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褒姒:穿到八零做美食 > 第3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褒姒:穿到八零做美食 第3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作者:荔枝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1:23:59 来源:文学城

酥饼生意一连做了三天。

每天天不亮,周淑芬就起身和面生火,李秀花在一旁打下手。

二十几个酥饼,总能在早市上卖光。

手里攒下了两块多钱,这让李秀花脸上的愁容都淡了不少。

她甚至咬牙称了半斤肥肉,炼了油,剩下的油渣炒在白菜里,算是给家里开了荤。

这晚,母女俩正就着油渣白菜吃晚饭,院门被“哐当”一声推开了。

“哟,吃饭呢?”一个高嗓门响起,带着一股风尘仆仆的气息。

周淑芬抬头,看见一个身材微胖、穿着灰色工装的男人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笑,眼神却精明地在她脸上和饭桌上扫了一圈。

正是她这具身体的哥哥,周建国。

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剪着齐耳短发、穿着蓝底白点衬衫的年轻女人,皮肤微黑,嘴角微微下撇,透着几分厉害相。

这是周建国的对象,赵桂兰。

“建国回来啦?桂兰也来了?吃饭没,快坐下一起吃点儿。”李秀花连忙起身,有些局促地招呼,下意识地把那盘油渣白菜往桌子中间推了推。

周建国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拿起一个窝头咬了一口,眼睛却盯着周淑芬:“听说淑芬好了,还做起买卖了?行啊妹子,因祸得福了这是。”

赵桂兰没坐,站在周建国身后,眼神在周淑芬身上逡巡,语气带着探究:“可不是嘛,镇上都在传,说淑芬妹子手艺好,做的饼一毛五一个都抢着要。妈,您这可真是享上姑娘的福了。”

李秀花脸上的笑容僵了僵,没接话。

周淑芬放下筷子,拿起搪瓷缸子喝了口水,动作不疾不徐。

她知道,该来的总会来。

“哥,桂兰姐。”她淡淡打了声招呼,没有多余的热情。

周建国见她这反应,心里有些不舒服。

以前这个妹妹见了他,总是怯怯的,带着点讨好,现在这眼神,平静得让人发毛。

他清了清嗓子:“淑芬啊,你这做买卖,本钱是妈给你的吧?听说还把买煤球的钱垫进去了?”

李秀花忙道:“就垫了一点,淑芬第二天就还我了。”

“妈,我不是怪您。”周建国打断她,看向周淑芬,“我就是想说,这做买卖有风险,投机倒把的名声可不好听。

你一个姑娘家,还是稳当点好。”

赵桂兰在一旁帮腔:“就是。再说了,那面粉、糖多金贵?咱家统共就那么点家底,经不起折腾。我与建国眼看就要结婚了,处处都要用钱。”

话里话外,都在点明周淑芬动了家里的资源,损害了周建国的利益。

周淑芬心中冷笑。

她放下搪瓷缸,发出轻微的“磕哒”一声。

“哥,桂兰姐,你们的意思我明白。”她抬起眼,目光清凌凌的,“做买卖的本钱,是我跟妈借的,已经还了。用的面粉和糖,是我那份口粮里省出来的,没动哥的。至于风险。”

她顿了顿,唇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我跳河都不怕,还怕这个?”

周建国和赵桂兰被她这话噎得一怔。

“你。”周建国脸上有些挂不住,“我这是为你好!”

“我知道哥是为我好。”周淑芬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是这几天卖饼攒下的毛票和硬币,她数出一块五毛钱,推到周建国面前,“这钱,算是我用了家里锅灶和柴火的费用,还有这几天妈帮我忙的辛苦钱。哥要结婚,我做妹子的,理应表示一下。”

这一手,完全出乎周建国和赵桂兰的意料。

他们本是来兴师问罪,顺便敲打一下,让她把赚的钱交出来,或者至少别再“浪费”家里资源,没想到周淑芬直接拿出钱,还说得如此滴水不漏,倒显得他们小气了。

周建国看着那一块五毛钱,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一块五,差不多是他三四天的工资了。

赵桂兰眼睛盯着那钱,扯了扯周建国的衣角。

周建国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还是伸手抓过了钱,迅速塞进裤兜,仿佛慢一点就会被人抢走似的。

他脸上挤出一个干巴巴的笑:“淑芬懂事了,哥心里有数。”

那语气,与其说是欣慰,不如说是被堵住了嘴的憋闷。

赵桂兰见钱到手,脸色好看了些,但目光在周淑芬脸上转了一圈,又落在她那个装钱的小布包上,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她笑着对李秀花说:“妈,淑芬妹子这么能干,以后您就等着享福吧。不过啊,这姑娘家抛头露面的,终归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有个正经工作,找个好对象才是正理。”

“桂兰姐说得是。”周淑芬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句,拿起筷子继续吃饭,仿佛刚才那场交锋从未发生。

她这副油盐不进的模样,让周建国和赵桂兰觉得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满肚子的话再也说不出来,只得悻悻地又说了几句闲话,便起身离开了。

一场风波,看似被一块五毛钱暂时压了下去。

但周淑芬知道,这只是开始。

哥哥和未来嫂子的贪念,绝不会满足于这点小钱。

她必须更快地积累资本,拥有真正不受制于人的底气。

*

第二天去早市,周淑芬敏锐地发现,旁边多了个卖烧饼的摊子。

那摊主是个黑瘦的中年男人,看她的眼神带着明显的敌意。

她的酥饼刚摆上,那男人就扯开嗓子吆喝:“烧饼,又大又实惠的烧饼,五分钱一个。管饱!”

声音洪亮,刻意压过了她这边的安静。

有熟客过来买酥饼,那男人就阴阳怪气:“哟,现在的人真有钱,一毛五买个巴掌大的饼,啧啧,够我买三个烧饼了。”

一些犹豫的顾客听了,果然转向了烧饼摊。

李秀花气得脸色发白,低声对周淑芬说:“是东街的王老五,以前也卖烧饼,没见这么能吆喝。肯定是看咱们生意好,眼红了!”

周淑芬面色不变。

竞争,在哪里都存在。

昔日后宫争宠,手段比这狠辣百倍。

她甚至没有多看王老五一眼,只是将带来的酥饼摆放得更整齐了些,特意将几个掰开一小半、露出诱人千层酥皮的饼放在最前面,如同无声的展示。

那浓郁的、与众不同的甜香,依旧固执地弥漫在清晨的空气里,与烧饼的朴素面香泾渭分明。

这时,陈校长又来了。

“小周同志,今天还是五个。”陈校长笑着递过钱,拿起一个酥饼,当场就掰开吃了,满足地叹了口气,“就馋这一口。我老伴儿都说,你这饼比省城百货大楼里卖的还好吃!”

这话声音不小,周围的人都听见了。

省城百货大楼!那可是清水镇人眼里顶高级的地方!

陈校长是文化人,他的话有分量。

原本被王老五吆喝走的几个顾客,又犹豫着转了回来。

“给我来一个尝尝!”

“我也要一个!”

王老五见状,脸色铁青,猛地将手里的擀面杖往案板上一摔,发出“砰”的一声闷响,吓得旁边一个带孩子的大婶一哆嗦。

他梗着脖子,声音又拔高了一度:“烧饼,热乎实惠的烧饼,童叟无欺!”

然而,对比周淑芬摊位前那虽不喧闹却持续不断的客流,他这边的叫卖声显得愈发空洞。

有几个原本想买烧饼的人,看看那边精致特别的酥饼,再看看王老五那阴沉的脸,脚步顿了顿,最终还是走向了另一边。

王老五见状,脸色更加难看,吆喝声也更大了,却再也压不住周淑芬这边逐渐回暖的人气。

周淑芬一边收钱拿饼,一边冷静地观察。

她注意到,今天询问和购买的人里,生面孔多了些,有些明显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家派来的帮佣。

她的酥饼,凭借口碑,正在逐渐突破最初的顾客圈层。

但同时,王老五这样的地头蛇被触怒,后续的麻烦恐怕不会少。

她意识到,光靠口味和偶尔的“权威认证”还不够。

她的产品需要更清晰的定位,也需要应对模仿和竞争的手段。

王老五的烧饼走的是廉价管饱的路子,她的酥饼追求的是精致和独特体验,本就不是同一类客群。

但市场就这么大,冲突不可避免。

她想起宫中赏赐臣子,有时并非直接给予金银,而是一些代表荣耀和独特性的物件。

或许,她也可以给她的酥饼,增加一点“独特性”。

这天收摊回家,周淑芬没有立刻准备明天的材料,而是对李秀花说:“妈,我记得你以前绣花的绷子还在吗?”

李秀花不解:“在是在,你找那个干啥?”

“有用。”

周淑芬找出蒙尘的绣花绷子和一些零碎彩线。

她不会复杂的绣工,但简单的勾勒形状还行。

她回忆着西周青铜器上常见的云雷纹,用最细的线,在准备用来包酥饼的油纸一角,绣上了一个简化版的、古朴的螺旋纹样。

针脚稚嫩,图案简单,但印在粗糙的油纸上,却莫名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带着古意的标识。

“这是?”李秀花看着那花纹,觉得眼生,又有点好看。

“免得有人以后冒充咱们的饼。”周淑芬淡淡道。

李秀花拿起一张绣好纹样的油纸,对着光仔细看,嘴里喃喃:“这心思,怕是镇上的会计都想不出来。”

这孩子,落了一次水,真像是把魂儿换了一遍。

第二天,周淑芬带着独特纹样油纸包裹的酥饼出现在早市上。

陈校长拿到手,端详了一下那花纹,笑道:“小周同志,你这饼越来越有讲究了。”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却似乎在无声地宣告:此饼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果然,有细心的顾客注意到了这个变化,拿着油纸翻来覆去地看,好奇地问:“老板娘,这画的是啥?怪好看的。”

周淑芬只微微一笑:“就是个记号。”

这神秘的“记号”,反而更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连带着对饼本身也更高看了一眼。

仿佛拿着这带标记的油纸包,品味也跟着提升了一截。

王老五看着那边络绎不绝的客人,又看看自己摊前冷清的模样,狠狠啐了一口,眼神阴沉。

他盯着周淑芬摊位上那显眼的油纸包,又看看自己简陋的草纸,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狠厉。

光靠吆喝和压价看来是不行了,得想点别的法子。

风起于青萍之末。

周淑芬知道,她这点小生意,算是真正在这清水镇扎下了一根细弱的根,而随之而来的,不仅有阳光雨露,也必然有风霜雨雪。

她抬眼望向镇子外那条通往县城的土路,心中那个“建国”的蓝图,似乎清晰了一分。

下一步,不能只困在这小小的早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