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霖」 > 第2章 「私人采访」

「青霖」 第2章 「私人采访」

作者:灵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22:33:53 来源:文学城

拜访过“玄乙阁”几天后,余徐行心里那个关于“城市角落守护者”的选题愈发清晰,也愈发觉得棘手。桉玄乙的婉拒滴水不漏,而乔桐君那边,更是连门都难以叩开。他深知,对于这类气质清冷、界限分明的人,死缠烂打只会适得其反。

他需要一个新的契机,或者,至少让自己出现在对方的视野里,不那么像一個别有用心的闯入者。

机会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悄然来临。余徐行被主编打发去城西一个新开的文创园区做一个速报。园区由老厂房改造,充满了工业风和设计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完成采访任务后,他随意在园区里逛着,目光扫过各种潮流店铺和咖啡馆。

就在一家以售卖独立设计师作品和黑胶唱片为主的集合店门口,他的脚步猛地顿住了。

透过明亮的落地玻璃窗,他看到了一个绝没想到会出现在这里的身影——乔桐君。

他今天没有穿那日惊鸿一瞥的深灰长衫,而是换上了一身浅灰色的连帽卫衣和深色休闲裤,脚上是一双干净的白色板鞋。依旧是那样清隽挺拔,但周身那股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冷气息,被这身休闲的装扮冲淡了些许,融入了周遭略带喧嚣的年轻氛围中,却依然显得格外出挑。

他正微微低着头,专注地看着货架上一排黑胶唱片,修长的手指轻轻划过唱片封套,侧脸线条在店内柔和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

余徐行的心跳漏了一拍。这与他印象中那个端坐于古琴之后、与世隔绝的形象产生了奇妙的割裂感,却又莫名地觉得,这样的乔桐君,似乎更真实,也更……触手可及。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的波动,推开玻璃门走了进去。店内流淌着慵懒的爵士乐,与“青霖”的琴音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余徐行没有立刻上前打招呼,而是假装也在浏览商品,不动声色地靠近乔桐君所在的区域。他随手拿起一张唱片,眼角的余光却始终锁定在那个身影上。

乔桐君似乎选中了一张唱片,拿在手里仔细看着说明。他专注的神情,与那日抚琴时一般无二。

终于,在乔桐君拿着选好的唱片走向收银台时,余徐行觉得不能再等了。他调整了一下表情,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迎了上去。“乔先生?真巧,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您。”

乔桐君闻声抬头,看到余徐行时,琉璃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清晰的意外,随即又恢复了平时的淡然。他认出了余徐行,那个雨天的记者。

“余记者。”他微微颔首,算是打招呼,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他手里拿着的是一张古典吉他演奏专辑,封套设计极简。

余徐行的目光在那张唱片上停留了一瞬,又些好奇。古琴教师听古典吉他?这似乎又是乔桐君一个不为人知的侧面。

“我也来这边做个采访,”余徐行解释道,试图让相遇显得更自然,“乔先生也喜欢逛这种店?”

“偶尔。”乔桐君的回答言简意赅。他付了款,将唱片装入纸袋,似乎没有继续交谈的意思。

气氛有些冷场。余徐行赶紧抓住机会,说道:“上次在「青霖」门外听到您的琴声,印象非常深刻。后来我还去拜访了玄乙阁的桉先生,听他提起您对古谱很有研究。”

听到“桉先生”和“古谱”,乔桐君的目光动了动,再次看向余徐行,多了一丝审视:“你去见了桉先生?”

“是的,桉先生人很和气,学识渊博。”余徐行诚恳地说,“他跟我说,您守护的是声音和心性,比我那个‘城市角落守护者’的选题立意更高。”

乔桐君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判断余徐行话里的含义。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声音依旧平淡,但少了几分之前的绝对疏离:“桉先生过誉。我只是个教琴的。”

他顿了顿,看着余徐行似乎还想说什么的样子,率先迈开了步子:“我该回去了。”

余徐行知道这次偶遇即将结束,他连忙跟上一步,不再绕圈子:“乔先生,我知道我的请求可能有些唐突。但我对古琴,对您坚持的东西,是真心感到敬佩。如果……如果您以后有任何不涉及**的、可以对外分享的活动,或者只是允许我偶尔去‘青霖’旁听一曲,我会非常感激。”他的语气带着真诚的请求,而非职业性的探究。

乔桐君在店门口停下脚步,午后的阳光照在他浅灰色的卫衣上,晕开一层柔和的光晕。他回头看了余徐行一眼,那双浅色的眼睛里情绪难辨。

他没有答应,但也没有像上次那样直接拒绝。

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有缘再说吧。”

然后,他转身汇入了园区的人流,那抹浅灰色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视野尽头。

余徐行站在原地,手里还拿着刚才假装浏览的那张唱片。心里有些淡淡的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奇异的振奋。

“有缘再说。”

这至少,不算是一个彻底的闭门羹。而且,他见到了一个穿着卫衣、会买古典吉他唱片、在文创园区出现的乔桐君。

这个名为乔桐君的谜题,似乎又增添了新的、引人入胜的碎片。而他,余徐行,觉得自己或许已经找到了解开这个谜题的正确方向——不是作为记者,而是作为一个……有缘人。

午后的阳光透过格扇门的窗纸,变得柔和而温润,在铺着青石板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院子里那丛细竹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随风轻轻摇曳。余徐行和乔桐君相对坐在茶桌旁,中间隔着袅袅升腾着白汽的茶盏。

距离上次文创园区的偶遇已过去一段时间,余徐行几次以“分享在桉先生那里看到的趣闻”为由,小心翼翼地靠近,竟也真的被默许,偶尔能在这方小院里坐上一会儿。大多数时候,他只是安静地看着乔桐君打理琴弦,或是翻阅古籍,很少出声打扰。

但今天,或许是这阳光太好,或许是院子里竹叶的沙沙声太让人安心,余徐行看着对面那人被光勾勒出的柔和侧影,心底的话不由自主地滑了出来。

“我喜欢你这里。”他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片宁静。

乔桐君正提起茶壶续水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水流在空中短暂地停滞了一瞬。他抬起眼,琉璃色的眸子看向余徐行,带着一丝询问:“嗯?”

“这里有竹子,有流水……和城市的喧嚣不同。”余徐行补充道,目光真诚地回望过去。

乔桐君垂眸,将茶壶轻轻放回电陶炉上,发出细微的磕碰声。他的反应依旧平淡,只是那声“嗯”的尾音,似乎比平时拖长了一点点,几乎难以察觉。

“嗯,喜欢就好。”

对话似乎又要陷入惯常的静默。但这一次,乔桐君却没有立刻移开视线,而是看了余徐行一会儿。青年的眼神干净,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一点点不易察觉的紧张。阳光落在他微卷的额发上,跳跃着细碎的光点。

乔桐君转过头,望向院子里被阳光晒得暖融融的石阶,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更低沉舒缓些:“余记者,你的名字……很好听。”

余徐行愣了一下,随即眼底漾开真切的笑意:“谢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乔桐君轻声吟出这句词,语调平缓,不像是在提问,更像是在品味。他没有看余徐行,仿佛只是对着空气,对着光影,陈述一个事实。

余徐行的心跳蓦地漏了一拍。他没想到乔桐君会知道这句词,更没想到他会在此刻念出来。一种被理解了核心的悸动,混合着难以言喻的欣喜,悄悄在胸腔里蔓延开。他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只能低低地应了一声:“……”。

寂静再次弥漫,但这一次的静,似乎不再冰冷,而是带着某种温润的张力。

余徐行深吸一口气,鼓足了勇气。他身体微微前倾,试探性地唤道:“乔先生……”

“怎么了?”乔桐君转过头,目光平静。

“我可以……”余徐行的话在嘴边打了个转。

“我说过了不接受采访。”乔桐君的拒绝几乎是条件反射,带着他惯有的疏离壁垒。

余徐行却没有像往常那样退缩或尴尬,他眨了眨眼,脸上露出一丝带着点无赖,却又无比认真的神情:“那可以私人采访一下吗?”

乔桐君明显怔住了。他似乎完全没预料到余徐行会这样“曲解”他的意思,甚至……有点胡搅蛮缠。他微微蹙了下眉,看着眼前这个青年,对方的眼神亮晶晶的,带着一种执着又有点狡黠的光,像某种试图靠近又怕被驱赶的小动物,偏偏又披着记者的外皮。

这种被拒绝却还揪着不放的性子,与他周围接触的人都不太一样。他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消化这种陌生的交流方式,最终,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带着点无可奈何的意味。

“……问吧。”

这两个字落下,仿佛在两人之间那层无形的屏障上,敲开了一道微小的缝隙。阳光正好,竹影摇曳,一场“私人采访”,即将在这名为「青霖」的静谧天地里,悄然开始。

乔桐君那句带着些许无可奈何的“问吧”,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余徐行心里漾开圈圈涟漪。他立刻正了正神色,仿佛真的在进行一场严肃的访谈,只是眼神里的光亮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第一个问题,”余徐行开口,声音放得很轻,怕惊散了这难得的许可,“您为什么选择教古琴?或者说,古琴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不算出格,甚至有些意料之中。乔桐君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壁,目光投向窗外那丛翠竹,沉默了片刻。

“最初,是家学。”他的声音平缓,像在陈述一个久远的事实,“家里希望有人继承。长离性子跳脱,坐不住,便是我来学。”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寻找更精准的表达,“后来……它就成了一个世界。”

“一个世界?”余徐行轻声重复,引导着他说下去。

“嗯。”乔桐君微微颔首,“弦动有声,声中有意,意中有山水,有天地,也有……自己。”他的话语依旧简洁,但比起之前纯粹的拒绝,已然多了几分敞开的意味。“在这里,”他目光扫过这间小小的琴室,“可以暂时忘记外面的声音。”

余徐行认真地点点头,在本子上象征性地记录着——其实他根本不需要笔,乔桐君说的每一个字,他都刻在了心里。

“那……「青霖」这个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他问出了盘桓心头许久的问题。

乔桐君转回头,看向余徐行,琉璃色的眸子里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类似于“你果然会问这个”的神色。“青,是竹之色,也是雨后天晴,天色将明未明时的光泽。”他解释道,语气里带着一种对字词本身的敬惜,“霖,是甘雨,润泽万物。”

他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习琴,亦需‘青霖’滋养。急躁不得,需如细雨浸润,潜移默化,方能有所得。”

余徐行恍然,原来这不只是一个风雅的名字,更蕴含着教学的理念与心性的修行。他不由得再次环顾这方小院,感觉这里的每一寸空气,都更贴合“青霖”二字的意境了。

“我明白了……”他低声说,带着由衷的叹服。

短暂的沉默后,余徐行看着乔桐君沉静的侧脸,鼓起勇气问出了更偏向私人的问题:“乔先生平时……除了抚琴,还有什么喜欢做的事吗?比如,我上次看到您在买古典吉他的唱片?”

乔桐君似乎没料到他会提起这个,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随即又恢复了淡然。“声音无界。”他简单地回答,“不同的乐器,不同的旋律,能带来不同的……触动。偶尔听听”

他没有深入解释,但余徐行已经感到满足。这至少证明,乔桐君并非完全封闭在自己的古琴世界里,他对外界的美好事物,依然保有一份感知和好奇。

问题问到这里,似乎该告一段落了。余徐行知道过犹不及。他合上并没用写几个字的笔记本,真诚地说:“谢谢您,乔先生。今天的‘私人采访’收获很大。”

乔桐君没说话,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算是回应。

阳光缓缓移动,将两人的影子拉得更长。院子里的竹叶依旧沙沙作响,与室内残留的茶香、墨香交织在一起。

余徐行没有立刻告辞,他享受着这份难得的、不再被驱赶的宁静。而乔桐君,似乎也默许了这份宁静被短暂地分享。

他忽然想起什么,起身走到琴桌前,没有坐下,只是用指尖轻轻拂过琴弦,发出一串极轻极润的散音,如同檐角将落未落的雨滴。

余徐行屏息听着。

乔桐君没有回头,声音依旧平淡,却似乎比刚才柔和了半分:

“以后……如果是想听琴,可以直接过来。”

“不用总找借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