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别样江湖 > 第20章 沧海月明珠有泪

别样江湖 第20章 沧海月明珠有泪

作者:波波白流苏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1-19 12:00:28 来源:文学城

大月枝城的王府书房内,烛火摇曳,将“月枝王”赵秣的身影投在雕花窗棂上,拉得颀长。他展开明黄的圣旨,锦缎上的朱红御印在火光下泛着冷硬的光,眉头却随着逐字阅览,拧成了一道深深的沟壑。

父皇赵旭的旨意简捷得近乎粗暴——令他即刻调动人手,奔赴沧海捕捉鲛人,且“多多益善”。

鲛人…

赵秣指尖在“鲛人”二字上微微一顿。那是沧海深处的灵物,鱼尾人身,鳞片在月光下流转着珍珠母贝般的虹彩。他们织就的鲛绡轻若烟雾,入水不湿,夏日裹身能凝住凉意;更奇的是,他们泣下的泪珠落地便能化为莹润的珍珠,色泽随情绪流转,或清透如晨露,或温润似月华。

可这份灵宝,如今却成了灭顶之灾。只因临安城里那位林贵妃偏爱鲛绡的柔滑、珍珠的璀璨,昏聩的皇帝赵旭便要将沧海鲛人族一网打尽,逼他们日夜泣泪成珠、织绡献舞,只为博美人唇边一抹转瞬即逝的笑容。

赵秣闭了闭眼,脑海中浮现出沧海岸边的景象。大月枝城的沧海,是鲛人们世代栖息的家园。他们天性温良,与城中百姓早已亲如邻里:渔民晚归,常有鲛人浮在水面,用尾鳍帮她们托住沉重的渔网;渔家女出嫁,鲛人会悄悄将鲛绡塞在窗台上,那轻薄的织物能抵半亩良田的价钱;就连街头乞讨的老妪,也曾收到过鲛人分赠的、能换千担米粮的鲛珠。

在大月枝城,人类与鲛人隔岸对歌、孩童与小鲛人在浅滩追逐,早已是寻常景致。

“这圣旨,孤不能从。”赵秣将圣旨重重搁在案上,宣纸上的镇纸被震得轻颤。他转身面对阶下肃立的属下,朗声道:“鲛人与百姓和睦共处百年,孤岂能因一道荒唐旨意,便让他们遭此横祸?如此一来,百姓们会如何看孤?这等伤天害理之事,孤绝不能做!”

下属们相视一眼,纷纷颔首赞同。参军周明上前一步:“王爷仁心,属下佩服。只是圣上那边…”

赵秣抬手打断他,唇边泛起一抹淡笑:“圣上远在临安,天高皇帝远,未必知晓沧海之事。诸位既与孤同心,便各司其职去罢。城防不可懈怠,水军照常操练——男儿当保家卫国,抵御外侮,而非持强凌弱,欺凌水中生灵。”

众人皆躬身应诺,心中暗自慨叹:月枝王有此仁心,本当入主中枢,却困于这偏远之地,实在可惜。

赵秣似看穿了众人心思,淡然一笑:“父皇封孤为月枝王,孤便守好这方土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孤只求恪尽职守,无愧于心,诸位不必惋惜了。”

众人见他心意已决,便作揖告退。书房内重归寂静,赵秣望着窗外沉沉夜色,指尖在案上轻叩,隐隐觉得心绪不宁,却不知一场浩劫已在暗中悄然酝酿。

他的属下盛目,自赵秣被贬至大月枝城起,便心生不满。此刻退至廊下,见左右无人,嘴角勾起一抹阴鸷的笑。他暗忖道:十三皇子若不是执意要杀金帝完颜涛,触怒了圣上,怎会被贬到这蛮荒之地?如今捕捉鲛人本是讨好圣上的绝佳良机,他竟如此迂腐!放着平步青云的路不走,偏要守着那可笑的“仁心”,真是活该失势!

深夜,更漏敲过三响。盛目潜入书房偏室,模仿赵秣的笔迹,在一张泛黄的宣纸上写下“即刻调三百精兵,赴沧海捕捉鲛人,不得有误”的手谕,又偷盖了赵秣的私印。他将手谕揣入怀中,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快步走向兵营。

彼时的沧海,正是月满之时。碧波万顷的海面像铺了一层碎银,月华透过澄澈的海水,照亮了水下五彩斑斓的珊瑚丛。鲛人们或倚着墨色礁石,发出清越如笛的歌声;或三五成群,在珊瑚枝丫间穿梭织绡,丝线在他们指间流转,织出的鲛绡映着月光,泛起细碎的荧光;更有年幼的小鲛人甩着流光溢彩的鱼尾,在浅水区追逐嬉戏,银铃般的笑声随着浪涛起伏,传到岸边渔家的窗棂里。

他们丝毫不知,死亡正随着夜色,悄然逼近。

“弟兄们都给我听着!”盛目站在最大的那艘楼船船头,手中高举着伪造的手谕,厉声下令,“王爷有令,捉活的!敢反抗的,就刺穿他们的鱼尾和背鳍!记住,活的献上去才有赏,死的一文不值!”

他环视着船上跃跃欲试的兵士,声音里淬着诱惑:“林贵妃若得了这些鲛人,凤颜必定大悦!到时候圣上重赏下来,弟兄们个个升官发财,可别忘了今日是谁带你们走的这步捷径!”

“是!苟富贵,勿相忘!”兵士们本就对鲛人的奇物心存贪念,被他一番煽动,顿时如狼似虎地抄起网兜、鱼叉,驾着小船冲向那些毫无防备的鲛人。

凄厉的呼救声瞬间划破静谧的夜空。鲛人们从未见过如此凶狠的人类,惊慌失措地四散奔逃,可他们柔软的鱼尾怎敌得过锋利的兵刃?银亮的鳞片成片脱落,染红了碧蓝的海水。原本澄澈如镜的沧海,顷刻间被血色浸染,连浪涛都带上了铁锈般的腥气。

织了一半的鲛绡被撕碎,飘在水面像散落的云彩;鲛珠混着血泪滚落,沉入海底不见踪影;鲛人的尸身浮满海面,成年鲛人紧紧抱着幼崽,至死都保持着护佑的姿态。那些被活捉的鲛人,见同胞惨死,眼中闪过决绝,竟纷纷咬舌自尽——他们纵是水族灵物,也有铮铮傲骨,宁死,也不愿沦为供人取乐的玩物。

好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盛目望着眼前的尸山血海,咂舌不已:“这些精怪,倒比人还有烈性,竟刚烈至此…”他忙着指挥手下打捞散落的鲛珠和未被撕碎的鲛绡,却没注意到,一抹蓝色的身影从礁石后悄然溜走。

那是一位鲛人少年。他的鱼尾在触及沙滩的刹那,竟化作了人类的双足,只是脚踝处还残留着几片细碎的蓝鳞。他的身上裹着一件鲛绡织就的望仙裙,那裙子本是他要送给邻村盲眼阿婆的,此刻却被血污浸透。他一路跌跌撞撞,朝着王府的方向奔去,小小的身躯里,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赵秣在睡梦中被一阵断肠的啜泣声惊醒。他猛地睁眼,只见一个孱弱纤细的少年立在床前,泪眼婆娑,手中紧攥着一把锋利的匕首,却因过度颤抖而迟迟刺不下来,口中还在喃喃唤着“十三王爷,你为何…为何…”

“你是何人?”赵秣迅速起身,夺下他手中的匕首,入手冰凉。他伸手想为少年拭去脸颊的泪痕,指尖却触到一颗圆润的鲛珠,温润微凉。再看少年碧色的瞳仁,像盛着沧海最深的海水,还有那柔软如海藻的蓝发…

赵秣心头一震,“你是…鲛人?”

鲛人少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喑哑,字字泣血:“我阿爹阿娘说,十三王爷仁厚,待子民至亲至仁…可你为何要派手下杀我族人?为何要弃仁义于不顾!”

赵秣愕然:“孤从未下令伤害鲛人!你说清楚,究竟发生了何事?”

鲛人少年泣不成声,颗颗鲛珠从眼角滚落,砸在青砖地上,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发出细碎而清脆的声响。他断断续续地,将沧海的惨状说了出来——那片血色的海,那些死去的族人,还有那个下令屠杀的“吊梢眼、窄面窄肩、鹰钩鼻、厚嘴唇”的盛大人。

“岂有此理!”赵秣猛地拍案而起,案上的茶杯被震落在地,碎裂声刺破寂静。他眼中怒火熊熊,“竟敢假传孤的手谕!盛目!你这狗贼!”

赵秣一把披上外袍,沉声对鲛人少年道:“走,孤带你回沧海!”

赵秣将鲛人少年抱上自己的千里马“踏雪”。那马通体雪白,唯有四蹄带着一点墨黑,是当年父皇尚倚重他时,赐下的大宋稀世宝马。

“抓紧了。”他低声对鲛人少年说道。

踏雪似也感知到主人的怒气,长嘶一声,四蹄翻飞。风声在耳边呼啸,不过半炷香的功夫,两人便抵达沧海岸边。

赵秣勒住缰绳,望着眼前的血色汪洋,只觉得气血翻涌,怒不可遏:“统统给孤住手!”

兵士们见十三王爷亲临,纷纷扔下手中的兵刃,跪倒在地:“参见王爷!”

“尔等在做什么?!”赵秣的声音冰冷刺骨,带着彻骨的寒意。

“我等…我等遵从王爷手谕,前来沧海捕捉鲛人…”兵士们支支吾吾,不敢抬头。

“放屁!”赵秣怒斥道,“孤何时下过这等旨意?盛目假传孤手谕,你们这群废物通通都是帮凶!”

“王爷息怒,是我等被盛大人诓骗了…我等罪该万死。”领头的队长连连磕头。

“盛目现在何处?”

“盛大人他…他带着搜来的鲛珠和鲛绡,策马往临安城去了!说是要亲自献给圣上和林贵妃娘娘!”

“还不快去追!”赵秣厉声道,“若让他逃出大月枝城,尔等一并受罚!”

兵士们慌忙爬起,策马扬鞭,朝着临安方向追去。

鲛人少年望着那片曾经清澈、如今却腥红一片的沧海,身体止不住地颤抖,眼泪又汹涌而出,化作颗颗莹润的鲛珠。

赵秣放缓了语气,伸手轻拍他的背:“吓到你了?是孤不好,没看好属下。待抓到盛目,孤定将他碎尸万段,告慰你族人的在天之灵。”

“十三王爷…”鲛人少年声音发颤,眼中是灭族的绝望,“我族已灭,我…我已无家可归了…”

赵秣望着他碧色眼眸中映出的血色,心中一痛。他柔声对鲛人少年说道:“你便在孤的王府住下罢。孤会命人在后院建一座莲池,引沧海的活水进来,你可以在里面戏水。只要有孤在,就没人能伤你。”

鲛人少年望着他,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族人的惨死让他对人类充满戒备,可眼前这位王爷眼中的真诚,却让他无法抗拒。最终,他还是点了点头——他已别无选择。

不久后,盛目被押回王府。他被兵士反剪着双手,发髻散乱,脸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临走前在赵秣的茶里加了迷神散,本以为能拖延几个时辰,足够他赶到临安,可这位失势的王爷竟会醒得这么快。

“盛目,你假传孤手谕,屠杀鲛人,罪该万死!”赵秣坐在堂中,声音冷得像结了冰,“明日辰时,五马分尸,曝尸街头三日,以儆效尤!”

盛目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求饶,额头撞在地上鲜血直流:“王爷饶命!王爷饶命啊!是属下鬼迷心窍,求王爷看在属下追随多年的份上,给属下一个全尸…”

赵秣却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眼神里没有一丝波澜。那眼神,比沧海的深冬还要寒冷。

次日辰时,盛目的惨叫声响彻大月枝城的街市。他被五匹骏马分别缚住四肢与头颅,随着一声令下,躯体被生生撕裂。鲜血染红了青石板路,溅在围观百姓们的周围——这是赵秣能给死去的鲛人们,最好的赔罪。

王府后院,赵秣看着蹲在石阶上、望着池中残荷发呆的鲛人少年,走过去轻声道:“孤已为你报仇雪恨了。你叫连翘是罢?孤以后叫你‘小珍珠’,可好?”

鲛人少年连翘猛地抬头,涨红了脸。或许是赵秣的语气太过温和,或许是心中的坚冰终于有了一丝裂痕,泪珠又从他碧蓝色的眼中滚了下来,落在手心,化作一颗圆润饱满的鲛珠。这是他第一次,为温暖而非悲伤落泪。

临安城,皇宫深处。

赵旭正坐在御花园的凉亭里,听着林贵妃抚琴。当太监小德子将大月枝城“鲛人尽数被杀,珍珠鲛绡却大半遗失”的消息禀报上来时,他只是淡淡“哦”了一声,道:“可惜了。”

林贵妃放下琴弦,依偎在他怀里,娇声道:“鲛人本就是水里的精怪,死不足惜。陛下何必为他们伤神呢?倒是那月枝王,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妥帖,可见是真没什么用了。”

“爱妃说得是。”赵旭捏了捏她的下巴,笑道,随即问小德子,“太子在哪?”

小德子支吾道:“回皇上,太子…太子在香榭亭饮酒。”

“嗜酒成性!”赵旭蹙眉,语气中却无多少怒意,“你去把太子叫来,陪朕对弈!”

香榭亭内,太子赵维正举杯畅饮,酒液顺着他的嘴角流下,浸湿了明黄色的太子常服。他口中吟诵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醉态可掬,眼中却带着几分嘲弄。

“太子殿下,皇上请您过去对弈。”小德子跪倒在地,不敢抬头。

“切,哈哈哈!”赵维嗤笑一声,将酒盏一摔,酒液溅出,洒在地上:“父皇这是又要敲打孤了,又要说些让孤勤修德政的屁话!哈哈哈哈…他不就是想说孤品行不佳?孤的品行不佳,那父皇的品行又好到哪里去呢?他自己又何尝勤修过德政呢?

“哈哈哈,父皇为了一个女人,就能下令屠尽沧海鲛人,真是笑死孤了…”

小德子满脸冷汗,后背早已被浸湿。太子赵维的放肆大胆是出了名的,可皇上却对他听之任之——只因当今圣上赵旭,如今只剩下四个儿子了。一个是不得宠的失势皇子、远在大月枝城的月枝王赵秣,另一个便是眼前这位荒唐的太子赵维,还有一个是醉心于研究美食,不过问任何朝堂之事,过着半隐居生活的六皇子赵裕隆。还有一个,就是一心想取赵旭狗命的冷鹤晞。

冷鹤晞原名赵以衡,是曾经还是前朝二皇子的赵旭和淑妃娘娘戎绮音的儿子,戎绮音本是冷月宫宫主,因救了赵旭的性命被接到王爷府,封为“戎淑妃”。可后来戎淑妃因为受尽王爷府中妃子们的嫉妒,于是,妃子们暗中与侍女们沆瀣一气,串通谗言陷害戎淑妃。赵旭听信谗言,将戎淑妃废为庶人,将戎绮音和儿子赵以衡贬出了王爷府。

戎绮音带着赵以衡回到冷月宫,教儿子日夜修习武功,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报仇雪恨,并给儿子改名为“冷鹤晞”。

其余的,便是公主们了。赵旭有七个公主,十六个皇子,可如今康健的皇子,却只剩这四位。剩下的,都已相继薨逝。尤其是十四皇子,他的死因与林贵妃有着莫大的关联。宫中早有流言,说十四皇子是被林贵妃用鸩酒毒杀的,只因他励精图治,是治国之才,便成了林贵妃的眼中钉。

皇帝赵旭并非不知晓这些流言,可他已人到晚年,与年轻时对待戎淑妃的态度迥然不同,他实在太过宠爱纵容年轻貌美的林贵妃,竟只是处死了几个传播流言的太监和宫女,便将此事压了下去,对外只宣称十四皇子是“急病薨逝”。

皇帝赵旭对林贵妃的宠爱,早已到了罔顾亲情、无视纲纪的地步。宫中人看在眼里,惧在心里,从此再无人敢提及林贵妃的半点不是。

林贵妃宠冠后宫,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也是临安城上空一道无形的阴影。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灵犀城郊外。

“阿晞,你看,是灵犀城!”已经学会骑马的楚瑜霏勒住马缰,眼中满是好奇。前方那座城池被青山环抱,城门上方“灵犀城”三个大字苍劲有力,隐约可见城内飞檐翘角,热闹非凡。“这地方到底是什么来头?听路人说,进了城可得小心些。”

冷鹤晞望着城门,眼中闪过一丝凝重:“江湖高手云集之地,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汇聚于此,既有行侠仗义的剑客,也有杀人越货的盗匪,更有各大门派的眼线。”

“那我可得跟紧你啦。”楚瑜霏眨了眨眼,“毕竟现在江湖人都在捉拿我,我可不想成了刀俎鱼肉。”

白悯烟在一旁轻笑,声音如清泉:“楚公子放心,有我、晞还有乐儿在,定会护你周全。”

楚瑜霏挑眉,向冷鹤晞、白悯烟、离乐拱手作揖道:“那在下可就仰仗三位了。”

四人相视一笑,策马入城。灵犀城的喧嚣与繁华扑面而来——牛车、酒肆、绸缎庄的幌子在风中猎猎作响。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吆喝声此起彼伏。

然而,没人注意到,城门口两个看似寻常的挑夫,在他们入城后交换了一个隐晦的眼神。一场更大的风波,已在这繁华之下悄然酝酿,正等着将他们卷入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