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比盖尔躺在椅子上,嘴里叼着饮料吸管,左上角的印象值已经到了25%和45%,虽然不清楚它的计算方式以及舍取区间,但是只会停在五的倍数上这件事还是很让强迫症感到愉悦的。
汉尼拔对她的印象值说高不高,可能是因为其实她坦率交付出去的自我也没多少是真实的,不过阿比盖尔也没打算一次性搞定,这一次她的目标不是人物章。
是的,阿比盖尔是一个人,如同她之前和汉尼拔说的那样,人类就是人类,她也许会被以某种动物形容,但是不会因此被定义。
故而汉尼拔在看到最后之前都不会有多少的怀疑,因为哪怕她这个“人设”是假的,她做的事也是真实发生了的,死在她手里的那几位受害者那就是真的死了,哪怕严格意义上被她所杀的目前只有蒙塔娜·史密斯一位,但是在失去兴趣之前,阿比盖尔乐于接受这种和她差了不是一星半点的人设。
她这种操作似乎借鉴了某位,但是阿比盖尔现在什么都回忆不起来,但是没关系,够用就行。
阿比盖尔有不少记忆被封印了,但是她知道这个世界被命名为《汉尼拔》。
而汉尼拔是谁?
以全剧最大反派食人魔命名的世界能是什么全年龄向童话故事?
她这只能叫入乡随俗。
汉尼拔多少同时沾点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擅于欺诈、操纵他人,以自我为中心、傲慢,低移情低焦虑,即使短暂的相处和汉尼拔的有意掩饰,阿比盖尔无法判断是什么占据主导地位,造成如此性格的童年情结又是什么,但是汉尼拔长成了一个十足十的高功能反社会是毋庸置疑的。
阿比盖尔自认这张脸在亲和力和高面孔吸引力上均有突出优势,是合作对象上佳之选,但是以汉尼拔的性格分析,如果她是个完全意义上的好人,很难说强行掺和仅汉尼拔和威尔的故事里,她的最终结局是受害者还是盘中餐。
她又不是来救赎汉尼拔的,她只要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完事了。
就单是这一方面,同样行事遵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阿比盖尔自然可以和汉尼拔保持短期相对稳定的友好相处,长期的话,她猜这个马甲活不到能称之为“长期”的时候了。
而且阿比盖尔自认不算什么很坏的人,她一没有虐杀二没有屠杀,和她在犯罪揭秘网上看到的“证明人类多样性的真实案例”相比简直不要太温柔,和汉尼拔比起来简直是高中和大学学位的区别。
虽然人不至于、也不应该和汉尼拔比。
但别说这是虚拟世界了,就算是现实世界,精神哥谭人永不让步!
阿比盖尔左右摇晃着椅子,咖啡捧在一只手里,空出另一只手来往记事板上扎飞镖。
最近汉尼拔和威尔在专心搜集线索,等到收尾了阿比盖尔肯定会去凑热闹的,但是这几天她还得认真挑选一下最后两位受害者。
本来如果不是那个女孩刚好出现,阿比盖尔计划中的死者会是一名叫“迈克尔(Michael)”的男性,符合规律且绝对人数不少,不过现在明显比计划要好得多,甚至超出了能被称之为是“好运”的范畴。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连环凶手的计划顺利开展,作案途中不会遇到好心路人和不安好心的同行,条子永远只能围在已发生的惨案周围嗅探,而等到和天选侦探威尔·格雷厄姆对上,就会出于“我终于被理解了呜呜/我不想他抓得到我嘻嘻”等各种理由进行多次交锋,期间可能还会遇上一个偶尔充当同行但是随时会背刺的搅屎棍心理医生,最后被正义逮捕,成为某心黑起来甩凶手几条街的记者“犯罪揭密网”上的一个话题。
噫,既视感已经出现了。
不过阿比盖尔也不在意,这就和哥谭反派总是换着花样按排表越狱绕着蝙蝠侠转、东京的犯罪嫌疑人必须留下来等侦探三选一一样,无论是哪种侦探世界,都会有带着刻板印象的地区特色反派。
这属于世界的底层逻辑,不爽不要玩。
阿比盖尔翻着卷宗、报纸和各类花名册,很快选定了一个“幸运”受害者。
——
杰克也被追查着追查着突然冒出来的数量不减反增的两名犯罪嫌疑人闹得心烦,据威尔所说两个人都属于动机不定手法不定的那一类,而威尔又因为之前被侧写而对汉尼拔连带着杰克都心生不满,加上威尔主要精力集中于抓捕明州伯劳鸟上,于是杰克郑重其事地拜托阿比盖尔和汉尼拔多多注意那两位新出的变态杀手。
汉尼拔、阿比盖尔:……
汉尼拔、阿比盖尔:好的呢
阿比盖尔率先出击:“我可以再跟进一下模仿犯的案子,毕竟那时我们中只有我在场。”
汉尼拔也不甘示弱:“那我倒是可以深剖一下给蒙塔娜·史密斯案件的嫌疑人做心理侧写,毕竟……”那时我们中也只有我在场……
“……我就在巴尔的摩工作。”
汉尼拔强行拐了个话头,然后和阿比盖尔一同陷入沉默。
总觉得因为她的缘故,汉尼拔的嫌疑程度呈指数上涨了呢。
杰克什么都不知道,杰克很欣慰,杰克很感动。
“威尔是个好孩子,不过那次确实是医生你做的不太厚道了,不过你当时说得也有道理……再给他点时间吧,真是麻烦你们了。”
——
阿比盖尔和汉尼拔回到他巴尔的摩的办公室,两人都没有提起前一次的“助手”一类的借口,既像是督导关系又像是咨访关系一般继续聊了起来。
“需要我为你签一对一督导时数或者个人体验时数吗?”
阿比盖尔有瞬间痛苦面具,仿佛生活和工作的重压已经落在了她的肩膀上,不过下一秒她又想到:反着这次穿越横竖都是要死的,“阿比盖尔”的职业生涯和我阿比盖尔又有什么关系呢?
阿比盖尔重新支楞了起来,给出一个高规格的标准式淑女笑:“不了,谢谢。”
“那要来说说你最近遇到的烦恼吗?”
汉尼拔翘着腿靠在椅背上,手随意的搭在腿上,半举着笔记本向阿比盖尔示意,一副在认真进行心理面谈的模样。
于是阿比盖尔又再坐到沙发椅上,和他开始新的对谈。
第二回了,即使被困在这一间阴冷潮湿(并不)的房间里,阿比盖尔还是要用腐朽(也没有)的声带大声喊:
好暗啊!
这个窗户设计是认真的吗?!
“我们为何狩猎动物?为何仰望星空?”
阿比盖尔思索几秒,决定给汉尼拔透个题:“在我看来和我为什么要钻研心理学是一样的。”
“人诞生在世上,希望确定自己的位置。”
“确认自己在食物链中的位置,确认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
“阿比盖尔·威廉姆斯——”汉尼拔放慢了语速用优雅标准的音调念出了她的名字,既是在呼唤她的名字,也是在回应这个话题,
“真是意外,我还以为像你这样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目标的人,反而会更坚定自己的存在。”
她缓缓开口道:“你可以只称呼我为‘阿比盖尔’。”
阿比盖尔心想,如果不是我装的,你这不就正好踩中雷区了吗?
汉尼拔看出了她几不可查地几次深呼吸,像是艰难地克服了什么障碍,才能吐出和往常的长句相差甚远的几个生硬的单词。
“好的,阿比盖尔小姐。能容许我好奇一下是为什么吗?”
“姓氏是他人赋予的,但我能为我的名字找到意义。”
阿比盖尔挺满意这种状态,心理医生应该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但在心理上咨询师和来访者、心理医生和病患都应该是平衡的。而汉尼拔不同,他在心理上是处于上位的,如有必要,他会采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导向他希望的结果。
而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恰好方便她掌控信息的容量,控制输出的人设。
他们天马行空地聊着各种话题,期间夹杂着汉尼拔不经意地提问,以及阿比盖尔代入深思熟虑过,随时准备着能在适当时机脱口而出的回复。
“‘意义’,就像你之前说的那样?”
“我喜欢七,七是基督传统中完美的数字,是古希腊专属于阿波罗的圣数。”阿比盖尔带着些许的狂热:
“我正踽踽独行于我攀升的路上。”
虽然这似乎和她之前所说的相比显得她有点人格分裂,但是阿比盖尔知道汉尼拔会理解的。
他们不信仰耶稣基督,并非因为他们是坚定的无神论唯物主义者,而是因为他们都试图以人之躯挑战神灵的权柄。
接近神、模仿神,直至成为神。
阿比盖尔计算着时间,在即将到点时低头看了两眼表,略带遗憾地开口:“今天就到这了吧。”
“你接下来直接回去吗?”
“对,回到匡提科。”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我早已做好了准备。”
*内容提要出自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总称黑暗三联征,描述大概就像正文提到的那样,属于人格心理学的范畴,应该是前几年的心理学热点(题外话,我记住了这个概念是因为我当时接触的是另一个翻译叫“黑暗三合会”,这个名字相当的中二又酷炫((?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出自茨威格的《断头皇后》
故事发展顺序是不会有问题d,但是时间线、时间……就当大家都是近现代魔改版的同位体罢(对手指.jpg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