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生活日常 > 第2章 为难

汴京生活日常 第2章 为难

作者:东边小耳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50:48 来源:文学城

这话的意思是他吃亏就吃亏了。

稀奇!

还有摊主人主动吃亏的?

卢闰闰定睛一看,是个卖饼子的小贩,他喊得愈凄厉,买的人便愈多。她忍不住失笑摇头,这倒是脱颖而出的好卖法,在汴京,商贩云集,永远能瞧见新鲜事。

她也不由得去买了两个饼子,然后才坐回轿子里,继续前行。

轿子只到后门,平日里采买蔬食、放恭桶都是走这道门,往里是后罩房,穿了游廊和一个院子,就到了灶房。别看吴副都指挥使只是五品的官,但那是身居要职,而且他有位公主娘,宅院自然比一般京官要大得多。

否则,许多官员在汴京都得租宅子住,有些不善经营的官员,甚至是携家带口住在偏僻的陋巷穷舍。

文官俸禄虽丰厚,耐不住汴京屋舍价贵啊。

故而,卢闰闰对自己家有个好地段的三进大宅很是满意。这就像是在故宫边上有座四合院一样,就算她做个懒散的小娘子,也够活得安闲从容。

和守门的小厮说了来处,报了她娘的名号,就被放进去了。

今日吴副都指挥使家里办宴席,后门来来去去许多人,如川流涌动,什么搬菜的、送酒的,许多人都看着眼熟得很。毕竟名头大的,来去就那几家。

像是正在送酒的就是白矾楼的小厮,白矾楼也就是樊楼,据说樊楼原本是卖白矾的,也有说原来主人家是做贩卖白矾生意的,总之,老一辈汴京人都爱这么喊樊楼,好透点与众不同的骄矜,以此证明见多识广,是地地道道的汴京人。

那白矾楼跑腿的小厮见卢闰闰看他,忙点头扯笑,笑容尽显讨好和善之意。

卢闰闰瞥开眼睛,面无表情颔首了下,就走了。

不是她刻薄瞧不起人,做厨娘少不得同外人打交道,生疏些才不容易落人口实,而且接触的人杂,脾气越不好,人越计较,才越不容易遭欺软怕硬的人欺负。

这些都是她娘耳提面命的。

卢闰闰才不会自诩上辈子活过一回,就高高在上的看不起这个时代的一切规则。事实证明,她娘说的都是圭臬良言,自从她学会冷脸看一切,巷子里的小娘子小郎君没一个敢轻易招惹她。

虽然凭陈妈妈护短蛮横的威名,附近几个巷子本就没有小娘子小郎君敢欺负她……

卢闰闰就这么面无表情的走到后罩房,这里又有一道门,守门的是两个身形粗壮敦实的婆子。她们俩查人就严得多,像前边送菜推车的人,菜就被挑三拣四,不得不私下偷偷塞了点钱给她们。

还有一个应也是外头请来的人,显然是刚出来做活没几日的小娘子,被刁难以后,就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轮到卢闰闰的时候,要好一些,她穿衣打扮就有别于一般的市井人家的小娘子,板着脸,人又窈窕白皙,顿时显出些富贵人家厨娘的不俗气质,寻常人都不敢轻易招惹。

见那膀大腰粗的婆子面露踌躇,恐怕还是想要趁机要点钱。

卢闰闰当机立断,她蹙起眉,美丽的小脸上满是不耐,喝道:“若不信我,只管唤人喊我娘来查验,磨磨蹭蹭的把人拦在这做什么?耽误了宴席,不怕你家主人怪罪!”

没想到好好一个生得如画般娇美的小娘子,脾气竟这么差,也不知是怎么养的。另一个婆子拉了拉拦人的胖婆子的衣袖,胖婆子也知道若真的耽误了主家的宴席,丢了颜面,自己一个看门的婆子少不得挨罚,保不准还会被赶出去。

总之,暗地里收钱为难人的事,只能欺负欺负见不到主家,不敢得罪她们的人。

胖婆子退让了,撇了撇嘴不说话,另一个婆子就赶忙迎卢闰闰进去,殷勤赔笑道:“小娘子慢些走,往前走着就能见到灶房,今儿人多,一准不会认错。”

卢闰闰随意点了点头,她临进去前,看到那门边上站着的羞敛小娘子,忽而出声问道:“四司六局的?”

羞敛小娘子如蒙救星,眼中有光,重重点头。

卢闰闰哦了一声,招手喊她一块进去,状若寻常道:“走吧。”

随后,她便带着那羞敛小娘子,高高昂着脖子走进去。

正因如此,那赔笑的婆子才心有余悸的同胖婆子道:“好在没把人得罪了,这看着就像会闹事的主。”

胖婆子不忿,眼神怨怪,“左不过来日也是做厨娘的命,和我们这些下人有甚分别?也不知哪来的傲骨头。”

赔笑的婆子惊异地看了她一眼,不自觉撇了下嘴角,掩饰住不屑,旋即解释起来,“你刚从庄子上来,怕是听闻的少了,像她娘那样的厨娘,可不是我们这些下人能攀着比较的。那可是王公贵胄排着轿撵请她做菜,家里一串串铜钱堆成山呢!

“可惜我那女儿生得不够灵秀聪慧,否则,从小送去教习厨艺,又兼识字算术,等到如今,也能叫我一家衣食无忧了。”

听了赔笑婆子不甘愿的感慨,胖婆子简直要吓慌了,不由咋舌。

赔笑婆子的女儿她见过,生得端正美丽,为人灵巧,因此被娘子看中,做了二娘子院里的婢女,在她眼里已经是金玉一般的人儿了,连这都做不得厨娘?

胖婆子见识少,她以为的厨娘无非是乡野脚店里,一身肥腻油污的胖厨娘,终日与灶火为伴,拾掇得乱七八糟。她哪知道大富大贵之家请的厨娘是何等品貌,得堆多少金银奉养着,甚至到了让许多人家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地步。

卢闰闰没把刚才的波折放在心上,她本就迟了,又被耽搁,一会儿定然少不得被阿娘骂,但她也不敢走得太粗鲁,在外头这样要是被她娘知道了,那可真就是……

毕竟能拿主家那样高的工钱与赏钱,总要做出姿态来,让人家觉得她们不是等闲人能请到的,如此一来,噱头足了,主家在宾客面前有了面子,她们也得了实惠,皆大欢喜嘛。

所以到了主家的地界,端起做派架子便万分紧要。

故而,她迈的步子虽小,却行得极快,裙摆并未大幅度摇晃,而是像流苏一般婷婷袅袅,只露出绣鞋尖尖,颇有几分勾栏里弹唱的伎人的婀娜闲适。

但这可不是贬低之词,宋时的勾栏是正经表演场所,那里的女伎人若是足够出色,还会被官家召进宫表演,有时还会得到敕封,追捧其就成为京都风尚。

而方才侥幸跟着卢闰闰进来的羞敛小娘子则亦步亦趋走在她身后,看着卢闰闰的眼神都泛着光。

“你、你人真好,你一开口,那婆子连拦都不敢拦,我、我姓余,家中行六,家住录事巷,你、你呢?”

这小娘子话倒是不少,就是紧张起来结结巴巴的。

卢闰闰听见录事巷的时候,心里闪过讶然,那里住的多是妓院暗娼,就只有临着边上绣巷的那一块还住着少许女尼。她倒是不常去,不过录事巷的师姑们常常做针线活卖,陈妈妈有时贪便宜就会去那买些鞋袜袖筒之类。

为此,陈妈妈颇有微词,她说卢闰闰的祖母女红的手艺就极好,当时卢闰闰祖母家还养了一个专做针线的娘子,对心思灵巧的卢闰闰祖母可喜爱了,不惜倾囊相授。

结果,谭贤娘做人新妇,是一点没有学会,以至于卢闰闰学不到这份手艺,那些简单的活计如今甚至还要出去买。

当然,这话她也只敢在卢闰闰面前说,是不敢在谭贤娘跟前念叨的。

卢闰闰只是在心里闪过讶异的念头,面上并未表露出来,人家什么出身有什么故事又和她没关系,所以她哦了一声,言简意赅道:“卢蔚,你可以喊我蔚娘。”

卢蔚是卢闰闰正经取的大名,她小时候家里怕养不活,于是算命取名,闰闰这个乳名是特意合了她的八字所取。

余六娘见卢闰闰没有因为自己的住处面露嫌恶,眼神里的欣喜,是怎么也掩不住。她想上前亲近,又不是很敢,一时踌躇起来。倒是卢闰闰,她都未放在心上,只随口闲聊,“你是四司六局里新来的吧?”

余六娘惊讶不已,看卢闰闰的目光更添了两分崇拜,“你怎么知道的?”

她刚问完,迎面走来一个四司六局的人,手上抱着花卉,显然是去布置宴席的,对面的女子见了卢闰闰,就笑吟吟打招呼,卢闰闰也礼貌唤人。

越往前头走,越能看到忙碌但井然有序的四司六局的人。

卢闰闰一经过,好多人同她打招呼,再不济也是含笑点头,倒比余六娘这个四司六局的人要显得熟稔许多。

卢闰闰没有回答余六娘,她摊了摊手,不言而喻。

因为四司六局的人大部分她都熟得很。

四司六局会承办官家、权贵,以及少数豪富的宴席,她们不但负责从宴席帖子到酒水醒酒茶,乃至场地、灯火、摆设、碗碟清洗等,从头至尾不需要主人家操一点心,还能根据主人家的要求,灵活变通。

只要银子够,就没有四司六局办不到的。

谭贤娘作为汴京城里首屈一指的厨娘,自然和四司六局多有交道,毕竟许多官宦人家指名道姓要请谭贤娘做菜。

卢闰闰也就熟稔了。

她要给她娘打下手嘛!

说着,就有一个娘子瞧见余六娘,急着斥责道:“头一日来怎么还迟了,若非妙慧师父一再请托,我可是不愿意领你的,油烛局的活计轻省,多少人抢着做呢!”

油烛局是四司六局里管宴席中灯火的,要看着火不熄灭,时不时添油,虽说不似台盘司能上菜见宾客得赏钱,但也算轻松,比起做浣衣妇和市井食铺的梭糟娘子,那真是不知体面了多少的好差事。

余六娘顿时脸色一白,忙不迭一个劲致歉。

卢闰闰见了,倒没多管闲事,她这时候插一两句嘴帮余六娘说话,自己良心是能痛快了,可余六娘还指着在人手底下做活挣工钱呢。

但也没必要留在这看人家的笑话。

卢闰闰和这油烛局的娘子问过好,就转身走人了。

她脚方才踏进门,就先侧身躲开了步履匆匆赶着送蜜饯果子盘的人。不过,她们虽急忙,步子却走得极稳,且忙中有序,显然是时常如此才练就的老练。

灶房内,悉数是四司六局的人,并无一个吴家下人。

吴家的几个灶台一块,仍旧是不够用的,灶房后面附带的小院子里简单支起了几口锅。

卢闰闰没有停留,她娘是不可能在这外面的。

果不其然,当她踏进门,就看到她娘身边簇拥着两三个人,正忙碌不已。虽是在灶房里,她的娘亲谭贤娘也仍是显得光彩照人,但也不稀奇,尽管她已经有了卢闰闰这么大的女儿,可实际才不过三十许的年纪,放在现代,正是干一番事业的大好年华。

而且她肤白,容貌秀美,在烟熏火燎的灶房里自是醒目。

比起时不时要提醒自己装一装的卢闰闰,谭贤娘一举一动就当真如仕女图一般,姿态窈窕美丽。

不过,当她开口的时候,这份岁月静好的美丽就被打破了。

“你是怎么摘的?这些花瓣边缘破损,如何用?”谭贤娘语气中尽是严厉不耐,斥责的语气听得人心里一颤。

见此情形,卢闰闰心中暗道不好。

果然,下一刻,谭贤娘余光看见了卢闰闰,目光凌厉,语气不留情面,嗤笑一声,“怎么?既到了,还杵在那做什么,要我请你上前来不成?”

卢闰闰当了她娘十几年的女儿,自然有眼色,忙不迭上前,不敢嬉皮笑脸,识时务地低头认错。

到底是亲生的,谭贤娘剜了她一眼,便继续告诫帮厨的娘子。

“你且记住,这道酥炸牡丹花片,最要紧的便是炸得轻薄美丽,虽裹了面糊,却能看见花瓣的脉络。可别以为裹了面衣炸就能遮住破损,今日可是魏国大长公主孙儿的百日宴,不知多少皇室贵胄前来。

若叫宾客看了笑话,丢的可不只是主家的面子,还有你四司六局的声誉,跟我谭贤娘的名气!

“若是再出错,就换个人给我帮手。”

谭贤娘平日里还是好说话的,可一旦涉及到厨艺,从来是正色敛容,眼里不容一粒沙子。

时人喜爱温婉清雅的女子,但在卢闰闰看来,比起文雅的举止,秀美的容貌,她娘亲在灶上认真严厉的模样,那份游刃有余的沉稳,才真正使得她整个人焕发光彩。

卢闰闰摇摇头,暂且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压下去,主动接过那沥水竹篮,仔细打量起来,“破损的不多,我看还剩下些牡丹花,我摘了洗一洗,定是够的。”

谭贤娘本来也不是有意为难对方,她对事不对人,所以当卢闰闰来打圆场的时候,她轻轻颔首,而手上动作则不停,先是滴了几滴面糊试油温,确认可以后,才开始将完好的牡丹花瓣裹上面糊,入锅油炸,炸到浮起,趁着它还未完全发黄就夹起来。

卢闰闰去摘余下的牡丹花瓣,而谭贤娘手上不停,面上瞧不见什么神色,淡声和帮厨的那位娘子道:“这酥炸牡丹花片,要紧的不单是好吃酥脆,还要粉嫩好看,若是炸得通体酥黄,就少了牡丹的色泽,边缘泛黄即可,入口同样酥脆。”

卢闰闰偷偷点头,她娘严厉归严厉,人却是不差的,从不在暗里动手脚。

她开始认真摘牡丹花瓣,春日将将过去,牡丹有些过季,能找到这样尚未完全开,花瓣又要大而饱满的牡丹花可不容易,也贵得很呢。

卢闰闰坐在小竹凳上,重复着摘花瓣的动作,困意后知后觉袭上来,她打了个哈欠,眼角浮出些泪,正有些迷瞪呢,身边忽然飘来一阵浓香。

旁的香料不说,卢闰闰先嗅到的就是龙脑和麝香,这些都是昂贵香料,浓郁芬芳,四司六局的人可熏不起。

那定然就是宴席上染到的。

她已经猜到来人是谁了,她抬起头,果不其然,就是端着红木托盘的魏泱泱。

“卢闰闰!”

“魏泱泱!”

一个眨了眼,一个挑了眉,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杂嚼?”魏泱泱凑近她小声道。

卢闰闰点头,伸手比了个一。

魏泱泱颔首。

旋即两个人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狡黠笑容。

1、师姑:即女尼。宋朝庄季裕的《鸡肋编》记载:“京师僧讳和尚,称曰大师;尼讳师姑,呼为女和尚。”所以后文再涉及出家人的称呼时,就参考这个了。

2、酥炸牡丹花片:引用《宋宴》取的名字和做法,而原配方则是参考自《山家清供》中“每令后苑进生菜,必采牡丹瓣和之……其香尤可知也。”

3、油烛司:四司六局之一,主要管宴席上的炭火和灯烛。

4、台盘司:四司六局之一,主要管端菜劝酒,负责宴席上所有的盘碗器皿准备,还有给未赴宴的宾客送酒菜。

5、杂嚼:汴京的百姓管去州桥夜市吃宵夜叫做杂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为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