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食滋味 > 第18章 火焰索饼

汴京食滋味 第18章 火焰索饼

作者:炽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56:48 来源:文学城

这日一早,因秋社日回娘家省亲的容双,总算风尘仆仆地回到了汴京家中。

才几日过去,容双又消瘦了许多。

过去的时候还好,没怎么晕船。谁知返程时刚一登船,浪头还没起呢,她就闻见了一股挥之不去的汗馊味,当场忍不住干呕了起来。

好不容易适应了船上复杂的人味,到了饭点,面对客船上油膻味重得要命的吃食,她更是频频作呕,一口都吃不下去。

以至于整趟路途中,她只能靠从娘家带回来的瓜果度日,配着些自家做的茱萸辣酱,硬生生撑到了汴京。

眼下容双又困又饿,抬着酸软的双腿,刚瘫倒在竹榻上打算睡个回笼觉,就闻见了一阵前所未闻的香味。

这香味打江知味家的墙头来,绕梁三尺,经久不散。容双本不欲一早就叨扰他们,可她越是躺着不肯起,那香味就愈发狡猾地往她的鼻孔里钻。

一如鬼魅那般,在她的耳边叫嚣:“来啊,来吃啊。”

刚养出来的睡神,轻而易举地被满怀的馋劲儿击散。

她连忙从竹榻上爬起来,绕过正在院子里洒扫的刘庆年,步履轻快地来到了江家的院门边。

笃笃笃。

敲门声传来时,江知味正把调好的面汤盛到碗中。

后世方便面汤的精华都在那小小一袋的粉包和油包里。

家里没有烘烤用的炉子,一时半会儿来不及晒干料,她便将那些要用到的葱、姜都放锅里炒干。再扔到臼子里研成粉,和盐、十三香粉、白糖、茱萸粉等调料一齐撒到锅里。

用锅铲搅匀后,她猛嗅了一口。啊,熟悉的火车车厢里的味道,就是它了。

转身正要去开门,凌花从前头铺子里走出来:“豆腐都卖完了,我去吧。”

她一开门,就瞧见了外头站着的容双。只见她一脸苍白,挂着明显的疲态,双眼却炯炯有神:“花儿婶,知姐儿,我回来了。”

凌花吓了一跳,赶紧弯了她的胳膊搀她进来,又挪了竹椅给她坐:“不过是回了几日娘家,怎的折腾成这样?”

容双缓缓坐下,把一路上的遭遇都说了。

她这会子说话,都有点儿气若游丝了,眼中的光亮却始终没被磨灭,歪着头,笑看向灶房里忙碌的江知味:“知姐儿又做什么好吃的呢?”

“不知道。”凌花也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方才我就闻见了,实在是太香了。前头好多来买豆腐的客人,都问我家里正做什么吃食,还问我卖不卖呢。”

她站起身,轻拍了两下容双的肩膀:“我去看看,要做好了,先给你端一碗来。有身子的人了,还瘦成这样,真是叫人心疼。”

容双轻点了两下头,又冲灶房里探出头的江知味,挥了挥手。

江知味的红烧猪肉面已经大功告成了。容双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她今日正好手一哆嗦,多下了点面,匀出了一人份来。

原还犯愁多出来的这碗给谁送去呢,没想到它的主人,这就自个儿登门来了。

母女俩一人端一碗,将几碗红烧猪肉面都端到了饭桌上。

江知味左右看看,不见暖姐儿和晓哥儿的身影,还纳闷了。这俩毛头一早不是一直在院子里玩么,怎的到了吃饭的时候反而跑没了影。

她高吭了一嗓子:“暖姐儿,晓哥儿,吃饭了。”

一眨眼,院墙边倏地冒出来一头旺仔小馒头。再一眨眼,又是另外一头。都只在门外干眨眼,冲他们招手,就是不肯进来。

江知味难得见着这俩孩子露怯。顺着他们的视线,目光落在了那盆盖了草木灰的猪肥肠上面。略一怔愣,顿时笑出了声:“这肥肠还没做呢,也不是给你们吃的。快进来吧,要不然一会儿汤饼要坨了。”

两小只相视一眼,这才扑棱棱地跑进院子来。

院子里的猪粪味已经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荤油的浓香。江暖的五脏庙顿时馋虫大作,在凌花的帮助下爬上长椅,凝望着面前那碗油锃锃红亮亮的汤饼。

其他人都已经开动了。

尤其是几日没进过荤油的容双,今日吃得格外狼吞虎咽。

她吃的这碗,额外放了一勺江知味特制的茱萸粉,辣得相当厚重却丝毫不腻口,格外契合她的口味。

筋道的汤饼吸饱了汤底的精华,每一筷子挑起,都挂着浓郁的汤汁。往嘴里胡塞了那么几口,留得满嘴的鲜香。

里头切得四四方方的猪肉块更是口感丰富。净瘦的那些炖得又酥又烂,近乎入口即化。带肉筋的部分却是嚼劲非常,经长时间的咀嚼后,还能品尝出猪肉自带的回甘。

容双平日里最是怕热,奔波了这几日后,许是累得过劲儿了,时常觉得手脚像被人倒了一瓢冰水似的发凉。

她才吃到一半,就觉着手脚慢慢地回了温。等整碗下肚后,背脊上、额头上都冒出了绵针似的细汗,身上也跟着松快了起来。

此前舟车劳顿的疲累,随着五脏庙的饱足,渐渐地烟消云散了。

她打了个爽快的饱嗝:“真舒坦呐。”

发出这种感慨的不止她一个。总算尝着后世方便面味的江知味馋虫得解,心满意足地瘫靠在椅背上。

抬头望天,日光披甲直下,驱散了水湿浓重的大雾。没有雾霭笼罩的小院,那孤零零的陶盆看着比先前更加显眼了。

吃完汤饼的两小只飞快地瞄了一眼陶盆,齐刷刷地跑到了院外去。看得凌花都纳闷了,不晓得他俩今日的反常究竟是为何。还有那一大盆草木灰,显然是知姐儿的手笔:“这是要做什么呢?”

“娘,是猪下水。今晚上做米线糊,要用到猪下水。”

凌花对猪下水倒无甚反应。

毕竟猪下水此物市井之地常见,许多吃不起肉的贫民,会在家起个大锅,煮猪肺汤来吃。夜市上也有卖旋炙猪皮肉、猪脏、血羹等物,可见汴京百姓对动物脏器的喜爱。

她的注意力都落在江知味说的“米线糊”上了:“可是小食摊又要上新吃食了?”

江知味点头,顺道起身收拾了碗筷:“不仅有两样新吃食,我还打算推出一样新的揽客之法。娘,你们就等着热闹看吧。”

*

夜幕降临,临近中秋。横桥子夜市上的月亮愈发得浑圆,照得蔡河里波光粼粼。时不时有鱼儿飞跃起身,落到水里发出清脆的“咚”的一声响。

可惜这鱼跃声太轻太轻了,远不及江记小食摊边上的起哄声来得热烈。

两位参与特辣火焰索饼挑战的食客都在兴头上,在周围鼎沸的呐喊声中,卖力地将碗里的索饼往自个儿的嘴里扒。

其中一位食客因吃得太急,被呛得满脸通红。

眼见身边的沙漏将要走至归零,他越是着急,越是怎么都止不下呛咳。终于在身边围观群众的扼腕声中,愤愤地放下了筷子。

“沙漏尽,碗中余下的索饼不要浪费哦,吃完后的碗筷归还到木桶中即可。”

“您在我们家消费了一碗爆辣火焰索饼,可以先到宽婶那儿买优惠一文钱的饮子再来排队哦。”

江知味笑眯眯地目送食客甲去了隔壁宽婶那儿,回头一看,另一位食客还在奋力猛吃。

他身前的沙漏已经见了底,一旁跟着起哄的食客大叫道:“时间到了,江娘子,他耍赖。”

江知味便一脸笑意地将沙漏收了,另一只手还在装了米线糊的大锅里不断搅拌:“乙位食客惜败,收您六文钱。您想吃米线糊啊,还得等等,可以先去饮子摊排队哦。”

那人只好悻悻地付了五文钱,转头去宽婶的摊子前,还恋恋不舍地看了江知味的摊子一眼:“虽然没挑战成功,但某还是要替小娘子的摊子说上两句。小娘子这火焰索饼着实美味,不仅索饼本身爽滑筋道,茱萸粉给得还如此实诚。就算惜败,这六文钱花得也值当。”

“不如这样,某愿替江记小食摊赋诗一首,还望与娘子交换米线糊一碗。娘子以为如何?”

想吃白食啊,江知味蹙了下眉,正要将这话揶揄过去,忽地听见人群里响起一阵哄笑。

“我说楚举人,你可别再卖弄你那两句酸诗了。前日刚因为吃白食,被潘楼的茶饭量酒博士拿笤帚打出来的事你忘了啊?今日倒好,还来祸害起江娘子了。你不晓得人小娘子小本营生不容易啊。”

旁人一听,来了兴致:“堂堂举人,竟还想着吃白食?也不怕丢了自家老母的面皮,平白惹人笑话。”

又有人道:“那是谢大官人抬举这楚老汉呢。官人有所不知,这老汉就是因为成日里在外头招摇撞骗,无心进学,才年近五十,连个乡试都未得中。”

楚老汉当即羞红了脸:“老汉家中父母皆已故去,你……你休要胡说。我这不是已经给过钱了么,不过是看江娘子菩萨心肠,想请她再施舍一碗。”

没人搭理他,只有哄笑声渐盛。

楚老汉的耳根子愈来愈红,却始终在宽婶的摊子前站着不动。等宽婶将浆水盛了,他愤愤地一饮而尽,这才丢下了一枚铜板落荒而逃。

直走到远离人群的僻静地儿,楚老汉蓦地停住,气得捶胸顿足:“气煞我也。好你个谢玉,在潘楼为难我不够,还闹到了江记小食摊上。关键是潘楼的吃食没江记好吃啊,你个王八羔子,叫我下回还怎么去吃那米线糊啊。”

楚老汉越想,心中越是恼火。又不敢回头去和那谢大官人对峙,只好逮着脚边的一块石子儿,铆足了劲儿,往巷子里的无人处踢去。

谁料想,暗处忽然传来了“哎哟”一声响:“谁这么不长眼,把石子儿踢你驴爷爷头上。”

楚老汉不晓得驴爷爷是谁,唯恐那伤者管他讨要药钱,瑟缩了下脖子,灰溜溜地抱着袖子跑开了。

巷子里,连池抱着被石子儿磕到的驴脑袋,心疼地摸了又摸:“大人您说说,伤我就算了,竟伤了大人最宝贝的驴。”

沈寻骑在驴背上,淡淡看他一眼,又低头扫过驴眼睑下的创口,轻声道:“不过蝇头大小的伤口,驴子都没叫唤,你那么大声做什么。”

“这不是怕驴子疼了要发疯,反害得大人受伤么。”

沈寻难得笑了下:“这驴子性子随我,天塌下来之前,不会有什么动作的。”

连池刚要笑着说“好”,只觉手上牵驴的套绳忽地一松。

下一瞬,就见驴子高举着磨盘大的两个鼻孔,呼哧呼哧地扇了两下风。之后嗖地一下从他手上挣脱,带着他家大人,朝横桥子夜市那头冲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