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识金缕衣 > 第3章 奢念

不识金缕衣 第3章 奢念

作者:晓岚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9 02:19:03 来源:文学城

蒋氏正为了子嗣的事闹心,儿子脸色沉冷,陡然向她发问。

她不可置信的望着陆月襄:“你这是做什么?把娘亲当犯人审?”

“母亲息怒,儿子近日想起遥娘,没有质问您的意思。”

蒋氏想起往事,心口发闷,真真儿地疼了起来。

“你娘我可以拍着胸口说,我对得住遥娘。月襄,你问问你自己,你可曾对得起你舅舅?你舅舅的腿是怎么断的?你忘记了吗?”

她心痛的望着儿子,眼中满是失望。

“为了给你舅舅还债,好不容易凑出来的二十两银子,你拿去救人,叫你舅舅凭白被人打废一条腿……到后来,还得靠你那个不成器的舅舅,拖着一瘸一拐的腿,把死去的遥娘从山上背下来!瘸着腿把我送到京城来与你团聚的,也是你舅舅!这些你都忘了?”

泪水从蒋氏眼睛里流出来。

“母亲!”陆月襄“扑通”跪到蒋氏面前。

怎么会忘呢?他愧对母亲,亏欠了舅父。可是,如果重新回到他和她相遇的那一天,他依然会选择那么做。

建炎四十二年春,那场滔天的洪水过后,走在武陵县街上的他被一个小姑娘哭着冲过来,一把抱住他的腿。

“小郎君,救我,救救我!”

那一年,他十三岁,她约莫七八岁的模样,稚气未脱,满眼泪花的望着他。

哭求声犹在耳边。

后来,她唤他哥哥。他俯首书案的时候,她在窗外小心翼翼的唤他“月郎”。她以为他没有听见,其实他听到了。

母亲还在说话,“起初,你拿给舅舅救急的银子去救遥娘,你怜她痴傻,把她领回了家。这是积阴德的事,我不能阻拦。后来,你执意为她守妻孝,这是读书人的礼,我也没有拦着。结果呢,你不声不响的叫陆氏族人送了个孩子过来……”

蒋氏喘着气说不下去,两眼泪汪汪的瞅着眼前的锦绣满堂,黄花梨木家具说不出的气派,还有这些她叫不上名字的珍玩摆设,在烛火下流光溢彩。

一想到这一屋子的好东西将来都要便宜了陆拾遗那个小子,蒋氏就悲从中来。

越发的怨怪遥娘。那可是足足二十两银子!

一个连自己的身世和姓名都不记得的傻子,就是来他们家讨债的冤家!死了还不放过他们母子!

陆月襄俯首磕到地面,再次道:“母亲息怒。”

额头触碰到冰凉的砖面上,这几天陡然烧起来的一股浑浑噩噩的火,霎那间就被浇熄了。

只是他可笑的奢念罢了。

婆子从厨房端了汤药过来。陆月襄亲手服侍母亲喝了药,去书房见胡太医。

胡太医以为他要询问老夫人的病况,陆月襄沉默了片刻,问:“您有没有见过一种症状,一个人因为种种原因,忘记了自己是什么人,也忘记了过去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后来……”

他沉吟着,陷入思索不再说话。

“后来,此人突然神智清醒,又回想起来了?”胡太医接口道。

“正是如此!”陆月襄神情一震,目光炯炯的盯着胡太医。

“这种病症,老夫有所耳闻,只是没有亲身诊治过,不能冒然下断言。陆相可是有什么亲朋故交遇到这种失忆之症?老夫虽然不才,如果有用得着的地方,只要大人吩咐一声,老夫愿意为大人分忧。”

胡太医捋着胡子,殷勤的说。

“老大人的好意,月襄铭记在心。”

陆月襄道谢,送胡太医出了府。再回来,母亲已经歇下。他回到书房,拾遗温习完功课,也躺下睡了。

对于他仍是一个无眠之夜。

陆月襄在府里又待了几日。为母亲侍疾之余,把管家叫到书房,令他严格管束下人,打理好家宅。

胡太医来为母亲看病的那天,正房只有一个婢女,不知道守在老夫人身边,还跑到屋外躲懒。

陆月襄那时便极为不悦,后来母亲跟他说起纳妾的事,他心下明了。果然是个奸滑之辈。

管家得到指示,立即将兰香从老夫人身边调走,又选了几个人品老实手脚勤快的婆子和丫鬟侍奉老夫人。

蒋氏的心思落了空,知道哭闹也无用,不敢再提纳妾的事,看到陆拾遗,越发心里堵得慌。

陆拾遗自己跳出来,坚持要回武陵去。

“九叔,您跟我爹捎个信,就说我脑子笨、书念得太差,做你的儿子不够格!爹娘纵是打我骂我,我也认了。我在这里一天,叔婆就要因为我多生一天的气。我走了,叔婆才顺心些。”

陆月襄扶额,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个孩子才十岁出头,说话童言无忌,有时候又老气横秋的像个小大人。和他少时很不一样。

他幼年丧父,寡母拉扯他长大,供他读书,着实不易。他渐渐养成了深沉内敛的性情,人也越发的沉默了,不如陆拾遗性子活泼跳脱。

“你叔祖母的病并非因你而起,你莫多想。”

“真的!叔祖母厌烦我,跟她以前厌烦九婶娘一样的!”陆拾遗脱口而出。

“一派胡言,不可理喻!”陆月襄脸色一沉。

陆拾遗脖子一缩,闭上了嘴。九叔不知道,他不在家的时候,叔婆只要看婶娘不顺眼,就病倒了好叫婶娘伺候她。婶娘长得好看,就是脑子有些糊涂,受了委屈也从不与叔父说。

他娘还说,这是当婆婆的在给媳妇立规矩呢。当然他娘不会这么干。等以后他娶媳妇了,他会对他媳妇很好,他娘也会对他媳妇很好。

陆拾遗的眼珠子骨碌乱转,陆月襄乜了他一眼,说:“你若过得了今年的院试,回不回武陵你自己拿主意。什么时候过了,什么时候回去。”

“不要啊九叔!如果我一辈子考不上,岂不是一辈子都耗在这里了?”

陆拾遗哀嚎。七老八十还考不上秀才的大有人在,不是谁都有九叔这般能耐,十二岁就中了秀才,年纪轻轻就位列殿前三甲之首……

他更怀疑,等他过了院试,九叔又会督促他考举人,考完举人考进士,永远有更高的要求在前面等着他。

太可怕了。

陆拾遗越嚎叫,陆月襄越发打定主意,回衙署的时候将他带回官舍,在公务之余也好提点他的功课。不论过继之事能不能成,这个孩子是陆氏子侄小一辈中资质还算不错的,学业之路既已开启就绝不能耽误。

新帝登基,以日当月罢朝二十七天,为大行皇帝服斩衰。国孝期间,皇帝不视朝,六部衙门仍需上值,朝中无事,显出一派闲适。

陆月襄回到文渊阁,通证司送来一沓奏本等他票拟。因他如今以户部尚书兼任内阁大学士,户部的书办亦将重要文书送了过来,在南面空地的卷棚下头等着上司批阅。

柏知涯过来的时候,和户部的度支郎正好碰上,勾肩搭臂笑语了几句,户部的人走了,陆月襄从值房出来。

“你回去找一找建炎四十二年的卷宗,将当年遭过水灾的几个地方的讼案和决狱的文书找出来,三日之内找齐,待我查看。”

柏知涯的笑容瞬间凝固,露出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那是卷宗,不是薄薄的几张纸!我就是找到断手断脚,三天也找不齐啊!”

“还有那段时间南直隶几个行省的官员变动情况。”陆月襄不理会他,补了一句。

柏知涯被气笑,道:“陆望舒陆大人,您把手伸到刑部来也就算了。记录官员变动的文册在吏部,你让我去偷还是去抢?”

陆月襄双手负于身后,想了一下说,“三天的时间可能的确不够,离万岁临朝还有二十……”

他沉吟着计算日子。

不管还剩多少天都比三天的期限长,柏知涯赶忙打断他:“就这么说定了!朝会之前我找好了给你就是!”

说完反应过来,又被他算计了。

柏知涯无奈笑道:“今天你差人叫我过来,我还以为难得有空闲,招呼我去喝酒呢。以前我当你是个圣人,不贪钱财不好美色,只一心扑在朝政上。今儿个我可看出来了,你就是那拉磨的驴,别人不给你上套,你自己也要上赶着套一个!”

“正值国丧,岂可饮酒。”陆月襄神色平静,被奚落也不动怒。

柏知涯嘟嘟囔囔的走了,周遭安静下来。待陆月襄处理完剩下的事宜回到官舍,陆拾遗从国子监下学,正在收拾书房预备住下。

陆拾遗拿着一个香囊好奇的端详,手中忽地一空,香囊被叔父拿走。

“把你的衣裳和书本纸笔拿到厢房去,那边也有书桌,床铺也是干净的。”

陆月襄把他打发走,盯着陈旧褪色的香囊看了半晌,长随青松过来了。

青松说:“我到舅爷常去的戏楼和茶楼找了一遍,他们说舅爷好些天没去耍过了,看来舅爷真的回武陵去了。”

青松口中的“舅爷”就是陆月襄的舅舅,蒋氏的兄弟蒋福生。

陆月襄点头:“你去武陵照应舅爷,不要给乡里父老添麻烦。你知道的,他有赌钱的毛病,你务必看住他不许耍钱。”

舅舅那条腿,就是欠了赌坊的钱还不上来被打残的。

陆月襄对舅舅当年的所作所为有些微词,也怀有愧疚。舅父送母亲上京,陆月襄就把他留在京城,如孝敬母亲一般无二的供养他,银钱方面尽他取用,在玩乐交友上管束得紧些。

月余前,舅舅回武陵去了。他忙于朝事,回家后问了母亲才知晓。

“大人还有什么话要带给舅爷的,我一并跟他说。”青松离开前问了一句。

陆月襄手里还握着香囊,掌心一片柔软,给人怅然若失之感。

他忽然改变了主意。

“找到舅爷后,立刻将他带回京城,我有话要问他。”

青松走后,陆月襄猛然惊觉,他心烦意乱,疑神疑鬼,连母亲、舅舅都遭了他的猜疑。

他心里是如此的不甘,如此的忐忑,那么为何,不直接去问公主府的主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奢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