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爆红后,公司立刻敲定第二季,新的主题叫《演员的灵感日记》,由原班人马继续制作。
韩志允的状态明显不同,过去的会议他几乎不说话,如今他会主动问:“可以试试这个角度吗?”
林溪第一次在会议上看到他笑。比起以前的社交礼貌,那种从喉咙里轻轻冒出来的声音,算是真的微笑。
会议结束,新接手的制作PD说:“林溪nim,你和志允先生气场挺合的。下次你单独对他讲方案吧,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新增的内容,可能后续也需要你去沟通的。”
林溪愣了一下点头,这些话很简单,不过林溪其实一直想那句气场合,是因为他们都认真,还是因为都孤独?
新一季拍摄方向以《演员的灵感日记》为主。林溪要负责脚本和选题,她花整整三天蹲在公司会议室,画分镜、写笔记。
韩志允需要偶尔来一起开会,有一天来的时间早了些,他看见她趴在桌上画光线角度。林溪虽然有相对够的工作经验,但她的工作经验远其实没有韩志允的经验丰富,只要内容的碰撞完成确定后,韩志允越来越高效的能完成一切。
“你在画什么?”他问。
“灯光走向。”
“你是策划,不是灯光。”
“但我得知道光要打在哪。”他笑了一下,走近一点。
“你连光都要管?”
“因为光会说话,会帮你塑造不一样的状态。”
韩志允没再说什么,只在她离开后翻了翻那本笔记,每一页都写着时间,地点,光的色温,声音的方向,页边有一句用中文写的句子:“他不只是演员,是一块能反光的镜子。”
他读不懂中文,但那一行字的笔画整齐,像是藏着呼吸的痕迹。
这天,林溪下班晚了,在检查剪辑之后对内容的配音的效果,录音室门半掩,韩志允靠在门口听,这个其实是她接手的另外的一个项目。
“再说一遍谢谢。”她对自己说。
“谢谢。”他在门外重复。
她回头,笑:“谁?你学我?”
“我在学中文。”
“谁教的?”
“手机APP。”
“你练到哪了?”
“谢谢,好看,我吃饱了。”
林溪笑:“用得挺实用。”
“我想有一天不用翻译就能听懂你骂我。”
“我什么时候骂你了?”
“上次你说你再演就像机器人,我后来查了意思。”
“……那不算骂。”
“可我记得很清楚。”
“你干嘛这么认真?”
“因为你说的每个词我都想弄懂。”
她愣了一下。那句每个词都想弄懂像落在心里的一颗石子,林溪也会准备新的内容,她现在在写新的短片脚本,主题是《演员的练习》。
开头是独白:“有时我练习不是为了角色,而是为了不忘记自己能感觉。”
她拿去给他看,期待能拍摄出来比较文艺的内容,但也不确定这样文艺的内容是不是韩志允想要拍摄或者,想要给粉丝展示的内容。
他坐在咖啡馆角落,边看边皱眉。
“这是谁写的?”
“我。”
“你写得像在骂我。”
“我只是写实。”
“那我看错了。”
“哪里?”
“不忘记自己能感觉,这句太准了。”
“准?”
“像被你看穿。”他放下脚本,看着她:“你是不是有观察我?”
“那是我的工作。”
“但不只是工作吧。” 听着他这样说,林溪没回答,只抿嘴笑。
韩志允盯着她的笑:“你的镜头能让人相信我。”
“谢谢。”
“不是夸你,是感叹。”
“那我收下感叹。”
……
对于演员,综艺和短视频都只是生活里很小的一部分,最初的筹备期结束之后,韩志允恢复了自己的工作节奏,最近他在拍一部电视剧。角色有一场哭戏。
导演要求极高,他几次试拍都卡在情绪点,有的时候林溪会跟摄影师去多拍摄一些素材,试图做一些拍摄计划之外的新的内容出来,所以韩志允晚上在练习室排练的时候,林溪到了,只看到灯关了一半,只亮着角落的镜灯,走过去看见他一个人坐在地上。
“还没回家?”
“没找到感觉。”
“需要有人陪你试戏吗?”韩志允点头。
她拿着剧本,对他念台词。那场戏是父子诀别,他要哭。
他盯着她,眼睛干涩。
“你别看我,”她说,“想想角色。”
“我没法想。”
“为什么?”
“我不信这个情境,是因为我还没有完全领悟到这个角色,我还是觉得差了些内容。”
“那你信什么?” 听到她的疑问,韩志允沉默。
她合上剧本,走近一点,“哭戏不是情绪,是记忆。你得找一个让你觉得心疼的事情,去想去引导自己进入这样的情绪。”
“那我就看你。”林溪一愣,还未来得及说什么,他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林溪下意识睁大眼睛,看着他的呼吸是烫的,胸口起伏不止,眼泪就流了下来。
“我突然……感觉,写电视剧剧本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林溪忍不住说这。
“ 你喜欢的话,可以写,或者未来我演不动的时候,你还会帮我写剧本吗?”他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这是代入了角色,但完全说着毫不相关的台词?
有意思,林溪想了想,回答,“会。”
“你确定?”
“我答应你了。”
第二天,他状态极好。哭戏一条过。导演称赞:“这才是韩志允。”所有人鼓掌。林溪站在人群外,看着他,他没有朝她看,但她知道,那一瞬间他们共享一个秘密。
晚上她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张纸,上面是他练习中文的字。
【谢谢,好看,辛苦,我喜欢】
每个字都歪斜,却认真。她笑着把那张纸拍了不同的视频,传给接手她工作的PD,林溪决定不再继续做这些项目,但目前还没有跟任何人说自己的计划。
在她离开公司之前,两人逐渐有了更多的日常接触,两人一起勘景,一起喝咖啡,一起在地铁站等车,韩志允喜欢问她中文的词。
“想你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在想你。”
“那我也是呢?”
“我也在想你。”
“这两句顺序可以换吗?”
“可以。”
韩志允笑:“那我以后就先说后一句。”
林溪假装没听懂,低头写东西,他盯着她手边的笔,轻声说:“你不回我吗?”
“回什么?”
“我也是。”
林溪抬头,眼睛亮得像水,“我也是。”她说。
那一刻,他笑得像春天的少年。
??
只是随着他们的关系越来越近,林溪越不安,她知道跨文化的情感是危险的,尤其在娱乐圈,一次拍摄后,助理开玩笑:“林溪nim和演员nim关系真好。”
所有人都笑,志允没有否认,只轻声说:“工作默契。”
但林溪听见了那句称呼,那种上下关系的称呼,在韩国意味着不可逾越的礼节,林溪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亲近,是没有定义的。
那天晚上,她喝了点酒,回到公司楼下,看见他站在门口。
“你等我?”
“怕你喝醉了。”
“我没醉。”
“那你走直线。”
林溪走两步,果然歪了,韩至允笑,伸手扶她。
“你不该等我。”
“那谁来送你?”
“我自己。”
“你不该自己。”他这句韩语太轻,像一阵风掠过。
很久很久之后的一次采访,韩志允被问:“这次合作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韩志允回答:“我学会了不害怕被看见。”
记者追问:“谁教会的?”
他微微笑:“一个朋友。”
而那时候林溪看着直播,心口一紧,朋友两个字既安全又模糊。
晚上韩志允发消息,“采访播了吗?”
“播了。”
“我怕你不喜欢。”
“为什么?”
“因为我没说名字。”
“你不该说。”
“但我想说。”
“那你私下说。”
韩志允回了个语音,“谢谢,好看。”
……
综艺节目录到中段,公司派她回北京参加合作会议,韩志允送她到机场,“回来要几天?”
“三天。”
“时间也太短。”
“你想我?”
“我也是。”
她登机时回头,他还站在原地。
北京的空气干燥。她在会议间隙刷到新闻,志允的最新视频点击破五千万,她笑着转发,却没标注名字,晚上她住在酒店,看窗外的雾,手机亮起,是他的消息。
“你那边冷吗?”
“比首尔干。”
“记得擦面霜。”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啰嗦?”
“学你的。”
林溪忽然有点想哭,直到回首尔的那天,下着雪,韩志允去接她,机场人多,他在人群里举着手,朝她笑,那一刻她意识到:他真的等她。
“累吗?”
“还好。”
“想吃什么?”
“汤饭。”
“好。”
车里放着他学中文的录音:“谢谢,谢谢,好看,好看。”
林溪笑着问:“你每天都听这个?”
“提醒自己。”
“提醒什么?”
“说谢谢,不要太晚。”
林溪没说话,只看着窗外的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