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总监级晋升答辩安排在员工培训中心进行,会议室被隔成了两个空间;候选人按照抽签顺序在外面的小间准备等待叫号,里面的一间则是复试的现场,一排桌子被摆成环形,一边是候选人陈述的操作台,另一边是本次晋升委员会的评审,Marvin的位置正对着候选人。他显然不喜欢这样的安排,在后排随意找了个偏僻的位置旁听,任由中间的位置空着。
荆塬排在第3个上场,在等待的空档,她只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已经熟烂于心的汇报结构,剩下的时间则是望着窗外发呆;她回忆了自己在海尚打过的一个个大小战役,合作过的伙伴,难搞的同事,带她业务的各个上级,当然,还有中午金刚提点她的话;金刚的话让她第一次认真审视了自己的职业站位,尽管对上方的景象并不感到陌生,但她的足迹却从未在其中的任何一个角落留下。她不清楚中间具体隔着多少层,但她从未站在那画面里,一直以来她只是一个画框前的观众,远远看着画面里投射下的自己的影像,时而精疲力尽,时而激动不已。一直以来她熟悉的规则是接到指令,然后用最短时间和最低成本去执行,得到了一个好或是不好的反馈,然后或主动或被动的接收到下一个指令,她在这条路上不觉已经走过5年光景。前面的两次晋升对她来讲似乎是个按部就班的任务节点,努力工作表现良好刷到了晋级卡,所以自然地发生了;而现在,她抬起头看到了那层隐形的天花板,就悬在她的头顶上方,折射出一道凌厉刺眼的光泽,使她看不清上面评委的表情和正在发生的战况;
“所以,你要找的是一门重型火炮,而不是他妈的一把钥匙!”
荆塬的大脑终于开了口:“不要再浪费精力去想那把钥匙,不要再研究对面的人在哪里上了锁,去找到那个重型火器!让对面的人自己把门打开啊,你个白痴!”
荆塬的嘴角露出一丝轻松,她看看时间,默默打开电脑退出了工作IM的消息通知,关掉了之前演练的PPT,随后把手机关了机。看着窗外明媚刺眼的北市楼群,又看了看身边几位还在紧张准备着的同事,有的目光呆滞的看着准备的资料,有的仍在埋头敲打电脑处理工作;荆塬面无表情地深深吐出一口气,暂停了那许多的思绪;
荆塬全程微笑不卑不亢地把准备好的项目业绩进行了总结,这次她只花了8分钟进行陈述,大大缩减了原有的篇幅,留出了大把提问的时间。等她讲完快速环视一遍评委,她注意到叶劭寰拿着笔快速在记录表上圈住对应的分值后抬起头赶在其他人前面先开口道:
“荆塬是我们第一批校招进来的转正实习生,也是海外事业部的第一批正式员工,要论汇报关系的话,我算是她的第一个领导,所以这轮的提问我就弃权了,留给其他几位。”她优雅的冲荆塬点点头,转头看向其他评委;
陈嘉跟着摆了摆手,平静地说道:“我和对荆塬的项目合作过程已经非常了解,整体下来的评价就是:这个一个花了很多心思的策略,一方面我们的流量产品的效率得以大幅提升,一方面用户平台也有了智能化的尝试,这对海外平台的技术体系是一次跨越式的提升;对业务来讲,经过了这半年的试点和几层迭代后,我想知道你对这个的增长的趋势是如何判断的,像这样的增长还能持续多久?”
荆塬安静听完陈嘉的问题,心里已经有了答案。类似这样的问题,她每个季度在业务运营和产品研发合作的通气会上都会遇到,也是所有要依靠技术能力支持的业务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这对一家依靠数据和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公司来讲,判断趋势和思考终态几乎已经刻在了企业的DNA里,对荆塬这样的一线主管,公司日常的业务管理除了要求他们极致执行,更多的是逼着他们去思考,去推翻固有的认知,去迭代自己的业务世界。荆塬思考了几秒钟,给出了回答:
“感谢提问,我尝试用自己的理解来回答一下。以南美市场的策略举例,我们去年面对的行情对比刚进入时无论是在用户的量级还是商品覆盖的宽度和深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得益于前期相对激进的投放策略,几乎是以跑马圈地的效率收获了第一阶段的快速增长,这个增长持续了1年半的时间,在去年的第二季度开始出现放缓的迹象;”
荆塬顿了顿,继续讲道:
“从去年的第三季度开始,时尚品类单个供应商上架的应季商品数同比涨了2.6倍,核心品类平均单个成交前访问的商品数多了19个,对应的支付转化率下降了0.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们的用户在做出购买的动作前产生了更多的犹豫,这个趋势对快速消费品并不友好,而且会随着品类供给的复杂度和丰富度增加继续下降;因此需要针对那些产生了搜索的用户再次挖掘他和商品的匹配情况,通过初始标签先做最粗略的偏好识别,再通过已成交商品的特征去反证用户和潜在商品的匹配度,这样系统的判断准确率就越高;”
“匹配提升意味着同样一个品类,面对同等量级的单位用户,购买时效会缩短,被策略覆盖到的商品会被迅速清掉,整个品类的交易周期大大缩短,即,单个品类策略的增长窗口期也在缩短;而且海外市场目前处在强竞争环境里,就好比我们在水池里接上了一根金水管,短期获得了巨大的水流,但很快我们的对手会在水池里装上一样的水管分流;能持续增长多久我说不好,但我能肯定的是,它应该不会超过第一阶段增长的时间。所有以效率提升作为运行导向的商业,效率越高,获利周期就越短,除非……”
荆塬稳稳的声音略微闪动一下,她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呃,这个下面纯属是我个人的意见,除非,我们利用这段黄金窗口期,或将用户规模,或将商品供给,或是两者提升到一个压倒性的优势地位,抢夺红利窗口;同时叠加更多的策略来延长增长的时间;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就在荆塬陈述的时候,陈嘉全程低斜着头,目光似乎在盯着荆塬旁边的椅子,他双手环着桌上的水瓶,一动不动,他以这样的姿势在听在思考,中间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和动作。等到荆塬回答完,他也只是半舒展似的弹了弹脖子,发出一声“嗯”,许久没有其他的回应。
在这期间荆塬的目光从未离开陈嘉,她对陈嘉的这个“嗯”有诸多的不解,但她没时间细想,也只是浅浅的用一个微笑回应,目光随之转向了其他评委。然后,陈嘉突然开口:
“所以,荆塬,作为运营的策略主管,你认为有效的策略在增长结果里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呢?”
荆塬没有防备的转回目光,一开始以为听错了,又确认了一下问题,大脑又开始飞转;她的后背像是被什么力量从后向前猛地用力推了一把,顿觉心脏像树上的桃子一样,树干猛地一震随之抖动起来。她立刻将目光垂下,轻轻地深吸气,左手使劲掐着右手的大拇指,痛感使她平静下来。
她观察到此时劭寰的神色变得严肃,有一瞬间她的目光扫了旁边的陈嘉,然后便坚定地直视荆塬,继续保持着平和;
“很大,甚至是决定性的。”荆塬的声音落到了地上,她继续微笑着,“这次的项目,我的角色不仅是出了个主意然后拉着项目组的同事把策略上线。在这个过程中,我扮演了会计,解说员,客服,理货员,收作业小组长甚至还是个项目的鼓励师……”荆塬自嘲地笑了下,接着说道,“但我不打算让评委们觉得这些工作为我带来很大的成就感,而是,只有运营策略是正确的有效的,上面的工作才成立。毕竟,线上策略最早建立在假设之上,我们让这些假设合乎逻辑,让数据验证其合理性,上线策略产品,最终得到了一个正向的实验结果。我想,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项目组的任何一个同事都会做甚至都做过上面那些工作的。”
劭寰向荆塬投来了温和的目光,她以极快的速度冲荆塬挑了挑眉轻微点头以示赞同;
陈嘉听完也将身体坐正,目光回到了荆塬的脸上,正当他要回应的时候,角落里的Marvin突然提问道:
“很好的想法。回到你上一题的回答,用户规模和商品供给,假如资源只够选一个,你会怎么选?”
荆塬睁大眼睛将思路聚拢回到增长策略,她迅速想了下Marvin这么问的原因,给出了回答:
“我认为必须同时推进两个方面。马拉松运动员做起跑准备时不会纠结先出左脚还是右脚,重点是,他两条腿的功能是健全的;现阶段我们的海外业务就是这样,用户上规模后的精细化运作系统和海量的商品供给匹配能力就是那两条腿,既然我们已经摆脱了拐杖,迈出了第一步,是不是该准备换上一双结实的鞋子跑起来。”
荆塬边回答边观察着Marvin和一众评委,Marvin面无表情,叶劭寰和陈嘉半低着头,似乎在认真思考她的回答。其他几位评委有的在记录,有的则交头接耳轻声讨论。整个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荆塬能感觉到每一个细微的反应都在影响着她的心跳。
她停顿了一下,还是补充了一句:“如果资源有限,我会优先寻找扩充资源的途径,甚至压缩可控成本的花费,例如考虑与当地一些有潜力的初创公司合作,利用他们的本地优势加上我们的技术来丰富商品,针对高性价比更高的用户采取激进的措施提升转化和规模;无论市场怎么演变,稳定的用户人群和商品供给作为平台的核心资产,这个是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的。”
当她说完最后一句话时,她发现自己的声音在轻微地抖动。此时的叶劭寰抬起头,露出一种难以名状的表情,貌似里面有荆塬读不懂的微笑和迟疑,随后她轻轻点头表示对荆塬的鼓励。陈嘉也放下手中的笔,正视着荆塬,眼神里看不出刚才的半点松弛。Marvin依然保持着冷静的表情,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考的光芒,仿佛在评估荆塬的所有表现。其他评委中,有两位开始低声交流,显然在讨论荆塬的话。整个场面虽然安静,但那种无形的压力依旧存在。
此刻荆塬释然,当听到评审助理邀请下一位候选人入场时,她平静地向评委们鞠了一躬,转身离开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