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白事 > 第1章 二十五天

白事 第1章 二十五天

作者:九寸迂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1 12:31:34 来源:文学城

距离春节还剩下二十五天。

家家户户都早早准备了过年需要的东西,吃的喝的用的,还有客人到家里时能够拿出来招待的。

张潮望是个例外。

他买了些简单的能够久放的菜,又买了些零食和牛奶。

但他买的这些吃的并不是拿来招待客人的。

而是给谈业昀准备的。

给那个只有二十五岁的谈业昀。

张潮望拿了些味道偏甜的零食,用一个大塑料袋装起来,接着套上棉鞋,戴上棉帽,围上一条起了毛球的围巾。

铁门被关上的动静在这个早晨显得有些吵耳朵,他早习惯了这种动静,知道这只是门生锈老旧发出的,而不是门快要坏掉发出的。

被装得满满当当的塑料袋随着张潮望的步伐晃动,也一下下地砸向他的腿,可他就像感觉不到一般,只顾着一步步往前走。

可谈业昀住得有些远,并不是一步两步就能走到的。

刚开始,张潮望还没这样觉得。

后来,随着他年龄越来越大,腿脚和腰开始不服了,张潮望也突然意识到,原来,谈业昀住得这么远。

冬季的风吹到脸上跟刀子似的,可这条路还长着,张潮望只能继续迎着风走,与风对抗,希望这风能够短暂地放过他。

当前方出现一个陡坡,当坡的尽头能看见一棵大树时,张潮望就快走到了。

很快,他就能见到谈业昀了。

塑料袋依旧不停地砸在他的腿上,风也把这个塑料袋吹得沙沙响。

只剩最后一步了。

张潮望扶着膝盖,艰难地迈出这最后一步,终于,他看见了那棵大树。

在那棵树下,有一个用石头砌起来的土堆。

从这种距离看过去,那个土堆就像是一个小花坛,当然了,张潮望哪里见过什么很好看的花坛,他这辈子见过的花坛也就一个——市里医院门口的花坛。

还是匆匆一瞥。

在他印象里,那个花坛占地不多,上面的花朵很艳很大,具体是什么花呢。

他并不知道。

但张潮望却觉得,在那个花坛里的花,不如谈业昀坟边那些野花长得好。

只可惜,那些花只在夏天盛放,现在这种季节,谈业昀的坟边只会有杂草。

还有几步,张潮望就要走到谈业昀身边,突然,他听见了唢呐声。

这种调子他很熟悉,这是有人去世了,正在办白事。

在唢呐声中,张潮望走到谈业昀身边,他随意地坐到地上,靠着坟。

接着,他打开了塑料袋,那些零食被一个个拿出来,整齐地放在坟边。

做完这些,张潮望抬起手动了动,模仿着打鼓的动作。

好像,是在与这道唢呐声隔空合奏。

这种动作他做了很多年,从张潮望还是个小孩儿的时候就开始了。

“业昀,你这几天怎么样,冬天到了,可冷了,以前每当这个时候,你就会说被子里好冰好凉,我每次都会让你多盖些被子,可你又嫌被子太重,”张潮望说到这里,停下了手里模仿打鼓的动作,他向后靠去,就像是靠在爱人的怀中,“今年冬天这么冷,也不知道你怎么样,这个小土堆会暖和吗,你晚上能不能睡得好。”

问这些问题是不会有回答的,张潮望心里都明白,可他每次来都会唠叨这么一大串,还会说很久很久。

远处的唢呐声依旧没有停下,张潮望的手再次有节奏地动起来。

快要到新年,家里却出现这种事,换作是谁心里都不会好过。

逝者已逝。

他只希望,还活着的人,能继续往前看。

“业昀,”张潮望微微抬起头,又再次向后靠去,这个动作就像是在轻碰谈业昀的头,“直到现在,我还是没办法原谅自己,我常常会想一个问题,你说,要是我不干这行,你是不是就不会这么早离开我……我只是想有个地方住,能讨口饭吃,没想着打丧鼓会讨晦气。”

话音刚落,一阵风吹来,这股风在地上打了个旋,卷起一些枯叶杂草。

风没有要停下的意思,地上的枯叶再次被吹起,晃晃悠悠地飘到张潮望眼前,接着又贴着他的脸轻轻划过。

就像是谈业昀伸手捏了捏他的脸。

“我就是瞎说的,放心吧,”张潮望的声音开始变小,“我干这行这么久,说实话,打鼓这件事已经被我刻进骨子里了,什么晦气不晦气的,都不是我该考虑的事情,我只希望干好手头的事,用鼓点和亡魂做好最后的沟通。但是业昀啊,你为什么……”

你为什么从不回来看我。

你为什么……要和我在一起。

张潮望多希望,他能在梦以外的地方,再次看见谈业昀。

如果,他真的是晦气的人,那他为什么从未碰到过谈业昀的鬼魂。

哪怕,只是一眼也好。

“晦气”这两个字,是张潮望经常听见的词,这个词从他师父找到他的那天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

师父是一个怪老头,姓杨,他让张潮望叫他老杨。

名字什么的,张潮望也不知道,因为老杨从未提起过。

那个时候,他也没有名字。

他只是一个在山里到处乱跑的小脏孩儿。

倒也不是张潮望不爱干净,而是因为他没有家,没有地方可以洗澡。

身上那套衣服也已经有好久没换了。

老杨找到他的时候,他正蹲在小溪边,缩着脖子洗衣服,身上穿的那件掉色衣服是前几个小时刚捡的,衣服是夏款,太薄太宽。

大概是一个身材有些壮的人穿的。

张潮望把衣袖卷得高高的,过长的衣摆被他塞进裤子里。

冬季的溪水凉得刺骨,张潮望那双手都被冻得通红,鼻涕也不止地往下流。

他随意抬手在鼻子上蹭了蹭,又重重地吸了两下鼻子,紧接着,他听见了脚步声。

这道脚步声,在他身后。

张潮望懒得回头去看,他没家人也没朋友,所以,这人不可能是来找他的。

可张潮望没想到,这道脚步声竟然就停在他身旁。

“哎小孩儿,你愿不愿意跟着我走啊?”这是老杨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张潮望没有停下手里的动作,他搓了搓衣服,偏头看向这个男人——挺老的,但也不是太老。

年龄是没办法猜出来的,他只知道,这个男人穿得很暖和。

“你要把我卖了?”张潮望收回视线,“卖去哪里,钱能分给我一点吗?”

“不卖你,我是想教你打鼓,但是吧,是打丧鼓,你愿意吗?”老杨抬起双手,做出打鼓的姿势,“打丧鼓,明白不?就是有人去世了,你去送送人家。”

“有钱拿吗?”张潮望停下手里的动作,顺手往身上蹭了蹭水。

老杨“嘿”了声,大笑着说道:“小财迷啊,当然有钱拿啦,你愿不愿意?要是愿意的话,就叫我一声师父,然后把这破衣服丢了,跟着我走。”

张潮望看了眼还在溪水里的那件破烂衣服,这件衣服确实不太好了,但还能穿,没必要丢掉。

他干脆把衣服拿起来,拧干水,最后又站在那里。

小孩儿干活没那么细致,刚被拧干水的衣服又开始往地上滴水,这些水打湿了张潮望的小腿,又顺着他的小腿往下滑落,最后从脚踝处流向地面。

他没有鞋穿,在这种冬天,没有穿上鞋子的脚只会生冻疮。

张潮望的脚就是这样。

流浪的小孩儿本来就不会有什么好皮肤,更何况是这种从不穿鞋的脚。

他的每根脚趾都红肿着,脚背上的冻疮裂开又愈合,刚愈合没两天,又会再次皲裂。

衣服上滴下的水变得越来越急,这些水直直地砸落到他的脚背,渗进那些裂开的伤口里。

张潮望早就习惯了这种痛,他没有任何的皱眉,而是与老杨对视,问道:“不丢衣服行不行?这件衣服还能穿。”

“可以,你怎么高兴怎么来。”老杨乐呵呵地说。

听见老杨这么说,张潮望果断喊了声:“师父。”

他没什么好怕的,反正自己什么都没有。

要是有人想骗他,又能骗他什么呢。

反正张潮望无所谓,叫声“师父”也不会怎么样,这就是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儿。

要是能因为这两个字换来更好的生活,那简直就是他捡来的福气。

“哎好好好。”老杨听见张潮望这么叫他,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

他拿过张潮望手里的衣服,用力拧了两下,水也不停滴着。

这件衣服太薄,太薄。

老杨只用了一会儿,就让这件衣服停止了滴水。

紧接着,衣服被提起来抖了两下,衣服上的褶皱在抖动中被抚平。

然后,老杨把这件衣服叠了起来,拿在手上。

他指着前面的路,冲张潮望招了招手。

“师父,我们要去哪里?”张潮望问他。

“带你回家,”老杨搓了搓他的脑袋,“不用再叫我师父了,叫我老杨就行。”

张潮望重复了一次:“老杨。”

“诶,”老杨点点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张潮望现在沉默了,他跟在老杨边上走了两步,小声地说了句:“没有名字。”

“哦。”老杨的回应很短。

他什么都没再问,只是带着张潮望一直往前走。

终于,他们走到了一间瓦房前,老杨对他说:“我们到家了。”

这个家是张潮望的第一个家,家里能遮风挡雨,家里能吃上热乎的饭菜,家里有睡觉的棕绷床,现在的他,还有了衣服和鞋子。

是新的,也是合身的。

最重要的是,他有了名字。

张潮望这个名字,就是老杨给他取的。

那天老杨找来一张大纸,在上面写了好多字,张潮望不认字,老杨也有耐心,他搬来一把小板凳,坐在张潮望面前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读。

最后,老杨说:“选一个字,当作你的姓。”

张潮望问他:“姓是什么?”

“姓就是名字的第一个字,”老杨点了点那张纸,问道,“想好了吗,你喜欢哪个字?”

这些字写出来都很好看,读出来也很好听,张潮望选不出来。

于是,他选了个最简单的办法。

他闭上眼,随后又快速睁开,第一个被他看见的字,就会成为他的姓。

“张,”小孩儿笑着看向老杨,“我选好了,我想姓张。”

老杨点了点头,抽了一口手里的旱烟,他问张潮望:“你有没有什么很喜欢的,或者是什么你很想看见的,说出来听听,不管是什么都可以。”

张潮望哪知道这些,他又没离开过这个地方,甚至在这座山上都没跑过多远。

他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想看很大很宽的溪水,我喜欢溪水冲到脚上的感觉,在天气热的时候会很凉快。”

“这样啊,”老杨在纸上写了好多字,最后他指着其中两个字说,“这个字读潮,潮水的潮,这个字读望,抬头望的望,你以后就叫张潮望,怎么样,喜欢吗?”

小孩儿把这三个字念了几遍,接着仰起头看向老杨:“我喜欢。”

看吧,叫了“师父”就是有好日子过的。

现在的小脏孩儿不脏了,吃得饱穿得暖,还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但在这种好日子里,还是有点“不好”掺在其中。

张潮望得学鼓,不管他感不感兴趣,也不管他天赋在不在此。

毕竟,现在的生活都是那声“师父”换来的,他必须认真学,就连一点懒都不能偷。

老杨对他的要求也很严格,在这件事上,没有半点商量可谈,最重要的是,老杨给他学鼓这件事加了个期限。

一年,最多一年,张潮望必须学会。

除了学会,他还得懂得配合。

吴叔就是那个和他配合的人。

唢呐配丧鼓,这就是白事演奏队的全部人员了。

张潮望每天的生活都是固定的,上午跟着老杨学鼓,下午再跟着吴叔一起练,晚上继续和鼓相处。

他不清楚和自己这么大的孩子都在干什么,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几岁。

张潮望只知道,这种生活是好的,比他之前那种生活要好得多。

这是他应该珍惜的日子。

张潮望练得认真,学得也快,他的确没天分,但他够刻苦,肯琢磨,学出来也不会差。

具体是哪一天,张潮望已经不记得了,他只知道,那天是个很冷的大晚上。

老杨称呼那个晚上为“凌晨”,他叫醒了还在熟睡的张潮望,说道:“有人走了,我们去送送。”

那天,张潮望跟着老杨和吴叔,一起去了山上。

上山的队伍很长,张潮望拿着手电筒跟在他们身边,不敢落下一步。

山路本就不好走,更何况是这种夜里,手电筒的光亮范围并不大,只够照亮脚下的路。

张潮望只能用双手把手电筒握得紧紧的,尽量让这个光源能够不受到他脚步的影响,可以好好照亮这条路,不要晃动。

这一路上,哭声不断,鼓声和唢呐声也从未停下。

张潮望个子不高,就算是抬头也看不清什么。

当目的地终于到达后,他也终于看清了前面人在干什么。

他们正抬着两口棺材。

“看好了,也要记好,”老杨把张潮望拉到他身边,“这些都是你以后要做的事。”

张潮望点点头,开始仔细听着。

老杨给他说过,这一行是很重要的,鼓点和唢呐声对逝者而言是“路”。

逝者能通过这条路,到达另一个世界。

另一个我们目前还去不了的世界。

鼓点逐渐快起来,唢呐声也出现了变化,紧接着,张潮望看见那两口棺材在这音乐声中入了土。

当最后一层土被盖上,张潮望觉得,他们……应该已经找到那条“路”了。

突然,一道哭声传进了张潮望耳朵里。

这是个小孩儿的哭声,这种哭声,要比张潮望之前听见的那些更大。

除了声音大,这个哭声里,还能听出更多的痛苦。

他顺着哭声看过去,就看见一个小男孩跪在离刚才下葬位置不远的地方,这个小孩儿很瘦,在这种冬夜里,竟然还只穿了一件单衣。

虽然张潮望也挺瘦的,但他和这个小孩儿的瘦不一样。

张潮望的瘦,是能够接受的范围,老杨说,他这最多就是个营养不良的瘦。

但这个小孩儿的瘦,则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病气的瘦。

小孩儿在那里一直哭一直哭,好半天都没有一个人上去劝劝,张潮望抬头看向老杨,他问了句:“我能不能过去?”

老杨手里没停,他匆匆回答:“什么?”

应该是没听清,张潮望决定再问一次。

第二次时,老杨点了头,他说:“去吧,那孩子是刚才那两个逝者的儿子,可怜得很。”

听见老杨这么说,张潮望立马对这个刚见过一面的小孩儿起了心疼的感觉,尽管他们从没说过一句话。

张潮望打着手电筒走过去,和那个小孩儿一样跪在那里,小孩儿抽抽噎噎地看向他,张潮望帮他把脸上的眼泪和鼻涕擦了个干净,最后说了句:“你瘦得好可怜。”

下一秒,小孩儿哭得更狠了。

张潮望不太会说话,一没人教他,二没读过书,他只会说出自己的感受。

一张笨嘴,说出的话有时候也是会刺痛人的。

但他是真的觉得这小孩儿可怜。

他无父无母,从没拥有过,也就不觉得自己可怜。

可这个正在哭的人是真的拥有过,一旦尝到过那种甜,肯定就不能接受现在的苦。

张潮望选择实话实说,当他说完这些话后,又把身上穿着的棉袄脱了下来,给小孩儿披上。

小孩儿拢了拢衣服,接着蹭掉脸上的眼泪。

下一秒,他把手上的眼泪全都蹭到了张潮望脸上。

“你也很可怜,现在我们是一样的,因为你也哭了,”小孩儿说完这句,又捏了捏他的脸,“你好瘦,我们都很瘦。”

张潮望感受着脸上那些泪传来的凉意,他伸出手,也捏了捏眼前人的脸:“还是没有你瘦,你别再哭了,再哭下去又该瘦了,一直这么哭下去会很累的。”

小孩儿看向之前下葬的地方,过了一会儿又磕了好几个头,接着就哭得非常厉害,好像是要把所有的眼泪都哭光。

张潮望一直在给他擦眼泪,可这眼泪太难止住。

当唢呐声和鼓声停下时,小孩儿终于不哭了,但他也不说话,依旧跪在那里。

“你不困吗?”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离开,张潮望看向身边的小孩儿说道,“天都还没亮,你别跪着了,起来吧,回家睡觉去。”

“我没家了,”小孩儿还是看着那两具棺材下葬的地方,“我的家,已经被土埋住了。”

张潮望没有回话,而是看向了老杨和吴叔,他们两个好像在商量什么,当他的视线和老杨对上时,老杨朝他招了招手。

他连忙站起身,腿下一软差点又跪下去。

跪的时间实在是太久,张潮望每走一步都会被脚麻折磨到皱眉。

这段路不长,但张潮望走得够难受,他站到老杨面前时,那种脚麻的感觉依旧没有减退。

“潮望啊,你觉得那个小孩儿怎么样?”老杨问他。

张潮望说:“很可怜。”

“嗯……我们把他带回家怎么样,”老杨说,“他现在更可怜了,他爹妈都死了,亲戚也没一个要他的。”

“为什么不要?”张潮望不理解,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能不要就不要。

他连一件旧衣服都舍不得丢。

可那些人,却把一个活生生的小孩儿丢下了。

“那些人说他太容易生病,是个病秧子,”老杨说,“你要是和他合得来,我们就带他回去。”

“但你得先问问他,”吴叔在边上提醒道,“你别说得太直接,不要一开口就说什么你爹妈死了你亲戚也不要你这种话,明白吗?”

张潮望点点头,说道:“知道了。”

让他这个不会说好听的话的人去做这种事,还真是有些难为了。

回到小孩儿边上时,张潮望的第一个举动就是跪下,他戳了戳身边人的肩膀,说道:“我叫张潮望,你叫什么?”

“谈业昀,”小孩儿的声音很小,“怎么了吗?”

张潮望看着他,开口说道:“谈业昀,我想带你回家,你和我一起回家吧。”

话音刚落,突然有一阵风吹了过来。

这阵风卷起了地上的买路钱,那些买路钱飘飘摇摇地蹭上张潮望侧脸,弄得他脸上有些发痒。

张潮望抬手在脸上蹭了蹭。

下一秒,他缓缓睁开眼。

眼前似乎被什么东西挡着,他抬手拿开,又拿近些看了看。

在他脸上的,哪是什么买路钱,分明是被风吹落的枯叶。

此时在他眼前的,是山,是枯树。

抬眼是没有云朵的天空,身后是谈业昀。

张潮望的年纪大了,瞌睡也变得更多了。

他怎么……靠着小土堆都能睡着。

张潮望缓缓站起身,看着那个小土堆笑了笑:“业昀,你是不是知道我刚才在抱怨,所以才想着到梦里来找我。”

风又来了,这阵风轻抚着张潮望侧脸,他笑着对小土堆再次说道:“谢谢你,我很开心。时间不早了,我就先回家了,过几天再来看你,别嫌弃我,实在是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也越来越走不动路了。”

说完这句,张潮望又看了那个小土堆好久。

最后,他在风中转身,慢慢往家的方向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二十五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