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八零之泥土芬芳 > 第2章 第2章 低产果园改造试点

八零之泥土芬芳 第2章 第2章 低产果园改造试点

作者:唯清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1:30 来源:文学城

林穗换了一双更适合走路的解放鞋,手里拿着笔记本和一个小布包,看见他,眼睛微微亮了一下。

“磐石,正要找你呢!”赵支书嗓门洪亮,“这位是省里农科院的林技术员,可是大专家!她这次来,是带着任务来的,要在咱们村搞个啥……哦对,低产果园改造试点!点名想跟你合作合作!”

林穗走上前,笑容比晨光还明朗几分:“沈同志,又见面了。我跟赵支书了解过了,村里都说你伺弄果树是一把好手,尤其是村东头那片老梨园,在你手里起死回生了。我这次的项目,正需要你这样有经验的本地能手配合。”

沈磐石扶着自行车把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金属。他看向林穗,她的目光很坦诚,带着期待和一种专业的热情。他又看向赵支书,老支书眼里是鼓励和信任。

合作?怎么合作?他出力气,她出技术?那最后算谁的?

他心里转着这些念头,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只是点了点头:“林技术员。”算是打过招呼,然后看向赵支书,“支书,我正要去镇上看看肥料。”

“哎呀,那个不急!”赵支书大手一挥,“林技术员的时间宝贵,你先带她去你那片梨园看看!人家大老远来,就是为了这个!”

林穗也适时开口,语气温和却带着坚持:“沈同志,我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只是初步看看,了解一下情况。而且,”她晃了晃手里的小布包,“我带了便携的土壤检测工具,可以帮你现场测一下你那块麦田到底缺多少磷,精度比肉眼判断要高很多。”

这话说到了沈磐石的心坎上。他确实想知道一个更精确的数据。他沉默了几秒,终于把自行车重新支好。

“那走吧。”他声音依旧平淡,转身带头往村东老梨园的方向走去。

林穗对赵支书点头示意了一下,快步跟了上去。阳光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土路上,一前一后,一个高大沉稳,一个纤细灵动。

沈磐石步子迈得稳,心里却在盘算。这片老梨园是集体的,他承包下来花了大力气,刚有起色。农科院的专家插手,是福是祸还说不准。他得看看,这个叫林穗的女技术员,到底是有真本事,还是只是下来镀金的。

而跟在他身后的林穗,看着前方男人宽阔的脊背,闻着空气中混合着泥土、青草和从他身上传来的淡淡皂角气味,心里那份笃定又加深了几分。这个男人,和她之前遇到的所有合作对象都不一样。他像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沉默,却蕴含着强大的、待发掘的力量。

她的科研项目,或许真的能在这里扎下根,并且,开出意想不到的花。

去往梨园的路崎岖不平,沈磐石走在前面,步子迈得又稳又实,刻意放慢了速度。他能听见身后略显急促的呼吸声,还有解放鞋踩在碎石上细碎的声响。

林穗紧跟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沿途的景致吸引。不同于村口的杂乱,越往东走,田埂越发整齐,沟渠里的水流也清澈许多。她试着找些话题,声音带着刚爬完坡的微喘:“沈同志,你这片麦子,品种是‘泰山一号’吧?秆壮,抗倒伏,就是后期肥力要跟上。”

沈磐石脚步未停,只从喉咙里“嗯”了一声作为回应。心里却有些讶异,这女专家,眼力确实毒。

见他无意多谈,林穗也不气馁,转而观察起路边的植被。她快走几步,指着一株长在田埂边的植物,语气带着几分惊喜:“车前草?长得真好。沈同志,你们这儿的生态保持得真不错。”

这次,沈磐石回头看了一眼。那株车前草叶片肥厚,是他特意留的,偶尔有个上火咳嗽,扯几片煮水很管用。他依旧没说话,但紧绷的下颌线似乎柔和了半分。

梨园就在眼前。

说是老梨园,此刻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几十棵老梨树排列得错落有致,树干粗壮,枝头已然挂上了青涩的小果。树下的土地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根杂草。更让林穗惊讶的是,几乎每棵树的树干靠近根部的位置,都涂着一层匀净的石灰水,用以防虫。一些明显是新嫁接的枝条上,包裹的塑料薄膜缠绕得一丝不苟,手法老道。

“就是这里。”沈磐石停下脚步,声音打破了园子的寂静。

林穗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梨叶的清苦和泥土的芬芳。她走到最近的一棵梨树下,蹲下身,没有先去碰树,而是像沈磐石之前那样,用手指挖了一小撮树根旁的土壤,捻开,观察,又凑近闻了闻。

“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错,但偏酸了点。”她自言自语,然后抬起头,看向沈磐石,“这些老树,树龄超过二十年了吧?能保持这个挂果率,不容易。”

沈磐石靠在另一棵梨树的树干上,双臂环抱,看着她专业的动作,终于开口,说了见面以来最长的一句话:“土是慢慢养的。以前更差。”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与土地打交道人特有的实在。

林穗站起身,打开随身携带的布包,里面是她带来的简易检测工具——几个小瓶子,试纸,还有一个小巧的指针式PH仪。她熟练地取土样,稀释,比对颜色,记录数据。整个过程安静而专注。

沈磐石就那么看着。阳光透过梨树的枝叶,在她白皙的侧脸和纤细的手指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他叫不出名字的小仪器,在她手里仿佛有了生命。他心里那份因未知而产生的戒备,稍稍松动了一些。至少,她不是在装样子。

“果然,”林穗做完初步检测,拍了拍手上的土,神情认真,“土壤pH值偏低,影响了磷和部分微量元素的吸收。而且,我注意到有些叶片有黄化的早期迹象。”

她指向不远处几棵梨树。沈磐石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眉头微蹙。那几棵树他早就注意到了,正想着办法,没想到她一眼就看出来了。

“你有什么办法?”他问,语气里带上了自己都没察觉的请教意味。

林穗走到那几棵树前,仔细查看了叶片的正反面,才回答道:“单纯追肥效果不好,需要改良土壤。可以用适量的石灰调整酸碱度,同时补充有机肥和微量元素。我们农科院有一种新的菌肥,可以和基肥一起用,能促进根系吸收。”

她从布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飞快地写下一串名字和简单的用法,撕下来递给沈磐石:“这是菌肥的名字,你可以去县里的农资公司问问。石灰的用量很重要,过犹不及,我建议你先找一小块地做对比试验。”

沈磐石接过那张纸条。上面的字迹清秀工整,和他那手只能算是工整的钢笔字完全不同。他小心地把纸条折好,放进上衣口袋。

“谢谢。”他说道,声音郑重。

“不客气,互相学习。”林穗笑了笑,梨涡浅现,“你的实践经验,比我实验室里的数据宝贵多了。”

她顿了顿,环顾这片充满生机的梨园,语气变得有些悠远:“沈同志,你知道吗?在国外,很多优质的果园,都是这样精细管理的。不仅仅是施肥打药,还包括修剪、疏果、甚至每一棵树的采光通风,都有科学依据。我们的农业,不能总是靠天吃饭,靠经验摸索。”

这番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沈磐石的心湖。他只知道埋头把地种好,把树伺弄活,从未想过这些土地还能和“国外”、“科学管理”这些词联系起来。他沉默着,心里却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

“走吧,”他直起身,打破沉默,“去麦田那边,帮你测土。”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梨园。回去的路似乎短了许多。到了那块缺磷的麦田,林穗同样利落地取了土样进行检测。结果很快出来,印证了沈磐石的判断。

“缺磷确实明显。”林穗指着试纸变化的颜色,“按照这个数据,每亩需要补充……”她报出一个具体的数字,精确到斤两。

沈磐石认真记下。这种精确,是他凭经验无法做到的。

日头渐渐升高,接近正午。检测完毕,林穗收拾好工具。

“沈同志,谢谢你带我参观,也谢谢你的配合。”她诚恳地说,“关于低产果园改造的项目,我希望你能认真考虑。我们需要你这样的本地专家。”

沈磐石看着眼前这个目光清亮、专业扎实的女技术员,第一次没有立刻拒绝。

“我想想。”他给出了一个模糊却不再疏离的答案。

林穗似乎对这个回答已经很满意。“好。我最近都会在村部,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找我。”

她转身离开,步伐轻快,那抹浅蓝色的身影渐渐融入乡间土路的风景里。

沈磐石站在原地,许久没有动。他伸手摸了摸上衣口袋里的那张纸条,又抬眼望向那片孕育着希望的梨园。

风吹麦浪,沙沙作响。

他感觉,一直固守的某些东西,好像也随着这阵风,微微荡漾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