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冰上星弦 > 第1章 第一章 冰场外的旋律

冰上星弦 第1章 第一章 冰场外的旋律

作者:宇宙超级无敌甜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9 11:56:16 来源:文学城

2015年10月,加拿大,多伦多

十月的多伦多,仿佛被一支无形的画笔恣意挥洒过,漫山遍野的枫树燃烧着绚烂至极致的红与金。午后三点的阳光,失去了夏日的灼热,变得温煦而澄澈,如同融化的蜂蜜,透过Cricket Club训练中心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在光洁如镜的冰面上投下片片斑驳跳跃的光影。这座坐落于城西、外观并不算格外起眼的训练中心,内部却静谧得仿佛与世隔绝,只有冰刀划过冰面时发出的、富有韵律的“唰唰”声,如同某种独特的呼吸,在空旷的空间里规律地回响。

控制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又悄无声息地合上,有效地将外界的杂音隔绝。温晚卿将手中那个印有杭州西湖淡墨山水的保温杯放在操作台一角,目光习惯性地先扫过下方那片洁白的冰场。此刻,冰面上只有一个身影在滑行,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近乎苛刻的精准与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与这片冰。

她今天穿着一件浅米色的羊绒连衣裙,面料柔软而挺括,剪裁极尽优雅,完美地勾勒出她高挑纤细的身形。唯一的配饰是领口一枚精致的维多利亚时期古董胸针,镶嵌其中的蛋白石流淌着温润而变幻莫测的光泽,与她沉静的气质相得益彰。乌黑如瀑的长发在脑后挽成一个松散而慵懒的发髻,几缕不听话的碎发垂落在线条优美的颈侧和颊边,随着她轻微的动作轻轻晃动,平添了几分随性的柔美。

作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在读博士生,同时也在顶尖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完成了音乐人工智能的硕士学业,她此次远渡重洋,是应训练中心那位以眼光挑剔著称的艺术总监马可·贝尔图奇的再三邀请,前来参与一个名为“韵律与运动”的前沿研究项目,为期三个月。尽管她的首张个人原创专辑《初声》已在亚洲乐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媒体誉为“横空出世的黑马”,收获了无数赞誉与期待,但在这个远离喧嚣的北美冰场,她更珍惜和享受“温晚卿”这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那个纯粹的研究者与探索者的身份。

她打开那台银灰色的轻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停留在昨晚深夜还未完成的编曲界面上,复杂的音轨像一道道等待破译的密码。就在她沉浸于思绪,指尖无意识地在触控板上滑动时,控制室的门被礼貌地、轻轻地敲响了。

“请进。”她抬起头,用流利而标准的英语应道,声音清澈悦耳,带着她标志性的、受过严格训练的伦敦西区口音。

门被推开,马可那张总是带着艺术家式热情的脸庞先探了进来,紧随其后的,正是刚才还在冰面上那个如同孤鸿般的身影。就在这一瞬间,时间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悄然拉长,每一帧都变得缓慢而清晰。

温晚卿下意识地站起身,目光恰好撞进一双深邃得如同寒夜星空的黑色眼眸里。眼前的年轻男子穿着一身再简单不过的黑色训练服,汗水浸湿的布料紧贴着他修长而挺拔的身躯,勾勒出流畅而充满力量的肌肉线条。他显然刚刚结束一场高强度的训练,额前墨色的碎发被汗水濡湿,凌乱地贴在光洁饱满的额头上,微微喘息着,周身还散发着运动后的蓬勃热气与冰场特有的寒意。最令人心弦微颤的,是那双眼睛——原本在冰场上锐利如鹰隼,此刻却因为猝不及防的相遇而微微睁大,清晰地闪过一丝毫无掩饰的惊讶,随即,那惊讶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化作了一种纯粹的、毫不掺假的欣赏。

羽生结弦站在门口,一时竟忘了动作,也忘了言语。午后的秋阳斜斜地照进室内,为伫立在操作台旁的女子周身勾勒出一圈柔和而圣洁的光晕。她有着东方水墨画般古典而精致的五官,眉毛细长如远山含黛,一双杏眼清澈明亮,似秋水横波,挺秀的鼻梁下,是弧度优美、色泽如蔷薇初绽的唇。但最打动他的,并非仅仅是这无可挑剔的容貌,而是她周身散发出的那种独特气质——既有学者般的沉静睿智,又蕴含着艺术家特有的灵秀与敏感,两种特质在她身上奇妙地融合,形成了一种令人见之忘俗的吸引力。那一刻,他脑海中莫名浮现出去年上海中国杯,那场惊心动魄的碰撞后,在新闻评论区看到的一位中国粉丝用母语写下的留言——“惊为天人”。他当时对这个成语的含义似懂非懂,此刻,却仿佛被一道光照亮,全然明了了其中的震撼。

“温小姐,这位是羽生结弦选手。”马可的声音适时地响起,打破了这短暂却足以铭刻的静谧,他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意味深长地转了一圈,“结弦,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过很多次的、从中国来的音乐顾问,温晚卿小姐。她可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在音乐与科技结合领域有着独到的研究。”

羽生结弦迅速回过神,良好的教养让他立刻恢复了往常的谦和与礼貌。他上前一步,微微躬身,用英语说道:“您好,温小姐。我是羽生结弦。”他的英语带着明显的日语母语者口音,某些音节发音略显生涩,但语调却出乎意料的温和柔软。

“很高兴认识您,羽生选手。”温晚卿用她纯正优雅的英式英语回应,同时优雅地颔首致意。在目光再次相接的刹那,她感到自己的心头莫名地、轻微地悸动了一下,像被一片羽毛轻轻拂过。眼前的男子比她透过屏幕和资料了解的还要清瘦一些,但离得近了,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属于顶级运动员的、几乎化为实质的专注能量场,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坚韧与纯粹的气质感。

马可简单地交代了几句项目合作的注意事项,便拍拍羽生结弦的肩膀,带着“不打扰你们深入交流”的笑容离开了控制室。门再次关上,偌大的空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人,空气仿佛瞬间被抽走了大部分声音,只剩下彼此轻微的呼吸声和仪器运转时发出的、几不可闻的低频嗡鸣。

一阵微妙的沉默在弥漫。羽生结弦似乎有些不自在地动了动肩膀,下意识地抬手整理了一下其实并无不妥的训练服衣领,这个细微的小动作,未能逃过温晚卿的眼睛,也悄悄暴露了他此刻内心的些许紧张。

“我……看了马可先生转发给我的,您的研究资料和论文摘要,”他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语速比平时更慢一些,似乎在脑海中仔细地搜寻和斟酌着合适的英语词汇,神情认真得像面对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您关于‘生理节律与音乐节奏协同性’的假说……听起来,非常、非常有趣。”

“谢谢您的关注。”温晚卿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同时敏锐地注意到他说话时,那白皙的耳尖正微微泛着红晕。作为一个因其才华和容貌早已见过世间各色目光的年轻女性,这种在顶级运动员身上罕见流露出的、近乎青涩的真诚反应,反而让她觉得格外新鲜与珍贵。“事实上,我最近详细分析了您过去几个月的一些公开训练录像,确实发现了一些……或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有趣现象。”

她说着,转过身,重新在笔记本电脑前坐下,纤细白皙的指尖在触控板上轻巧地滑动,很快调出了她精心准备的分析图表和视频片段。当她俯身向前,专注于屏幕时,一缕乌黑的发丝不听话地从松垮的发髻中滑落,垂在了她光洁的脸颊旁。她下意识地抬起手,用纤细的食指轻轻将它勾回耳后。这个全然不经意的、女性化的动作,却让站在她侧后方的羽生结弦呼吸微微一滞,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那缕发丝,直到它被妥帖地安置,他才恍然惊觉自己的失态,有些慌乱地移开了视线,喉结不自然地滚动了一下。

“抱歉,”当他的目光重新落回笔记本电脑屏幕上那些复杂的音频波形图和频谱分析界面时,羽生结弦的眉头不自觉地微微蹙起,脸上露出了显而易见的困惑。他几乎没有犹豫,立刻从训练服的口袋里掏出手机,动作熟练地解锁,点开一个翻译软件的应用图标,然后将屏幕转向她,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与求知欲,“这个……‘频谱分析’(Spectrum Analysis)……具体是指什么意思?我的英语,还在学习中……”

温晚卿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迅速明白过来。她非但没有流露出任何不耐烦,眼中反而闪过一丝理解的笑意。她十分自然地接过他的手机,就着他打开的翻译界面,开始用尽量简单清晰的英语词汇,配合着生动的手势,耐心地向他解释:“简单来说,这就是把复杂的声音,像分解阳光创造出彩虹一样,拆解成它内部包含的不同频率的成分。让我们可以看到,哪些频率比较强,哪些比较弱……”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空气中画出一道彩虹的弧线。

“啊!明白了,明白了!”他恍然大悟,紧蹙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脸上绽放出一个毫无保留的、如同孩童发现新奇玩具般纯粹而明亮的笑容,“就像彩虹!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声音?”

这个简单至极却又无比形象的比喻,让温晚卿忍不住莞尔,心头像是被一片温暖的羽毛轻轻搔过。她发现,尽管他的英语表达能力尚有限,但他的理解力却异常敏锐,并且拥有一种化繁为简的、充满灵性的思维模式。

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从基础的音频概念,慢慢触及到更专业的花滑动作细节与音乐配合的时机问题,两人之间存在的语言障碍开始变得明显起来。然而,这种障碍非但没有成为阻碍,反而意外地创造了许多独属于他们的、令人忍俊不禁的趣味时刻。仿佛形成了一种无言的默契,每当遇到难以用现有英语水平准确表达的专业术语或复杂概念时,他们就会不约而同地、像对暗号一样举起各自的手机,求助那个冰冷的、毫无感情的电子翻译官。于是,在这间充满科技感的控制室里,时不时就会响起几声机械的女声,用标准的发音念出日文或中文的翻译结果,夹杂着两人努力的解释、比划,以及偶尔因为翻译误差或手势滑稽而爆发的、轻松愉快的笑声。这奇特的“三重奏”,让原本严肃的专业讨论,变得生动而温馨。

“请看这里,在这个后外点冰四周跳的准备阶段,”温晚卿用指尖轻点着屏幕上同步录制的视频和音频波形,“我通过软件分析发现,您在起跳前大约0.7秒左右,会完成一次非常深的吸气,然后在刀刃点冰起跳的瞬间,完成呼气动作。但是,您目前使用的这段训练音乐,它的强拍点设置在了起跳前0.5秒的位置。这中间,存在着大约0.2秒的、非常细微的错位。”

羽生结弦身体前倾,极其认真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和他自己的动作回放,手指已经不自觉地开始在空中模拟着跳跃的轨迹,仿佛冰面就在眼前。他显然完全理解了她的意思,并且急于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张了张嘴,那个关键的英语词汇却卡在了喉咙里。他尝试着用手势比划起跳的瞬间,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焦急。

“是……Timing(时机)的问题吗?”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徒劳的挣扎,再次拿起手机,飞快地输入日文,然后将翻译出的英文结果展示给她看,眼神里带着求证。

温晚卿被他这副认真到有些可爱的模样彻底逗笑,那双秋水般的眼眸弯成了好看的月牙:“是的, precisely(没错),就是时机的问题。音乐的重拍,和您身体本能认为最舒服的发力时机,没有完美地重合。”

在某个瞬间,当羽生结弦为了更清楚地查看屏幕上某段细微的波形,无意识地俯身靠近时,他宽阔的、带着训练后热气的肩膀,不经意地、极其轻微地擦过了温晚卿裸露在外的手臂肌肤。

一瞬间,两人同时微微一怔。

一股微弱却清晰的电流感,仿佛从接触点滋生,迅速窜过四肢百骸。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温晚卿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手臂上的寒毛微微立起,一股热意不受控制地涌上脸颊。而她同样敏锐地捕捉到,羽生结弦像是被什么东西烫到一样,猛地迅速向后撤回了半步,原本只是微红的耳根,此刻那抹绯色迅速蔓延开来,一直染到了他线条优美的颈侧,连呼吸都似乎乱了一拍。

“抱歉(Sumimasen)……”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用母语低声道歉,声音比刚才更加低沉柔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没关系的(It's okay)。”她轻声用英语回应,感觉自己的脸颊也在隐隐发烫,只能借由抬手再次整理那缕其实并未散落的发丝来掩饰瞬间的悸动。

这场最初因语言不通而略显磕绊的讨论,最终进行得出乎意料地深入和愉快。他们逐渐发现,尽管语言成为了一道需要费力跨越的栅栏,但在他们共同专注的专业领域深处,两人却拥有着一种惊人的、近乎本能的默契。羽生结弦一旦谈论到花滑的技术细节、跳跃的发力感觉、节目的情感表达,就会立刻变了一个人,褪去所有的谦逊与羞涩,变得极其专注、直接甚至有些执拗。他会为了一个0.1秒的节奏差异,反复要求回放、对比,蹙着眉头苦苦思索;会为了选择一个更能激发他旋转**的音色,和她争论不休,用手势和有限的词汇努力描述他脑海中那种“更空灵、更像风吹过雪原”的声音。而温晚卿,也飞快地适应了这种独特的、多维度的交流方式,她开始学会使用更简单的词汇,配合大量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甚至是在纸上画出示意图,来准确地传达那些复杂的乐理概念和算法逻辑。

“您知道吗,”在一次等待手机翻译结果的短暂间隙里,羽生结弦忽然抬起眼看向她,语气带着些许不好意思,却又十分坦诚,“这是我成为职业选手以来,第一次……在没有专业翻译人员随行的情况下,独自和一位女性,讨论如此深入的专业问题。” 他说完,似乎觉得这话可能有些歧义,连忙又补充道,“我的意思是……通常这种场合,都会有工作人员在场协助。”

温晚卿闻言,先是眨了眨那双聪慧的眼睛,随即,唇角抑制不住地扬起一抹带着几分戏谑又理解的弧度:“那么,我想我有幸成为了一个‘特例’。”她顿了顿,语气变得轻快而幽默,“这也是我的第一次——生平第一次,需要同时灵活运用三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来进行沟通:英语、肢体动作,还有……电子翻译器。” 她说着,还晃了晃自己那部同样显示着翻译界面的手机。

两人目光交汇,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那笑声清澈而愉悦,之前弥漫在空气中那点最后的生疏与拘谨,终于在这共同的笑声里彻底冰消瓦解。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调皮地在羽生结弦带着笑意的侧脸上跳跃,温晚卿忽然发现,他笑起来的时候,那双原本锐利深邃的黑眸会弯成两道温柔的新月,眼角微微下垂,显得格外纯真而无害,与冰场上那个气场强大、严肃认真的“绝对王者”形象,简直判若两人。

“其实,”她犹豫了一下,觉得在这样坦诚的氛围中,自己似乎也应该更开放一些,“我最近正在筹备我的第二张个人专辑,主题可能会与‘突破’和‘沟通’有关。所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集中研究不同领域顶尖从业者的身体节奏和工作状态,比如运动员的呼吸模式、舞者的肌肉记忆……希望能从中汲取一些独特的灵感。”

羽生结弦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所以,您……是一位专业的音乐人?歌手?”

“嗯,可以这么说。”她轻轻点头,语气平和,并没有刻意强调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发行过一张专辑,得到了一些关注。不过在这里,在马可的这个项目里,”她抬起手指,轻轻点了点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我首先,是您的音乐顾问,羽生选手。”

这个意料之外的身份披露,显然让羽生结弦对她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与好奇,但他表现出了极高的教养和体贴,并没有冒昧地追问更多关于她演艺事业的问题,而是巧妙地将话题重新引回了当下的专业讨论中。在接下来的交流里,温晚卿凭借其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敏锐的听觉感知和独到的数据分析能力,不断提出让羽生结弦眼前一亮的见解。她似乎总能精准地捕捉到他每个连贯步伐中那些连他自己都未曾明确意识到的、细微的节奏变化,甚至能在他自己都尚未察觉时,就预判出他在进入某个高难度跳跃前,那几乎成为本能的、独特的呼吸调整模式。

“看这里,这个细节,”她将视频播放速度放慢到极致,指着阿克塞尔三周跳准备阶段,他脖颈处一个极其微小的动作,“您在真正发力起跳前,会有一个非常、非常短暂的屏息,大概只有0.1秒左右,像是下意识的蓄力。这个细节,恐怕连您自己,甚至是最了解您的教练,都未必清晰地注意到吧?”

羽生结弦凑近屏幕,几乎屏住了呼吸,仔细看着那个被放慢和放大的瞬间,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真的……确实是这样的!这是我很小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养成的习惯,它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我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连长期指导我的布莱恩·奥瑟教练,都从未 explicitly(明确地)指出过这一点!”

“那么,我们即将创作的新音乐,就应该尊重并利用好这个独特的‘习惯’。”温晚卿微笑着说道,她的手指随即在键盘上轻盈地起舞,如同最灵巧的舞者,快速而精准地调整着音轨的节奏和强度。当她完全沉浸在工作状态中时,周身会散发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魅力——那是一种全神贯注的、带着创造者热忱的、睿智而自信的光芒。羽生结弦站在一旁,不自觉地看得有些入神,目光久久停留在她专注的侧脸和那双在键盘上跳跃的、骨节分明的纤长手指上。

当窗外的天色不知不觉地染上了橘红色的晚霞,落日的余晖如同打翻的暖色调颜料盘,为整个房间、为每一台冰冷的设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而浪漫的金色滤镜时,羽生结弦无意间瞥见了墙上时钟的指针,脸上立刻露出了混合着惊讶与歉意的表情。

“啊!已经这个时间了?”他的语气里带着真实的懊恼,“真是非常抱歉,温小姐,我完全没有注意到,竟然占用了您这么长的时间……”

“没关系的,请不要介意。”温晚卿开始动手整理桌上散落的笔记和资料,语气温和,其中夹杂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淡淡的留恋,“和您的讨论让我受益匪浅,时间在专注中总是过得特别快。”

他站在原地,似乎内心经历了一番小小的挣扎,然后才用那双清澈的眼睛望向她,语气带着些许试探性的、不易察觉的期待,用比之前流畅了一些,但仍显生硬的英语说道:“温小姐,您今天提出的这些想法……真的非常、非常特别,给了我很多新的启发。不知道……明天训练结束后,我们是否……可以继续今天的讨论?关于连跳部分与音乐情绪的配合,我还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想和您探讨。”

“当然可以。”温晚卿几乎没有犹豫便点头应允,脸上保持着专业而友好的微笑,“我明天一整天都会在这里,整理今天讨论的成果。”

“还有……就是……”他像是终于下定了某个重要的决心,深吸了一口气,眼神中的期待变得更加明确而坚定,甚至带上了一点属于他这个年纪的、腼腆的勇气,“如果……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或许我们可以做一个交换?我可以教您日语。作为……作为交换,您能……教我一些中文吗?”

这个突如其来的提议,让温晚卿的心跳仿佛漏跳了一拍。她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能够流利地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却偏偏对日语一窍不通,从未涉足。然而,此刻这个由他提出的、带着些许笨拙真诚的“语言交换”邀请,却像一颗投入平静心湖的石子,漾开了层层涟漪。更让她内心深处某个柔软角落为之触动的是,这仿佛是命运之手,为他们下一次的相遇、为未来更多自然而然的交集,悄悄地、善意地铺就了一条无法拒绝的道路。

“这真是一个……非常棒的主意,羽生选手。”她沉吟了片刻,终于抬起眼,迎上他带着些许紧张和期盼的目光,唇角缓缓扬起一个温柔而真挚的弧度,眼角也随之微微弯起,如同夜空中皎洁的上弦月,“我很乐意接受您的提议。不过,”她话锋轻轻一转,带着一丝善意的、玩笑般的警告,“我要事先提醒您,在学习语言这方面,我可能……会是一个要求比较严格的‘老师’哦。”

“请放心(Please rest assured),”听到她肯定的答复,他脸上瞬间绽放出如释重负的、明亮耀眼的笑容,甚至难得地流露出一点属于年轻人的、俏皮的自信,“我……我也会努力成为一个严格的老师(teacher)的!绝对不会对您放松要求!”

送走羽生结弦,听着他的脚步声在走廊尽头渐渐消失,温晚卿并没有立刻继续工作。她独自一人,缓步走到那面巨大的、可以俯瞰整个冰场的落地窗前。此时,冰场的照明灯已经全部亮起,冰冷的、毫无温度的人造光线,均匀地洒在洁白的冰面上,却奇异地将那片领域映照得如同一个悬浮于现实之外的、静谧而梦幻的国度。

她不自觉地回想起今天下午这段始于陌生与尴尬,却进展于磕绊与乐趣,最终结束于意犹未尽的独特对话。脑海里反复回放着他在讨论专业问题时,那双熠熠生辉、执着得近乎固执的黑眸;回放着他因为语言不通而着急比划时,那份毫无顶级运动员架子的真诚与笨拙;回放着他因无意间的触碰而瞬间红透的耳根与脖颈;回放着他提出“语言交换”时,那混合着紧张、期待与腼腆的、如同少年般纯粹的眼神……

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明确意识到的、清浅而真实的笑意,悄然爬上了她的嘴角,在那张惯常保持沉静优雅的面容上,久久不曾散去。

窗外,多伦多的秋夜已然降临,远处城市的天际线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灯火,如同散落在黑色天鹅绒上的碎钻。这个原本平凡无奇的北美秋天,似乎注定会因为这一段始于一间控制室、由翻译软件牵线搭桥的意外邂逅,而变得格外不同,充满了未知的、令人怦然心动的可能性。

第一章(彩蛋) 屏幕那端的惊艳

羽生结弦回到自己在多伦多租住的公寓时,由美妈妈正在厨房准备晚餐。诱人的味噌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这是他在异国训练时最熟悉的慰藉。

"回来啦,结弦。"由美妈妈从厨房探出身,敏锐地注意到儿子与往常不同的神情——那双总是写满疲惫的眼睛里,此刻却跳动着少见的光彩。

"嗯,我回来了。"他应着,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轻快。

简单地用过晚餐后,羽生结弦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屏幕上,那个萦绕在他心头的名字被缓缓敲出——温晚卿。

按下回车键的瞬间,一个他完全未曾预料到的世界在他眼前展开。

搜索结果的第一页,远远超出了他"音乐顾问"或"学者"的想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她在《初声》专辑发布会上的照片——一袭简约的白色连衣裙,站在钢琴旁,笑容清新自然。报道标题写着:"北大才女温晚卿,首张专辑《初声》横扫亚洲榜单"。

"北京大学..."羽生结弦知道这是中国最顶尖的学府。他继续滑动鼠标,点开了一个音乐视频链接。

画面中的她坐在钢琴前,指尖在琴键上轻盈起舞。歌声清澈空灵,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更让他惊讶的是,在歌曲的间奏部分,她居然即兴加入了一段流畅的法语念白,展现出惊人的语言天赋。

就在这时,轻轻的敲门声响起。

"结弦,我给你热了牛奶。"由美妈妈端着杯子走进来,目光不经意地扫过电脑屏幕,随即定格在屏幕上那个优雅的身影上。"这位是...?"

羽生结弦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颈:"是训练中心新来的音乐顾问,温晚卿小姐。来自中国。"

"很漂亮的姑娘。"由美妈妈微笑着说,但目光中已带上母亲特有的敏锐,"看起来不只是音乐顾问这么简单?"

"她...很特别。"他斟酌着用词,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是北京大学的博士生,也是很有天赋的音乐人。今天我们一起讨论训练音乐,她的见解非常独到。"

由美妈妈注视着儿子说话时发亮的眼睛,这是她很久没见过的神采。她轻轻将牛奶放在桌上:"能让你这么欣赏的人,一定非常优秀。"

母亲离开后,羽生结弦继续浏览着温晚卿的信息:她13岁破格入读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后进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深造;首张专辑《初声》便横扫亚洲各大榜单,被誉为"乐坛黑马";精通多国语言,却始终保持低调......

这些信息勾勒出一个立体而耀眼的存在。她不是他以往在商业活动或颁奖礼上遇到的、仅限于某个领域或仅仅拥有美貌的女性。她是一个汇聚了光芒的集合体——顶尖的学术头脑、卓越的艺术才华、动人的美貌,以及今天短暂接触中所感受到的那份沉静与纯粹。

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震惊、敬佩、欣赏的情绪,在他心中弥漫开来。他关掉了网页,靠在椅背上,目光不自觉地飘向窗外多伦多的夜景。

脑海里,控制室里那个穿着米色连衣裙、耐心用翻译软件与他沟通的温晚卿,与屏幕上那个用歌声打动无数人的音乐人,两个形象反复交叠,最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他想起下午她答应语言交换时,眼角弯起的温柔弧度;想起她听到他"彩虹"比喻时,那忍俊不禁的笑声......

心脏,后知后觉地、清晰地、加速跳动了一下。

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涌上心头。不同于赢得比赛后的狂喜,也不同于完成高难度跳跃后的满足,这是一种更微妙、更私密,带着些许忐忑,却又无比愉悦的悸动。

这位偶然闯入他世界的女士,像一颗突然出现的星辰,瞬间照亮了他原本只由训练、比赛和伤痛构成的、高度专注而略显单调的天空。

嘴角,在不经意间扬起一个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软弧度。他对明天,对下一次的"专业讨论"和即将开始的"语言课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炽热的期待。

他轻轻合上电脑,心中默念着那个此刻显得格外动听的名字。

"温、晚、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 冰场外的旋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