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韩志允开始做海外账号的发展已经有些时间了,这期间接了一部新戏,角色是个濒临崩溃的音乐家。
导演要求极致的情绪,韩志允找她帮忙做人物笔记,林溪会写剧本,但都是写着练手的,她最擅长的是写小说。
“我不会写剧本。”她说,林溪其实并不想接手这个活动。
“但你会写人。”
“你太看得起我,我不想接这个合作。”
“我看得见你,我相信你。”但林溪会陪他排练,有一天练到凌晨,他一遍遍弹琴、摔椅子、喊台词,最后一次,他真的哭了。
林溪上前递纸巾,他接过,声音哑:“哭得比上次自然吗?”
“比上次真。”
“那我没白练。”
“你又不是真的那个角色。”
“可那一刻,我是。”
韩志允忽然笑,又忽然问:“如果有一天我老了,演不动了,你会帮我写剧本吗?”
林溪愣了几秒,认真回答:“我不知道,但你希望的话,可以。”
“别骗我。”
“我不骗你。”
“那你写什么角色给我?”
“写一个不演戏也能被爱的男人。” 韩志允盯着她,眼神温柔得几乎透明。
“那你要当导演。”
“为什么?”
“因为我想让你喊action和cut。” 林溪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说,而后面两人都没再说话。
窗外下雪,房间的灯黄得像梦,几天后,他的戏开拍。
她在监视器后看他一遍遍走进角色,导演喊Cut时,他还没出戏。
有人走过去拍他肩:“回来了。”
韩志允抬头,眼睛还是湿的。
“你刚才那眼神太真实了。”
“我想起你说的,记忆能让人哭。”
“那你想到什么记忆?”
“我不说。”
“那我猜你想到我。”
“那你猜对了。”
韩志允笑着转身走开,她看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一切都像一场慢镜头,林溪策划的节目最后一期,他们去海边拍结尾。
风大浪高,天气看起来不好不坏,林溪拿着相机,他站在礁石上。
“说几句感想吧。”
“说什么?”
“随便。” 他沉默了几秒。
“我以前讨厌镜头。”
“现在呢?”
“现在,我不怕了。”
“为什么?”
“因为镜头后有人。”
林溪愣住,他低头看她,嘴角微弯:“以后你写剧本的时候,能写这一句吗?”
“可以。”
“那帮我写上。”
“好。”
镜头对准他,他说出最后一句台词,“真实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有人让我相信我永远是存在在这里。”
风掠过韩志云的话音,林溪手心发热,那一刻,她知道,这句话已经不是剧本。
节目结束,所有人举杯庆功,韩志允坐在最角落,林溪靠在窗边,整个空间里,灯光昏黄,空气里都是笑声。
很快,韩志允走过来,轻声说:“下个项目还找你吗?”
“你要和我继续合作?”
“是的。”
她笑着举杯:“那就继续合作。”
他碰了一下杯子,低声说着中文:“谢谢。”
发音仍有点不准,但已经会说了很多的中文,那是他第三次当面对她说谢谢,每一次语气都更柔。
夜深,大家散去,林溪走出公司,夜风有些凉,韩志允追出来,手里拿着伞。
“外面下雨。”
“我知道。”
“那就打伞。”
“你要一起走?”
“我怕你淋湿。”
他们并肩走在街上,伞太小,雨落在两人肩头,灯光一盏盏掠过,他们都没说话,直到路口红灯亮起。
他轻声说:“林溪。”
“嗯?”
“你拍我的时候,相信我吗?”
相信什么?相信拍摄的内容是不是会有很好的数据吗?
林溪早就知道他的数据会很好,想到这,林溪说,“我一直信。”
“那就够了。”
她没再问,风停了,雨线也散,两人继续走,背影被光拉长,像一场无声的电影。
……
随着拍摄内容一个个上线,更好的数据和反馈让韩志允的工作排得满,每天拍摄,录影,广告,访谈交替,可无论多忙,他总要先看一眼林溪发来的拍摄笔记。
她的笔记里会写,早上拍室内镜头,光偏冷,用暖调打脸侧,镜头推近时别眨眼,观众会相信你在思考。
韩志允读这些字时,总觉得能闻见她的味道,那种温柔又有棱角的气息,有时他会反复读一句,像读情书。
拍摄间隙,他越来越会观察她,她拿笔时习惯轻咬笔帽,专注时眉头微皱,笑起来却整张脸都亮。
有时她在监视器后,韩志允会突然看镜头,对她微笑,那笑是对观众的,或许也是对她。
一次外景拍摄,他们在海边。风大,她的帽子被吹落。他走过去捡起来,给她戴上。
“谢谢。”
“好看。”他用中文说。
林溪抬头看他,笑着说到,“你的发音越来越准了。”
“我练了很久。”
“为了拍摄?”
“为了你。”
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她没再说话,那一刻,她知道,他们已经越界,那天拍摄收工很晚。剧组散场后,她独自去楼下便利店买水,他也在那里,韩志允远远的看到她,就走了过去问,“你还没回去?”
“我睡不着,在外面转转。”
“为什么?”
“时间太安静。”
“你不是最喜欢安静?”
“现在不一样,我总是喜欢不同的东西。”
韩志允盯着货架上的罐头,然后回头看着她,“你喜欢这个口味吗?”
“什么?”
“草莓。”
“还行。”他拿了两罐,递给她一罐。
“回家路上喝吧。”
“谢谢。”
“别说谢谢。”
“那说什么?”
“说想我。”
“……”林溪看着他,只笑着不说一句话。
“我开玩笑。”韩志允笑。
看到这,林溪也笑,空气里有一点甜,又有一点酸。
韩志允有些话想要借开玩笑说出来,这本身就不是很真诚,后来当天拍通宵结束,他想要找林溪,回来时她已经走了,拍摄区她坐的椅子上留下一本笔记本。
第一页空白,只有一句话,“真实不止在镜头里。”
韩志允翻着那些字,心里空得像塌陷,几天后,他听助理说:“林代理辞职了。”
“为什么?”
“不知道,听说去别的公司。”
他沉默很久,那天的采访,他几乎一句台词都忘。
没有她之后,他的账号数据肉眼可见地下降,新的策划团队模仿她的风格,却模仿不出灵魂。
拍摄主题变得花哨、剧情化,他看着那些台词,心里只有疲惫。
“这个剧本谁写的?”他问。
“新来的策划。”
“改掉。”
“改哪儿?”
“全部。”
助理提醒:“公司说要迎合趋势。”
“那就让我退出,我不想拍摄完全不适合自己的内容。” 他第一次发脾气,那种冷的,克制到极致的愤怒,但这样的愤怒毫无意义,他依然还是要继续拍摄新的内容,即便他很希望林溪能回来继续合作,但那时,她已经在另一家公司。
……
韩志允发现最近自己有点不对劲,具体来讲,就是他开始失眠。
每晚都在刷她的旧文案、她写的剧本。
有时候他会用中文练她写的台词,记得我。我也是。
他甚至去重新学中文,老师问他为什么学。
“因为我想听懂一段话。”
“哪一段?”
“她写给我的那段。”
老师笑着问:“她是谁?”
韩志允没回答,他把所有的答案都咽了下去。直到半年后的一场颁奖典礼,他和她又见面了,他在后台看到她,林溪剪了头发,看起来比以前更冷静。
“好久不见。”他先开口。
“好久不见。”
“听说你升职了。”
“算是。”
“恭喜。”
“谢谢。”他笑。
“又说谢谢。”林溪忍不住笑着。
“你教的。”
工作人员催他们入场,他看她一眼,低声说:“其实,我有话想跟你说。”
“那你说吧。”
“不是现在。”
典礼结束时,已经很晚,他站在停车场门口,她从会场出来,手里拿着奖杯。
“等我?”
“嗯。”
“说吧。”
“我最怕的,不是没作品,是没被记住。”她愣住,没想到他突然说这个。
“你被记住了。”
“那你记得我吗?”
“我每天都记得。”
那一刻,他们都笑了,韩志允的笑是那种带一点泪意的笑。
不久后,他参加一次电视采访,记者问:“韩志允先生,这两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他想了几秒,回答:“我开始相信人。”
记者笑:“那个人是谁?”
“一个让我不再害怕镜头的策划。”
记者追问:“她现在还在你身边吗?”
“没有。”
“那你怕吗?”
“我最怕的,不是没作品,是没被记住。”电视播出那天,林溪正加班,同事喊她:“你看这个采访,好像在说你。”
林溪抬头,看着屏幕上的他,他穿着灰西装,神情温柔,林溪的心跳得很快,心动与心疼同时袭来。林溪突然想起他很早前有一场哭戏那晚的拥抱,那句“如果有机会,你还会帮我写剧本吗?”
林溪那时答了“会”,但现在,她不敢再说自己的想法是什么。
??
那之后,他陷入低谷,新剧口碑平平,评论写诶呀,这到年纪就断崖式颜值下跌,嗯他老了,他太安全了,他失去了真情。韩志允他看着那些字,嘴角微动。
“真情?”他轻声说,“我交出去的那部分,已经不在我身上。”
他关掉手机,独自去汉江边跑步,风很冷,脚步声像敲心,他记得她喜欢记录光影,于是抬头看天空,月亮藏在云后,像她离开时没说出口的那句话。
他掏出手机,打开相册,最后一张照片,是她在一直对着电脑,她低着头,看着屏幕,表情专注,他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
而她在另一家公司,负责新的艺人,团队年轻,节奏快,内容爆,她也继续藏着自己的笔名在不停地写着不同主题的小说,似乎过去的事情就已经完全过去了,可每次开会时,她总会下意识想:“如果他来演这一段,会怎样?”
晚上,林溪回到家,打开旧电脑,屏幕壁纸仍是那只猫,那天他喂猫的画面,她没舍得换。
某天深夜,她收到一条邮件,发件人是韩志允,邮件的主题是我还在练中文。
正文只有一句话,谢谢,好看,想你。
林溪盯着屏幕,手指发抖,最终还是没回这封邮件,只是打开抽屉,翻出一本旧笔记本,第一页的空白上,她写下,“想你的时候,我就写字。”
几个月后,以前合作过的导演筹备新片,邀请她加入文学策划组,主演名单上写着韩志允。
林溪愣了很久,最后还是去了,在围读的现场,他穿着黑衬衫,人看起来更瘦,看到她,韩志允微微一笑。
“又见面了。”
“又见面了。”
导演安排他们坐在一起,“你们之前合作过吧?”
他回答:“合作过一次,印象很好。”
她看他,嘴角有一点抖:“我也是。”
那天读剧结束后,韩志允走过来。
“可以请作家喝杯咖啡吗?”
“好。”
咖啡馆人少,光线柔,他把手机放在桌上,屏幕上仍是那只猫。
“你还留着?”
“它让我记得你。”
“你也让我记得你。” 韩志允笑:“那我们扯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