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病弱皇子总在勾引我 > 第11章 上任

病弱皇子总在勾引我 第11章 上任

作者:陈允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22:23 来源:文学城

厚重的宫门层层大开。

顾从酌与常宁卸去兵刃,跟着前来迎人的内侍通过宫道。夹道而立着披甲执戟的禁卫,雕像似的一动不动。

接着,是身后响起的、车轮碾在青石板上的闷响,与顾从酌同路一段,随后在某个岔口调转方向,朝后宫去了。

“是去见仪妃?”顾从酌如是猜测。

外出求医遭遇刺杀的皇子进宫,先去拜访自己名义上的母妃,倒也说得过去。

顾从酌收回思绪,静候在御书房外,等内侍进去通报。常宁落后他半个身子,也知道这儿不是多嘴的地方,打进了皇宫起就开始装哑巴。

没一会儿,内侍就请示完毕,开门示意他进去:“顾少帅,这边请。”

没叫常宁,那就是只见顾从酌了。

常宁眼皮动了动,试图给顾从酌使个眼色,奈何周围实在太多双眼睛盯着,又不得不打消了这心思。

顾从酌自是不知这番波涛汹涌。

踏入房中,便是缭绕盘柱的龙涎香,摞如楼高的奏折堆积在紫檀御案上,桌后却空无一人。

顾从酌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整个御书房,在窗边找到了一抹沉稳的玄金身影。

皇帝沈靖川斜倚在临窗的矮榻上,身前一方榧木棋盘,纹理细密如云。

深冬的日光无多暖意,但懒懒地从窗棂照进来,仍衬得棋盘上的黑白子透亮。

听见有人来,他也并未抬头,只是指尖捻着一枚墨玉棋子,似在思忖棋局。

“臣顾从酌,参见陛下。”声音不高,却清晰地荡开在御书房内。

沈靖川终于抬起了眼,那目光扫过来时平和沉静,却也不失帝王威压。

顾从酌没有多看,然仅匆匆一眼就能看出,此时的沈靖川正值壮年,虽眉宇之间略有疲色,但面红眼亮,让人实在难以想象他会在三年后就“病逝”。

《朝堂录》再次得以印证。

“顾卿来了,”沈靖川的声音里带着点笑意,随意地放下手中那枚悬而未决的棋子,朝对座示意,“来得正好,一人对这残局无趣得很……顾卿与朕手谈一局?”

顾从酌眼皮一跳。

行军打仗这么些年,沙盘推演、排兵布阵他从来无惧,唯独这一手棋艺跟他爹同出一脉,都是见着就眼黑的臭棋篓子。

他硬着头皮,推拒道:“臣不善棋艺,恐扰了陛下雅兴。”

“无妨,”沈靖川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朕今日也手生得很,权当消遣了。”

顾从酌只得依言在皇帝对面就坐,拈起一枚温润的白玉子,略一思考,便下在了棋盘一角。

沈靖川见状,没太迟疑,便紧跟着顾从酌的棋子落定。

两人好一番你来我往,顾从酌越下越觉得奇异,因为棋盘上黑白二子居然杀得势均力敌,俨然旗鼓相当了!

顾从酌:“……”

他当然知道自己的棋艺绝无可能忽地长进,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

“痛快!”沈靖川拍掌笑道,“自打你爹到朔北去之后,朕还从未与谁下得如此畅快……顾爱卿与骁之果真是亲父子!”

好嘛,皇帝也是个臭棋篓子,瞧着还对此颇为热衷,一局棋完,连称呼都拉近了不少。

这话顾从酌不好接,最终还是面无表情地应了句:“陛下过誉了。”

沈靖川笑罢,像是这会儿才真从棋局里抽身出来。他伸手将边上压着的一封奏报信手拂开,里头赫然是顾从酌笔走龙蛇的字迹。

顾从酌当然知道这是什么。

这是他八百里递送入京,恳请调任回京的急报。

“好了,顾爱卿,”沈靖川端起手边的茶盏,敛了笑意,“说说吧,在北疆那么些年都没想过回京,怎的突然改主意了?”

前几年顾从酌频立战功的时候,他爹顾骁之某天夜里也来问过他要不要回京,在兵部找个活儿做。

顾从酌当然是拒了,他爹也没多说什么,点点头又走了。

现在看来,当时那一问恐怕不是他爹问的,而是皇帝问的。

这些念头看似在顾从酌心底转了许久,放在当下也不过只是眨眼间。

他迎着沈靖川探究的目光,沉声应道:“陛下容禀,上月,家父家母例行巡边时,突遭鞑靼人伏击,是忽兰赤带队。”

忽兰赤是鞑靼名将,按草原蛮子的习惯,这种级别的将领通常都坐镇大营,非大战不轻易露面,怎会恰好撞上顾骁之的巡视路线,提前伏击?

镇国公与长公主遇伏这么大的事,皇帝自然是知道的,此时脸色未变,只低低地“嗯”了一声,意味不明。

顾从酌顿了顿,又道:“事后查验,是镇北军中出了奸细,布防图泄露。”

说到此处,他一撩袍角,跪在殿内的玉砌砖上,说道:“镇北军生此事变,顾家有失察之过,恳请陛下降罪。”

地砖冰凉,寒意透过衣料渗进骨缝,顾从酌却丝毫未觉,脊背笔挺。

殿内静得能听见暖炉里火星噼啪。

急报中并未写明这一点,但沈靖川何等老辣,光从字里行间也能觉出异样。

他没有迟疑,直接抬手虚扶在顾从酌的左手臂,示意他起身。

“此事朕心中有数,”沈靖川语气隐有关切,“骁之与你母亲的伤养得如何了?”

顾从酌答道:“承蒙陛下关心,已并无大碍。”

一枚墨玉棋子“嗒”地从棋盘的边缘跌落,落回到棋罐之中,兀自晃动旋转。

“那便好,”沈靖川收回视线,目光掠过棋盘上混乱的残局,这才问道,“布防图泄露,想必镇北军已开始整饬……顾爱卿此次回京,心中可有计较?”

镇北军藏有内奸,顾从酌不留在军中整治,反而赶回京城,这本身已是暗示。

几个人名在沈靖川心底闪过。

顾从酌直截了当道:“臣请入刑部。”

刑部官员,可调动卷宗,有彻查新旧案情之权。得此便宜,顾从酌即可名正言顺地参与会审,彻查恭王。

这是他在来时就想好的:恭王所图甚大,必定早早开始布局,入刑部后,一面可暗中追查朔北伏击之事,寻求证据;一面还可在恭王再有动作之时,直审案情,抽丝剥茧,阻止话本中的情节再度发生。

“刑部?”沈靖川自然知晓他是什么打算,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刑部诸事繁杂,爱卿方入京不久,怕是不习惯。”

六部都是京官,祖上多是世家大族,姻亲、师生绕得盘根错节,须臾一点小事便在朝中吵得不可开交,想往上呈一封奏折不知得让多少长官过目。

顾从酌正欲开口,沈靖川却一抬手。

“北镇抚司指挥使李诉,于昨夜遇害,”沈靖川指尖轻敲着棋盘,话锋陡然一转,轻描淡写道,“此位空悬,朕心难安。”

“便由顾爱卿暂任吧。”

*

直到顾从酌告退出来时,他心绪仍是复杂的,连带着面色也不自觉凝重。

常宁端详着他,心里登时就一咯噔,惴惴不安了一路,等出了宫门,立时等不了地问道:“怎么了?陛下是打算把你派到哪个旮旯去坐冷板凳吗?”

顾从酌摇摇头:“陛下让我暂领北镇抚司指挥使一职。”

常宁在脑中飞快回想着这是什么职位:北镇抚司是天子直属,可掌诏狱、监察百官;指挥使是正三品,已是北镇抚司的顶头老大,可谓权柄在握。

皇帝将这样的位子派给顾从酌坐,足见其信任看重。

他总算松了口气道:“这不挺好的吗?既能查案,还不受掣肘,知足吧!”

与刑部这样官连着官的地方比起来,在北镇抚司做指挥使,的确要自在得多,凡有所查皆可直达天听。

顾从酌知道,皇帝这是要他放手去做。

但顾从酌此刻在意的不是官职品阶高低,而是皇帝对他的信任是否太高了些?

从进入御书房让他陪同下棋开始,到跳过刑部让他当指挥使,顾从酌有一瞬间都觉得,皇帝不是在对待一个刚见面的陌生臣子,而是在对待自家亲厚的子侄。

顾从酌不可避免地又想起了上一世。

上一世他并未入京,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愿掺和朝堂的争权夺利,只想守好北疆的方寸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查到了害死父母的凶手,疑心皇帝是“鸟尽弓藏”。

恭王扶棺送葬,他明知其存了刻意拉拢之意,但顾从酌夜半思来想去,无论如何,也干不出谋权窃国的事。

顾从酌毫不怀疑,若是他真和恭王成了一丘之貉、助他登上皇位,怕是当夜他娘就得杀进梦里来,揪着他的耳朵骂他“小兔崽子”。

他爹更是痛快,说不定会干脆一刀了结了他,宁可当没他这个儿子。

顾从酌只能装作不知。

然后,就是皇帝病重,禅让皇位。

可就今日顾从酌对皇帝的观察来看,皇帝并非没有对恭王起了疑心、心生戒备,也着实不像是会任由自己被恭王囚在寝殿、束手无策的人。

那么今日他对顾从酌的重用,恐怕有一半是出自对顾家的信重,还有一半则是意识到恭王野心渐长、想尽快扶持起另一股势力来与之对抗。

街巷的喧闹吆喝声传入耳中,顾从酌回过神前想到的最后一个画面,是退出御书房时,皇帝收拢了杂乱不堪的黑白棋。

于空棋盘上,重落一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