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琳的指尖悬停在量子终端上方,全息投影中的两组未来图景正在发生微妙的拓扑变换。她突然注意到菲尔兹奖颁奖台上,白发韩旭的领针正是那枚克莱因瓶耳钉的变体;而黑暗未来中那些培养舱排列的形状,恰好构成黎曼ζ函数前七个非平凡零点的空间分布。
"这不是选择..."她喃喃自语,怀表的齿轮突然加速运转,表盘玻璃下浮现出新的微观刻痕——一组四维超球面坐标方程。与此同时,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开始自主输出数据,屏幕上流淌的代码逐渐组成莫比乌斯带的形状。
窗外传来不自然的雷暴声。金琳冲到窗前,看见七架无人机正在暴雨中排列成正十二面体阵列,每架机腹都投射出不同颜色的激光束。这些光束在云层中交汇的瞬间,太平洋上空的卫星云图突然在实验室屏幕闪现——风暴眼中心出现了一个完美的圆形真空带,坐标与她怀表背面刻着的数据误差不超过0.0001度。
"原来这就是观测方式..."金琳猛地抓起背包,那本《九章算术》突然自动翻到"勾股"章,泛黄的纸页上浮现出由荧光墨水绘制的三维海图。当她用怀表盖按压某个特定点时,书页竟然浮起一厘米厚的立体投影,展示出透明金字塔在海底的具体方位。
走廊突然响起杂乱的脚步声。金琳迅速熄灭屏幕,却看见七个Ω系列克隆体以完全同步的步伐从门前经过。最诡异的是,他们每个人都捧着不同版本的《九章算术》——从竹简到电子阅读器。Ω-7突然转头,镜片后方的眼睛闪烁着和韩旭完全相同的数据流金光。
"他在等你证明。"七个克隆体异口同声地说,声音重叠出诡异的和声效果,"在分形时间的第七个拐点。"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突然喷出淡蓝色雾气。金琳警觉地后退,发现这些"雾气"其实是纳米级的量子比特结晶,正在空中自发组成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的证明过程。她的怀表开始发烫,表盖内侧那行文字下方,又浮现出一串更小的字迹:
"当所有维度坍塌成诗行"
窗外,暴雨中的无人机群突然同时转向,将激光束聚焦在数学系楼顶的天文观测台。铜牌上的黎曼公式在强光照射下,那个手绘的心形符号竟开始顺时针旋转,逐渐变成Ω的形状。
金琳的太阳穴突突跳动,她突然理解了韩旭留下的所有线索——那些看似离散的数学符号、时间坐标、量子现象,其实都是同一个高维结构在不同层面的投影。就像黎曼猜想中那些分布在临界线上的零点,表面毫无规律,实则遵循着最深刻的对称性。
她抓起仍在发热的怀表冲向门口,却在走廊拐角撞上一个温暖的胸膛。熟悉的雨后青苔气息扑面而来,但当她抬头时,看到的却是Ω-3戴着破损眼镜的脸。
"带着这个去风暴眼。"克隆体塞给她一个十 二面体晶体,内部封存着一段动态记忆——十五岁的韩旭在高中教室黑板上写下一行尚未完成的证明。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画面里的少年突然转向镜头,用现在时的口吻说:"记得把无穷乘积展开。"
整栋建筑突然剧烈震动。金琳踉跄着扶住墙壁,看见窗外景象正在发生拓扑变换——校园草坪卷曲成黎曼曲面,图书馆的哥特式尖顶像橡皮泥般被拉长成奇异吸引子。而在这超现实图景的中心,太平洋上空的 storm 眼正不断扩大,内部隐约可见透金字塔的虚影。
"开始了..."Ω-3的眼镜片炸裂,露出底下与韩旭完全相同的眼睛,"维度折叠。"
怀表突然在金琳掌心剧烈震动,表盘上的罗马数字全部脱离原位,在空气中组成一个四维超立方体的展开图。每个面上都闪烁着不同时间点的画面:高中教室、MIT走廊、深海实验室......以及一个尚未发生的场景——无数个韩旭的量子态在黎曼ζ函数的零点上同时向她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