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八世缘 > 第1章 大伯荐哥守鼎吏

八世缘 第1章 大伯荐哥守鼎吏

作者:慬明空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5 03:34:22 来源:文学城

“要我说啊,这守鼎小吏,在咱南商人眼里,可不是个不起眼的小官儿——他守的不只是那尊青铜鼎,更是咱做生意最看重的“根”与“信”,比寻常铺面的掌柜还金贵!

咱南商走南闯北,最讲究“看大势、守本分”。那鼎是啥?是天子家的体面,是天下的规矩啊!小吏日日擦鼎、护鼎,查的是鼎身的铜绿,守的可是天下的礼制秩序。你想,要是鼎没了章法、失了周全,连国家的“大规矩”都乱了,咱做买卖的,还咋凭契约、靠信誉立足?就像咱在江南开绸缎庄,得有掌柜盯着账本、护着招牌;这天下的“大招牌”,就得靠小吏这般细心人守着——他在,咱就知道这世道的“底子”没乱,走漕运、通商路时,心里才踏实。

再者说,咱南商最懂“小处见大”的理。这小吏管鼎,看似是磨性子的细活,可细活里藏着真本分。他不贪鼎上的铜锈,不偷工减料护鼎,这份“不越界、不妄为”的实在,不就是咱做生意要学的?你看徽州商帮走茶路,得有伙计盯着茶箱防潮;广商走海运,得有账房算清船期——这守鼎小吏,就是替天下守“大货”的伙计!他把鼎护好了,天下人都信这“规矩”靠谱,咱南商在外乡打交道,说一句“按规矩来”,人家才肯信、肯合作。

说白了,守鼎,就是守咱生意人安身立命的“世道根基”——根基稳了,咱的绸缎才能从江南运到京城,咱的茶叶才能从福建卖到南洋。这小吏的本分,比咱柜上的算盘还重要哩!”

以上都是大伯平日的说辞,林八瑶从小便听。

阿爸刚从大伯的绸缎庄回来,进门就拍着桌子笑:“你大伯说了,要荐你哥去当那守鼎小吏!”林八瑶捧着刚算好的茶账愣了愣——原以为哥会跟着大伯走漕运卖丝绸,没成想是去管那青铜鼎。

夜里大伯来家里吃饭,喝了口米酒才慢慢说:“咱南商做生意,讲究‘守本分、知规矩’。你哥性子稳,擦茶罐都要里里外外擦三遍,去守鼎正合适。”他夹了块酱肉给哥,又道:“别觉得这是小差事——那鼎是天子的‘大招牌’,你哥日日护着它,是替咱整个家族守‘规矩’的脸面。往后咱走运河运丝绸,人家见咱家里有人守着国之重器,知道咱是懂本分、守章法的,合作时才肯放心把大单子交给咱。”

哥闷头扒饭,小声问:“那我还能帮您管账吗?”大伯笑了,拍他肩膀:“账你照样学,但守鼎的差事更要上心。你想啊,咱徽州商帮在外乡建会馆,靠的就是‘宗族亲、规矩正’;你守着鼎,就是替咱家族在京城立个‘靠谱’的名头——这比多赚几匹丝绸还金贵!”

后来哥去上任那天,大伯亲自送他到城门口,塞了个绣着“安”字的布包:“里面是擦鼎的软布,跟你小时候擦茶罐的一样。记住,守鼎和守铺子一个理,不偷懒、不耍滑,就是顶好的本分。”我站在旁边看着,突然懂了大伯的心思——咱南商走南闯北,靠的不只是算盘精,更是“守得住规矩、撑得起脸面”的实在劲儿,哥守着鼎,其实是守着咱家族做生意的“根”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