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梦蘅芜 > 第83章 钗于奁内待时飞

汴京梦蘅芜 第83章 钗于奁内待时飞

作者:芳意潜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4 06:57:57 来源:文学城

寅时三刻,紫宸殿前的青铜云纹更漏滴下最后一滴寒水,值殿太监甩响九节鞭,金砖地面应声传来细碎的窸窣声。

司马恪跪在丹墀东侧的青玉案前,看着文武百官玄色朝靴踏着晨霜鱼贯而入,金阙晓钟,玉阶仙仗,朱红蟒袍与青鹤补服在曙色里渐次分明。

"万岁临朝——"

太监尖细的嗓音刺破殿宇。

赵昶驾临早朝,文武百官济济锵锵,齐来朝贺。

“山呼!”

“万岁!”

“山呼!”

“万岁!”

“再山呼!”

“万万岁!”

百官山呼拜舞已毕,各自就班鹄立。殿头官喝道:“有要事者奏闻!”

闻讯,班部中即闪出一官,趋跪丹墀,口内称道:“司天监正堂官沈敛有事奏闻。”

赵昶提起精神,洗耳恭听,命人传问道:“沈爱卿平身,爱卿有何事要奏?”

沈敛奏道:“微臣前日夜观天象,但见霁风朗月,彩云祥瑞,无有一丝乌云浊雾,光彩倍常,大显文景之治,拱护紫微,照临黄道。因官家圣明,朝廷治世有功,使天下百姓享得太平之福。微臣不胜庆幸,谨奏闻陛下。”

“文昌六星,本不足为奇,然最可奇者,是乃奎壁流光,散满四方,当生不世奇才。或为麟,或为凤,隐没于山林之中,潜伏于幽秘之渊,皆非正途网罗可得。故乞敕礼部,遣使搜求以黼黻皇猷。”

赵昶闻奏,不禁龙颜大悦,抚掌大笑道:“爱卿所言深得吾心。”即宣御旨,着礼部官议行搜求,复叹息几声,亲口道:“官家凉薄之身,既承大统,恐负先帝之托,日日煎心,寝食难安,俱仰赖向日众先生与诸卿辅弼之功。今幸上天好生,四时和平,百姓乐业,深感祖宗庇佑,方才沈爱卿奏得乾象吉昌,全归功于官家,实愧无德以当此。然君臣同德同心,天地可鉴,而今恰值春分时节,欲略去礼法,与诸卿齐痛饮,聊叙情义,不知诸爱卿意下何如?”

馆阁学士奏道:“官家圣恩汪洋,不似君臣,竟如父子。臣等顶踵尽捐,堪堪报效,岂敢不领旨。”

赵昶甚喜,又道:“官家曾见先帝每宴群臣,必有诗歌呜盛,诸臣贺表,那句工字栉,真乃一时之盛,恍如唐虞赓歌,禹稷拜扬,想来今日之盛亦当有词赋以示后人,实非官家厚颜有心比肩明君圣主,还请诸位或颂或箴,或诗或赋,方不使此情泯灭无传矣。”

一语未了,赵昶忽见一只白燕从空中飞至御前,轻盈翩跹,通体雪白,十分可爱,恍若神女遗落人间的玉梭,在飞檐斗拱间织就半透明的天网。

赵昶停目视之,圣情大悦,因问道:“曾闻但凡是禽鸟,皆以白为贵,以之为异种,这是从何说起呢?”

晏太傅出班跪奏道:“臣等学术短浅,不能深明其故。以愚陋揣之,燕白瞳赤,盖圣主之瑞,或亦孔夫子所称‘绘事后素’之意。”

赵昶点头称赞,颇感惊奇,复问道:“前朝有没有咏白燕的佳作?”

晏太傅奏道:“白燕在汉唐未必无作,寥寥无几,无佳者流传,或有流传,为合汉武帝招灵阁白燕钗之典,又并非歌咏,故臣等俱未及见,愚见唯有一诗尚称得佳作,可与官家一观。”

“此诗爱卿可还记得?”

“臣记得。”

赵昶笑道:“爱卿既记得,可以笔录呈之。”遂命近臣给与笔札。

晏太傅接旨,退归原席,将诗作录出。赵昶展开一看,却是王翰一诗道:

王谢堂前寄此生,近年毛骨变轻明。

乌衣巷远归来老,红线楼高飞出惊。

华月照梁空见影,柳风吹雪独闻声。

谁家宝匣新开处,应惭青鸾恨不胜。

赵昶细将此诗玩味,称赞道:“果真名不虚传,不愧为前朝诗人,卿等俱为当朝毓秀文士,今如有谁能再赋《白燕》诗一首,官家当有不次之赏!”

谁知诸臣闻命,只彼此相顾,不敢奏对。赵昶见众臣默然不应,先时疑惑,后殊觉不悦。故又道:“诸爱卿乃是层层选拔而出的人才,却逡巡无应,无一人敢应诏,是有意薄官家一片心意,自认官家不配谈诗,还是鲍庾俊逸,诗仙贺鬼,郊寒岛瘦,元白风流,卿等自愧弗如呢?”一面说,一面命宦官宣前科状元、榜眼、探花临场写诗。

赵昶又命近臣炷了一支“梦甜香”,原来这支只有三寸来长,灯草粗细,极其易烬,故以此为限。

太监细声宣道:“香烬未成,便要受罚。”

三人俱捏了一把汗,一时状元有了,心里暗忖道:“这香怎么这样快,竟只剩了三分了,还是勉强塞责。”接着榜眼也有了,只有这探花林海才作了半首。

林海虽作半首,自嫌不好,又都抹了,要另作,回头看香,已燃烬了,急得跌足长叹。

赵昶面露失望,以殿前失仪命人把林海拖了下去,本想着这几位三年前亲自考试过的,水平却不如朝中的老臣,究竟是自己识人不清,想来以后殿试必要有学士帮衬,不免叹息。

晏太傅不得已,上前奏道:“臣闻得,昔唐臣崔灏题诗黄鹤楼,李太白见而服之,遂不复作。望官家谅而赦之,轻薄之罪,诸臣实不敢当,如若诸臣有意,合该万死。”

赵昶摆手道:“爱卿心意明了,官家又岂是糊涂人,并非苛求不谅,但今日御前飞来白燕,可谓千载奇逢,诸位却相顾不能应诏,太过减色。”

晏太傅正欲再奏,只见班部中一位大臣,他执简当胸,俯伏奏道:“臣有《白燕》诗一首,但望官家先赦免臣轻亵之罪,臣方敢录呈圣览。”

赵昶视之,乃紫微舍人薛景明,因笑颜答道:“薛爱卿快快平身,爱卿既肯作,定然高妙,竟是谦虚,有何轻亵而先以罪请呢?”

薛景明奏道:“因此诗非臣所作,乃臣长女涟娉所作。本儿女俚词,不该亵渎至尊,故不曾奏。然官家急于一览,臣不忍缄默不言,故昧死奏闻,以慰圣怀。”

赵昶闻言,心中惊讶,忙道:“卿女今方十岁,能为此诗,既为异事,闺阁中竟有此美才,更为快事,可速录呈览。”

薛景明得旨,书写献上。赵昶亲手接了,展开而看,只见写道:

玉翎衔瑞入丹墀,素影穿云绕阙时。

不栖塞外胡杨雪,偏逐中原圣主旗。

尾剪春风传九诏,声融箫韶和千诗。

应知紫殿承天处,早有祥光镀柳枝。

赵昶览毕,自认文采压倒前人,不禁大喜道:“既工又雅,当在前人之上。”又交于晏太傅同看,问道:“此诗果真是卿女所作吗?”

薛景明正欲奏,晏太傅先奏道:“臣之幼子与薛姑娘为一处读书,臣曾有幸读其诗作,恢宏大气,正是薛姑娘的手笔。”

“赏!”

赵昶对薛景明笑道:“官家明日要亲自面见卿女!”

“臣,接旨。”他的心里忽然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