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阿史那·云歌 > 第2章 故人眸

阿史那·云歌 第2章 故人眸

作者:牵手蜗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4:40:35 来源:文学城

再次拥有意识时,是被一阵陌生的嗓音唤醒。睁开眼,是华丽的异域锦帐,和一张惊喜交加的少女面庞。

我成了大月国公主阿史那·云歌。

镜子里,是一张绝世容颜,娇艳明媚,健康充满活力。可当我看向那双浅褐色的眼眸时,里面沉淀的,是历经生死、痛失所爱后无法磨灭的沧桑与死寂。

述安死了。我的心也早已在那座普渡寺里随着他一起死了。

如今活着的,不过是一具被仇恨驱动的空壳,一枚为复仇而生的棋子。虚元大师的法器让我重活一次,那我便用这新生,燃尽这吃人的皇宫!

抚摸着手腕上那枚随之重生的凤凰涅槃玉佩,我对着镜中陌生的自己,扯出一个冰冷而妖异的笑容。

复仇,从现在开始。皇后,你欠我的,欠述安哥哥的,我要你……百倍偿还!

边塞的风沙,粗粝得能刮掉人一层皮。沈述安站在残破的城墙上,玄色大氅在风中猎猎作响,映衬着他比三年前更加冷峻坚毅的侧脸。那道从眉骨划至下颌的狰狞伤疤,为他平添了几分煞气,也彻底掩盖了昔日京城第一公子的翩翩风华。

三年前,冷宫那场血战,他身负重伤,几乎殒命。是父亲沈老宰相动用了埋藏最深的势力,在李代桃僵之计下,将他从鬼门关抢了回来。对外,则宣称“沈述安重伤不治,殁了”。这既是保全沈氏一族,也是皇后在皇帝默许下的妥协——用一个“已死”的沈述安,换后宫暂时的平静。

然而,皇后万万没想到,这个“已死”的人,会被皇帝秘密送往最凶险的西北边军戴罪立功。三年浴血,沈述安从一个小卒做起,凭借过人的武勇和深植于骨的韬略,屡建奇功,一步步爬上了镇西将军的位置,手握重兵。此次大败犯境的西戎主力,凯旋而归,皇帝龙心大悦,一道圣旨将他召回京城,加封太子太保,领枢密院副使,真正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捷报传回京城时,沈述安正对着营帐外那轮孤冷的边关月,仰头灌下辛辣的烧刀子。酒入愁肠,化作灼心的痛。他怀中揣着一枚已经摩挲得温润无比的羊脂白玉佩,玉佩雕刻着简单的祥云纹样,那是多年前,那个笑容比春花还灿烂的少女,在他生辰时,红着脸塞给他的。

“述安哥,愿你一世平安喜乐。”她当时的声音,还带着几分娇憨。

平安喜乐……沈述安唇角勾起一抹极淡却苦涩至极的弧度。他的平安,是用命换来的;他的喜乐,早已随着普渡寺那封冰冷的“死讯”彻底埋葬。这三年来,唯有在尸山血海的战场上,才能暂时麻痹那刻骨的思念和噬心的仇恨。每次战后,他都会独自一人,对着南方星空,酩酊大醉,仿佛这样才能在梦中再见她一面,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林晚辞……”他低喃着这个名字,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中是化不开的浓重悲伤与恨意。皇后,林家……他一个都不会放过。而那个让晚辞誓死守护住的孩子——如今的太子弘,是他活下去,继续争斗的唯一动力。

金銮殿上,百官肃立。沈述安一身戎装未换,风尘仆仆,却掩不住通身的肃杀与威严。他单膝跪地,声音沉稳有力:“臣,沈述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已是知天命之年,两鬓斑白,但眼神依旧锐利。他看着殿下这个脱胎换骨般的年轻人,心中百感交集。有对其功勋的赞赏,有对其能力的倚重,或许,还有一丝对当年之事隐秘的愧疚。

“爱卿平身!”皇帝的声音带着难得的温和,“三年不见,爱卿为我朝立下不世之功,辛苦了。”

沈述安起身,垂首而立:“为国尽忠,乃臣之本分。不敢言辛苦。”

“好一个本分!”皇帝抚掌轻笑,目光扫过一旁脸色不太自然的皇后,又落在沈述安身上,“你不在京这几年,太子时常念叨你这个老师。如今你回来了,太子太保一职,非你莫属。太子的文武学业,朕就托付给你了。”

“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太子殿下。”沈述安躬身领命,语气平静无波,但低垂的眼眸深处,却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教导太子,保护太子,这本就是他活下来的意义之一。

退朝后,皇帝单独召见沈述安至御书房。

御书房内熏香袅袅,少了朝堂的肃穆,多了几分暖意。皇帝赐座,看着沈述安脸上那道疤,叹道:“述安,这些年,委屈你了。”

沈述安微微欠身:“陛下言重了。当年之事,是臣冲动鲁莽,陛下与皇后娘娘网开一面,允臣戴罪立功,臣感激不尽。” 他话语恭谨,但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让人窥不透真实情绪。

皇帝凝视他片刻,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些许怨怼,却一无所获。他转而笑道:“你父亲身体可好?你这次回来,也该考虑成家立业了。朕记得你与林家……”

“陛下,”沈述安打断皇帝的话,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臣父安好,劳陛下挂心。至于成家,臣志在朝堂,无心家事。往事已矣,请陛下不必再提。” 他抬起眼,目光与皇帝对视,那里面是纯粹的臣子之仪,却再无半分旧日情分可言。

皇帝看着他冷硬的眉眼,心中了然,又是一叹。他知道,那个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是彻底回不来了。眼前的沈述安,是一柄染过血、开过刃的国之利器,好用,却也需小心握持。

从御书房出来,沈述安在宫道上“偶遇”了皇后。

皇后今日穿着一身正红色凤袍,金线绣成的凤凰展翅欲飞,雍容华贵,保养得宜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但眼底深处的那抹忌惮与冷厉,却逃不过沈述安的眼睛。

“沈大人,哦不,现在该称沈太保了。”皇后笑容可掬,“恭喜太保凯旋,如今位极人臣,真是年轻有为。”

沈述安停下脚步,躬身行礼,姿态无可挑剔,语气却疏离如冰:“臣,参见皇后娘娘。娘娘谬赞,臣愧不敢当。一切皆是陛下隆恩,臣唯有肝脑涂地,以报君恩。” 他特意加重了“陛下隆恩”四字。

皇后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恢复自然:“太保忠心可嘉。只是,这宫中规矩多,不比边关自在。太保如今身兼要职,更要谨言慎行,莫要再像三年前那般……冲动才好。” 话语中的敲打之意,不言而喻。

沈述安直起身,目光平静地迎向皇后,唇角甚至勾起一丝极淡的、近乎嘲讽的弧度:“多谢娘娘提点。臣经一事长一智,自然明白何为规矩,何为……底线。也请娘娘放心,该记住的事,臣一刻不敢忘;该守护的人,臣必竭尽全力。” 他的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东宫的方向。

皇后心中猛地一凛,沈述安这话,分明是在警告她!他记得旧仇,而且会不惜一切保护太子!她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和不安,维持着凤仪:“如此甚好。本宫还要去探望太子,就不与太保多叙了。”

“娘娘请便。”沈述安侧身让路,看着皇后仪仗远去,眼神一点点冷了下来,冰封之下,是汹涌的杀机。

沈述安对太子的教导,极其上心。他不仅教授太子武功骑射,更教导他圣贤之道、治国之策。在严厉之余,亦不乏温情。

太子弘今年刚满四岁,眉眼间依稀能看出其生母晚辞当年的清秀轮廓,这让沈述安每次见到他,心中都酸涩难言。孩子似乎天然地亲近这位冷面太保,在沈述安面前,比在皇帝和皇后面前更加放松活泼。

这日,沈述安教太子练字。太子写了一个“安”字,笔画稚嫩。

“太保老师,‘安’字为何这样写?”太子仰头问。

沈述安看着那个字,耐心解释:“‘安’字,宝盖头为家,下有女,意为家中有女则安。寓意平安、安宁。”

太子似懂非懂:“那……儿臣的母妃,她名字里没有‘安’,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

沈述安心中一痛,几乎无法呼吸。他蹲下身,轻轻抚摸太子的头,动作是罕见的温柔,声音有些沙哑:“不是,殿下的母妃……是这个世上,最平安喜乐的人。”

太子看着沈述安微红的眼眶,小声问:“太保老师,您是不是也想念儿臣的母妃?”

沈述安没有回答,只是将太子轻轻拥入怀中,这个拥抱,克制而又充满了无尽的爱与悲伤。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代替那个逝去的女子,给予孩子一丝母亲的温暖。太子乖巧地靠在他怀里,感受着这份沉默而厚重的守护。

就在沈述安回京后不久,大月国派王子阿史那·云桑和他的妹妹阿史那·云歌出使东汉的队伍抵达了洛阳。为彰显两国友好,皇帝举行了盛大的宫宴,迎接这两位即将入宫的异国王子和公主。

宫宴设在御花园的琼华殿,灯火通明,丝竹悦耳。沈述安作为重臣,席位仅次于皇室亲王。他本无意于此等喧闹场合,但皇帝特意下旨,他不得不来。

当内侍高唱大月国王子“阿史那·云桑及妹妹阿史那·云歌到——”时,整个大殿安静了一瞬。

只见一对身着大月国华美服饰的少年和少女,在宫娥的簇拥下,缓缓走入大殿。尤其是那位公主袅袅婷婷,她身姿曼妙,容颜绝世,浅褐色的眼眸如同琉璃般剔透,顾盼间流光溢彩,娇艳得令人不敢直视。这正是化身阿史那·云歌的女主林晚辞。

皇帝眼中露出惊艳之色,百官亦纷纷赞叹。唯有沈述安,在最初的惊鸿一瞥后,眉头几乎不可察地蹙起。这位公主的容貌身段,与他记忆中那人毫无相似之处,然而,不知为何,在她步入大殿的那一瞬间,他沉寂多年的心,竟莫名地悸动了一下。尤其是她行走间,腰间悬挂的一枚玉佩……那玉佩的形制,似乎不同寻常?

阿史那·云桑和妹妹阿史那·云歌按照礼节向皇帝行礼,声音清脆,带着异域口音,却有一种奇特的韵味。那少女更是抬起头,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沈述安所在的方向。当她的视线与沈述安冰冷的眼神相遇时,心中亦是巨震!

是他!述安!他没死!虽然面容更冷峻,添了伤疤,但那眉眼,那身姿,刻入她的灵魂,绝不会错!狂喜、委屈、心痛、怨恨……无数情绪瞬间涌上心头,几乎让她失控。她强行压下,垂下眼帘,袖中的指甲却深深掐入了掌心。

宴会开始,歌舞升平。异国公主云歌坐在皇帝下首,感受到皇后投来的审视目光,也敏锐地察觉到沈述安虽然看似在饮酒,但注意力似乎总若有若无地落在自己这边。此时她必须小心应对。

果然,皇后笑着开口:“云桑你与妹妹云歌公主远道而来,真是辛苦了。本宫瞧你这妹妹这通身的气派,倒不似西域女子,反而更像我们中原的大家闺秀呢。”

云桑心中冷笑,我本就是送来求和的质子,难道还要为难我的妹妹不成?知道皇后是在试探。他抬起脸,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笑容:“皇后娘娘谬赞了。妹妹云歌在大月时,便十分仰慕中原文化,特意学过些许礼仪,只怕学得不像,让娘娘和各位见笑了。”妹妹快快见过皇后,满上酒敬上。

“云歌拜见皇后,特此敬上大月国带来的最好美酒 ,刚刚见到皇后时便如同见到自己母妃一般亲切,我愿为您献上一段歌舞以表祝福之意。”

于是便大大方方的随着异国的音乐翩翩起舞,弄的朝堂中的大臣们都为其连连喝彩。

这两位兄妹应对得体,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沈述安却端着酒杯,眼神微眯。这位云歌的反应,太快,太稳,不像一个初入深宫、不知所措的异国公主。而且,她方才垂眸的瞬间,那眼神……为何让他感到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熟悉?

宫宴后几日,云歌借口熟悉宫廷,在御花园散步。这日午后,她走到一处较为僻静的荷花池畔,这里曾是她前世最喜欢的地方。

池中荷花初绽,亭亭玉立。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色,想到物是人非,自己与亲生骨肉相见不能认,与挚爱之人重逢却如陌路,巨大的悲伤汹涌而来。她靠在池边的栏杆上,再也忍不住,泪水无声滑落。起初只是默默垂泪,后来肩头微微耸动,压抑的呜咽低低响起。

而此时的沈述安则心烦意乱,信步走到荷花池畔,想寻片刻清静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幕:那位艳光四射的异国公主,此刻竟像一只被遗弃的小兽,独自一人躲在角落,哭得如此伤心绝望。那单薄的背影,在夏日阳光下,竟透出无尽的凄凉。

沈述安的脚步顿住了。他本该立刻转身离开,避嫌才是上策。但那双流泪的眼睛,那种仿佛失去全世界的悲恸,像一根无形的针,猝不及防地刺入他冰封的心湖,激起圈圈涟漪。

鬼使神差地,他走了过去,沉声问道:“云歌公主为何在此伤心?”

云歌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猛地回头。泪眼朦胧中,沈述安冷峻的面容映入眼帘。她慌忙用袖子擦拭眼泪,强作镇定:“原……原来是沈太保。我无事,只是……只是眼见这荷花,想起了大月国的亲人,一时感怀。”

沈述安看着她仓促拭泪的动作,以及那双即使红肿却依然难掩风华的眼睛,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这解释合情合理,但他总觉得不对劲。那种悲伤,太沉重,不像简单的思乡。

他的目光落在云歌因为擦拭而微微敞开的领口,那里若隐若现地挂着一条红绳。而红绳下端坠着的……似乎是一枚玉佩?刚入宫时不是挂在腰间吗?

沈述安的心跳漏了一拍。他下意识地上前一步,距离近得几乎能闻到对方身上淡淡的馨香。“公主的玉佩……很是别致。”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紧绷。

云歌心中警铃大作,下意识地用手捂住了领口,后退半步,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不过……不过是寻常物件,不及中原玉器精美。”

她这防备的动作和一闪而过的慌乱,更让沈述安起疑。他正想再问,不远处却传来了宫人的脚步声和太子的呼唤声:“太保老师!您在这里吗?”

沈述安眼神一凛,瞬间恢复了平日的冷峻,后退一步,拉开距离,躬身道:“臣失礼。太子殿下寻臣,臣告退。” 说完,深深看了云歌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有探究,有怀疑,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悸动,然后转身大步离去。

云歌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腿一软,几乎瘫坐在地。刚才那一刻,他的靠近,他的眼神,几乎让她窒息。她抚摸着自己狂跳的心口,又摸了摸衣襟内那枚贴身佩戴的凤凰涅槃玉佩,泪水再次涌出。

述安哥,他……我们之间的距离,如此之近,又如此之远。

而沈述安在走向太子的路上,脑海中不断回放着阿史那·云歌落泪的样子和那枚若隐若现的玉佩。一个荒谬却又无比强烈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这世间,难道真有如此相似的灵魂?还是说……晚辞她……不,不可能……那普渡寺的死讯,是他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但他暗暗下定决心,这位异国公主,他必须查个水落石出。而皇后的阴谋,也正在暗中酝酿,一场围绕这位异国公主的新风暴,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