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暗欲难止 > 第5章 成真

暗欲难止 第5章 成真

作者:一西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00:50:55 来源:文学城

开春后气温上升,慢慢回暖了。

而后暑来寒往,快至初夏,李明华仍然行踪不定,一次都没再回过家,倒是经常有他的动向传回这边。

有人说李明华在河西务工,一位街坊的儿子曾在工地上偶遇了他;也有人说,李明华去了东州,到沿海一带做倒卖,貌似是和哪个兄弟一起去的。

堂叔家那边陆续接到过几次李明华打的电话,是长途,李明华果真去了外地,但他不肯透露究竟去了哪个地方,只在电话中向堂叔打听老家的情况,问问老总还找他寻仇不,再就是找亲戚们要钱,这下连编理由“借钱”都懒得编了,死皮赖脸明着要,表示他急需用钱,不然在异乡外地真的快活不下去了。

狗改不了吃屎,烂人只会烂到底,永远不会长教训回头是岸。

其他亲戚不敢借钱给李明华,借了等同于打水漂,唯有李北青他奶心疼儿子,担心李明华真出事,要死要活闹着要将她的棺材本打给李明华渡过难关,谁敢阻止她就拽起绳子作势上吊,她大儿子如果没了,她也不苟活了。

钱最终还是没打出去,老人家不会寄钱,没人帮她,她一毛钱都寄不出去。

李北青最后一次听到李明华的消息,是在三模考试成绩下来当天,李北青发挥超常,考了三年以来最高的一次分数。

邻居上他家,转达他,李明华再次坐火车南下,到了云江,李明华在那里找了一份工作,估计大半年都不会再回来。

李明华应该是被追债追傻了,忽然良心发现,想起江北还有俩儿子,有生以来头一遭主动报备,搞得好像他真是那种整天忧心放不下家庭的负责父亲。

李北青不以积极的一面揣测李明华的动机,心里门儿清,这个杀千刀的贱人更大可能是现在才清楚李北青即将高中毕业,过几年大学毕业就可以出来挣钱了,所以装模作样光动嘴不付出,聊表“心意”,忌惮没人给他养老呢。

没空应付李明华,李北青专心备考,不为外界干扰。

天儿热乎了,街上比以往更加喧嚣,放学路上,成群结队的孩子背起沉重的书包疯跑,打闹尖叫,嗓门细得像电视剧里的太监传报,刺耳,穿透力极强。

高考前半个月,一中不上早晚自习了,征得家长同意签字的甚至可以不去学校,班主任站讲台上语重心长教导,心态与实力同等重要,希望全体同学能以沉稳的心态迎接人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到来。

一名小学生冲上来撞到了李北青,李北青眼疾手快将人接着,那孩子道歉都没说一声,飞快又跑开了。

到华阳路,还没进网吧,李昭已经坐在楼梯台阶上等着。

室外不冷了,李昭现在每天都在外边等着李北青回来。

关于送孩子上学,江子仅提了一次,没再有第二回。

了解李家的困境,点到为止。

鬼都晓得,就算李明华回来,他也不一定会供李昭上学,执意送李昭进学校,那钱谁出?

靠李北青吗?

读书学杂费明面上也就撑死了一年百来块,义务教育能贵到哪里,只是吃喝拉撒杂七杂八的,养大一个孩子谈何容易,李北青自身已是泥菩萨过河,哪里还顾得上别人。

人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固然没错,可首先也得有自知之明,否则就是不自量力,认不清自己究竟几斤几两。

李北青趴阳台栏杆上,胳膊肘撑着,江子站边上,有一搭没一搭聊了会儿。

“想好报哪个大学没?”江子问。

李北青漫不经心回答:“本地的。”

“也成。专业呢?”

“出分再决定,又不是我想就能考得上。”

“尽量找个热门的,出来好找工作。”

“嗯。”

天昏暗,快黑尽了。

街上那群疯玩的学生还不归家,惊乍乍的。

李北青视线落到远处,不由自主多看了下。

六月降临得声势浩大,蝉鸣聒噪,惹人心烦。

什么生存危机,什么家庭琐碎,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在高考这座大山面前完全不够格,通通被抛之脑后。

倒计时那几天,李北青不再废寝忘食复习,他不走寻常路,别的同学恨不得一头钻书本里,进考场前都捧着翻卷边的资料使劲记知识点,他却不慌不忙,对此并未有太大的触动。

所谓决定人生高度的最重大的考试也就那样,进出考场,做几套卷子,尽力发挥。

大多数学生考完都有家长来接,校门口为此挤得水泄不通,李北青费力穿过攒动的人潮,到江子宿舍,李昭不在那里。

“出去了,中午回来了一趟,待了大半个小时,又不知道野哪儿了。”江子打着哈欠说,长时间上晚班导致他缺觉厉害,白天总提不起劲儿,“多半是在牌馆,周哥他们讲,这阵儿经常在那边看到他。”

忙着考试,李北青好些天都没上心过李昭——本来也不上心,一问才得知,李昭那小子本事挺大,竟单飞自个儿挣钱去了。

李昭在帮人送货,俗称跑腿,跑一单一块钱起。

华阳街这片不少小子都在干这个,多是一些不读书上学的小混子,十来岁整天无所事事,送货挣点零花。

不清楚李昭怎么混迹进去的,破孩子话都说不顺口,干活倒起劲,一天下来能接十来单,还积攒了几个回头客。

李北青进牌馆时,李昭刚帮人送完东西回来,小孩儿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人家送货都是骑单车送,只有他傻不拉几,真甩开两条腿不要命地跑。

见到李北青出现,李昭眼瞬间一亮,瞪老大,一边胸口剧烈起伏一边冲过来。

“哥,你……来了。”李昭一张脸通红,累得,讲话更不利索了。

李北青不废话,抬手把他拽出门,一路拎回江子宿舍。

李昭还邀功呢,以为自己干的是了不得的大事,人都没站稳,先将他挣的钱一股脑掏出来,一大把零钱,从毛到块,纸票硬币都有。

“给你。”李昭抬头仰视人高马大的哥,背挺直了,生怕李北青看不出那是什么,抿抿唇,慢吞吞又添了句,“钱,给你。”

谁知迎接他的并不是李北青的表扬,而是一顿收拾。

李北青火气大,咬紧腮帮子,劈头盖脸质问:“谁让你去了,我需要你去了?”

吼声里带着愠怒,这是生气了。

李昭愣住,不懂他发的哪门子火,那把辛苦挣来的零票还捏在汗湿的手中,软塌塌的。

李北青就是个炮仗,一点即燃,炸得满天窜。

“你他妈是不是活腻歪了,我没跟你说,让你别出去,你那狗脑子不长记性,装的是豆腐渣吗?听不懂人话,脑残?”

江子挡中间打圆场,连忙捂他的嘴:“干嘛干嘛,有话好好讲,不要骂人,这孩子也是为你着想,帮你减轻压力才去的,冷静点,别吵吵。”

李北青那样太吓人,李昭被他骂懵了,手足无措绷紧身子,一动不动。

不怪李北青这么窝火,送货挣钱的确不能随便干,这事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干净,这一片有的干灰产的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查,经常专门找送货的孩子中转他们的东西,更操蛋的,甚至送的会是见不得光的违禁品,一旦出问题,幸运点被警察抓走,该处罚受处罚,进局子坐几年也不是不可能,不幸的,稀里糊涂人就没了,小命不保。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找上,像李昭这种,又是生面孔,难保被三言两语忽悠着干蠢事,到时怎么死的都不清楚。

如果出事了,后悔都来不及。

江子也没料到李昭干的是这个,李昭谁都没透露,以为他出去玩了,早知道江子就把他带回来了。

强行摁住李北青,江子推李昭,将孩子推到门外,火速关上门。

“你说你这人,咋那么较真,跟个孩子急眼什么,这回说清楚,别有下次就行了,差不多得了啊。”

劝半天把人劝下来,江子回头又哄了李昭两句,安慰:“弟弟你别和你哥计较,他发神经,不要理。”

李昭木讷站定,垂下头,茫然紧了紧手心,一会儿,轻轻应了声。

因为这一出,接下来李北青出门不带着李昭了,同时也下定决心去办另一件事。

纵然怕李明华不回来,李昭以后会砸自己手里,李北青却不得不承认,送李昭进学校读书迫在眉睫。

正常的小孩儿就应该坐在教室里受书本知识的熏陶,而不是早早进到社会的大染缸中挣扎,被毒打,更有甚者,指不定哪天就成了李明华二号。

街道办跑两趟,再到李昭原先的学校,教育局……这一年,重新入学和转学办起来都挺顺利,手续有点繁琐,但审查卡得不严,还算宽松。

他们回到了新民街的自建房,江子的单人间宿舍住不下三个人,短期内还能凑合挤挤,时间长了不合适。

趁天晴,李北青给整栋房子来了次透彻的大扫除,将二楼的电视机重新接上,勒令李昭,闲得慌多看电视,别又不知天高地厚逞能。

这个时期闭路电视已经流行大街小巷了,李家是周边少有的还在用天线的原始用户,闭路电视要交闭路电视费,李北青交不起。

天线能看的频道有限,翻来翻去都是那几个公共中央台,李昭不挑,安生看夜间新闻。

电视里正在播报,国家申奥成功了,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

申奥成功是当年举国欢腾的大事件,李北青跟着看了会儿,那是7月13日,晚上10点08分,他们家的电视老闪雪花,画面卡顿,李北青上前拍拍电视机后面,过了十几秒电视机屏幕渐渐变得清晰。

也是这一天,电视还没看完,堂叔连夜赶来,悲痛欲绝通知他们:

李明华出了意外,淹河里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