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浒]你在教我做事? > 第4章 暗夜执棋人

[水浒]你在教我做事? 第4章 暗夜执棋人

作者:荀霂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00:13:07 来源:文学城

晁盖的灵堂设在聚义厅。白幡低垂,香烟缭绕,巨大的棺椁停放在正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幸存的阮小二、阮小五身上带伤,跪在灵前,双目赤红,一言不发。刘唐和白胜则已永远留在了曾头市那片土地上。

整个梁山泊笼罩在一片悲愤与惨淡的愁云之中。

宋江作为山寨实际的执掌者,主持丧仪,忙得脚不沾地。他形容憔悴,眼窝深陷,那俊美的面容上也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每每望向晁盖的灵位,眼神都复杂难言。吴用则沉默了许多,羽扇也不再轻摇,只是时常盯着虚空某处,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宋清穿着一身素服,站在吊唁人群的最外围,像个真正的透明人。他看着那些平日里豪气干云的汉子们,此刻或捶胸顿足,或默默垂泪,或咬牙切齿发誓要报仇雪恨。

活生生的痛苦,远比书页上几行冰冷的文字更具冲击力。

他想起晁盖出征前那铁青而决绝的脸,想起刘唐那声“你不懂打仗”的嚷嚷,想起自己那苍白无力、被所有人忽视的警告。

心口像是被一块浸透了冰水的巨石堵住,沉甸甸的,又冷又痛。

他没有上前焚香,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表达哀思。他只是静静地站着,看了那棺椁最后一眼,然后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开。

他没有回藏书楼,也没有去水边。而是径直走向了后山一处更为隐蔽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废弃的樵夫木屋,是他前几天“勘察地形”时偶然发现的,几乎无人知晓。

木屋里堆放着些干柴,布满灰尘。宋清毫不在意,他搬开几捆柴火,露出下面相对干净的地面。然后,他从怀中(实则是从现代带过来的防水腰包里)取出了一支炭笔和几张质地粗糙的皮纸——这是他好不容易从伙房弄来的,用来包裹干肉的那种。

他盘膝坐下,将皮纸铺在面前,借着从破窗透进来的微弱天光,用炭笔开始书写。

标题只有两个字:曾头市。

他开始梳理所有关于曾头市的记忆。地形、兵力布置、主要头领(史文恭、苏定、曾家五虎)的性格特点、武功路数、可能的弱点……他写得极其详细,甚至画出了简略的地形草图,标注出哪里可能有埋伏,哪里是水源,哪里是撤退的最佳路线。

写完之后,他看着那张密密麻麻的皮纸,眼神冰冷。

警告无用,预言被当成耳旁风。那么,他就不再警告,不再预言。

他要行动。

接下来的几天,宋清表面上依旧过着躺平的生活,但暗地里,他却像一只苏醒的蜘蛛,开始小心翼翼地编织他的信息网络。

他不再仅仅待在藏书楼或水边,而是开始“漫无目的”地在山寨各处溜达。他去伙房,听厨子们抱怨粮草运输的路线和损耗;他去匠作坊,看凌振摆弄他的火炮,顺便“无意间”问起火药配比和射程的问题,惹来凌振诧异又略带鄙夷的一瞥;他甚至会去伤兵营附近,听那些从曾头市负伤回来的士卒,用带着恐惧和后怕的语气,描述史文恭的勇猛和曾头市防御的坚固。

他收集着一切看似无用、零碎的信息,然后深夜在木屋里,将它们整理、归类、分析。

他知道,直接提出攻打曾头市的策略,依然会被人嗤之以鼻。他需要的是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他的“计策”被采纳,而又不引人怀疑的方式。

机会很快来了。

聚义厅内,再次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以李逵、阮氏兄弟为首的激进派,叫嚣着要立刻倾全山寨之力,血洗曾头市,为晁天王报仇。

“哥哥!还等什么!点齐人马,杀奔曾头市,砍了史文恭那厮的狗头,祭奠晁天王在天之灵!”李逵挥舞着板斧,双眼血红。

宋江面色沉痛,却依旧保持着理智:“铁牛兄弟,仇一定要报!但曾头市非比寻常庄院,墙高壕深,兵精粮足,更有史文恭这等猛将。天王新丧,我军士气受挫,岂可再贸然兴兵,徒增伤亡?”

吴用也道:“公明哥哥所言极是。报仇雪恨,需从长计议,谋定而后动。”

“等等等!要等到什么时候!”阮小七猛地站起,情绪激动,“莫非哥哥怕了那史文恭不成?”

这话有些重了,厅内气氛瞬间一凝。

宋江脸色微变,但尚未开口,坐在末席的宋清,却轻轻咳嗽了一声。

声音不大,但在略显寂静的大厅里,格外清晰。

众人目光下意识地瞥向他,只见他依旧那副没什么表情的样子,仿佛刚才只是嗓子不舒服。

吴用却心中一动,他想起鲍旭之事,又想起宋清之前关于曾头市“沼泽迷雾”、“夜间冷箭”的提醒(虽未明说,但事后看来,竟有几分歪打正着),便开口道:“四郎似乎有话要说?”

宋清抬了抬眼皮,看了吴用一眼,又垂下眼帘,语气平淡无波,带着一种事不关己的疏离:“我没什么良策。只是近日在藏书楼翻些杂书,见古人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曾头市自恃城坚兵利,必料我梁山新丧之主,要么急于报仇,莽撞来攻;要么畏缩不前,不敢再战。”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语速缓慢,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们何不反其道而行?明面上,大张旗鼓,调兵遣将,做出要与曾头市长期对峙、围而不攻的态势,甚至可派小股人马,日夜袭扰,使其疲敝,此为‘正合’。”

“暗地里,”宋清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冰冷的算计,“选派数十名精细胆大的弟兄,不穿号衣,伪装成商旅或流民,分批混入曾头市。他们的任务并非厮杀,而是潜伏下来,摸清其粮仓、武库、水源乃至史文恭日常起居之所的准确位置,并设法在关键之处,埋藏火油、火药等物。待时机成熟,或里应外合,或纵火制造混乱,或……精准斩首。”

他抬起眼,目光扫过厅内众人,最后落在宋江和吴用脸上,清冷的眸子裡没有任何情绪,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此所谓,‘奇胜’。或许,能减少些正面强攻的折损。当然,我只是随口一说,军国大事,非我所长。”

说完,他便不再言语,重新变回那个沉默的影子。

整个聚义厅,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李逵张着嘴,似乎没太听懂,但觉得好像有点道理。阮小七皱紧了眉头,在思索。其他头领也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

这套方案,听起来……竟意外的周密和老辣!完全不像是一个终日无所事事的“关系户”能提出来的!尤其是“疲敝其兵”、“潜伏纵火”、“精准斩首”这些思路,狠辣而有效,直指要害!

吴用手中的羽扇彻底停住了,他死死地盯着宋清,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人。他自诩智谋超群,但宋清这番言论,其中对人心、对战术的把握,尤其是对“奇兵”运用的设想,竟让他感到一丝寒意和……威胁。

宋江的震惊丝毫不亚于吴用。他看着自己这个一向“文弱”、“不通事务”的弟弟,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这真是那个需要他时时关照、体弱畏寒的四郎?这套策略,虽然细节还需完善,但大方向极具可行性,甚至比他和吴用目前能想到的都要更直接、更有效!

他想起宋清之前的“提醒”,想起鲍旭的归顺……一些模糊的线索似乎正在串联起来。

“四郎……”宋江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此策……你是从何想来?”

宋清迎上他的目光,眼神平静无波,甚至带着点被打扰的不耐:“说了,书上看的,胡思乱想而已。哥哥们若觉得无用,就当我没说过。”

他这副浑不在意的态度,反而更坐实了这计策的“偶然性”,减轻了众人的疑心。

吴用深吸一口气,率先反应过来,他看向宋江,沉声道:“公明哥哥,四郎此计,虽略显……激进,但确有其独到之处。里应外合,火烧粮草,乱中取胜,或可一试!”

宋江沉吟良久,目光复杂地看了宋清一眼,终于缓缓点头:“既然如此……便依四郎此策,稍作调整,付诸实行!吴学究,具体细节,由你与诸位头领商议定夺。”

“是!”

决议已下,众人开始热烈讨论起细节,如何调兵,如何选派细作,如何运送火油……

没有人再关注提出这个计策的宋清。他依旧坐在那个不起眼的角落,仿佛刚才石破天惊的一番话与他毫无关系。

只有宋江,在众人讨论的间隙,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清瘦孤寂的身影。

他看着宋清低垂的眼睫,苍白的侧脸,心中充满了巨大的疑惑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

他这个弟弟,究竟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一面?

而宋清,则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微微勾起了唇角,露出一丝冰冷而讥诮的弧度。

第一步棋,已经落下。

虽然微小,但终究,是撬动了这既定的命运轨迹。

他抬起头,望向聚义厅外沉沉的夜空。

暗夜漫漫,执棋之人,已然入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