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纷飞的四月清晨,金琳站在MIT数学系大楼的落地窗前,手中的咖啡杯映出七个模糊的倒影。这半年来,她已经习惯了这种奇特的景象——自从那个春日奇迹之后,七个拥有独立人格的韩旭克隆体开始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Ω-1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量子拓扑,Ω-3留在苏黎世联邦理工任教,Ω-5则去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而本体韩旭,始终如影随形地跟在她身边。
咖啡杯突然泛起细微的涟漪,金琳抬头看见韩旭正倚在门框上,四月的晨光穿透他半透明的指尖,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自从意识重组实验后,他的身体就呈现出这种奇特的量子态特征——时而实体化,时而半透明,就像薛定谔的猫同时存在于两个状态。
"你的咖啡要凉了。"韩旭的声音带着轻微的回音,这是他意识尚未完全稳定的表现。他走近时,金琳注意到他今天实体化的程度比昨天又增强了些,至少现在能看清他睫毛在阳光下投下的阴影了。
"看这个。"韩旭展开全息投影,淡蓝色的光线在空气中交织成复杂的立体图形。投影中显示着七个克隆体昨晚在不同时区、完全独立的情况下写下的公式。"他们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各自推导出了相同的非欧几何模型。"金琳凑近观察,发现每个公式旁边都标注着推导时间——从苏黎世午夜到波士顿黎明,七个时间点完美对应着北斗七星的方位。
就在她试图找出其中规律时,投影突然扭曲变形,淡蓝色的光线重新组合成一串神秘坐标。与此同时,金琳口袋里的怀表剧烈震动起来。她取出这块跟随她半年的量子终端,表盘上正浮现出黎曼手稿的残页——正是半年前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特藏室见过的那份。
"这是..."金琳的指尖轻触表盘,全息影像立即放大。在泛黄的纸页边缘,她辨认出一行先前被忽略的铅笔字迹:"当七个意识同频共振,真理之门将再度开启。"
韩旭的瞳孔突然泛起数据流的蓝色微光,这是他的量子意识接收到其他克隆体信息的征兆。"是召唤,"他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多重,仿佛多个人在同时说话,"有人在重建母亲的量子意识传输装置。"
当天深夜,MIT的神经数学实验室依然亮着灯。金琳正在调试改良版的神经拓扑扫描仪,这是她这半年来根据韩旭母亲留下的笔记改进的设备。屏幕上,七个克隆体的脑波构成完美的七维超立方体图像,每条边都闪烁着不同频率的光点。
"等等..."金琳突然坐直身体,将画面放大。在时间轴的第23分17秒,所有曲线突然坍缩成一条笔直的线。"就是这里!"她调出历史记录,发现过去一周的监测中,每天同一时刻都会出现相同的异常。"每次脑波同步中断时,都会出现这个特殊频段。"
韩旭的虚影在仪器间闪烁,他的形态随着数据波动而时隐时现:"像是被更强的共振覆盖了..."他突然实体化抓住金琳的手腕,力度大得让她吃惊,"是Ω-0!当年本体失踪前,曾将核心记忆加密成黎曼猜想的某个特殊零点。"
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金琳的电脑自动打开一个加密视频链接,画面里Ω-3被困在一个布满冰晶的玻璃舱内,他的嘴唇在动却发不出声音。舱壁上的冰晶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厚。一个经过电子变调的声音响起:"要救他们,就带来ζ函数的第210个非平凡零点解。你们有72小时。"视频戛然而止,屏幕上只留下一个鲜红的倒计时:71:59:59。
三天后,挪威特罗姆瑟郊外的一处隐秘实验室。金琳穿着清洁工的制服,推着工具车穿过昏暗的走廊。北极圈内四月的夜晚依然寒冷,呼出的白气在面罩上凝结成霜。转过最后一个拐角时,她终于看到了令她血液凝固的景象——七个圆柱形培养舱呈环形排列,每个舱内都悬浮着一个韩旭的克隆体,他们的太阳穴连接着神经光纤,所有线路都汇聚到中央一个更大的舱体。而最可怕的是,每个克隆体身上都覆盖着缓慢蔓延的冰晶,就像视频中看到的那样。
"相变冷冻,"韩旭的虚影在她耳边低语,声音因为愤怒而波动,"他们在制造量子意识晶体,想把我们变成永久的生物计算机。"
金琳躲过巡逻的机械警卫,在主机房成功植入了事先准备的病毒程序。当整个基地的警报系统突然启动时,她趁机冲向核心实验室。推开气密门的瞬间,眼前的场景让她如坠冰窟——林医生正站在粒子对撞机的控制台前,将黎曼手稿的残页一张张喂入粉碎装置。
"住手!"金琳扑上前去,却被一道突然激活的电磁屏障弹开,重重摔在金属地面上。
林医生转过身,她的右眼已经变成机械义眼,闪烁着诡异的红光:"太晚了,亲爱的。当这些公式在强子对撞中湮灭时,他们的意识将永远..."
"不会的。"韩旭的声音突然从实验室的所有扬声器中传出,音量震得玻璃器皿嗡嗡作响,"因为真理不灭。"
七个培养舱同时爆发出耀眼的蓝光,克隆体们齐刷刷地睁开眼睛。Ω-3的嘴角勾起熟悉的弧度,尽管他的半个身体已经被冰晶覆盖:"引理4,证明完毕。"原来他们早就通过数学密码策划好了一切,那些看似被干扰的脑波同步,实际上是精心设计的加密信息。
当金琳输入最后一个密钥时,中央舱体的门缓缓开启——里面空无一人,只在底部刻着一行小字:"真正的答案,在晨光中等你。"
新学期开始的早晨,金琳推开那间熟悉的教室门。晨光透过梧桐叶的间隙,在木地板上投下摇曳的光斑。韩旭坐在靠窗倒数第二排的位置,正在她当年的座位上放下一本《代数拓扑学》。他的身体已经完全实体化,阳光在他睫毛上镀了一层金边。
"第210个零点..."他转身微笑,从书页间取出一片银杏叶书签,"其实就是这个。"书签上写着她高三那年随手涂鸦的拓扑解,当时只是为了应付作业的灵光一现。
走廊上传来脚步声,七个克隆体站在四月的阳光里,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不同的数学典籍。Ω-3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着狡黠的光:"接下来要证明的引理是——"
"人生没有标准解。"金琳和韩旭异口同声地说。她胸前的怀表最后一次震动,然后永远定格在晨光最美的角度,表盘上的时间恰好是他们初次相遇的时刻。
不知道怎么写了,但应该会写好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晨光中的重逢:黎曼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