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过去,梁山泊迎来了它最为鼎盛的时期。钱粮堆积如山,兵马雄壮,声威远播,四方豪杰来投者络绎不绝。聚义厅内,一百单八将的交椅日渐充盈,每日里人头攒动,喧哗鼎沸。
然而,在这极致的繁华之下,那夜暖阁中关于前路的争论,虽未再有公开的激烈交锋,却如同水底暗礁,悄然改变着人际关系的流向。以秦明、董平、李逵等为代表的主战派,与卢俊义、关胜等对朝廷尚存一丝敬畏或顾虑的头领之间,无形中多了一层隔膜。宋江则更加勤勉地周旋于各方之间,试图以“忠义”凝聚人心,但眉宇间的疲惫与日俱增。
宋清依旧是他那个透明而孤绝的影子。他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心中那盘大棋的脉络却愈发清晰。他知道,距离那个决定梁山命运的转折点——或许是某次大战后的契机,或许是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已经越来越近。他必须加快布局的速度。
这一日,他正在木屋内对着那张标注了江南地形与潜在退路的皮纸沉思,白胜又一次鬼鬼祟祟地溜了进来,脸上带着不同于往常的兴奋。
“四爷!大鱼!这次是条大鱼!”白胜搓着手,压低声音,眼中放光。
宋清抬眸,静待下文。
“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派人送上山来一份请柬!”白胜从怀里掏出一封制作精良、散发着淡淡檀香的信函,小心翼翼地递了过来,“说是他在沧州横海郡新起了一处别业,名曰‘饮鹿山庄’,借腊尽春回之际,广邀天下好友前往赴宴,赏梅论剑,以武会友。特意给咱们山寨也下了帖子,请公明哥哥并诸位头领赏光!”
柴进?宋清心中一动。这位前朝皇族后裔,仗义疏财,名满江湖,是水浒世界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他结交广泛,上至达官贵人,下至绿林豪杰,无不以礼相待,其庄园更是许多好汉落难时的避难所。他本身虽未上山,但与梁山关系匪浅,宋江、林冲、武松等都曾受其恩惠。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能接触到更高层次信息网的机会。柴进的身份和交际圈,决定了他那里必然是各种信息的交汇点,关于朝廷动向、江湖风云、乃至各地民变的蛛丝马迹。
宋清接过请柬,并未立刻打开,只是淡淡问道:“哥哥和军师是何意思?”
“公明哥哥和吴学究商议了,觉得这是柴大官人的一番美意,不可推辞。而且,借此机会,也能与江湖上的朋友多多走动,彰显我梁山气度。”白胜连忙回道,“已定下由卢员外、林教头、武松兄弟,还有花荣、李逵等十几位头领带队,率五百精壮喽啰前往。一来赴宴,二来也算是展示一下我梁山的军威。”
阵容不小,而且颇具代表性。卢俊义地位尊崇,林冲、武松是梁山元老和顶尖战力,花荣代表宋□□,李逵则能彰显梁山的剽悍之气。
“何时动身?”
“三日后便出发。”
宋清沉默片刻,手指在请柬光滑的封面上轻轻摩挲。他原本并未在随行名单的考虑范围内,以他平日表现出的“体弱”和“不喜交际”,不去才是正常。
但……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柴进的饮鹿山庄,很可能成为他布局中一个重要的信息节点。
“你去回禀哥哥,”宋清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就说我近日读了些医书,于调理身体略有心得,想趁此机会,随队出行,一则散心,二则……沧州地界或有稀有药材,可顺路寻访。”
白胜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宋清会主动要求去。这位四爷不是最讨厌这种热闹场合吗?但他不敢多问,连忙点头:“是是是,小的这就去禀报!”
白胜走后,宋清才缓缓打开请柬。上面是龙飞凤舞的行书,言辞恳切,礼数周到,果然是柴进一贯的风格。他的目光落在“饮鹿山庄”四个字上,眼神深邃。
他知道,此行绝非简单的饮宴。江湖人物聚集之地,必有风波。而且,他隐约记得,原著中似乎并无柴进在此时大宴宾客的情节。这又是他这只蝴蝶翅膀带来的变数吗?
无论如何,他必须去。
很快,白胜带回消息,宋江听闻宋清愿意出门散心,虽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欣慰,以为弟弟终于肯稍稍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当即允准,并特意嘱咐卢俊义、林冲等人路上多加照看。
三日后,一支雄壮的队伍离开梁山,踏着未化的积雪,向北而行。卢俊义银枪白马,气度不凡;林冲沉稳如山,武松英气逼人;花荣箭袖弯弓,李逵扛着板斧,哇呀呀地催促着队伍快行。五百喽啰盔明甲亮,旗帜鲜明,引得沿途百姓纷纷侧目,既惧且奇。
宋清坐在一辆特意为他准备的、铺着厚厚毛皮的马车里,避开了外面的风寒与喧嚣。他撩开车帘一角,看着窗外掠过的枯寂冬景,心中并无半点踏青的闲适,只有一种深入虎穴的冷静与警惕。
他知道,自己这张“体弱”的牌,是他最好的掩护,也是他最大的限制。他不能像其他头领那样纵马驰骋,与人比武较量,他必须维持那副“文弱”的表象,才能在暗中观察,寻找他需要的信息和可能的“盟友”。
队伍行进数日,终于抵达沧州地界。柴进的饮鹿山庄坐落在一条清澈的溪流旁,背靠一片梅林,此时红梅傲雪,暗香浮动,景致极佳。山庄规模宏大,亭台楼阁,气象万千,虽不及他祖传的庄园,却也尽显豪奢与气派。
柴亲自带着庄客在山庄外迎接,他年约三旬,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身着锦袍,气度雍容华贵,见到梁山众人,尤其是卢俊义、林冲等故人,更是热情洋溢,执手相谈,欢声笑语不绝。
“公明哥哥寨中事务繁忙,未能亲至,柴进深感遗憾。但有卢员外、林教头、武松兄弟诸位豪杰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柴进笑容满面,目光扫过众人,在看到从马车中下来的宋清时,微微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但随即恢复如常,拱手道:“这位想必便是宋清兄弟?久闻‘铁扇子’清名,今日得见,果然风采不凡。”
他这话说得客气,但“铁扇子”三字,在如今能人辈出的梁山队伍中,着实显得有些扎眼。一些同来的江湖人士也投来好奇的目光,显然对这位名声不显,却位列地煞的宋四郎颇感意外。
宋清面色不变,只是微微欠身还礼,声音清冷:“柴大官人谬赞,宋清愧不敢当。偶感风寒,体弱畏寒,扰了大官人雅兴,还望海涵。”
他这番谦辞,坐实了“体弱”之说,倒也合情合理。柴进哈哈一笑,连道“无妨”,便热情地引着众人入庄。
山庄内早已备下盛大的酒宴。宽敞的大厅内,炭火熊熊,温暖如春。各路受邀的江湖豪杰、地方名流已然齐聚,粗犷的谈笑声、酒杯碰撞声不绝于耳。梁山众人的到来,更是将气氛推向了**。
卢俊义、林冲、武松等人很快便被相熟或慕名的人围住,把酒言欢。李逵更是如鱼得水,与人拼酒划拳,喧闹无比。花荣虽不喜多言,但其俊朗容貌和神射之名,也吸引了不少人上前结交。
唯有宋清,独自选了一个靠近角落、相对安静的席位坐下,面前摆着几样精致的菜肴和一壶温酒,却几乎未动。他默默地观察着大厅内的每一个人,听着他们的谈话。
他看到了青州“霹雳火”秦明麾下的军官,看到了二龙山的旧人,看到了一些独行大盗,也看到了一些衣着光鲜、谈吐不俗,似乎与官场有所勾连的人物。这里果然是一个信息的熔炉。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主位上的柴进身上。柴进周旋于宾客之间,谈笑风生,应对自如,充分展现了他长袖善舞的交际能力。但宋清敏锐地注意到,柴进在与某些看似普通的宾客交谈时,眼神会变得格外专注,手指会无意识地在酒杯边缘轻轻敲击。
那是一种接收或传递隐秘信息的习惯动作。
宋清的心微微提起。他知道,自己找对地方了。
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烈。有人提议比武助兴,立刻得到响应。很快,厅前的空地上便成了临时的演武场,各路好汉纷纷下场,展示拳脚兵器,引来阵阵喝彩。
李逵看得心痒难耐,哇呀呀叫着也要下场,被卢俊义以“客随主便”为由劝住。武松倒是沉稳,只是微笑着观看,偶尔与身旁的林冲低声点评几句。
宋清对这类比武毫无兴趣,他的注意力始终在那些交谈的人群,尤其是柴进身上。他看到柴进离席了片刻,走向了后堂。片刻后,一个做文士打扮、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也悄然离席,跟了过去。
机会!
宋清心中一动。他不动声色地站起身,假意不胜酒力,需要出去透透气,悄然离开了喧嚣的大厅。
山庄的回廊曲折,灯火通明。宋清凭借着过人的记忆力和观察力,避开巡逻的庄客,朝着柴进和那文士消失的方向摸去。他知道这很冒险,但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确认一些事情。
他在一处挂着“听雪轩”匾额的雅致小院外停下脚步。院门虚掩着,里面隐约传来压低的谈话声。他屏住呼吸,贴近门缝。
“……消息确实吗?”是柴进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
“千真万确。”那文士的声音较低沉,“童枢密已暗中调拨兵马粮草,目标直指淮西王庆。朝廷之意,恐是先平内乱,再图……其他。”
“看来,朝廷是打算逐个击破了。”柴进沉吟道,“梁山那边……”
“梁山如今势大,朝廷内部意见不一。招抚之声虽有,但主剿派势力亦是不小。尤其是高太尉,对梁山恨之入骨……”
“多谢先生告知。”柴进道,“还请先生转告……那边,柴进自有分寸。”
“大官人客气。如此,在下先行告退。”
脚步声响起,朝着门口而来。
宋清心中一惊,立刻闪身躲入回廊拐角的阴影里,屏住呼吸。那文士推门而出,警惕地四下看了看,随即快步离去。
宋清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心跳如鼓。虽然只听到只言片语,但信息量巨大!朝廷已准备对王庆用兵,并且对梁山的态度依然摇摆,主剿派势力强劲!这与他所知的历史走向吻合,但亲耳听到证实,感觉截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柴进果然与某个隐秘的势力有联系!他在为谁打探消息?他口中的“那边”又是谁?
宋清感觉一张无形的大网,似乎正在缓缓张开。而柴进,无疑是这张网上的一个关键节点。
他必须想办法,与柴进建立一种更直接、更隐秘的联系。不是为了背叛梁山,而是为了获取至关重要的信息,为了在未来的风暴中,多一分把握。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装作刚刚散步至此的样子,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刚走出几步,便迎面遇上了从听雪轩出来的柴进。
柴进看到他,眼中再次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便化为温和的笑容:“宋清兄弟?可是厅内喧闹,出来透透气?”
宋清停下脚步,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迎上柴进探究的视线,轻声道:
“雪夜清寒,却不知这山庄梅花,可能傲雪凌霜,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