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1988:重回中考前 > 第23章 临行前的准备

1988:重回中考前 第23章 临行前的准备

作者:颜少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3:44:01 来源:文学城

卫南亭明日就要动身回家,回家后第二天便是考试。

临行前一天的早上,她去了趟杂货铺。卖给赵老板四斤花椒,得了 28 元钱,转身买了些米粮,盐、土坛子、猪油罐子,口袋里还剩 15 元。

土坛子是用来腌制咸鸭蛋的。自从绿头鸭和它的老婆进了空间,空间里的麦子就被它们糟蹋了。还好绿头鸭聪明,只认准一个地方吃。

好处也有,绿头鸭的老婆大白鸭下蛋勤,下得又都是双黄蛋。加上每日卫南亭收进空间的“劳务鸭蛋”,她准备做咸鸭蛋。

在河里洗干净坛子后,用开水滚三周坛子。再放好鸭蛋,加入水,放入盐和花椒。将坛子放在黑土地上,一天功夫,咸鸭蛋就做成了。

再将坛子放入厨房,便是和外界相同的时间流速了,咸鸭蛋至少可以存半年。

离开小镇时,卫南亭特意绕了另一条路,在街角看到了一家新开的肉铺,摊主是个眼生的屠夫,看着面生得很。

这几年包产到户,日子是肉眼可见地红火起来了。勤快人能凭着力气挣更多收成,脑子活络的也能找到新营生,镇上人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谁也不再亏着自己的嘴。铺子一家接一家开起来,就连卖肉的,如今都有两家竞争了。

卫南亭心里暗喜,好得很,这新摊主看着就没来过冯家,不认识她,省了不少麻烦。

她走上前,掏出钱买了几斤白净厚实的板油。板油熬成猪油,拌进热米饭里,再滴上两滴鲜酱油,想想都让人馋。

吃猪油拌饭,这可是冯家那对双胞胎姐妹都没尝过的待遇。

付完钱,她趁人不注意,把板油收进了空间竹楼的厨房里,打算今天抽熬出来。到时候早上一次性煮好一天的饭,吃的时候热一热,拌上猪油和酱油,既省时间又顶好吃。

摸着口袋里剩下的钱,卫南亭忍不住弯了弯嘴角真好,她的生活正一步步变得越来越舒心。

随后她往周秀兰家去。院门关得松松的,一推就开了。院子里,周秀兰的一双儿女正忙着。小女儿站在矮凳上晾衣裳,小儿子鹏鹏则攥着块石头,蹲在地上笃笃地舂着什么。

“鹏鹏,在忙什么呢?” 卫南亭扬声问。

“婷婷姐姐,我在舂炒豆子呢。” 鹏鹏仰起脸,鼻尖沾了点灰,“放蘸水里可香了。”

“哦?” 卫南亭正好奇,里屋传来周秀兰的声音:“鹏鹏,谁来了?”

“是婷婷姐姐。”

周秀兰掀着门帘出来,见果然是卫南亭,笑着迎上来:“听说你们要考试了,这节骨眼怎么有空过来?” 一边说,一边从里屋拎出把竹椅给她。

“我明天就得回去备考了,走之前来看看婶子。” 卫南亭接过椅子坐下。

“你倒是有心。” 周秀兰拍拍她的手,“正好我今天做了豆花,留下吃顿饭吧?”

“婶子做的豆花肯定好吃。” 卫南亭笑着应,“不过我今天来,是有点事想麻烦您。”

周秀兰朝鹏鹏扬了扬下巴:“鹏鹏,去门口玩会儿。” 又引着卫南亭进了灶房,“啥事啊?”

灶房里热气腾腾,大铁锅没盖锅盖,一锅嫩生生的绿豆花正冒着热气。

“没钱给娃们买肉,地里豆子刚熟,青豆掺点黄豆,做碗豆花给他们解解馋。” 她说着,往红艳艳的辣椒酱里撒了把葱花,又抖了些花椒粉,拌匀了就是蘸水。

卫南亭望着那油亮的蘸水,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婶子真是啥都会做。”

“还不是苦日子逼的。” 周秀兰叹口气,眼角瞥见鹏鹏在门口探头,并没进来。

卫南亭压低声音:“婶子,我想向你买些鸡蛋。”

周秀兰愣了下,她舅舅家不是养了好几只母鸡吗?转念又想起她家还有位老太太,许是卫南亭想自己补补,毕竟要考试了,正需要营养。她没多问,直截了当地说:“要多少?”

“婶子留够自家吃的,剩下的都卖给我吧,按照收购价给也行。”

周秀兰从里屋拎出个竹篮:“这儿有五十个,都拿去吧。”

卫南亭摸出那 15 元递过去,周秀兰却只接了5块:“本来,你救了鹏鹏,我给你多少鸡蛋都该当。可你叔走了,我这日子快熬不下去了,收你钱,我觉得脸皮厚。婷婷,这5块就够了,多的咱不能要。”

卫南亭将剩下的10块往她手里塞:“婶子您就收下,不止鸡蛋的事。我还想从您这儿买些豆子,还有…… 今天这豆花,能不能匀我一些?还有,我想要一些猪油,你能不能帮我买一些,熬了装在罐子里。我要的东西这么多,我还怕给的钱不够呢。”

“说啥呢?在婶子这儿吃点饭我还能要你钱?” 周秀兰要推回去。

“你不收,这鸡蛋我也不买了。” 卫南亭故意板起脸,“再说以后我还得来麻烦婶子呢。想吃豆花了,总不能真去王家买吧?你不收钱,我往后哪还好意思来?”

周秀兰没法,只好把钱收下,又找了个干净木盆,给她舀了大半锅豆花。婷婷把装鸡蛋的篮子和盛豆花的木盆放进背篓,出门耽搁了一会儿,再回来还空盆和篮子。

她拿着个空碗伸到周秀兰面前,笑:“婶子,光有豆花可不行,你这神仙蘸水得给我装一碗,不然衬不出你这豆花的好,吃着不香。”

周秀兰被她逗笑,给她满满装了一碗,又找了些黄豆给她。

卫南亭肯找周秀兰买鸡蛋,原是看准了她家的情况。住得偏,四周就一家邻居,且周秀兰是寡妇,平日少言寡语,与村里人往来少,嘴紧得很,从不在背后嚼舌根,最是能守得住秘密。

自己向她买东西的事情,她必定是能守得住口的。

当晚,卫南亭在自己的空间里摆开豆花饭。

周秀兰做的蘸水实在太香,她就着豆花连吃了三碗饭。这年头缺油少肉,总觉得填不饱肚子,她把剩下的大半锅豆花掺了一滴仙露水,确保不会坏。

用仙露水放在菜里能保鲜,这是她新发现的。以后可以一次多做一些菜了,吃的时候也方便。

吃饱了饭,又吃了四滴仙露水,卫南亭只觉得精力充沛、头脑清明,正好拿起书本复习。

她的学习目标很明确——考上县城的重点高中,县一中。

卫南亭走后没多久,陈婶就凑到周秀兰跟前,挤眉弄眼地问:“秀兰啊,刚才卫老幺来你家干啥?我看她进进出出好几趟,别是仗着自己救了鹏鹏,过来要好处了吧?”

周秀兰连忙摆手:“哪能呢!婷婷那姑娘心善,就是过来看看鹏鹏好点没,婶子,您也别总叫人‘卫老幺’了,人家一个大姑娘家,这么叫多不好听。”

陈婶一听,当即撇了撇嘴,语气带着点不满:“我这还不是为你操心?怕你被人欺负了,结果倒好,还落你一顿批评!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我正愁着没地方谢她呢。她是鹏鹏的救命恩人,我啥也没给人家表示,心里本来就过意不去。” 周秀兰叹了口气,语气诚恳,“咱就算没东西送,话总得体面些,别寒了人家的心。”

陈婶见她这么说,也不再纠结称呼的事,话锋一转,脸上堆起笑:“行吧,话是得好听点。对了,上次我跟你提的那门亲事,你考虑得咋样了?男方家还等着我回话呢。”

一提这事,周秀兰的脸瞬间沉了下来,语气坚决:“不用考虑了。我带着两个孩子,就是拖油瓶,哪能去麻烦别人家?这辈子我不嫁了,能安安稳稳把俩孩子拉扯大,我就心满意足了。”

陈婶还想再劝,周秀兰却转身进了屋,没多久就拿着菜刀出来,蹲在门槛边 “霍霍” 地磨了起来,脸色阴沉得吓人。

陈婶见状,撇了撇嘴,小声嘀咕了一句:“又来这套磨刀的把戏…… 真是个不识抬举的寡妇!”

终究还是怕了那把发亮的菜刀,悻悻离开。

周秀兰等两个孩子睡熟了,却想着那 15 块钱辗转难眠。儿子要上学,女儿身子弱总吃药,往年的积蓄早空了,眼看下学期开学又要花钱,她愁得心口发堵。有时日子难过得熬不下去,真动过带着两娃跳水库的念头……眼眶热了热 ,还好,卫南亭来了。

她不知道的是,卫南亭知道的,上一世鹏鹏出事后,不久后女儿又病逝了,周秀兰最终投了河。

.

预考前的最后一班岗,狼外婆也没放过她,放学后,就急急着把她支使出去干活。

“把鸭子喂得饱饱的,没喂好不准回来!” 江老太太叉着腰,语气恶狠狠的。

把鸭群赶到杨柳河,确认四周没人注意,便迅速闪身进了随身空间。空间里,卫南亭熬猪油,大块的猪板油慢慢融化,渐渐泛起诱人的金黄色,浓郁的油脂香气随之逸散开来,萦绕鼻尖。

她用铲子捞起金黄酥脆的油渣,盛进碗里,随即放下铲子,直接伸手捏了一块烫得指尖难受也顾不上,飞快地塞进嘴里。

“真香啊……” 她忍不住喟叹。

太久了,她已经太久没尝过油炸了。上一次吃,还是在家过年的时候。

因为荤腥吃得少,怕肠胃不适应,她只敢小口尝了三块,便恋恋不舍地停了手。

将猪油装入瓷罐,她焖了一锅喷香的米饭。

周婶子做的豆花软嫩好吃,挑上一筷子,白花花、颤巍巍,充满食欲。蘸水更是辣得人舌尖发颤又放不下来,她配着豆花吃了两大碗饭,直到肚子圆滚滚的,才心满意足地放下碗。

狼外婆故意把她支走,准是又打算将她的晚饭省了。这老太婆,比传说里的周扒皮还刻薄。既要她像牛一样干活,又不肯给她一口像样的吃食。

果然,等她赶完鸭子回到鸭棚,院子里静悄悄的,厨房更是空无一人,只有灶上的大铁锅里,猪食还冒着热气。

江老太太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语气假惺惺的:“哎呀,今天你舅舅他们干活累坏了,把饭都吃完了。你就将就着,从猪食里挑点红薯填填肚子吧,吃完了别忘了把猪也喂了。” 说完,便转身出去了。

她揭开锅盖,一股潲水混合着草料的酸腐味直冲鼻腔,难闻。

让她从猪食里挑吃的?冯家人可真做得出来。

舅舅对此也是默许的吧。想到这里,她攥紧了手里的铲子,干脆将锅里的红薯全挑了出来。

她不吃,也绝不能便宜了这家人!

她将挑出来的红薯收进空间,准备一会儿将绿头鸭捉过来给它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