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京往事 > 第60章 第 60 章

北京往事 第60章 第 60 章

作者:纯白阴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21:16 来源:文学城

编剧们闭关改剧本,杨树去找乡镇干部聊政策条文,她以为跟祁宁谈完了,他能消除心结,立刻离开苦水,但他蹲在村民家里,观看大姑娘小媳妇烘制玫瑰花蕾,不知多专心。

助理三令五申,不让祁宁透露演员身份,他在苦水镇上招摇过市,顶着模特的名头。上了年纪的人听不大懂,他就解释说是穿着漂亮衣服给人看的,有些老太太就喊他花架子,因为他是花俏的衣服架子。

杨树嘲笑他:“苦水之花,你什么时候走?”

祁宁说:“看剧本也要花时间,再待一阵吧。”

杨树瞪起眼睛,祁宁挠头:“要是回去只用拍戏,我早就回去了。”

杨树问:“柳艳没找你吗?”

去年,柳艳带的一个小生抑郁症发作,服过大剂量的安眠药,差点没救过来,柳艳花了大力气遮掩下来,心有余悸。当祁宁睁着一双血红的眼睛告假,柳艳让他休息两个月,他睡不着就睡不着,可不能闹出事,让她也睡不着。

假期还有大半个月,祁宁说:“艳姐没催我,我就不走,跟你聊聊我的学习心得吧。”

在苦水这一个月,祁宁每天都在观察生活,小卖店、餐厅和村民爱看的剧五花八门,他通过和他们的交谈,了解普通群众对影视剧的看法,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不无悲哀:“他们看卫视和网站剧不多,看地方台多些,有智能手机的更爱看短视频,搞笑的那种。”

杨树好笑起来:“你没给他们推荐热播剧吗?”

祁宁推荐了,但他们嫌假,不看。杨树揶揄道:“还好不看,不然就认出你了。”

祁宁挺沮丧:“看了可能也联想不到我本人。好几个人都说我太瘦了,脸都没有她家饭碗大,还说男人壮实才好看,让我吃胖点。我已经拼命吃了。”

杨树手插裙兜,去村东头张大姐家吃面皮子,真心诚意吃胖的是自己,不是这个把香菇切成末,吃上两小粒的人。

张大姐做的面皮子酸辣凉爽,杨树又吃又拿,捎上三份回酒店,给编剧送去。

走在走廊上,杨树听到会议室里,编剧们正在议论她和祁宁。宋琳说祁宁恃美行凶,当小三当得怪坦然的,杨老师绝对把持不住,易无说他见过杨树的男朋友,长得一表人才,两人感情还特别好,杨树不可能变心。

此乃真知灼见,杨树暗暗喝彩,不愧是认识三年的易无。宋琳笑说变心不值当,傻子才跟艺人来真的,除非不介意三天两头戴绿帽子,不过睡一睡岂不美哉。

白蓝说:“咱们这戏男主定了,而且没有男二号,他纯粹为了追杨老师才待在这里的?那还真是个性情中人。”

宋琳说:“演员嘛,情感都充沛。眼前是谁,就能爱上谁,剧组夫妻我们还见少了?”

杨树拿出手机,给爸爸发了几条语音,夸中午吃的面皮子很美味,晚上想吃甜醅子,它是用青稞酒加酒曲发酵而成,她一边讲解,一边慢条斯理走向会议室。

编剧们听到她的声音,飞快聊起了别的。等他们吃完东西,杨树开个小会,本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基数大,普通人不爱看有钱和精英阶层的生活,《西北年轻人》写的是农民故事,写得越贴近生活,越能打动他们,剧本关心他们的生计和土地,才能真正写到他们心里去。

千里之外的北京,《北宋宫事》的筹备工作有序进行,杨树一直远程做着道具采买审核工作,忙完到了傍晚,她出门吃饭,祁宁等在酒店楼下,眼睛亮晶晶地问:“想不想吃甜醅子?”

这棵空心树召回了他涣散的灵魂,恢复了些微生机,但他该回到能给他带来阳光雨露的地方。劝过他,他不听,那就换个办法。

杨树眯起眼看祁宁,再打开手机镜头对着他看,祁宁本能地伸手挡脸,但马上意识到这位不是粉丝,拿开手,想摆个POSE,肢体有点僵,人看着有些愣,杨树痛心疾首状:“你怎么胖了这么多啊。”

祁宁果然被唬住了,凑过来看照片,但杨树只是用镜头看他,没有拍照,把手机递给他:“自己看。来这儿就没自拍过吧?不能光照镜子懂吗,你得上镜。”

祁宁对着镜头左照右照,杨树煽风点火:“我刚来那天就发现了,怕打击你才没说。她们把你当成种田的劳力来看,才劝你多吃点,你还真以为你能下地干活?”

演员到底是演员,只慌张了一小下,把表情调到他最迷人的样子,咔嚓一声,拍照保存,再递回给杨树:“我从现在就减。”

杨树点开照片看,祁宁眨着眼睛说:“你别删。过半个月我再拍一张,你对比看,保证瘦下来了。”

杨树把手机揣回包里:“你需要做科学的健身训练,像以前一样。”

祁宁在社交网页发过健身时的照片,但现在就回北京,他心不甘情不愿:“回去就又得跟恶心的人互相假来假去了。”

杨树袖着手说:“又让你有钱赚,又让你心里舒坦,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工作哪有不操蛋的,滚回去吧。”

祁宁皱起眉,那些人是真的很烦,杨树明白他在想什么:“对编剧老师来说,我这个甲方代表很烦;对我来说,平台很烦;对平台来说,审查很烦,大家都一样。你不回去不行,万一最近再有个少帅找你演,军装丢给你,你塞不进去怎么办?”

祁宁在苦水又待了一天,跟他结交的人们道声再见,虽然他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故地重游。人们赠以特产,他乖乖来向杨树告别:“你真没事吧?”

连恐带吓很管用,杨树很满意:“我能有什么事?”

“有事要说啊。”祁宁把旅行箱放进后备箱,沉痛地问,“我真的胖了那么多?我看不出来。”

“当局者迷。注意啊,别练过头了。”杨树忍笑,叮嘱他再想干点丢脸的事之前,多看看大画家的画作。他自己有相同的一幅,画面是站在悬崖边的孤独孩童,往前一步万劫不复,站定了,人就稳住了。任何事都是这样,活着,熬着,只要不死,就有希望迎来转机。

车子开出,大猫颠儿颠儿地走了。杨树回房间看剧本,吃完中饭跟秦朗视频。秦母每天午休时分,秦朗总能松快一会儿。

祁宁介绍的心脏病专家人很好,杨树加他微信,说明了秦母病情,专家把副院长的联系方式发给她。

副院长有个团队,助手们每天为患者提供基础的线上咨询服务,再把难点汇总交给副院长答疑。秦朗拍摄了母亲的病历和各种胶片,但结论跟省城专家会诊意见差不多,7月底的手术势在必行,根据预后情况再进行下一阶段的治疗。

视频那头,秦朗说着说着就沉默了,杨树心疼不已。刚分开那会儿,她还能开开玩笑,说秦朗搞异地恋经验丰富,能助她熬过相思之苦,可她一天比一天想他。

白天公事繁忙,杨树还能捱,每到夜深人静,沉重感挥之不去。周末时,章嘉敏把女儿交给丈夫,来苦水陪她待上两天。

秦朗离京返乡时,杨树跟章嘉敏说过此事,章嘉敏很为秦朗可惜,秦朗跟她丈夫情况不同,丈夫是抑郁症患者,无力胜任工作,才藉着母亲的小手术为由回甘肃,他太需要一个撤退的理由了。

秦朗事业正好,章嘉敏认为他回湖南,不如留在北京赚钱,小地方好护工难请,但多花点钱,一定能请到。护工就能做的事,何苦把自己折进去,真正能救命的是钱,在北京肯定比在张家界做兼职赚得多。

这些道理,杨树哪里不明白,但秦朗和父母感情很好,她都看在眼里。秦母患的是重病,还有并发症,残忍地说,她还能活多少年?她换位思考,假如是自己,母亲人生最后那些年,她却不在身边,而是在赚取其实并不能改变命运的钱,她想她会后悔。

火烧眉毛,只顾眼下,人往往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而自己的漫漫余生如何度过,那是翻过面前这座山再考虑的事。当然,杨树也不得不承认,秦朗的决定其实跟他还未成家有一定关系,如果两人结了婚,有孩子,他可能不会义无反顾放弃北京。

章嘉敏到来,杨树从大床房换到了标准间,两人躺在床上谈天,章嘉敏问:“你怪他吗?”

杨树说:“我理解,换了我,我也一样。”

专家们都评估,手术风险很大。秦朗刚回去时,还挺乐观,但杨树眼睁睁地看着他状态变差。秦母要强了一辈子,临老却寸步难行,她难以接受,变得喜怒不定,自己受罪,丈夫儿子情绪也受到影响。

秦朗坐困愁城,视频里,他的笑容总是力不从心,时时无言。杨树很揪心,章嘉敏无从劝起,讲起自己现在的生活。

章嘉敏结婚有女,不想离婚,才被迫随丈夫迁回老家,但在甘肃这两三年,她时感憋屈。

在小县城,章嘉敏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只能在家用电脑做点兼职。朱青很照顾她,让她远程做项目责编,但章嘉敏每天都待在家里,跟公婆生活习惯不同,还被催生二胎,摩擦不断。

丈夫的抑郁症还未康复,章嘉敏的心情只能自己调节。这些琐碎事都能尽量克服,章嘉敏最烦心的是女儿的教育。女儿读到幼儿园大班了,即将毕业,去年发生过一件事,让章嘉敏对回到甘肃大为后悔。

班里小男孩居多,课间打闹,把教室弄得乱糟糟,老师让孩子们一起清理,结果小男孩打翻水盆,教室更为狼藉。小女孩告状,老师却说男孩子就是淘气,赶他们一边玩去,让小女孩继续干活。

章嘉敏接女儿回家,女儿累极了,她说老师告诉大家,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是女孩子的事,还讲了田螺姑娘的故事。章嘉敏生气地去找老师,老师是刚满20岁的未婚姑娘,她不明白教导女孩子要温柔贤惠何错之有。

好一通交谈,老师仍听不明白,章嘉敏很泄气,是谁教老师这些的,她是如何形成这种观点,并引导下一代小女孩?

此后,章嘉敏事无巨细了解女儿在幼儿园的情况,越发丧气,自此对女儿的教育越发细致,但她教的和老师教的是两码事,女儿经常无所适从。

有天章嘉敏和朱青打电话聊剧本,女儿问:“朱阿姨三十多了,为什么还不找男朋友?再不找,就没人要了。”

章嘉敏心中一凉,她从没给女儿灌输过这种观点,但孩子不是靠家庭教育就行的,是全社会都在教育她,她跟女儿说:“人不一定要结婚的,朱阿姨有才,有事业,有朋友,足够了。”

女儿睁大眼睛:“老师和班里的同学都说,女孩子长大就是要嫁人的。”

小孩子的信息吸收能力太好了,越长大就离父母越远,离社会越近,很难不受别人影响,章嘉敏想给女儿转班级,但跟邻人聊过,发现别的老师也差不多。

章嘉敏和丈夫交流,丈夫兼职的中学教师也各有各的惯有思维,男老师认为优秀女学生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到高中就会落后于男生;女老师羡慕嫁了有钱人的女人,她生了两个儿子,穿金戴银开豪车,命真好。

近年社会风气趋于保守,大城市的教师不见得比小县城的教师有女性意识,但从概率上来说可能大些,章嘉敏想赌一把。古时孟母三迁,今天的她同样能做到。

今年秋天,女儿就要读一年级了,章嘉敏决定带女儿回北京。丈夫当年在北京落了户,女儿能回北京上学,从去年起,她就着手办理此事,只跟丈夫说过,公婆到时候闹就闹吧,她管不了那么多了。

杨树问:“决定了吗?”

章嘉敏点头,回北京陪读,不仅是想在能力范围内给女儿好一点的教育,还能让自己远离感觉逼仄的婆家。杨树问她丈夫怎么办,章嘉敏说丈夫在县城做个兼职老师能糊个口,回北京抑郁症再发作就麻烦了,所以他就留在老家。

杨树说:“以后长期分居吗?”

章嘉敏笑笑,人总是要有取舍的,她更重视对女儿的教育,但往深层次剖析,她烦了。她和丈夫是有感情,但在面对他的虚弱、公婆从生活到生育的干涉之时,那点感情不算什么。

在甘肃两年多,章嘉敏明白一个事实,她高估了自己对感情的需要。每当厌烦感升起,她都会自问,值得吗?尤其是杨树和朱青在事业上风生水起,而她网购一条裙子,还得对公婆隐瞒价钱的时候,她连丈夫都看不顺眼了,孱弱的精神病人把她的人生拖垮了,凭什么?!

患病不是丈夫所愿,章嘉敏尽力去体谅,陪他走过这几年,她很照顾他的感受,但丈夫不大照顾她的感情,他自顾不暇。

时间一久,章嘉敏发现自己克制不了内心的怨愤,已经不指望丈夫养家了,为什么他孱弱如故,让他拖个地都要用吼的。

丈夫做兼职的收入只够买菜吃药,上有老下有小,都是章嘉敏的事,她时常感到疲倦,以前在北京时总有盼头,觉得努力就有希望,但来到甘肃,她仅剩的希望是女儿。

两地分居会让感情变淡,章嘉敏已不在乎,她曾经做错了决定,而今只想修正。担心丈夫,才跟来永登县城,但谁担心她因此搁置的人生价值?选择失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改了就行。

秦朗回了湖南,房子空了一间,丁盼兮和杨树的收入比以前高,没打算招租新人,杨树让章嘉敏回京带女儿住进去,跟丁盼兮做个伴。

两人聊着聊着睡着了,杨树睡到中午才醒,吃完饭,她跟秦朗视频,一看到他心力交瘁的模样,她就内疚:“我想请一段时间假,陪你熬过去。”

秦朗沉默了一下,他承认是很累,但只是缺乏照顾病人的经验,多摸索摸索就能适应,如果杨树去张家界,帮他分担家事,他会自责,因为她明明可以不这样。

杨树说:“是我自己想去,我不为你做点什么,心里难受。”

秦朗说:“能不能放下情绪?理性地想想自己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目标是什么。”

杨树让自己冷静下来,当年她坐上派遣公司的大巴离开内蒙小城,去北京从外贸公司文员做起,绝不是为了有一天,去湖南小城跟男人扛无谓的义气,她内心也丢不下自己的项目,但是……

秦朗看出她欲言又止,还像以前那样,带点捉弄的笑意喊她:“杨小树。”

杨树应了一声,秦朗在视频里笑:“其实,我挺高兴的。”

杨树一头雾水地看他,秦朗说:“我一直觉得我媳妇的脑子很好用,不爱犯傻,但犯次傻吧也挺好,让我知道你特别喜欢我。”

每天都跟他说点好听的,他还搞得像第一次知道似的,杨树没好气:“知道还不让我去陪你,反正你最艰难的时候,我就该在你身边。”

“你哪有不在?在这儿呢。”秦朗拍拍心口,“我走到哪里,你都在。”

杨树被他弄哭了,哭得挺难看,边哭边说:“你怎么这么烦啊。”

酒店大堂里,章嘉敏叫了玫瑰花茶,杨树红肿着眼睛落座:“我想请假去湖南,但实在走不开。做一个项目要花上几年,所以每个项目对我都至关重要,是我攀升的基础,必须全力以赴,但我想到他,还是有些难受。”

图谋两个人的未来,绝不能一时意气用事,章嘉敏叹道:“你纯属情绪上来没压住,幸好他没怂恿你。以后跟他见着面了,我要向他敬杯酒。”

杨树带章嘉敏去相熟的花农家里吃玫瑰点心,把自己哄高兴了。秦家不缺半吊子护工,但她把事业做好,对自己才有利,才有余力在将来帮到秦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