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浒]你在教我做事? > 第23章 朱门暗影

[水浒]你在教我做事? 第23章 朱门暗影

作者:荀霂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00:13:07 来源:文学城

密信送出后,日子在表面的平静与内心的焦灼中一天天过去。宋清依旧扮演着他那卑微的库部令史,每日埋首于故纸堆中,小心谨慎,不露锋芒。军器监是个清水衙门,又是技术性机构,远离权力中心,同僚们多是些不得志的文人或匠户出身的老吏,彼此间倒也相安无事。

然而,汴梁城这座帝国的心脏,却从未真正平静过。关于东南方腊叛军势大,连克州府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官场底层悄然流传,带来一种隐而不发的恐慌。同时,朝廷对梁山用兵不利,耗费巨大的议论也时有耳闻。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使得“招抚梁山,以贼制贼”的论调,开始从私下议论,逐渐浮上水面。

宋清冷眼旁观,从往来公文零星的记载、同僚饭后的闲谈、乃至上官偶尔流露的只言片语中,拼凑着朝堂风向的转变。他知道,决定梁山命运的时刻,正在逼近。

这一日,散值时分,天色阴沉,飘着细密的雨丝。宋清撑着油纸伞,随着稀疏的人流,走在返回寓所的青石板路上。他的住所位于汴梁外城相对偏僻的城西,需经过一片略显破败的旧坊区。

就在他拐入一条小巷时,前方巷口却传来一阵压抑的呜咽和斥骂声。只见几个穿着豪仆服饰的壮汉,正围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推搡辱骂,旁边还停着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

“老不死的!惊了我家小姐的车驾,弄脏了地毯,赔不起就用你这把老骨头抵债!”一个为首的恶仆狞笑着,伸手就去抓那老者。

老者吓得浑身发抖,连连作揖哀求。

宋清本不欲多事,他自身尚且如履薄冰。但看着那老者绝望的眼神,以及那恶仆嚣张的气焰,他脚步微微一顿。

就在他犹豫的瞬间,马车车厢的窗帘被一只素手轻轻掀起一角,露出一张年轻女子的侧脸。雨幕朦胧,看不真切容貌,只能瞥见那下颌线条优美,肌肤白皙,以及耳边一晃而过的、一点翠色的坠子。

那女子似乎朝外看了一眼,目光在挣扎的老者和宋清身上短暂停留了一瞬,随即,窗帘落下,一个清冷柔婉,却带着不容置疑意味的声音从车内传出:

“福伯,罢了。些许小事,莫要耽搁时辰。”

那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魔力,让那为首的恶仆立刻收敛了凶相,躬身应道:“是,小姐。”

他狠狠瞪了那老者一眼,啐了一口:“算你这老狗走运!滚吧!”

老者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消失在巷子另一头。那群豪仆也簇拥着马车,碌碌远去,很快消失在雨幕中。

自始至终,车内的女子未曾露面,只留下那惊鸿一瞥的侧影和一句淡漠的话语。

宋清站在原地,雨水顺着伞沿滴落。他微微蹙眉。那女子的声音,那点翠色的耳坠,还有那些豪仆训练有素却又隐含骄横的做派……这绝非普通官宦人家。是哪个王府的郡主?还是哪位权臣的家眷?

他摇了摇头,将这点小小的插曲抛诸脑后。汴梁水深,权贵遍地,他一个九品小吏,还是远离这些是非为妙。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想让他如愿。

数日后,军器监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位身着内侍省低级宦官服饰的中年人,在一名监丞的陪同下,来到了档案库,声称要调阅近年来关于水战舟船改良的相关图纸和策论存档,说是宫中有贵人对此感兴趣。

宋清作为负责管理此类档案的令史,自然被唤来协助。他低着头,恭敬地将一批相关的卷宗找出,呈送上去。

那宦官漫不经心地翻看着,尖细的嗓音带着挑剔:“尽是些陈词滥调,毫无新意。难道我堂堂军器监,就找不出几个有真才实学的?”

陪同的监丞一脸尴尬,连连赔笑。

就在这时,那宦官翻到了宋清不久前归档的一份关于“论车轮舸于内河作战之利弊及改良刍议”的文书。这份文书是宋清为了站稳脚跟,刻意抛出的一份“投名状”,其中借鉴了后世一些关于轮船的模糊概念,结合北宋现有的技术水平,提出了一些看似异想天开、实则有一定理论依据的设想,在当时绝对堪称“奇思妙想”。

那宦官原本随意扫视的目光,在落到这份文书上时,骤然停顿了一下。他仔细看了几眼,尤其是文中关于利用轮式机械替代桨橹、增加航速和稳定性的构想,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这份文书……是何人所撰?”宦官抬起头,声音依旧尖细,却多了几分认真。

监丞连忙看向宋清。

宋清心中微凛,上前一步,躬身道:“回禀中官,是下官闲暇时胡乱涂鸦之作,粗陋不堪,恐污贵人法眼。”

那宦官上下打量了宋清几眼,见他年轻俊朗,气质清冷,不似寻常小吏,眼中惊异之色更浓。“你叫什么名字?现居何职?”

“下官宋清,现任库部令史。”

“宋清……”宦官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似乎想从记忆中找出对应的人物,未果。他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只是将那份文书单独抽了出来,对监丞道:“这份杂记,咱家带回去瞧瞧。其余的都收起来吧。”

说完,便拿着那份文书,径直离开了。

监丞松了口气,转而看向宋清,眼神变得有些复杂,拍了拍他的肩膀:“宋令史,没想到你还有这等心思?也不知是福是祸啊……好自为之吧。”

宋清面色平静,躬身送走监丞,心中却已翻腾起来。他抛出那份文书,本意是想在军器监内部稍微展现一点价值,以求自保,却没想到竟会引来宫中宦官的注意!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只希望,这小小的波澜,不要打乱他更大的计划。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几天后的傍晚,宋清刚回到寓所,还没来得及点灯,门外便响起了轻轻的叩门声。不是白胜那种急促的暗号,也不是邻居寻常的拜访,而是一种沉稳、克制,带着某种特定节奏的叩击。

宋清心中一紧,悄然走到门后,低声问:“谁?”

门外沉默了一下,一个略显低沉的声音响起:“故人遣使,送来旧物。”

故人?旧物?宋清心中念头飞转。他在汴梁并无故人!除了……柴进?难道柴进派的人到了?可这接头方式并非他们约定的那种!

他谨慎地拉开一条门缝。门外站着一个穿着普通布衣、戴着斗笠的男子,看不清面容,但身形挺拔,气息沉稳,绝非寻常百姓。那人见门开,也不多言,只是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匣子,递了进来。

“物归原主。”那人说完,也不等宋清回应,压低斗笠,转身便迅速消失在昏暗的巷弄中。

宋清关上门,插好门栓,回到屋内,就着窗外最后一点天光,打开了那个油布包裹。

里面是一个做工精巧的紫檀木小匣子。打开匣子,没有信件,没有署名,只有一枚令牌静静地躺在柔软的丝绸衬垫上。

令牌非金非铁,入手温润,似玉非玉,上面雕刻着繁复的云水纹样,中间是一个古篆的“晋”字。

晋王?!

宋清瞳孔骤然收缩,拿着令牌的手微微一顿。

当今天子宋徽宗之子,郓王赵楷?不,不对,郓王并未封晋。是了!是官家之弟,燕王赵俣?还是……他猛然想起,官家似乎有一位幼弟,早年封了晋康郡王,只是这位郡王体弱多病,深居简出,在朝中并无甚存在感。

这令牌,是晋康郡王府的信物?!

为何会送到他这里?是那日巷口马车中的女子?她竟是晋康郡王府的人?她为何要调查水战舟船?又为何……要将这代表身份的信物,用这种隐秘的方式,送到自己手中?

是招揽?是试探?还是一个……他尚未看懂的局?

宋清握着那枚冰凉而温润的令牌,站在渐渐被黑暗吞噬的陋室中央,清冷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凝重而困惑的神情。

他原以为潜入汴梁,只需应对朝廷与梁山的明争暗斗,却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卷入了另一重更加隐秘、更加莫测的朱门暗影之中。

前路,似乎比他预想的,还要凶险万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