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暗欲难止 > 第4章 出路

暗欲难止 第4章 出路

作者:一西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00:30:34 来源:文学城

网吧的兼职只能做到开学那天。

正式开学后早晚自习都得上,最早晚上九点半才下课,周单休变成了放月假,一中的课程安排十分紧凑,一天之中几乎腾不出多少空闲。

山不转水转,困境总有出路,一泡尿还到不了把人憋死的程度。

李北青没两天就开辟了新路子,灵活应变,闯上了另一条道。

卖散烟比干工资固定的兼职挣钱,投入少,回报高,最重要的是,不费时间回头客还多,不需要开扩客源,满大街就是瞎眼摸都能摸到愿意买货的顾客。

那会儿大部分烟普遍不贵,便宜的三五块钱一包,高一些的不超过十块。

李北青不卖好的,按一整条进货,均价算下来不到三块钱一包,卖出去五毛钱两支,一包净赚两块出头。

他看人下菜,遇到那种不识货的,以次充好卖人五毛钱一支,要么干脆换壳子整包售卖,按普通市场价卖出去,一包五块七块,一次也能挣两块以上。

江北建设路有大学城,距离一中不到两公里远,晚上骑单车到那边各个学校后门转几圈,一天下来卖四五包烟轻轻松松。

年轻的大学生们囊中羞涩,按包买烟太奢侈,而且一整包拿回寝室保不准两三下就被瓜分完了,所以哪怕散烟均价更贵,可算下来还是按需购买最划算。

可是干这一行竞争大风险也高,那时治安差,夜里很多地方都混乱,独自行动难免被盯上,李北青运气背,刚干了一个多月就遇上了团伙抢劫,那伙人应该是观察他很久了,把他的路线什么的都摸得一清二楚,刀子抵他腰后,对面开口就要他的全部家当,威胁不给就上门找麻烦。

李北青没给,给个锤子,借着侧身打开包的空档,他反手一书包砸拿刀的那个头上,然后拼命跑,猎猎的风在耳畔呼啦响,他头也不回,不知道那伙人有没有追上来,还是已经甩开了,一个劲儿朝前冲,直到跑不动了,停下来,整个人双腿都打颤,控制不住地抖,前胸后背也早已被汗水浸透。

那伙人没追上来,实际上,他们就是嘴上逞凶吓唬李北青,逼迫他交钱,哪会真的那样做,为了这么点钱大费周章,简直脑子进水了。那伙人甚至都没追李北青,一个毛头小子,刮不出油水,跑了就跑了,大不了下回撞上再抢一次。

不怕那些人找上门,李家那个破房子,狗见了都摇头,谁爱去谁去。

李北青也是个要钱不要命的硬茬,第二天竟然还敢到大学城卖烟,只是换了路线,绕弯走前门。

前门保安多,更安全。

但相应的,长期下来容易被发现遭驱赶,有时大学生担心被抓住记过,远远的,保安还没靠近,他们拿了货不给钱就先溜了。

李北青进不去大学,要不回钱。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虽然每晚仍有得挣,但挨白嫖可不行,一次两次还能不计较,可次数多了,综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小本买卖经不起折腾,一晚上损失几单,加起来都够一顿饭钱了。

没两周,李北青又想到了新的应对方法,大的一个人极易被发现,带个小的就不会。

大学城那一片有两条美食街,许多大人喜欢带着孩子到那边晃悠闲逛——李昭适时排上了用场,李北青大晚上有事没事就带他到大学城“散步”,多了个小孩儿,就是正大光明进学校都不会被拦。

李昭那头野蛮生长的杂草不像样,一身行头也磕碜,不像正常人家的孩子,在此之前,李北青将他头发剃短,刷洗干净,到批发市场下血本买了两套能看的衣服。

小孩儿身上够脏的,从头到脚洗了两遍水都还是发黑,李北青和江子一起给他搓,忙活到凌晨。

“还别说,这小样是有点你们家的风范,底子挺行,长大了应该不比你差。”江子狗嘴吐不出象牙,哪壶不开提哪壶,瞅瞅哥俩,越看越觉得像一家人了。

剪完头发的李昭露出大眼睛,小孩儿深眼窝,鼻梁蛮立体有型,五官挺分明,与之前的潦草样完全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平时他们都没咋注意这孩子究竟长啥样,男孩儿嘛,只要是有鼻子有眼不缺胳膊少腿,管他干啥,现在蓦地瞅清了,不止江子惊奇,李北青也有些愣,这孩子确实长得好,不过随即又压下去了,面上不显。

小孩子哪有美丑之分,脑子没毛病不就得了。

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李北青起先还担心办法不一定行得通,李昭和正常的孩子不太一样,他老是呆呆的,很闷,别人和他搭话他也基本不理会,不知道是不想理,还是听不懂,江子私底下还悄摸问过李北青,这小子是不是低能儿,脑袋不好使,要是个智障砸手里,他们家这辈子可就到头了。

然而几天干下来,疑虑就荡然无存了,李昭听话,学得飞快,活泛且很会变通,比之李北青更胜一筹。

这孩子相当有当奸商的天赋,两个晚上就无师自通了什么是捆绑销售,

进价不到七块一包的红塔山,他卖单支五毛钱,买三支以上,加两毛即可低价购买原本卖两毛五一支的红梅烟。

这样卖单支利润不及原先的定价,但少利多销,卖得可比之前快多了。

仅仅一周,到手的收入都快原地翻倍。

“乖乖,看不出来,你小子这么本事。”江子揉搓两下李昭的头顶,佩服不已,“可以啊,长江后浪拍前浪,超过你哥指日可待。”

不喜欢被蹂躏,李昭倏地拍开江子,躲开了。

“你哥摸得,我摸不得。”江子开玩笑,假意指责李昭偏心眼儿,“现在可是我天天照顾你,供你吃供你喝,还是喂不熟你。”

李北青说:“我没摸他。”

江子说:“他只有你能碰,其他人不论哪个,离他近点都不行。”

“那你就别碰他,离远点。”

李昭最近不天天跟着李北青瞎跑了,他终于后知后觉搞懂了,安分在网吧待着,比到处乱窜更省事。这里可以遮风避雨,有吃有喝,江子的盒饭总有他的一小份,网吧的热水不要钱倒多少都可以,喝不完还能倒掉浪费,每天晚上李北青下了课就准时过来。

只要他规矩待这儿,不添乱,李北青就不会生气,有时李北青心情好了,还会扔两颗不知从哪儿来的糖给他。

干了活儿有奖励,李北倒也不是一毛不拔的吝啬鬼,抽两张毛票出来打发李昭,让买零食吃。

李昭摆头,不肯要。

江子说:“收着呗,你哥抠得雁过拔毛,这回不收,下次可就没这么好的事了。”

依然不要,李昭坚决,推开李北青的手,挤了半晌低低说:“你的。”

不要就算了,李北青不强迫人。

大抵是钱治矫情病,如今李昭能帮忙挣票子,这几天他对“哥”这个字眼儿脱敏了,不再动不动就应激。

卖散烟的活儿同样不长久,不能作为长期稳定的收入渠道,短时间内做做还行,长此以往不是正道,毕竟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哪天出岔子了得不偿失。

这阵子挣的应该够生活好些天,高考还有两个多月,李北青的后顾之忧解决了一半,好歹能稍微松口气。

江子高中都没上过,对政策倒是蛮了解,宽慰起李北青头头是道。

“放一万个心,你弟我看着,你什么都别操心。学费也不是事儿,现在不是有那什么吗,助学借款还是贷款来着,只要你考得上大学,国家借钱供你读。”

李北青知道,班主任上周也在班上宣传了助学政策,去年八月份助学贷款就推广扩大到全国高校了,没钱也能上大学,学费不是大问题。

拍拍他的肩膀,江子讲了些乱七八糟的,没来由又谈到李明华。

“还没他的消息?”

李北青否认,至今没找过。

江子迂回提点,还是应该找一下,李北青不在乎那是他的事,可这不还有一个小的么。

李昭得上学,不能成天丢在外头,这么大的孩子哪有不读书的,九年义务教育都没上完,那不行的。

到下半年,李昭满十二岁了,算很大了——江子一直以为他顶天了八|九岁,小孩儿营养不良个子就那么大点,结果他比那些满街跑的多数孩子都大。

李昭以前读过书,上到三年级就没读了,他妈就是那时候生的病,那个女人多半精神有大毛病,自此后便将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出去,她若是不死,李昭肯定还被关着出不来。

这也难怪小孩儿行为怪异孤僻,戒备心强不爱说话,与世隔绝关了四年不疯都算好的。

寻常孩子这时候晚一点也该上五六年级了,早些的能读初一,李昭再不送回学校,以后铁定得废。

江子好心提醒,不是多管闲事,李北青最迟考完试必须把李明华找回来,不然再耽搁下去就错过新学期报名。

“再看。”李北青不咸不淡,教人琢磨不透情绪。

江子啰嗦:“上点心,当成正事办。”

找李明华不是有心就能找到,对方故意躲起来,要找也是大海捞针。

全中国天南海北幅员辽阔,鬼晓得李明华在哪个地方。

江子不清楚的是,送李昭读书其实不需要找李明华回来操办,李昭就是本地人,户口在本地,女人的娘家人唯恐人送出来了还会再回去,硬是为这孩子弄了本单独的户口簿。入学有户口薄就能办,缺的资料可以凭户口到相应的街道办派出所那些部门补,不算很麻烦。

李北青蹲路边,吹吹风醒神,思绪有些繁复拧巴。

李昭望着地面,憋了憋,说:“我不。”

他不读书。

偏头,李北青斜眼瞥了瞥,皮笑肉不笑,鄙夷这没眼界的玩意儿:

“嗯,挺好,真出息。”

周末放假快乐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出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