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莽夫盯上后 > 第8章 秘密

被莽夫盯上后 第8章 秘密

作者:棠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4 20:20:21 来源:文学城

因着担忧越修那边的境况,凤清连番催促,终于让庞长史筹集了一车药材先送去夏口,看着远去的车队,她微微松了口气,又回到粥棚前继续忙碌。

这几天,她和月季带着太守府的下人都在外面粥棚帮忙,越修和萧信不在,她们得代表太守府有所作为,取信于民。

越修这边正缺药材,凤清送过来的一车正好解了燃眉之急,青竹也带着荆州刺史府的府兵到了,还带来一个消息,青松跟着的官船到了。

韦刺史还特意在码头候着,结果听说越修不在船上,早已去了江夏,当时脸色都绿了,再听说小侄女凤清也去了,他更是想去死一死了,生怕韦家的宝贝疙瘩出了事。忙不迭的让青松跟着官船和赈灾粮也去了江夏,还特意把自己看重的心腹,还有贴身的护卫都派去了江夏保护凤清。

越修这边有了人,有了药材和粮食,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于是一道道政令下去,眼看着夏口的疫情有了缓和的迹象,然而凤清这边却是情况不妙。

这日晌午,凤清正在清点刺史府下发的赈灾粮,庞长史突然神色匆匆的进来,声音凝重的禀报:“韦夫人,城外的灾民安置点出现了很多发热的,请城内的医师去看过了,开了药也不见效,这有些蹊跷。”

凤清闻言,心头一紧,看来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忙修书一封,派人送去夏口,询问那边的疫情如何,可有找到解决的法子。这边也当机立断,“庞长史,立刻传令下去,封闭城门,将已经患病的灾民和未患病的分开,城外继续搭建避雨棚,安置患病的灾民。未患病的都放进城来,统一安置,后面若城内也发现患者,立刻送往城外。”

庞长史有点犹豫,“韦夫人,如此一来,城外的灾民怕是要闹事,他们会以为是官府不管他们了,若再被有心人士煽动,只怕后果不堪设想,还请夫人三思啊。”

凤清神色坚定地看着他:“在城门口搭建临时衙署,太守衙署的所有人,一半去城外守着,一半在城内。”

庞长史还欲张口,就听凤清的声音又传来:“本夫人是陛下亲封的二品永安郡夫人,我也会在城外守着,这下庞长史放心了吧。”

“不行,你不能去!”凤声刚到衙署,就听见凤清的安排,急急出声反对,“要去也是我去,我才是江夏郡太守夫人。”

“长姐,城内的事情还需要你撑着,我们城外这么多人吃的、喝的,病人要用的药材,这些都得城内往外送。长姐掌家这么多年,这些事情定是得心应手,但小妹就没这能力了,我们这是人尽其用。况且,长姐你还得照顾阿盛呢,可不能大意。”凤清扶着长姐坐下,揽着她的肩膀柔声解释。

提到阿盛,凤声显然有些动摇,可看到凤清单薄的身子,她还是想要拒绝。

凤清忙又接着开口:“就这么定了,长姐,江夏城里就交给你了,我们在外面能不能吃好喝好,可全要靠你了。”

凤声无奈的点点头,终是同意了,但把自己从韦家带来的几个丫鬟,一并都交给了凤清,一定让她带着才放心。

“长姐,如今事态紧急,以前姐夫和城里的士族关系如何啊,能不能让它们出面也承担些遏制瘟疫的事务?”凤清状似无意的问道。

“这我不知,衙署的公务我一向不过问的。”凤声脱口而出,却微微低下了头,凤清闻言看了她一眼,不再言语。

凤清看着缓缓关上的城门,心情也很复杂,说完全不害怕吗,那肯定是假的,她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她会冒出守在城外的想法。或许是最近在粥棚见识到了太多的民生多艰,让她心生恻隐;亦或许是每天都只来要半碗粥的那个小女孩对她充满善意的笑容;也或许是越修的行为让她受到了感染,最终让她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城门外的灾民似乎也感觉到了不寻常,纷纷涌了过来,青松和月季忙挡在凤清面前。

凤清却推开他们,行至灾民面前,朗声说道:“各位乡亲们,大家不要惊慌,城外患病的人太多了,为了不影响其他人,我们都聚集在城外先治病,等治好了就可以进城。粥棚会一直开着,不用担心饿肚子,医师看诊和药材都是不收钱的,大家尽可以放心。”

“那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城去治病?”

“现在说的好,谁知道会不会过两天就不管我们了。”

“是呀,难道是瘟疫,所以不让我们进城......”

“瘟疫......真的像啊......”

人群里七嘴八舌的,开始骚动,凤清见状,忙大声说道:“乡亲们放心,我和太守府衙署的人都会在这里,一直到大家都痊愈为止。至于瘟疫,那更是无稽之谈,之所以分开,是患病的人太多了,若还聚在一起,好人也容易得病,就好比待在瘴气林里,能不得病吗,大家说是不是啊?”

“你一个女娃家家的,说了算吗?”

“就是啊,太守府的人能听你的?”

“我乃当今陛下亲封的二品永安郡夫人,荆州刺史也不过正四品,你们说我说了算吗?再说了,江夏太守萧信是我姐夫,这次的巡察使越修是我的夫君,你们说太守府的人会不会听我的?”凤清掷地有声的报出了自己的身份,人群开始安静下来。

她见众人逐渐平静下来,又接着说道:“大家看到了,我命人在城门这里搭建了帐篷,作为临时衙署,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会和大家共进退,所以请大家放心,官府不会不管大家的。当然,若是有人敢借机闹事,府兵们也不会纵容,接下来大家听庞长史安排。”

庞长史依照凤清的嘱咐,将患病和未患病的灾民分开安置在了城门两侧,中间是侍卫守着,防止乱窜。凤清则带着太守府出来的丫鬟婆子给患者煎药,还吩咐下去,每日熏艾杀毒,所有的人都带着用艾草熏过的布巾,防止被过了病气。

很快越修的回信也到了,当看到信中的“伤寒”二字时,在场的人俱是面色凝重,凤清的心也沉了下去。伤寒会死多少人,她没经历过,但她从史书上看到过,那一个个数字触目惊心。

前朝建安二十二年,也是爆发了“伤寒”大疫,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竟有五人命丧于此,士族尚且如此,何况庶民乎?好在前朝最后研制出了治疗伤寒的法子,可是对于眼下是不是真的有用,谁也不知。

沉默了片刻,凤清沉声道:“既已确定病由,那就对症治疗吧,劳烦几位医师开出方子,所需的药材也开个单子出来,我派人去筹集,都各自去忙吧。”

“女郎,要不咱们回城吧?”所有人都走后,月季带着哭腔的劝着凤清。

“傻丫头,这路都已经走了一半了,此时回去,岂不是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我们自己注意点,带好面罩,每日熏艾,不会有事的,你若是担心,我送你进城。”

月季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姑娘不走,我也不走!”

凤清揉揉她的脸颊,“不怕,有这么多大夫在,肯定都能治好的。”

话是这么说,现实却无比的残忍,随着病程的进展,每天都有很多患者不治身亡,远处的焚尸坑几乎整日不停,整个灾民安置点都笼罩在死亡的恐惧中。

凤清再次修书一封,送去了荆州刺史府,将江夏和夏口的灾情详细叙述,请求从襄阳筹集药材和大夫,此时她也管不了瘟疫的消息会不会扩散了,只能先救眼前的人。

这天晌午施粥时,有个小姑娘一直没有来,月季就问了几句,才知道她也染病了,施完粥月季去看她,没想到前日还言笑晏晏的小姑娘竟然已经奄奄一息。凤清听闻,心里也有点泛酸,她也记得那个小姑娘,每次给盛完粥,她都会收获对方一个感激的笑容。

她沉默着套上罩衣,戴上面罩,想去看看那个小姑娘,月季看着她,双眼含泪,终是没出声劝阻,也跟着动作。

两人到的时候,小姑娘已经昏迷,她母亲过来照顾她,怀里还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正在在边上啜泣。看到凤清到来,眼神还有些呆滞,还是旁边的人提醒,才反应过来,忙笨拙的给凤清行礼。

凤清拦住他,坐到小姑娘身旁,她母亲叫了她好几声,她才缓缓睁开眼睛,“阿娘,我是不是要死了?”

小姑娘微弱的话音刚落,她母亲的泪水便掉了下来,泣不成声,凤清偏过头努力平静自己的心绪,抚上她的头发,柔声说道:“怎么会呢,你才多大啊,说什么死不死的,这里有这么多大夫,你肯定能挺过去的,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

“可是我看到这里好多人,像我这样子没几天就死了。”

“你跟他们不一样,你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上天肯定会眷顾你的,你想要吃什么,姐姐待会儿给你送来,我们吃饱了,才有力气坚持。”

“我想吃芙蓉糕,我以前上街卖花时听人说很好吃。”

“好的,姐姐这就让月季姐姐去买,很快就回来。”月季也忙点头,转身就往外跑去,小姑娘闻言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可她最终还是没能尝上一口心心念念的芙蓉糕,听着她母亲不再压抑的哀嚎,凤清突然有种喘不上气的感觉。

她站起身,四处张望着,目之所及的都是一张张面黄肌瘦,毫无生气,充满绝望之色的脸,还有时不时的咳嗽声响起,看着他们饱含求生欲的眼神,她再也待不下去了,冲了出去。

回到城门口的帐篷里,看见桌上一直放着的她爱吃的桂花糕,她拿起一块就往嘴里塞,泪水也不知何时流了下来,和糕点混在一起,而她毫无所觉,只一个劲儿的往嘴里塞......

“女郎,你坐了快两个时辰了,米水未进,喝点粥垫垫吧。”月季端着碗清粥进来,担心的劝道。

凤清摇了摇头,声音微哑,“去让庞长史过来,让他把死亡的灾民名录也拿过来,我想再看看。”

月季无奈,应声出去了,不一会儿,庞长史便匆匆过来了。

凤清接过册子,一页一页的翻着,手指摩挲着那一个个普通的名字,之前看时不觉得,如今再看,却仿佛看到了一张张曾经打过照面的脸。

突然,她猛地站起身,睁大眼睛,快速的翻过每一页名册,直至翻到最后,她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她似乎明白了父亲和叔父在荆州的秘密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