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过年还有十来天的时候,郑江北和林方秋就开始想着要准备东西,回村过年。
郑江北挑着一天先去了江府,给了江府递了礼物,是其管家帮着收的,毕竟江府也算是县城的大富人家,郑江北只不过是一个小木匠,上次能见江老爷子,也只是因为嫁妆箱子那件事,年关将近,人家招待的客人数不胜数呢,客人也都尊贵,郑江北也就不往前凑了,年底送个礼,也成了。
又和林方秋选了一天去看江大夫,毕竟回了村子后,怕下雪,路不好走,也不好出门,他们也不打算租骡车回去,冬天太冷了,万一照顾不好就得不偿失。
三个人在江大夫家吃了饭,江大夫还替林方秋把了把脉,说他的脉比之前的强,身子比上次好多了,切记多放松放松心情,要吃好。连着玉哥儿都变成了一个身体壮实的孩子,可见郑江北把两人养得多好。
说到养人,郑江北是尽心的,基本上两三日就买些肉来,也不多,就烧个菜的量,人吃好了,精神就好了,这道理他懂,平时没事就带着玉哥儿玩,帮着林方秋做做事情,带他们出去逛逛。
轮到郑江北的时候,江大夫就说了句,健壮如牛,走的时候再带两包菊花茶,去去火气。
他俩对认识不久的秦大山那里,郑江北则是送了一些自己做的,小孩子的玩意,林方秋给温轩雪绣了两个香包,里面装的是从江大夫那里拿的草药,对身体好。
等到这些都结束后,也没几天了,那要开始采办年货了。
郑江北和林方秋带着玉哥儿一起上街,去了那热闹的街道,林方秋给他们三个,一人买了一身新棉袄,再来一双新鞋,新年穿新衣,新年穿新鞋,迎接好运气,一年都顺顺利利。
他不让郑江北付钱,用他自己的钱,说这是过年的礼物,郑江北跟着笑笑,没有拒绝。
连着逛了两天,才发现要带回去的东西有点多,他们第一次一起过年没什么准头,买着买着就多了。
郑江北决定先回了一趟家,把林方秋和玉哥儿先送回去,正好带着大部分东西,就去租了骡车。
几个月没怎么回来,除了上次郑江北上次回来给玉哥改姓的时候,人的心境也都发生了变化。
到了家,把玉哥儿送到刘婶家玩,郑江北和林方秋开始在家打扫,郑江北打扫屋子,林方秋就把棉被什么的拿出来晒晒,正好天好,晚上盖了舒服。
林方秋还看到自己之前种的菜,果然没一个能吃的,想想算了。
现在天冷,到了晚上,郑江北整了一盆炭火,放在卧室,顺道开了一点窗户缝,防止万一。
晒好的被子特别暖和,三个人都睡得特别香。
郑江北在家待了两天,又回了城,准备把城里剩下的东西带回来,只剩一点了,到时候,他坐车回来就行。
腊月二十七,郑江北回了家,路不好走,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林方秋早就烧好了热水等他,前天下了一场大雪,他还怕郑江北回不来,幸好回来了。
郑江北吃了饭,洗了澡,带着玉哥儿在堂屋玩,林方秋就在旁边瞧着。
等玉哥儿玩累了,就把他放到小床上睡觉。
郑江北也和林方秋去床上,两个人还不困,就说起来悄悄话。
“我看你瞧着我和玉哥儿玩,是不是羡慕他?”
“我羡慕这做什么?”
郑江北亲了亲林方秋的嘴巴,“没事,我知道你羡慕玉哥儿,相公带你玩别的。”沾了婚的人就是不一样了,年轻好动,一刻也不想停,菊花茶对他也没用。
除夕那天,郑江北站在板凳上给大门贴春联,林方秋站在一边,给他递面糊,玉哥儿跑到刘婶家又找虎子去炫耀他的大名去了。
等两个人弄得差不多了,院子里也变得更有年味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灶房里面就热闹了,林方秋本来说自己忙得过来,但是郑江北说两个人一起干得快,两人坐一起包饺子,郑江北擀皮,林方秋就在旁边包,想着又拿着几个铜钱洗干净,也包了进去,玉哥儿在旁边拿着一小点面团玩。
到了傍晚,整了六个菜,再给一人下了一碗饺子,三个人说说笑笑,这年夜饭就开始咯~
......
除夕也有守岁的习惯,但小孩撑不住,就让玉哥儿守了一小会儿,林方秋早给人哄睡了,放到小床上。
郑江北又整了一个小的炭盆,放到卧室里,又把堂屋的盆子里,添了炭。
“冷不冷,要不要先去睡?”郑江北问林方秋。
“不冷的,相公你快来歇歇吧。”
郑江北拿了两个红薯,放到炭盆里去,加了一个铁网子,放到盆上,又放了一些橘子,花生。
“等会儿烤烤就能吃。”
郑江北挨着林方秋坐下,真好。
父母刚去世的那一年,刘婶喊着郑江北去她家过年,再后来,郑江北找到师傅了继续学手艺,就留在县城里面过年,和师傅一家吃年夜饭,但也记得回来给父母擦擦牌位,再去坟地那烧些纸钱。
现在他有了自己的家人,这是他们一起过的第一个新年。
两个人吃着东西,说着话,时间也过得快些。
林方秋则是没想到这一年,他终于不是过着只在灶房忙活着,偷偷着吃几口饭的新年了,他和玉哥儿有了新家,他们不用过那苦难的日子了,一切都好。
守岁的习惯也没有那么严格,到了子时一过,郑江北和林方秋也去睡了,但里里外外都留着灯。
临了天刚微微亮,外面的爆竹声就响起来了,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辞旧迎新,新年到。
新年一大早,玉哥儿先醒来,坐在自己小床上看着对面拉着帘子的床,也不喊闹,坐在自己床上玩,静静地等着林方秋醒后,再给他穿新衣服,昨夜,林方秋怕玉哥儿睡觉不老实,把新衣服蹬掉了,就没给他放在小床上。
也没过一会儿,帘子就拉开了,林方秋红着脸先下了床,自个先穿了衣服,然后发现玉哥儿竟然是醒着的,走过去拿了衣服替玉哥儿穿。
“阿爹,你的脸蛋红红的。”小孩观察得仔细,有什么就说什么。
“红红的才好看,新年就要红,喜庆~”林方秋还没说话,郑江北就在后面接了玉哥儿的话。
林方秋看了一眼郑江北,“相公,你先去烧水吧,等会儿要洗脸。”
“好的,夫郎。”
等人走了,林方秋脸上的热度才下去,胸口还有些痒,摇了摇头,不想刚刚那事。
一家人吃了早饭,郑江北先上了香,摆上供果,带着林方秋对着爹娘拜了拜。
林方秋正要走到旁边去,郑江北喊住他:“方秋,这是我代爹娘给你的红包,祝你新年快乐。”,是成亲第一年,新夫郎应该要有的,他父母已经不在,只能是自己代替给了。
“谢谢爹娘,也谢谢相公。”林方秋伸手接过,郑江北真的有心了。
接着,郑江北又让玉哥儿跪在软垫上,对着牌位磕了三个头。
玉哥儿说着:“孙儿郑锡钰给爷爷奶奶拜年。”这是郑江北刚刚教给玉哥儿的话。
当初给玉哥儿改姓的时候,郑江北是自己回来的,问了刘婶一些注意的问题,就提着东西去了村长那里,也不麻烦,就是老人也问了句,“这改了姓,责任就真的不一样了,江北,你可是想好了?”
“想好了。”没有犹豫,即便是不改姓,郑江北知道他的责任也是真的。
郑江北没觉得以后会后悔,他也会时不时想起,第一次抱起玉哥儿去找他阿爹的时候,小孩紧紧攥住自己衣领的手,可怜的样子;他站在原地陪着看着自己干活,傻傻的样子;他第一次喊自己父亲,开心的样子;还有自己教他写字时,乖巧的样子。不知不觉间,他们就拥有了很多记忆。
这事他想得明白,成了亲,即便是先做了父亲,可他的生活里又多了一个小小的软肋,那他也就比别人多了一份幸福,这是他的幸运。
郑江北蹲下去,摸了摸玉哥儿的脑袋,他拿出一个小红封,递给玉哥儿“锡钰,这是爷爷奶奶给你的红包,新的一年,祝福玉哥儿新年快乐,成长无忧。”
“玉哥儿谢谢爷爷奶奶!”
郑江北站起来,擦了擦眼角的泪,这都是他今早突然想到的,之前想着拜一拜就好,但突然想要重视一下,这两个人现在都是他的家人。
改姓的时候,没带他爷俩回来,是怕听到别人说些不好听的。那就趁着过年了,把这该走的仪式,都走一遍,不用大办,过了父母的眼就行。
玉哥儿这里,林方秋也没拦着他,玉哥儿跟了郑江北的姓,那就是郑家的孙子,给自家的人磕头是应该的,况且是郑江北的父母。他也想到了,郑江北会是一位好父亲,不管是对玉哥儿,还是以后的孩子。
玉哥儿磕完头,拿着软垫子跑到旁边,“阿爹,阿爹,你快来和父亲站在一起,玉哥儿要给你们磕头啦!”
林方秋笑着走过去,“我看你是想要红包吧。”玉哥儿还没发现他枕头下面的压岁钱呢~
“嘻嘻。”
等玉哥儿收到两个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就跑出去玩了,他要去刘奶奶家拜年!
林方秋正要进屋,准备拿着礼,一起去刘婶家。
“方秋,等等。”
林方秋扭头,郑江北又给了他一个红封,“这一个是我给你的,是压岁钱。”
装好红包,林方秋也从自己口袋里也掏出来一个递给郑江北,“相公,这是我给你的,新年快乐,岁岁平安。”
“我还有压岁钱啊?”
“就你能想到啊?玉哥儿都有,你跟个孩子一样,你怎么没有啊?”郑江北听出来林方秋是笑话他早上的事,他就是想亲近夫郎而已。
之后,两个人带着东西,去了刘婶家拜年,他们没什么亲戚,在村里也就和刘婶亲了。
这年过得热热闹闹。
他们都希望着,新的一年,万事顺意,幸福平安。
先提前祝大家2026 年新年快乐[亲亲][亲亲]平安健康快乐暴富[加油]
好吧,是我想过年放假了[狗头]
今天饼干上的音译刺激到我了,说,啥不累,hhhhhhh 果然逼自己一把就能写出来[狗头]现在实在是没有了[化了]我攒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