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殡葬男友与顶流前任 > 第15章 第15章

殡葬男友与顶流前任 第15章 第15章

作者:绿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9:58:06 来源:文学城

老王和“阴间兄弟们”自发组织的网络“正名行动”,如同几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虽然未能掀起滔天巨浪,却也漾开了一圈圈不容忽视的涟漪。

那些来自行业内部、带着真实温度与专业底色的发言,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黑稿带来的阴冷暗示,甚至吸引了一批对生死哲学、冷门职业感兴趣的路人关注。

但真正将这股微弱的清流,引向更广阔视野的,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契机。

这天下午,

林溪正在工作室里对一件刚完成初步拼接的元代青花梅瓶进行细部加固,

苏晴则窝在旁边的沙发里,抱着笔记本电脑,手指飞舞,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显然正在舆论战场上与看不见的对手“厮杀”。

工作室里很安静,只有林溪手中工具偶尔触碰瓷器的细微声响,以及苏晴键盘敲击的噼啪声。

阳光透过窗棂,在铺着深色绒布的工作台上切割出明亮的光块,空气里浮动着矿物粉末和茶香的宁静气息。

突然,苏晴猛地坐直了身体,发出一声压抑的惊呼:

“我的天!”

林溪手中的动作一顿,抬起头,投去询问的目光。

连坐在窗边看书的周砚也微微抬眼。

苏晴指着电脑屏幕,脸上混杂着难以置信和极度兴奋的神色:

“溪溪!周哥!你们快来看!是‘好奇匣子’!‘好奇匣子’官方账号给我发私信了!”

“好奇匣子?”

林溪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看苏晴的反应,似乎来头不小。

周砚合上书,走了过来。

苏晴激动地解释道:

“‘好奇匣子’!国内最顶尖的泛科普知识平台之一!

主打硬核科普和深度人文访谈,粉丝量巨大,而且粘性极高,用户多是高知群体和年轻学生!

格调很高,从不参与娱乐圈那点破事!”

她将电脑屏幕转向林溪和周砚,指着那条措辞严谨礼貌的私信:

“你们看!他们说是关注到了近期关于殡葬行业的一些公众讨论,认为其中存在很多误解和偏见。

他们希望能邀请周砚先生,做一场关于现代殡葬技术、生命教育以及行业真实面貌的公益直播!

目的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公众理性思考,打破刻板印象!”

私信里还提到了,他们注意到了周砚在网络上展现出的冷静、专业和那份独特的“哲学思辨”气质,认为他是进行这场科普对话的绝佳人选。

这封突如其来的邀请函,像一道强光,骤然照进了这个被娱乐八卦和网络暴力阴影笼罩的角落。

林溪的第一反应是担忧。

她看向周砚,眉头微蹙:

“直播?面向那么多人?会不会……”

她担心这会将周砚推向更广阔的风口浪尖,担心直播过程中会出现不可控的刁难和恶意,担心他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

周砚的脸上却没有什么明显的表情变化,他只是沉默地看着那封私信,目光深邃,像是在快速评估着其中的信息和潜在的风险与收益。

苏晴则完全是另一副态度,她激动地抓住林溪的胳膊:

“溪溪!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好奇匣子’的平台形象多正面!

他们的受众根本不是沈言澈那些脑残粉能比的!

这是扭转舆论的绝佳机会!是降维打击!”

她转向周砚,眼神灼灼:

“周哥!你必须答应!

你想啊,咱们之前被黑,不就是因为大众不了解,容易被带节奏吗?

老王他们自发解释,力量有限。

但如果你能在这个顶级的科普平台上,亲自发声,用你的专业和逻辑,把殡葬行业到底是什么样的,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讲出来,那效果绝对不一样!

这比发一百封律师函、写一千篇反驳文章都管用!”

苏晴作为自媒体博主,深谙舆论传播之道。

她知道,被动防御永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主动出击,掌握话语权,才能彻底扭转局面。

而“好奇匣子”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黄金般的舞台。

“而且这是公益直播,格调高,立意好,完全符合你‘人间清醒哲学大师’的人设!”

苏晴补充道,眼睛里闪着精光,

“一旦成功,之前所有关于你职业的污名化,都会不攻自破!

甚至能借此输出你的价值观,圈一大波高质量粉丝!

到时候,看沈言澈那边还怎么黑!”

林溪听着苏晴的分析,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一些,但她还是看向周砚,轻声问:

“你觉得呢?会不会有压力?”

周砚的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看向林溪,看出了她眼底的关切。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院子里那棵叶子已开始泛黄的银杏树,静静地思考了片刻。

他不是一个喜欢抛头露面的人,他的世界简单而专注,工作和生活泾渭分明。

直播,尤其是面向数百万陌生人的直播,与他惯常的节奏格格不入。

但是,他也清楚地知道,当前的局面需要破局。

沈言澈团队的手段阴险且持续,仅仅依靠被动防御和法律反击,无法根除那些扎根于偏见和误解的恶意。

苏晴说得对,公众的误解,需要用更强大的公众教育去化解。

“好奇匣子”这个平台,他也略有耳闻,确实以严谨和深度著称。

如果他们是真的希望进行一场严肃的科普对话,而非追求噱头,那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更是为了他所从事的、常常被误解的行业,为了那些和他一样,在特殊岗位上默默奉献、却承受着不应有偏见的同事们。

更重要的是,他想到了林溪。

如果他能够通过这次直播,彻底扭转公众对他的职业印象,那么围绕在林溪身边的那些“找了晦气男友”的指责和担忧,是否也能随之烟消云散?

是否能让她不再因为他的身份而承受额外的压力和困扰?

守护她,有很多种方式。

有时是站在她身前挡住风雨,有时,是去努力改变那制造风雨的环境。

他转过身,目光恢复了惯有的清明与坚定。

他先看向苏晴,点了点头:

“你说得有道理。”

然后,他看向林溪,语气平稳:

“这是一个机会。值得尝试。”

林溪从他眼中看到了决心,那份她所熟悉的、一旦认定目标便会冷静推进的执着。

她心中的担忧终于化为支持,她轻轻点头:

“好。如果你决定了,我支持你。”

苏晴兴奋地几乎要跳起来:

“太好了!我这就回复他们!

等等……周哥,你需要和单位报备一下吗?毕竟涉及工作内容。”

“嗯。”

周砚颔首,

“我会和馆里领导沟通,说明情况。

这是正面宣传行业形象的机会,应该会得到支持。”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

周砚回到市殡仪馆,找到了馆长,将“好奇匣子”的直播邀请以及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地进行了汇报。

馆长是一位思想开明、同样希望能打破行业偏见的老同志,他仔细听取了周砚的陈述,又亲自查看了“好奇匣子”平台的背景和过往内容,最终拍板同意。

“小周啊,这是好事!大胆地去讲!

把咱们殡葬人专业、负责、有温度的一面,好好展示给全国人民看看!”

馆长拍着周砚的肩膀,语气充满了鼓励和期待,

“需要单位提供什么支持,你尽管提!”

得到了单位的正式许可,周砚便开始着手准备。

他没有像苏晴建议的那样去设计什么“金句”或者“爆点”,他的准备方式,充满了学术研究的严谨。

他找出了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笔记、参加行业研讨会的资料、国内外关于死亡哲学和殡葬文化研究的书籍,

甚至还调阅了一些得到家属授权、可用于科普的、不涉及**的案例资料(进行严格脱敏处理)。

他开始系统地梳理演讲框架:

从殡葬文化的历史演变,到现代殡仪技术的进步(如防腐、修复、环保火化等);

从殡葬礼仪的人文内涵,到如何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科学的“生命教育”;

最后,回归到他个人选择这个行业的初心,以及他对生命与死亡的独特理解。

他撰写详细的讲稿,反复修改,确保每一个观点都有依据,每一个案例都真实可信,语言力求通俗易懂又不失专业深度。

他甚至模拟了直播时可能遇到的尖锐提问,并准备了基于事实和逻辑的回应思路。

林溪看着他伏案工作的专注侧影,台灯的光晕勾勒出他清晰的轮廓。

她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无影灯下,一丝不苟地修复年轻逝者容颜的专业人士。

只是这一次,他要修复的,是公众对一个古老行业的认知裂痕。

窗外,秋意渐浓。

而一场由殡葬礼仪师主讲的、注定要掀起思想波澜的生命课堂,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风暴的眼,似乎正从浮华的娱乐圈,悄然转向一个更为深沉、更为广阔的领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