着数据显示屏叽叽喳喳。络娮站在祈盛身边,看着这一切,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

“效果比预想的好。”祈盛看着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语气里带着点笑意。

“嗯,”络娮点点头,“刚才那个阿姨说,有了这个,她就能知道自己每天走了多少步了。”

“这就是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意义。”祈盛转头看她,目光里带着真诚的笑意,“这次多亏了你,技术这块做得很扎实。”

被他这样夸奖,络娮的脸颊有点发烫,低下头:“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风从广场那头吹过来,带着冬日的凉意,却不刺骨。她抬起头,正好对上祈盛的目光。他的眼睛很亮,像盛着阳光,就那样静静地看着她,没有说话。

就在那一瞬间,络娮清晰地感觉到,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空气里好像多了点微妙的气息,像初春解冻的溪水,悄无声息地流淌着。

祈盛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几秒,忽然像想起了什么,转过头,看向广场上玩耍的孩子,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平静:“时间不早了,收拾东西回学校吧。”

那一瞬间的异样,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刚漾开一圈涟漪,就被他不动声色地抚平了。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很累,车里没人说话。络娮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倒退的街景,心里有点失落,又有点释然。

她知道,刚才那个瞬间的触动,或许真的只是一瞬间。对祈盛来说,她可能只是一个合作愉快的学妹,一个认真负责的合作伙伴。他的世界里,有更重要的学业,更长远的规划,或许还有其他更合适的人,不会为这短暂的交集停留。

回到学校,项目组解散时,祈盛把大家的工作总结收集起来:“我整理好后发给老师,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好好准备期末考试。”

他走到络娮面前时,停下脚步:“你的技术文档写得很详细,谢谢。”

“不客气。”络娮看着他,“学长也辛苦了。”

“那……再见。”

“再见。”

祈盛转身离开,背影很快融入傍晚的人群里。络娮站在原地,看着他走远。

这段合作的时光,就像一场恰到好处的雪,落在了这个冬天,带来了惊喜和温暖,却也终将融化,回归平静。

期末考试结束后,络娮在图书馆偶遇过祈盛一次。他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着厚厚的专业书,正低头做笔记。络娮抱着书,在他斜后方的位置坐下,没有打招呼。

阳光透过窗户,在他身上投下安静的光斑。她看了他一会儿,然后低下头,翻开自己的书。

有些心动,只需要放在心里就好。就像此刻,隔着几张桌子,知道他在那里,就足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