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备用车平稳地停在巷口时,桂花香被巷子里飘来的烟火气冲淡了些。于植拉开副驾车门,看着许様裹着他的西装外套坐进去。“这家店开了十几年,老板是南方人,馄饨皮都是手工擀的。”他发动车子时,特意调大了空调暖风。
巷子不深,尽头的“老周馄饨”亮着暖黄的灯,玻璃门上蒙着层薄薄的水雾。老板看见于植就笑着迎上来:“于主任,还是老样子?虾仁鲜肉馅,多加醋?”转头看见许様,又补了句,“这位姑娘看着面生,要不要试试我们的荠菜虾仁馅?清热鲜灵。”
于植回头“你可以吗?”许様点头,于植替她应下:“各来一碗,两碗都多放香菜。”他引着她坐在靠窗的小桌旁,桌上的白瓷醋瓶擦得锃亮,瓶身上还印着褪色的“为人民服务”字样,和发改委的搪瓷杯莫名呼应。
等待馄饨的间隙,店里的电视正放着本地新闻,画面闪过盛达集团的厂房,配着“助力园区升级”的解说词。
馄饨很快端上来,白瓷碗里飘着翠绿的香菜,馄饨在汤里浮着,像半透明的月牙。许様舀起一个吹了吹,咬开薄皮的瞬间,鲜美的汤汁在舌尖化开,带着点荠菜的清苦,竟和家乡的味道有几分像。她忽然想起母亲煮的馄饨,眼眶微微发热。
“好吃吗?”于植看着她,自己碗里的馄饨还没动,指尖摩挲着温热的碗壁。
许様用力点头,嘴角沾了点汤汁:“比学校食堂的好吃多了。”她抬手去擦,于植递来一张纸巾,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手背。
店里很静,只有电视的声音和汤匙碰碗的轻响。于植终于拿起勺子,却没急着吃,看着她小口吞咽的模样,忽然说:“这两天,辛苦你了。”
许様的动作顿住,抬头看他。“从会议上直接点出政策漏洞,到园区内实地调研。”于植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这些事,很多在园区待了几年的老同事都未必能做到。”
许様的耳尖红了,低头搅了搅碗里的馄饨:“这是我该做的,调研本来就该记真事、说真话。”她顿了顿,像是下定了决心,“其实,这次调研不只是帮张教授做课题,我打算用这个方向做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论文?”于植抬眼,眼里多了几分惊讶,随即化为赞许,“这个选题很好。小微企业的生存困境,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缺钱缺政策,而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出了问题。”他放下筷子,语气格外认真,“如果你需要,发改委的历史补贴数据、政策调整档案,还有我这几年积累的企业走访记录,都可以给你用。有不懂的政策细节,随时问我。”
许様的心里忽然涌上来一股暖流,她知道,这些数据和记录,对一个官员来说是“家底”,不是谁都愿意轻易示人。
“谢谢您,于主任。”她眼睛亮晶晶地抬眼看他,“其实我一直想问,您明明可以顺着李副区长的意思,和盛达合作,既轻松又能出政绩,为什么非要护着这些小微企业?”
于植看着窗外的夜色,巷口的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刚工作时,我爸跟我说,当官的要‘看得见炊烟,听得见哭声’。”他的指尖在碗沿轻轻划着,“那些小微企业主,不是统计报表上的数字,他们的日子过好了,园区才是真的好。”
许様想起父亲常说的“为官当有初心”,以前总觉得是空洞的口号,直到遇见于植才明白其中含义。
“于主任,您是真的对小微企业好。”她抬起头,笑得格外真诚,“不是装出来的,是实打实的好。”
于植看着她发亮的眼睛,忽然笑了,眼角的锐利彻底化开,只剩下温柔:“能被你这个较真的博士看出来,看来我没白做。”
两人都没再说话,安静地吃着馄饨。汤里的热气模糊了玻璃,把外面的夜色挡在外面,只剩下碗里的鲜香和彼此的呼吸声。
[垂耳兔头][垂耳兔头][垂耳兔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