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生活日常 > 第3章 娘要改嫁

汴京生活日常 第3章 娘要改嫁

作者:东边小耳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50:48 来源:文学城

魏泱泱没能待太久,她是来端菜的,一块的还有许多台盘司的娘子,大家整齐地来,也要整齐地去上菜。要不然乱糟糟地上去,多难看呀,哪有四司六局的井然有序的风范。

浑水摸鱼和卢闰闰约好了以后,她就重新站了回去,等着人轮流放菜到她的托盘上。

趁着等的空闲,她还冲正在将牡丹花瓣递给谭贤娘的卢闰闰挤眉弄眼。卢闰闰瞬间意会,扬唇点头,给了个放心吧的眼神。

如此一来,魏泱泱直到端着托盘离开,看起来心情都颇好。

而谭贤娘注意到卢闰闰的走神,板着脸盯着她。

卢闰闰回过头,见此情形,讪笑起来。

母女二人在外面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谭贤娘懒得说她,见她回神就继续炸牡丹花瓣,而帮厨的娘子则在不断摆盘,把炸好的花瓣拼凑成完整的牡丹模样,其色泽粉嫩如初,若是站得远一些,完全看不出炸过的痕迹,怕是以为端上的是开得正盛的牡丹。

另外有台盘司的人,专门负责把摆好的酥炸牡丹花瓣的琉璃盘放到台盘司负责端菜的娘子们的托盘上。

是的,琉璃盘。

这是四司六局之物,宋朝没有什么百姓不能用金银碗筷的约束,大正店待客用的都是金银碗盘,瓷碗瓷盘反倒不受欢迎,而论昂贵稀缺,则是琉璃大于金银。

即便是宗室贵胄,宴席能用琉璃器具也是很长脸的。

但他们自己恐怕很难凑齐足够一整个宴席的宾客使用的琉璃碗盘,倘若只给主桌的宾客用,又显得小气了些。因此,这就是选四司六局的好处之一了,再难办的也能办到,且事事熨帖。

卢闰闰帮着她娘裹花瓣,有帮着帮厨的娘子将花瓣摆盘,一刻不停歇。

好不容易所有的琉璃盘都端走以后,她忍不住长舒一口气。

做厨娘可真是个精细活。

而沥油的竹篾篮里还剩下不少炸好的花瓣,卢闰闰望向她娘,不说话,就是谄笑。

看着与自己相似的面容露出这样的表情,谭贤娘默默移开脸,淡声道:“自己拿,瞧我做什么?”

当娘的都不需看,闻都能闻出孩子的小心思。

得到首肯,卢闰闰忙不迭寻了个不值钱的瓷碗,往里装了些酥炸牡丹花瓣,然后拿了个竹罩把瓷碗罩住藏起来。

方才魏泱泱给她的眼神暗示,分明就是也想尝尝的意思,作为认识多年的四司六局上工搭子,卢闰闰哪能不知道对方的心思。

而方才的杂嚼与手势,则是二人约好了一更天的时候去州桥夜市吃宵夜。

思及此,心情颇好的卢闰闰也顺手捻起一瓣尝了起来。

花瓣本来该是湿湿软软的,虽然有香味,但是口感不好,然而经过油炸,外层有一层薄薄脆脆的壳,当咬开的时候,内里的花瓣一块被咬碎,口感上就只能尝到酥脆,等回过味来,就是满嘴的花香味,带点淡淡的甜。

而且越吃越香,在花的甜香之外,还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勾得人食指大动。

外人不知道,卢闰闰却是被谭贤娘私下教过的,盖因炸牡丹花瓣的油里做了文章,谭贤娘用的不是一般的油,而是酥油,类似现代的黄油,为其增添风味,吃起来就会格外香。

而且,要做到既能完全不遮盖牡丹花瓣的脉络,还要口感酥脆,十分考验对油温火候的掌控。

卢闰闰觉得花瓣外面酥炸的面糊口感像是现代吃过的天妇罗,但味道更丰富,难度也更大一些。

她忍不住点头,由衷夸赞道:“娘,你的手艺愈发好了。”

谭贤娘没有理会卢闰闰真心实意的奉承,对她而言,如此简单的菜式,当不得什么夸奖。

甚至旁人做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这道菜是头一道,请了她来掌厨,自然应该由她做,也好说出来叫宾客知道。

宴席做菜不是一道一道做的,而是早早将所有料备好,蒸的掐着时辰提前放入蒸笼,杀羊宰鱼也是一早有专门的人负责。

第二道菜是爆肉角子,一种狭长的包子,第三道是莲花肉油饼,这两道都由四司六局的面食娘子来做,她们都是经验老道的厨娘,醒面和面什么的几乎不需要谭贤娘费心,她也就是尝一尝馅料的味道调得如何,稍加调整。

这些平平无奇的食物自然不能勾起卢闰闰的馋虫,她跟着娘亲去看宰杀好的鹌鹑。

尽管跟在她娘身后学厨艺许多年,这时候仍然看不习惯。

做羹是很寻常的做法,但是做法寻常,食材就不寻常了,鹌鹑是名贵的肉类,寻常百姓恐怕吃不上。而这宴席的鹌鹑羹只取鹌鹑身上最嫩的一部分,一碗羹少说要用上十只鹌鹑,由此可见,有多少只鹌鹑要被宰杀。

纵然有专人负责宰杀,卢闰闰也学了很多年厨艺,自己也能动手杀鸡宰羊,但看到这么多密密麻麻的鹌鹑铺在地上,也叫她心底发毛。

怪不得说君子远庖厨。

谁见了这情景能不心生愧疚怜悯?

可惜啊,总有人要当这厨子。

卢闰闰撇开目光,跟在她娘身后,帮着一块瞧肉取得如何,可有以次充好的。

好在规矩大家都是懂的,又不是皇宫里的御厨,不怕宾客告状,她们四司六局的人最在意的就是名声,吃油水有它的吃法,譬如这满地的鹌鹑,即便少了最鲜嫩的部位,余下几只卖出去也是不菲的进项,可不敢去骗那些达官贵人们养得精细的唇舌。

卢闰闰跟在谭贤娘身后,回到灶房里,正准备打水去清洗,却被谭贤娘叫停。

谭贤娘问起正在烧火的唤儿,“鹌鹑羹之后是清汆鳆鱼和罂乳鱼吧?而后才到鸡丝签。”

唤儿沉默寡言,只知道默默干事,故而面对谭贤娘的问话,只是抬起头,缓慢点头。

她是卢家早些年买回来的婢女,家里人都习惯了她的性子,谭贤娘也没当回事,不爱说话有什么?人老实肯干就行。

谭贤娘转过头吩咐起卢闰闰,“你不必帮我了,去,今日的鸡签你来做。”

这算是谭贤娘对自家女儿的历练,一来鸡丝签简单,做起来不难,二来时辰充裕,纵然是卢闰闰做毁了,自己上手补救也容易。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卢闰闰光是埋头苦学厨艺是不成的,还得能应付得来宴席,谭贤娘遇到适宜的时候也会让她试试。

卢闰闰脸上没有紧张的神色,反而跃跃欲试。

笑话,她跟着她娘也学了好几年了,鸡丝签如何做不来?

终于到她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所以卢闰闰果断放下手里的鹌鹑肉,当然她也有点不想做这个,转而麻利地去挑笋了。

这个时节吃的自然是春笋,但又快到夏日了,笋显得有些青黄不接,许多春笋都长得老了,口感发韧发柴,大打折扣。但是红壳笋却是正正好的,并且它的口感在一众春笋里尤为出众,无论蒸还是炒都好吃,不过若是要炖汤则还是冬笋要好一些。

看着满筐带着泥土的鲜嫩红壳笋,卢闰闰不禁想起了傍林鲜这种吃法。

最近出去都是和魏泱泱约了去吃杂嚼,虽然每次都尽兴,但次数多了不免有些乏味,正好之前立春的时候,她跟在娘身边去做宴席赚工钱去了,不如趁着时节正好,约魏泱泱一块去竹林里吃傍林鲜。

所谓傍林鲜,就是在竹林里现摘竹笋,现煮了吃。

吃笋是越新鲜越好吃,还有穿竹林清风扑面而来,自有一种舒适惬意的意境,她做菜,魏泱泱很擅长点茶,她俩一块去搭得很。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做菜,卢闰闰很快将这个念头按下,将挑好的红壳笋交给杂工剥壳洗净。

而她则去把洗去污物的羊网油放入烧开水的锅中,迅速地烫了一下,而后将其摊平分切。鸡丝是去了筋膜的,谭贤娘早就将其腌好,里头放了姜末、葱段以及盐和酒,还有打散的鸡子。

笋这时候也洗净了端上来,另一个帮厨的娘子开始切笋丝。

而卢闰闰则把腌好的鸡丝整齐放在网油上,中间铺上笋丝,再把网油卷起来,类似于春卷那样,只不过还要用绿豆生粉和鸡蛋打成的糊把卷边收口处封起来。

卢闰闰感觉自己一个人太慢了,又喊了一个帮厨的娘子过来帮自己一块卷。

这个并不难。

之后则是上蒸笼蒸,蒸的时辰很要紧,少了不定形,多了肉易老。

她在心里头数数,数到一百八,便取出晾凉。

然后裹上蛋糊入油锅炸,再复炸一遍,直到色泽金黄,闻起来有油脂被彻底炸酥脆的香味,还有若有若无的肉香。

她夹起一根鸡丝签,切开一小段尝了起来,鸡肉腌制得很嫩,裹着羊网油锁住了水分,所以刚一咬就有滚烫香鲜的汁水从肉里溢出,烫着唇舌,却又叫人忍不住吸吮一口继续咬,感受着炸得恰到好处、没有腻味的酥脆羊网油和新鲜脆爽的笋丝融为一体,仅仅是食材本身的味道就足够味美。

卢闰闰夹了一筷喂给帮工的娘子,那娘子也眼睛一亮,由衷赞道:“酥脆不硬,好手艺!”

帮工的娘子虽然谈不上多好的厨艺,也比外人更会品鉴一些,吃完一块后,忍不住道:“小娘子好生巧思,里头可是加了花椒,回味香而微麻,油香而不腻。”

底层百姓吃再多油荤也是不腻的,但宴席请的多是达官贵人,什么好东西没吃过?光靠炸物酥脆油香就令他们称道是不可能的,再说了前头荤腥吃了那么多,不乏鲜香至极的,尤其是宋人宴席上还喜欢主食搭着主食,很容易吃腻,只好适当加点巧思。

因为鸡肉是腌制好的,故而卢闰闰往里面加了一点磨得细细的花椒粉,没想到效果很是不错!

尝过以后,卢闰闰继续把鸡丝签裹了糊往油锅里下,宴席的人多,手脚不麻利不行,而且哪道菜先哪道菜后都是有讲究的。

等全都炸好装盘,饶是体力好如卢闰闰,也不由捶了捶自己的腰和肩。

虽然才一道菜,但还是好累啊!

卢闰闰忍不住扭头去看她娘,又要自己做菜,又要看着别人做得如何,指挥别人做事,尽管是冷着脸,却精神抖擞,中气十足,一看就知道气血很好的样子。

卢闰闰决定不为难自己,从年龄上讲,她娘三十许,正是气血最足,能干一番大事业的好时候。

她呢?

现年十七,这个年纪精气神不好多正常啊!

想她上辈子这个年纪的时候还是个高中生,为了高三提前一个月开学,学得面黄枯瘦,走路都是飘着的,一副随时都能升天的病鬼相。

虽然两者并不能相提并论,但她还是很好地宽慰了自己,接下来也不再主动做什么,只是时不时切菜、摆盘,习以为常地摸鱼了。

很快,她就把这个宴席给摸到了尾声。

灶房里的这些人是四司六局发工钱,卢闰闰是跟着她娘一起来的,和唤儿一样,并没有工钱,有工钱的是她娘,但……

她有赏钱。

虽然不是很多,一般主家为了讨喜头,只要宴席做得好,都会额外给她们点赏钱,不仅是她们这些外来的雇工,就是主家的下人也是一样有赏钱的。

然而今日,兴许是因为她也正经做了一道菜,赏钱除了与旁人一样的一百文钱外,竟然还有一个小小的银莲蓬,虽说不大,但上头连莲子都是一颗颗能动的。

她掂了掂,估计得有个四五两。

一两银约莫是一贯钱,也就是说这回她得了笔横财。

四五贯钱够她去大相国寺每月五日的市集上好生逛一逛了,说起来她许久没有挑选衣料了,不成,卢闰闰摇了摇头,买布料做衣裳这样的事,不能自己出钱,大开销还是用家里的钱,她得把这钱攒下来做私房钱。

很快,卢闰闰捻了颗碟子里的蜜煎樱桃,这是多出来没送上宴席的,她含在嘴里咬了咬,先是甜滋滋的味道,咬破樱桃以后,是一股酸味,刺得她忍不住皱眉。

这是新做的蜜煎樱桃,季节不对,樱桃熟得不够,故而酸得厉害。

好在她心里可比蜜煎樱桃还要酸涩,从前也不是没有拿过多的赏钱,无一不是要上交给她娘。

卢闰闰不由叹气,捂着新得的小银莲蓬舍不得收起来。

要想攒□□己,怕是遥遥无期了。

趁着她娘去见主家,卢闰闰决定多捂捂,说不定捂热了它有灵性就不走了。

不知道是不是卢闰闰的心太虔诚,谭贤娘竟然真的破天荒没有收走主家另外给的贵重赏钱,让卢闰闰疑惑不已,这回主家是给了她娘多少赏钱,才能连这个都忘了?

工钱是定好的,这个卢闰闰知道,由四司六局给她娘,拢共是一百贯,先给二十贯定钱,宴席做完再给余下的八十贯。

照例来说,以她娘的名声,另给的赏钱正常是百八十贯。

能叫她娘讶然的赏钱,魏国大长公主家里这般豪奢吗?

虽说是大长公主,但官家似乎和这位姑母并不亲近,赏赐寻常,所嫁也只是寻常勋贵,也没听说什么特殊之处。

就在卢闰闰冥思苦想的时候,她没有注意到谭贤娘盯了她几回,都是欲言又止。

良久,谭贤娘还是直接说了出来。

她不是喜欢拐弯绕圈子的人。

“闰闰,我要改嫁了。”

“啊?”

1、杂嚼:汴京人管去州桥夜市吃夜宵叫做杂嚼

2、文中鸡丝签的做法是来自《宋宴》

3、鹌鹑羹:这是蔡京很喜爱的一道菜,但是一份羹要用到的鹌鹑不是文里的十只,而是数百只,考虑到这是请了许多宾客的宴席,所以调整了一下数量,要不然鹌鹑的尸体恐怕要堆得像小山一样

4、第二道菜是爆肉角子,第三道是莲花肉油饼,这里的菜是参考自南宋时期,陆游参加过的一场国宴。所以这个主食搭主食,包子+肉油饼出现在权贵的宴席上应该还是合理的,毕竟作者咕除此之外还安排了好几道名贵的菜,比较之下,比陆游参加的那场国宴吃得要好很多,因为那场宴席一共是九道菜,其中第四道是白肉胡饼,也是一种肉饼,第五道是太平毕罗,一种有馅料的馒头,九道里有四道都是主食。当然,这可能也和国力有关系,北宋时期的国宴就靠谱多了,宋仁宗时期,甚至有一回招待辽国使臣,是一杯酒搭四份菜肴(宋朝正式宴席一般是一杯酒搭一道菜,饮新的一杯酒就要撤掉前一道菜换新的菜),不过这里也有特殊缘故,正常招待外宾的规格是一酒二肴

5、关于女主娘的工钱一百贯,正常赏钱百八十贯,这里参考了《江行杂录》,里面有一段关于厨娘的故事,是一位太守聘请了一位来自京师的厨娘,厨娘的排场非常大,并且到了附近以后,厨娘停了下来,让脚夫去送信,必须以专门的轿子前来迎接,太守遂派人去接。太守见到厨娘,发现她二十出头,有容艺,能书算,甚至厨具用的都是自带的,全部是金银做的。而厨娘的做菜方式十分豪奢,做五份羊头签要用十个羊头,只取羊的脸颊肉那一块,做五碟葱齑要用青葱五十斤。做完以后,厨娘要求除了工钱还需要赏钱,说这是例行的规矩,太守就让人找照例赏赐的标准,厨娘则拿出之前赏赐的清单,太守发现每一次的赏赐都十分丰厚,基本是两三百贯。太守当时就咋舌了,觉得厨娘非大富大贵的人家请不起,所以没多久就找理由请走了厨娘。

因为《江行杂录》是南宋时期的,可能铜钱的购买力变低,例如北宋天圣八年,粮价大约是每石300文,而到了南宋绍兴二十九年,每石是一贯六百多文(这里的粮价数据来源自《宋代物价研究》),尽管每年的粮价跟是否风调雨顺大丰收有关系,有很大的波动,但是整体是上升趋势的,所以我把谭贤娘得到的赏钱定为一百贯左右,主要是《江行杂录》里厨娘只是做了几人的小宴,而谭贤娘是人数较多的宴席,所以我就没照着粮价等比例降低。值得一提的是,一百贯绝对不是小钱,宋太宗后期,宋真宗还是襄王的时候,因为宠爱一位女子,在京师建造了一座金屋藏娇的小型宅子,花费是五百两白银,约等于五百贯,而当时宋太宗时期的中级官员较为高档的住宅大概是五千贯,执政的高级官员住宅大概是一万贯(这里的数据来自《宋代物价研究》,书里有详细举出例子,感兴趣的宝们可以看一看,物价方面还是比较全的)。所以说,谭贤娘可以算得上是高收入了,还出入于达官贵人之间,因为只有极富贵的人才能请得起她,并且不是简单地呼来喝去,会受到较多礼遇,这一点同时期的伎人、针线人等女性为主的职业是一样的待遇,权贵肯定是可怕的,但古代不是荒野求生,也有完整的法度与社会秩序。并且宋代流行财婚,女主继承的是汴京地段很好的大宅子,招赘真的合情合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娘要改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