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的最后一缕尾巴被收进书包时,络娮站在临安一中校门口深吸了口气。空气里还残留着夏末的余温,但教学楼传来的早自习铃声,已经带着秋意的肃然。
她把小黑托付给了同租小区的一个妹妹,叮嘱了满满三页纸的注意事项,才揣着那颗被猫爪挠过似的、既空落又安定的心,重新踏入熟悉的校园。
理科班的教室在三楼,阳光斜斜地切过走廊,在她脚边投下长而窄的光斑。潘玥见她进来,把一沓数学卷子推过来,压低声音:“络娮,国庆作业最后两道附加题,你做了没?我感觉我要寄了。”
络娮放下书包,指尖触到冰凉的桌面,瞬间清醒了几分。她翻开自己的练习册,钢笔在纸上落下清晰的字迹:“做了,在这儿,你看看。”
数学一直是络娮的优势,自从转了理科,这份优势也成了她心里最稳妥的锚。
国庆从苏沂回来后这几天,她没怎么纠结和祈盛的交集,反而把精力全投在了物理错题本上——受力分析、电场磁场,那些曾让她看得头晕的图形和公式,被她用不同颜色的笔拆解、标注,摊开的笔记本像一幅需要慢慢摸索的地图。
“这你看懂了?”潘玥对着她的解题过程惊叹,“我感觉物理对我来说就是天书……”
络娮笑了笑,把物理练习册也抽出来:“我假期补了点基础,你看这个,先把受力分解画成这样,慢慢就清楚了。”
她讲得认真,指尖点在草稿纸上。阳光从窗户涌进来,落在她低垂的眼睫上,镀上一层细细的金辉。那一刻她忽然觉得,沉浸在公式和逻辑里、一点点往前挪的自己,比揣着心事时要踏实得多。
晚自习前的课间,络娮抱着从外面个人书柜里拿的物理专题卷,往教室走。路过走廊拐角时,眼角余光瞥见楼下操场上的身影——是祈盛。
他正和几个老师讨论着什么,侧身站在篮球架旁,白色的运动衫被风吹得轻轻贴在身上。距离有些远,听不清他说的话,只能看见他偶尔抬手比划,神情专注又平静。
络娮的脚步顿了顿,像被无形的线牵住。她下意识地往阴影里缩了缩,指尖捏紧了怀里的试卷。
心脏还是会像被羽毛轻轻扫过,泛起一阵细密的痒。但这种感觉,和当初面对宋添时的莽撞与雀跃不同了。它更像投入湖心的一颗小石子,漾开一圈极淡的涟漪,很快就会平息。
她想起任向舟说的话:“喜欢就喜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你要知道,你的世界不止有他,还有你自己,有你的画笔,有你想去的大学……”
是啊,不止有他。
络娮深吸一口气,抱着试卷,转身快步走进了教室。座位上摊开的物理练习册等着她,那些需要攻克的难题,才是眼下最该握紧的东西。
几周后物理老师抱着一沓小测验卷走进教室时,络娮正在草稿纸上反复推导一道关于受力分析的基础题。笔尖在纸上沙沙滑动,擦了改、改了擦,思路像被藤蔓缠绕的小径,得慢慢拨开才能看清方向。
“这次小测验,”老师把试卷放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全班,“整体情况还行,但电磁感应和受力分析这两块,还是有不少同学掌握得不好。不过,有位同学进步挺明显的,络娮,”老师顿了顿,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鼓励,“这次选择题正确率提高了不少,尤其是受力分析的基础题,看得出来用了心,继续保持。”
络娮愣了一下,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草稿纸。周围传来几声低低的议论,林伊用胳膊肘碰了碰她,小声说:“你小子偷偷进步呢。”
她捏了捏笔,心里像被温水漫过,踏实又温暖。这不是什么耀眼的成绩,只是比上次多对了两道题,可这份靠自己一点点磨出来的进步,比任何夸赞都让她安心。
络娮低下头,在草稿纸角落画了个小小的、 微笑的表情。
周三的体育课,是络娮一周里最矛盾的时刻。
模块课结束后自由活动时,大部分女生会凑在一起聊天、散步,络娮却常常抱着本练习册,找个树荫下的长椅坐着。不是不想参与,只是她知道,自己的目光总会不受控制地飘向篮球场——祈盛几乎每次体育课都会在那里。
今天也不例外。
她把练习册摊在膝盖上,眼前是一道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她刚理清楚公式应用的条件,可眼角余光里,全是篮球场上跳跃的身影。
祈盛穿着深蓝色的运动服,汗水浸湿了他额前的碎发,顺着下颌线滑落。他运球时手腕灵活得像有魔力,突破、传球、投篮,动作流畅又漂亮。
周围传来女生们低低的惊叹和讨论声,络娮也安静地看着,心里像被温水泡着,暖融融的。
她想起在操场看他垫球的样子,想起他纠正自己动作时,掌心贴在她手腕上的温度。那份心动还在,像初春埋在土里的种子,悄悄发了芽。
但这一次,她没有心慌,也没有迫切地想要靠近。
她只是看着他,像看着一幅动态的画。然后低头,在练习册上写下一个公式。
喜欢一个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络娮想,不该是像以前对宋添那样,把他当成全部,追着他的影子乱转;也不该是现在这样,因为他的存在,就觉得自己的烦恼都变得沉甸甸。
真正的喜欢,应该是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吧。是看到他站在那里,就想努力跟上他的脚步,想让自己也能拥有和他并肩的力量;是因为他的优秀,而更渴望去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去成为一个更笃定更从容的人。
就像现在,她看着他在球场上发光,心里想的不是“我要怎样才能引起他的注意”,而是“我要把这道题再琢磨琢磨,下次小测验能再多对一道”。
这样的喜欢,才不会让彼此感到负担,也不会让自己在患得患失里迷失。
篮球突然朝着她这边飞过来,带着一阵风。络娮下意识地合上练习册,抬头时,篮球已经被旁边的男生截住了。
不远处,祈盛也看了过来,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然后对截住球的男生扬了扬下巴,像是说了句“小心点”。
络娮冲祈盛的方向,轻轻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然后她重新翻开练习册,笔尖落在纸上,重新聚焦在那些需要慢慢啃下来的符号和图形上。
风从树叶间穿过,带来淡淡的草木香。阳光透过叶隙,在她的练习册上投下斑驳的光点,像一片流动的星河。
阶段性小测验成绩出来那天,数学老师拿着成绩单,在讲台上笑着点了班级前十的名字,听到自己的名字时,络娮心里感到很踏实。
教室里响起善意的掌声。络娮坐在座位上,她知道,自己正在一点点把心思从那些缥缈的情绪里抽出来,放回属于自己的轨道上,一步一步,踏实得很。
晚饭时,络娮和潘玥一起往食堂走。路过篮球场时,看到祈盛正和几个学生整理器材。他脱下运动服搭在肩上,白色的T恤被汗水濡湿了一片,露出流畅的肩线。
潘玥用胳膊肘碰了碰络娮:“喂,看什么呢?走啦。”
络娮回过神,点点头,加快了脚步。
走到食堂口,她忽然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夕阳把篮球场的轮廓描成温暖的橘红色,祈盛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正弯腰将篮球放进网袋里。
那张合照的样子还在脑海里,但她没有再多想,只是低头理了理书包带。
喜欢还在,但她不急着要一个回应,或者要靠得更近。
她要先把自己的路走好,把题目一道一道慢慢琢磨透,把优势保持下去。等有一天,她足够从容、足够优秀了,或许会在某个阳光正好的午后,笑着走向自己的目标。
而现在,她要做的,就是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带着这份清晰又温暖的心事,一步步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