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白月光不需要剧本 > 第11章 逃离的序幕与无声的宣战

白月光不需要剧本 第11章 逃离的序幕与无声的宣战

作者:萧涴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15:41:31 来源:文学城

图书馆那次近乎对峙的谈话之后,世界仿佛被抽走了所有杂音。

姜榆脑海中持续数月之久的系统嗡鸣与尖锐警告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真空的绝对寂静。

这种寂静起初带来的是强烈的不适应,如同一个长期戴着镣铐行走的人突然被卸去所有束缚,反而有些不会走路了。

她总是下意识地停顿,确认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是否完全源于本心,每一次抬手、每一次呼吸是否真的不再受到无形力量的监视。

就像刚从深海浮出水面的人,需要反复确认空气的真实,才能敢大口呼吸。但几天过去,当指尖触碰到书本时的专注、听到急救车鸣笛时的本能警觉、甚至只是望着窗外流云时的松弛,都清晰地告诉她——这份自由是真实不虚的。

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与轻盈感包裹了她,仿佛长久以来压在肩背的巨石被彻底移开,她终于可以纯粹地思考,纯粹地感受,纯粹地做自己。

然而,这份自由的甜蜜如同清晨的露珠,稍纵即逝,紧随其后的是更深的忧虑,像潮水般漫过心防。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系统的休眠绝不意味着终结。那更像是一头被暂时击退的凶兽,蛰伏在意识的暗处,舔舐着被沈沉桉的力量撕裂的伤口,默默积蓄着力量,随时可能以更狂暴、更不可控的姿态反扑。

沈沉桉的介入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他斩断了她身上的无形丝线,让她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却也让她彻底暴露在制定这些规则的更高维度的注视之下。

她就像一个擅自改写剧本的演员,虽然暂时逃离了舞台,却终究逃不过幕后操盘者的视线。

继续留在他身边,风险太高。一旦系统修复完成,很可能会因为她之前的反抗和“背叛”进行更残酷的惩罚——或许是更彻底的意识抹杀,或许是更极端的行为操控。而更让她恐惧的是……她发现自己开始不受控制地贪恋起那份不该属于她的温暖与庇护。

那个在图书馆里,他俯身逼近的瞬间,他指尖停留在她唇瓣的灼热温度,仿佛还残留在皮肤表层,每次回想都能引发一阵细微的战栗;他呼吸交织时带来的清冽气息,混合着淡淡的雪松味,至今还萦绕在记忆里;还有他眼底深处翻涌的、被强行压抑的暗流,那里面有愤怒,有心疼,有势在必得的笃定,还有一丝她不敢深究的温柔……

所有这些细节,都在她冰封已久的心湖里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圈圈涟漪,并且有逐渐扩大、演变成惊涛骇浪的趋势。

她害怕,怕再在他身边待下去,这份依赖会彻底冲垮她挣脱命运牢笼的决心和勇气;怕自己会沉溺在这份危险的温暖里,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她本该拥有的、不被操控的人生。

逃离,必须逃离。在系统恢复之前,在沈沉桉布下的无形之网彻底收拢、让她无处可遁之前,在她自己……彻底迷失在这份禁忌的情感里之前。

机会来得比她预想的更快。医学院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一张色彩鲜明的巨幅海报吸引了她的目光——“无国界医生组织预备成员招募暨国际医疗援助项目”。

项目地点是某个刚刚经历战火、百废待兴的北非国家,那里基础设施残破,疾病肆虐,急需儿科医生以及擅长处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专业人员,项目期至少一年。

就是它了。姜榆的心脏猛地一跳,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她,这是她唯一的机会。地理上的距离足够遥远,横跨半个地球的距离,足以形成一个物理屏障,让可能恢复的系统难以精准定位和施加影响。

当地复杂的环境,混乱的局势,也能为她提供一定程度的隐蔽性,让她像一粒沙融入沙漠,不被轻易找到。

而最重要的是,这项工作的性质——深入最需要帮助的地区,用她的医术去减轻痛苦,去拯救生命——这正是她作为一名医生灵魂深处最纯粹的追求,是她穿越到这个被系统操控的世界以来,一直渴望却无法触及的道路。

在那里,她不再是“姜榆”这个被设定好的角色,不再是沈沉桉的“白月光”,她只是一名医生,一名用专业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医生。

申请过程顺利得超乎想象。她无可指摘的专业成绩,让面试官眼前一亮;流畅的英语和法语能力——这是她穿越前就掌握的技能,如今被她谨慎地归结为过人的语言天赋和刻苦自学——让她在沟通能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还有在急救社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面对模拟突发事件时展现出的惊人冷静,都让她在众多优秀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面试在一个阳光充足的下午进行。面试官是一位眼神锐利、气质干练的中年女医生,姓陈,是无国界医生组织的资深成员,肩章上代表着无国界医生的蓝色十字标识显得格外庄严。

“姜榆同学,你的专业素养毋庸置疑。”陈医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许久,“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你身上某种超越年龄的坚定,或者说……一种经历过巨大压力后的沉淀感。”

她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那里的条件远超你想象的艰苦,缺水缺电是常态,食物单调匮乏,甚至可能伴随着武装冲突的不可预知的危险。你还这么年轻,有大好的前途,真的准备好了吗?准备好离开舒适区,去面对真正的、残酷的战场了吗?”

姜榆抬起眼,迎上陈医生的目光,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犹豫,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陈医生,我一直相信,医生的价值不在于身处多么优越的环境,而在于能否在关键时刻为患者带来希望。我从学医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等待着这样一个机会。那里的人们需要医生,需要帮助,我相信我准备好了。”

她的话语不华丽,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真诚。陈医生深深看了她一眼,眼底闪过一丝赞许,最终,在评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欢迎加入,姜医生。”

拿到正式录用通知和行程安排的那天晚上,姜榆在宿舍里开始了悄无声息的整理。

行李非常简单,几套便于行动的耐磨衣物,塞得满满当当的专业书籍和研究笔记,还有一个配备了基本手术器械和常用药品的便携式医疗包——这是她的武器,也是她的底气。

当她的指尖触碰到书桌上那支钢笔时,动作不由自主地停顿了。那是一支设计精致的钢笔,笔身上镶嵌着细碎的钻石,在灯光下折射出微弱的光芒,冰凉的金属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开来,带着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她记得,这是沈沉桉在她这个身份的生日时送的礼物。那天,他把笔递过来时,脸上是一贯的漫不经心,仿佛只是随手送出的一件普通物品,可那双深邃的眼眸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像是在观察她的反应。

这支笔,象征着那个她一直试图扮演却始终格格不入的世界——那个精致、浮华,却充满了束缚的世界。她曾想过把它扔掉,或者留在宿舍里,当作这段荒诞经历的遗弃品。

然而,她的指尖在笔身上轻轻摩挲了几下,感受着冰冷金属下的细腻纹路,最终,还是将它轻轻放进了行李箱最内侧的夹层里。她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纪念,纪念这段充满挣扎与伪装的旅程,纪念那个曾在黑暗中为她劈开一道缝隙的人,仅此而已。

她没有告知任何人她的决定,包括这具身体名义上的父母——他们对这个“女儿”向来疏离,或许她的离开,对他们来说也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她唯一需要告别的,似乎只有沈沉桉。

但她不敢当面告诉他,甚至不敢给他发一条私人信息。她怕自己一听到他的声音,一看到他的眼神,所有的决心都会土崩瓦解。

于是,在那个飞往北非的航班起飞前夜,姜榆坐在机场候机楼的椅子上,连接了公共网络,给沈沉桉的邮箱发送了一封措辞极其严谨、冷静,甚至可以说是疏离的邮件。

邮件内容很短:“沈先生,感谢您这段时日以来的诸多照顾。本人有幸获得一个极其珍贵的参与国际医疗援助项目的机会,需即刻动身前往项目地,归期未定。前路漫漫,各自珍重,无需挂念。姜榆敬上。”

每一个字,都是她反复斟酌后写下的,刻意避开了所有可能泄露情绪的词语,努力维持着一种礼貌而疏远的距离。鼠标点击发送键的瞬间,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沉重搏动的声音,手心里沁出了冰凉的薄汗。

她知道,那个男人从来都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人,她无法预测这封邮件会引发怎样的波澜。或许他会愤怒,或许他会不屑一顾,或许他会立刻动用所有力量找到她。但箭已离弦,她没有回头路了。

发送完邮件,她关掉电脑,将其塞进背包里,然后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机场的广播声、脚步声、行李滚轮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嘈杂的背景音,可她的心里,却一片空旷。

她想起了沈沉桉在图书馆里说的那句话:“从今往后,做你自己就好。其他的,交给我。”那时,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让她几乎要溺毙在那份突如其来的安全感里。可她不能,她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再次交到别人手里,哪怕那个人是沈沉桉。

翌日清晨,天际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整个城市还沉浸在最后的睡梦之中,只有零星的环卫工人在清扫街道,空气里带着清晨特有的清冷。一辆普通的出租车载着姜榆,悄无声息地驶向国际机场。

车窗外的街景飞速倒退,熟悉的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下的樱花树、甚至是她曾和沈沉桉擦肩而过的路口……所有的一切都逐渐模糊、缩小,最终彻底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姜榆将额头抵在冰凉的车窗上,闭上眼睛,感受着与这座承载了她太多挣扎与伪装的城市的最终告别。泪水无声地滑落,顺着脸颊滴落在手背上,带着一丝温热的凉意。这不是懦弱的泪,而是告别过去的仪式,是迎接新生的决心。

就在她乘坐的航班挣脱地心引力,冲上万米高空,朝着遥远而陌生的非洲大陆疾驰而去的同时,沈沉桉放在他那间顶级公寓书房桌面的私人手机,屏幕无声地亮起,显示收到一封新邮件。

他刚刚结束一个持续到凌晨的跨洋视频会议,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眼底布满了淡淡的红血丝,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依旧锐利如鹰,没有丝毫浑浊。他随手拿起手机,指尖划过屏幕,点开了那封邮件。发件人地址是陌生的公共邮箱,可发件人姓名栏里的“姜榆”两个字,却让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邮件内容极其简短,他一眼便扫完了全文。房间里瞬间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连窗外传来的轻微风声都清晰可闻。

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仿佛只是读到了一则无关紧要的新闻,可握着手机的右手,指节却因为过度用力而泛起了森白的颜色,青筋隐隐凸起。那双总是深不见底的眼眸,此刻像是凝聚了一场即将席卷一切的暴风雪,冰冷的寒意从眼底蔓延开来,几乎要将整个房间冻结。

他缓缓起身,踱步到巨大的落地窗前,沉默地俯瞰着脚下这座正在晨曦中逐渐苏醒的城市。远处的天际线泛起淡淡的金色,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上,勾勒出温暖的轮廓。可这温暖,却丝毫无法驱散他心中的寒意。

他清楚地记得,就在几天前,那个女孩还在他的面前,泪水涟涟,眼神里满是无助与依赖。他以为,他已经为她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以为她会选择留在他身边,和他一起面对那个该死的系统。可他没想到,她竟然选择了逃离,选择了不告而别。

“不告而别……”他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声音里带着一种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苦涩与愤怒。他给了她信任,给了她承诺,甚至愿意为她对抗那个未知的、强大的系统,可她却用这样一种方式,轻易地否定了他所有的付出。

良久,他拿起放在桌面上的另一部造型特殊的加密通讯器,按下了一个单键直通的快捷键。通讯器接通的瞬间,他的声音透过线路传出,冰冷得不带一丝人类的情感,却蕴含着足以让空气凝结的压力:“查。”

一个字,简洁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姜榆。”沈沉桉的目光依旧锁定在窗外遥远的天际线,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某架航班划过云层留下的淡淡痕迹,“动用所有能动用的资源,全球范围内。二十四小时之内,我要知道她精确的落地坐标和最终目的地。”

“明白,沈先生。我们立刻启动全球追踪系统,一定在规定时间内给您答复。”

“嗯。”他应了一声,直接挂断了通讯。

结束这通短暂的通话后,沈沉桉依旧站在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通讯器冰冷的外壳。他想起了第一次见到姜榆的情景,那时的她,还在扮演着那个柔弱天真的青梅竹马,眼神里却藏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警惕和疏离。

他被这种矛盾吸引,开始关注她,观察她。他看着她在实验室里专注操作的样子,看着她在急救社里冷静处理伤口的样子,看着她在面对系统控制时痛苦挣扎的样子……每一个瞬间,都让他更加确定,这个女孩,远比她表现出来的要坚强、要耀眼。

他承认,他对她动了心。这份心动,无关系统设定的“白月光”身份,无关她的外貌或家世,只是因为她是姜榆——那个在绝境中挣扎,却从未放弃过自我的姜榆。他想保护她,想让她摆脱系统的控制,想让她真正地做自己。可他没想到,他的保护,竟然成了她逃离的理由。

他的唇角,极其缓慢地勾起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那笑容里带着势在必得的笃定,还有一丝被冒犯后的偏执:“躲?”

他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几乎要被空气吞没,像是在对那个已经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孩下战书,又像是在陈述一个早已注定的结局:“阿榆,你难道不知道,只要我想,这个世界……其实很小吗?”

他不会允许她就这样消失在他的世界里。她是他认定的人,哪怕她逃到天涯海角,他也会把她找回来。他会让她明白,逃离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猎人的搜寻网,已经无声地撒向了全球。这场跨越大陆与海洋的博弈,在她起飞的这一刻,正式拉开了序幕。她奔赴她选择的战场,去践行医者的誓言;而他,将奔赴他的战场,去追回他认定的人。

他转身回到书桌前,打开电脑,屏幕上立刻跳出了无数条数据和信息。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着,眼神锐利而专注。二十四小时,他有的是耐心和能力,等到那个女孩的消息。

而此刻,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姜榆正靠在窗边,望着窗外一片蔚蓝的天空。云层在脚下翻滚,像一片柔软的白色海洋。她不知道,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追寻,已经悄然开始。她只知道,从这一刻起,她要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医术,在那个陌生的土地上,书写属于她自己的人生。

只是,每当她闭上眼睛,脑海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沈沉桉的脸庞,浮现出他在图书馆里说的那句话:“从今往后,做你自己就好。其他的,交给我。”心脏的位置,总会传来一阵细微的刺痛,让她忍不住想,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

但她很快便摇了摇头,将这些纷乱的念头驱散。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她不能回头,也回不了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