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八零之泥土芬芳 > 第1章 第1章 村里来了个女专家

八零之泥土芬芳 第1章 第1章 村里来了个女专家

作者:唯清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1:30 来源:文学城

八十年代初的槐花村,晨雾像一层薄纱笼罩着田野。麦苗上的露水还没干,沈磐石已经在地里转了一圈。

他蹲在自家麦田东头,两根指头捏起一撮土,在指腹间捻了捻。土质细碎,却带着点涩手感。“缺磷了。”他自言自语,声音低沉。这块地去年收成就不太好,今年开春得赶紧补上。

正要起身,村口方向传来一阵不寻常的引擎声。不是村里那几台拖拉机的沉闷轰鸣,这声音更清脆,也更无力。紧接着是车轮空转刨泥的挣扎声,最后一切归于沉寂,只剩下几声焦急的喇叭。

沈磐石直起身,把锄头扛上肩。外乡来的车,八成是陷沟里了。这条土路一下雨就烂得厉害,村里人都知道要绕着走。

拐过弯,老槐树下果然陷了辆白色小轿车,半个身子歪在排水沟里,像个陷进泥潭的白鸟。车轮卷起的泥浆甩了车身一身斑点。

一个穿着浅蓝色碎花衬衫的女人正围着车打转。她蹲下去看底盘,又站起来试图推车,那点力气对于深陷的轮胎来说,不过是蜻蜓撼石柱。城里人。沈磐石心里判断。看那细胳膊细腿的,就不是干过农活的人。

他的脚步声惊动了她。

她抬起头。沈磐石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很白。这是第一印象。不是村里姑娘那种被晒黑的健康肤色,是那种……像是常年待在不见日头的地方,细细润润的白。头发在脑后扎成一个利落的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眼睛很大,此刻因为着急,显得格外亮,像后山溪水里浸过的黑石子。

“同、同志!”她开口,带着明显的外地口音,普通话很标准,“能帮帮忙吗?车陷进去了。”

沈磐石没说话,走到车尾看了看情况。沟不深,但昨夜的雨让沟边的黄土成了浆糊。他把锄头轻轻靠在老槐树粗糙的树干上。

“试试。”他只说了两个字。这沟不算深,应该能推出来。

他脱下身上那件半旧的深蓝色外衣——这是去年丰收后娘硬拉着他在集市上扯布做的,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劳动布工装。他弯腰,把衣服毫不犹豫地垫在打滑的那个后轮前面。

女人愣了一下:“同志,这你的衣服……”

“没事。”沈磐石打断她,声音没什么起伏。一件衣服而已,脏了洗洗就是。“你听我喊,就轻轻给油。”

他走到车尾后,弯下腰,双手抵住后备箱盖,肩膀顶实,腰腿微微下沉,摆开了架势。这姿势他熟,村里谁家的车陷了,他都这么帮忙。

“一、二、三——给油!”

低沉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引擎轰鸣,车轮猛地转动,碾在柔软的布料上,泥浆飞溅。车子往前耸了一下,却没出来。轮子还在空转,这样不行。

“再来!”他调整了一下姿势,脚在泥地里蹬出更深的脚印。这次得用巧劲,不能光靠蛮力。“一、二、三——走!”

这一次,他臂膀和脊背的肌肉清晰地绷紧,一股强大的力量透过车身传递出去。车轮抓着衣服,猛地从泥坑里挣脱出来,稳稳开上了坚实的路面。

女人赶紧熄火下车,跑到车后。

沈磐石正弯腰捡起他那件沾满污泥、几乎看不出原色的外衣,随意地拎在手里。回去用肥皂好好搓搓,应该还能穿。

“太谢谢您了!真是……”她看着他手里的衣服,一脸过意不去,“这衣服……”

“洗洗就行。”沈磐石语气平淡,仿佛只是随手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走到拖拉机旁,从车斗里拿出一个军用水壶——这是爹当年在部队用的,拧开,倒了点水冲了冲手上的泥。

女人看着他流畅自然的动作,这才注意到这个沉默的年轻人很高,肩膀宽厚,手臂线条结实,是长年劳作练就的那种精悍。眉眼很深,鼻梁挺直,嘴唇抿成一条线,显得有些严肃,但看模样,至多二十七八岁。

“我叫林穗,从省农科院来的。”她再次自我介绍,带着感激,“同志您贵姓?”

农科院的?沈磐石多看了她一眼。难怪看着就像个文化人。“沈。”他顿了顿,加上名字,“沈磐石。”

“沈磐石同志,”林穗念了一遍这个名字,觉得莫名贴切这人给人的感觉,“今天真是多亏你了。我是来咱们这一带做农业技术调研的,没想到刚进村就……”

她无奈地笑了笑,嘴角泛起一个浅浅的梨涡。

沈磐石点了点头。农科院的人来调研,是好事。村里这些地,要是能有专家指点指点,收成肯定能更好。他拿起靠在树边的锄头:“村部在前面,直走。”意思是给她指路。

林穗却看向他的锄头,和他刚才观察麦田的方向:“沈同志是要去地里?我正好也要去田里看看,能跟你一道走走吗?想跟你了解点情况。”

沈磐石看了她一眼。这个女专家倒是不娇气,刚陷了车,也不说先去村部歇歇,就要下地。他沉默地点了点头:“嗯。”

他扛起锄头,迈开步子走在前面,速度却不快,明显是照顾着穿着塑料凉鞋、走在土路上不太方便的林穗。

晨光彻底驱散了薄雾,洒在蜿蜒的村路上。一个穿着旧工装的高大青年,扛着锄头走在前面,一个穿着碎花衬衫的城市姑娘,稍显吃力地跟在后面几步远的地方。

沈磐石能听到身后略显凌乱的脚步声,心里琢磨着:这鞋可不适合走土路,待会要是踩到碎石硌了脚,城里人细皮嫩肉的,肯定受不了。他不动声色地调整着路线,尽量挑平整些的地方走。

陌生的气息,就这样突兀而又自然地,闯入了这片沉睡的土地。

快到麦田时,林穗快走几步赶上来,和他并肩:“沈同志,我看你这块麦子长势不错,就是东头那边是不是有点缺肥?”

沈磐石脚步一顿,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能一眼看出东头缺肥,这个女专家,倒是有两下子。

“是缺磷。”他难得地多说了几个字,“正准备施肥。”

“我带了试纸,待会可以帮你测测具体缺多少。”林穗笑着说,“我们农科院新引进的品种,抗病性强,产量也高,你要不要试试?”

沈磐石没有立即回答。新品种是好,但万一不适应这里的土质呢?他得先看看,再决定。这些年的经验告诉他,地里的活儿,急不得。

“先看看。”他说。

林穗也不强求,点点头:“好,那你先忙,我去村部报个到,回头再来找你。”

看着她转身往村部走去的身影,沈磐石站在原地,直到那抹浅蓝色消失在村路的拐角,才扛起锄头,继续往地里走。

阳光越来越暖,照在他结实的背脊上。今天,似乎和往常有些不一样了。

林穗的身影消失在村路尽头后,沈磐石在原地站了一会儿。

风吹过麦田,掀起层层绿浪。他弯腰捡起地上那件沾满泥浆的外衣,仔细抖了抖,搭在锄头把上,转身往家走。

他的家在村子最东头,三间新盖的砖瓦房,带着个宽敞的院子。这房子是他爹娘去世后,他一个人,一砖一瓦,利用农闲时间慢慢盖起来的。院墙是用河滩石垒的,结实,缝隙里还长着几簇顽强的野草。院门是他自己打的,厚重的木头,用的是后山的老杉木,榫卯严丝合缝,开关时几乎不发出声音。

推开院门,院子里的景象与外头的杂乱土路截然不同。左边是整齐的菜畦,青菜、韭菜、小葱,水灵灵地排着队。右边搭着葡萄架,架子也是他自己用竹竿扎的,横平竖直。几只母鸡在院子里踱步,看见他回来,“咕咕”地围上来。墙角靠着几件农具,锄头、铁锹、镰刀,每一件的木柄都被手心磨得光滑,铁器部分擦得锃亮,不见一丝锈迹。

他把脏衣服泡进院当中的大木盆里,舀了几瓢井水。井水沁凉,他掬起一捧洗了把脸,冰得他精神一振。抬头看了看日头,时候还早。

进屋前,他在门槛上顿了顿脚,震掉鞋底的浮土。屋里更是整洁得不像一个单身汉的住处。地面是夯实的黄土,扫得干干净净。一张八仙桌,两把椅子,靠墙立着一个半旧的衣柜,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家具。窗户开着,晨风吹动用旧报纸糊的窗格,发出轻微的哗啦声。空气里有淡淡的草木和干净泥土的味道。

他没有耽搁,从柜子里找出件旧的但是干净的蓝布衫换上,然后走到灶间。灶台是泥坯垒的,被他抹得光滑平整。他熟练地生火,从瓦罐里舀出两勺玉米碴子,又切了半个南瓜进去,加水熬粥。灶膛里的火光照着他沉静的脸,跳跃的光影勾勒出他硬朗的轮廓。

粥在锅里咕嘟着,他搬了个小马扎坐在灶前,拿起放在墙角的一个木工家什筐。里面是些凿子、刨子、墨斗。他拿起一个做了一半的榫头,就着火光,用细砂纸一点点打磨着毛刺。这是他晚上的消遣,也是他琢磨事情时的习惯动作。粗糙的指腹抚过逐渐光滑的木料,心里的思绪也慢慢清晰起来。

林穗。省农科院。技术调研。

这几个词在他脑子里转悠。农科院的人,他听说过,都是有大本事的。他们带来的种子、化肥,肯定比镇供销社卖的要好。但是,好东西往往也金贵,要钱,或者要别的代价。他沈磐石不习惯欠人情,更不习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

锅里的粥香弥漫开来。他放下手里的木料,起身掀开锅盖,用木勺搅了搅。金黄的南瓜已经融化在粥里,玉米碴子也开了花。

“磐石!磐石在家不?”院门外传来喊声,是邻居春生叔。

沈磐石应了一声,走出去开门。

春生叔扛着把铁锹,一脸急色:“磐石,快帮我看看去,我家那头犍牛,从昨晚起就不吃草了,蔫头耷脑的,可急死我了!”

“等着。”沈磐石回屋拿了顶草帽扣在头上,顺手从窗台上拿了个布包揣进兜里,里面是他自己配的常用草药和几件简单工具。春生家和他家隔得不远,那头犍牛是春生家最重要的劳力。

到了春生家牛棚,沈磐石没急着上前,先站在棚口观察了一下。牛无精打采地站着,鼻镜发干,反刍停止。他走过去,轻轻摸了摸牛的耳朵和肚子,又掰开牛嘴看了看舌苔。

“没啥大事,”他声音沉稳,让焦急的春生稍微安心了点,“像是积食了,有点上火。我带了点大黄和山楂粉,你兑水给它灌下去。今天别喂精料了,给点清水和青草。”

他从布包里拿出两个小纸包递给春生,又补充道:“牛棚这边通风不太好,下午我帮你把后面那扇墙的通风口开大点。”

“哎!好!好!”春生叔连连点头,感激不尽,“磐石啊,多亏有你在!这让我咋谢你……”

沈磐石摆摆手,打断他的话:“乡里乡亲,应该的。”他顿了顿,像是随口问起,“春生叔,你家去年买的磷肥,效果咋样?”

“还行吧,就那样。”春生叔一边忙着给牛兑药,一边说,“镇上新来的那批,感觉劲儿不如以前的足,还贵了几分钱。”

沈磐石心里有了点数。看来不止他一家觉得肥料有问题。

从春生家出来,日头已经升高了。他回到家,匆匆喝完已经温凉的粥,洗了碗,把灶台收拾利索。然后,他推出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手自行车,准备去镇上一趟。他得亲自去看看供销社新来的磷肥,再打听打听有没有别的门路。

刚推车出院门,就看见村支书赵满仓背着手,笑眯眯地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人——正是去而复返的林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