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退婚后我在书院当伙夫 > 第54章 露华食记(二十八)

次日,卯时刚过,辰时钟鸣刚刚敲响。

晨光熹微,法理斋庭院里便有了动静。一众学子已穿戴齐整,赴露华台准备元日祭礼。

今日元日大礼统共六程,分为启坛开祀,献玉帛,诵祭文,焚玉帛,献祭酒,焚香终礼。

礼成后,集贤堂内还备了宴席。

待到天光大亮,露华台上。

吴尚博高立于祭台,身后先国师叶潜圣像高塑,像前供桌之上,贡品香鼎陈设庄严。

台下,众学子依照所属的“经史”“法理”“道学”三斋列阵肃立。

祭台旁侧,有男子头戴金冠,身着一袭朱红绸袍,衣角绣有麒麟暗纹。面如冠玉,负手而立,瞧着甚是器宇不凡。

——这便是书院来访的“贵客”,当朝五皇子周惟。

岁末隆冬,玄皇特遣五皇子北上巡察。此行重任之一,便是代天子将亲书的祭帛,郑重呈奉于露华书院。

伴随一声沉重的钟鸣,启坛吉时已至。

吴尚博行至供桌前,展开手中的玉简,声如洪钟:“大玄永元二十五年,乙丑岁始,敬祭先圣孔师,暨国师叶潜于露华书院!”

话音落定,钟鼓齐奏,浑厚如雷震云霄。和着庄严雅乐,吴尚博率书院诸生行三叩九拜大礼。

礼毕,吴尚博整衣敛容,朗声又道:“献玉帛——”

周惟顺声抬步,踏上面前的朱红台阶。双手捧起那卷玄皇亲写的祭文玉帛,姿态端方,步向前方主祭的吴尚博。

二人目光在半空无声交汇。周惟略一颔首,面上恭顺得无懈可击。

吴尚博伸手欲接玉帛,却瞥见对方低垂的唇角掠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冷笑。

玉帛是递出了,周惟却顿住动作,并未松开手。

僵持之下,吴尚博眉头紧蹙。

只见面前这五皇子仍微低着头,不紧不慢抬起眼。一双幽深的瞳孔定格在眼白上缘,阴冷的目光直直向人刺来。

仅此一瞬,仿佛被毒蛇盯住一般,吴尚博背后瞬间冒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本为翰林学士,当年与几个同好一同告老,随从叶潜远赴祁州东望山研学修书。

身为文臣清流,他醉心学术,从未涉身官场上的阴谋阳谋,亦从未参与派系之争,和这五皇子周惟更是交浅,实在不知,今日他为何如此刁难。

除非……

吴尚博眯了眯眼。

那个隐姓埋名,正藏身于书院庇护之下的人影,就这样悚然冒上心头。

还记得韦寻曾言,谢钰自离京起便遭人千里追缉。

莫非这位殿下此行书院的真正意图,竟是为他而来?

无声交锋间。

周惟并不言语,也不轻易交底,只定定审视着面前之人。

吴尚博却心知肚明,此刻倘若踏错半步,对方原本的猜忌可就要变成板上钉钉了。

便强压下惊悚,将眉头也蹙得更紧了。面上也恢复了几分惯常的威仪,正色催促道:“……吉时不可误,殿下何故迟疑?”

听闻这句,周惟唇角的冷笑倏然加深。他手腕一沉,玉帛终于稳稳落入吴尚博掌中。

那玉帛入手,竟似有千钧之重,沉得吴尚博几乎喘不过气。

他强作镇定,转身面向圣像展开玉帛,高声念诵圣上御笔祭文。

方才周惟眼中那抹狠戾,却仍令他有些心有余悸。

世人皆道五皇子宅心仁厚,堪承大统。吴尚博年过五旬,自诩饱经世变,从前数次相见,也只觉其人彬彬有礼,和善亲恭。

可今日之事,着实令人脊背生寒。

吴尚博唯有将胸中翻腾不断的惊惧,发作在洪亮的念诵声里:

“……叶公辅国,如北辰星拱,纵虽身殒,光华不息。今朝初岁元祚,敬奉叶公灵前,祈愿国运绵长,海晏河清!”

直到诵毕,他已大汗淋漓,将那玉帛投入熊熊燃烧的祭鼎。

火光骤然腾跃而起,众夫子持祭酒,依次念悼,并将酒液洒入祭鼎之中。各斋学子则手持香蒿上前,恭顺行礼后,也将香蒿掷入祭鼎。

一时之间,青烟裹挟酒气,顿时将整座露华台笼罩在浓郁的香霭之中。

隔着那层帐幔般遮掩视线的烟雾,吴尚博不动声色向后回望。

彼端,周惟神情平静。觉察到视线,他甚至朝吴尚博恭敬地点了点头。

仿佛方才祭台上的剑拔弩张,只是幻梦一场。

山风卷起露华台沉沉压郁的焚香烟火气,直上云天。

而此时,书院高处。远离祭礼喧嚣的法理斋东屋。

卧房薄帐内,谢钰双眉紧蹙,竟又做起了那个梦魇。

天幕将合未合,无边血色染红了沉积的火烧云。

四野俱寂,阒静无声。脚下是断剑残旗的战场,败亡的玄师将士尸横遍野。

谢钰跪行在地,尸山中寻人。

他翻开一具又一具残破的尸体。直至血污爬满指缝,原本素白的衣衫也遍布血迹。

终于,在半面书着“玄”字的旌旗下,一截断剑正斜斜插入血土之中。

熟悉的剑穗随风飘摇,谢钰踉踉跄跄上前去,终于在那断臂残肢的最下方,找到了半边血肉模糊的脸。

世人不知,他一生高风亮节。到死的时候,竟连身子都是残缺的……

“……殿下……殿下!”

谢钰惊喘一声,猛然睁开眼。

胸口剧烈起伏着,伴随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

远处的念悼声旷然而隐约地传入屋内。

他惊惶地坐起身,梦中血红的尸骸残影尚未褪去,与上方一帘薄帐交叠在一起,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旁边耳房里,林乐钧煎好了药。

刚走进卧房,就见谢钰双眼涣散,正虚虚望着对面。

“谢……谢兄?”

林乐钧站在门边,有些担忧地唤了一句。

见人毫无反应,这才放下药碗快步走至床边。

“啊呀,你怎么出了这么多汗!”

他皱起眉,看着谢钰惨白失色的脸。

昨夜他们点书至五更才睡下,今晨又被窗外杂沓的脚步声吵醒。

祭礼当日,上下戒严。回不去香厨堂,林乐钧只能留在这斋舍里,和谢钰又忙活了一早,给昨天剩下的活收了尾。

待到点完了书,已经日上三竿了。

刚才谢钰好不容易有了些困意,这才合帐小憩了片刻。

如今忽然醒来,竟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几缕乱发被冷汗濡湿,贴在已然失了色的脸上。

林乐钧忧心谢钰的病,唯恐他是被昨晚的夜风吹得发烧了。便一只手摸着自己的额头,另一只手则覆上谢钰的。

感受着温度喃喃自语道:“奇怪,也不烫啊。”

谢钰闻言,喉结艰难地滚动,终于发出一声极轻的沙哑回应。

“……无妨,只是方才被梦魇了。”

啊?

像谢兄这样自持稳重的人,竟然也会做噩梦?

林乐钧目光闪了闪,有些不可置信地对上谢钰的视线。只见一抹水光正凝聚在他泛红的眼眶里,摇摇欲坠。

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忽然攥了一下。

林乐钧深吸一口气,果断在谢钰床边坐下。

“谢兄别怕!”

他大力握住谢钰放在被子外面的手,安慰似的晃了晃。“不过是噩梦嘛,只要醒来了就好!再说了,梦里都是假的,没什么可怕的!”

谢钰闻言,眼睫向上扇了扇。

感受到从对方掌心传来的温暖,方才复杂的心绪竟也奇迹般地平和下去。

“嗯……都是假的。”

他极轻地牵了下唇角,释出一抹转瞬即逝的笑,小声跟着林乐钧重复道。

“啊对了谢兄——”

见谢钰仍是闷闷不乐的,林乐钧一拍脑袋,冲他笑了笑。

“你的药我已经煎好了,快趁热喝了。我听别鹤说,这药再喝两日,你的病就能好全了。真是太好了!”

说着,他端起药碗回到谢钰床边,给人递了过去。

“谢兄,我觉得法理斋的药炉其实挺好用的,火候稳得很。之前怕真是别鹤没看住炉子,才给药煎糊了。你尝尝这次火候可对了?”

谢钰舀起一勺药咽下。

温热的药液润过嗓子,虽然苦涩,却也缓解了喉间的干涸。他放下勺子,对上林乐钧期待的表情。

“……不愧是乐钧,这回的火候是好了。”

“那就好!”

林乐钧松了口气,有些得意地继续道:“方才啊,我还特意教了别鹤怎么看火候。下回煎药,他保准不会再糊了!”

谢钰听闻,目光落在碗中。沉默了片刻,才淡笑着应了一声:“好。”

——

书院的戒严,一直到这日黄昏时。

林乐钧听来送饭的斋夫八卦,才知道那来访的“贵客”并未在书院多留。参加祭礼后,竟连元日宴都未出席,风尘仆仆又起驾离去了。

香厨堂的人力都供给宴席了,晚饭便是寻常杂役的简餐标准——一碗薄粥,一碟腌菜,还有一个软绵绵的白馒头。

林乐钧本就爱吃馒头,就着那腌菜也吃得津津有味。

他与谢钰别鹤围坐在一桌吃饭,咬下一口馒头有些好奇地道:“哎,你们说,今日那贵客究竟是什么身份啊?”

“依我看,那位必定是皇亲国戚。”

别鹤停下筷子,思量一阵又道:“那贵客若不是身份尊贵至极,山长怎么会一连戒严这么多天。甚至今日祭礼时,不但封了各处的门,还下了命令,闲杂人等若是擅闯门禁,皆以惊扰贵客论处!”

听了这一通有理有据的分析,林乐钧点着头“嗯”了一声,觉得别鹤说得甚有道理。

白日里光是闻着空中淡淡的香火味,他也想象得出露华台上的肃穆氛围。

“只可惜书院规矩森严,这典仪也只让夫子学子,还有在书院修习的学者参加。像我这样的小伙夫,连露华台的边儿都沾不上。”

说着,林乐钧有些惋惜地叹了口气。

“没有什么可看的。”

正在这时,旁边未发一言的谢钰忽然开口道。

“位高权重者,惯来俯视众生。自然不知位低者立足平地,如乐钧般亦能有金石品质,得见本真天地。”

他夹起一小筷腌菜,放在粥碗里。又望向林乐钧,眼神中闪过一丝深意。

“不是因为身份之别,而是他不堪见你。”

“……哎呀,谢兄别开玩笑了。”

林乐钧有些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我……我哪儿有什么金石品质呀。”

他挠了挠额角,脸颊倏地覆上一层薄红,又急忙把头埋进粥碗里。

不过也是,管这贵客究竟是谁呢?

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只要脚踏实地,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就可以。

哇哇收藏过200了!开心!这篇会有一点点“宝宝权谋”线,我会努力把它写好的!另外存稿到今天就用完了,不过我会努力保持日更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露华食记(二十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