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霖」 > 第1章 雨巷

「青霖」 第1章 雨巷

作者:灵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22:33:53 来源:文学城

梅雨季的都市,总弥漫着一种潮湿的、混合着泥土与草木蕈类的气息。余徐行撑着那把印着房产广告的免费雨伞,踩着人行道上湿滑的反光,赶往一场在他看来无关紧要的社区文化活动的采访。为了抄近路,他拐进了一条僻静的旧街。雨水顺着老屋的黛瓦滴落成线,就在这片淅沥声中,一阵清越沉郁的琴音,穿透雨幕,不经意地撞入他的耳中。他下意识地驻足,望向琴声来处——一扇虚掩的木门,门楣上悬着一块小小的匾额:「青霖」。

余徐行鬼使神差地收起了伞,任冰凉的雨水顺着伞骨滑落,在脚边聚成一洼。他向前几步,站在那扇木门前。琴声更清晰了,不再是模糊的穿透,而是有了具体的形态——像是山间清泉漱过卵石,又似林间微风拂过松涛,其间还缠绕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古老的忧思。这琴音与窗外都市的喧嚣格格不入,在此处圈出了一方独立的、静谧的时空。

门虚掩着,留着一道缝隙。余徐行犹豫了一下,记者本能的好奇心终究压过了贸然闯入的冒昧感。他轻轻推开了门。

门内是一个小小的庭院,青石板铺地,角落植着一丛细竹,被雨水洗得青翠欲滴。琴声正从庭院对面的房间里传来。他穿过庭院,走到屋檐下,隔着敞开的格扇门,看到了里面的情景。

一个男子,正背对着他,坐在一张古琴之后。男子身姿挺拔,肩颈的线条利落而优雅,微微低着头,专注于手下的七弦。修长的手指在琴弦上吟猱绰注,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感。余徐行看不清他的面容,却能感受到一种近乎凝滞的专注。

他不敢惊扰,只屏息立在门外。雨水从屋檐滴落,在石阶上溅开细碎的水花,与室内流泻的琴音奇妙地应和着。空气中弥漫着老木头、旧书籍和若有若无的茶香混合的气息。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仿佛还在梁间缠绕不去。

男子缓缓收回手,静默片刻,似乎仍沉浸在余韵之中。然后,他像是察觉到身后的视线,微微侧过头来。

余徐行对上了一双眼睛。那眼睛颜色略浅,像是浸过水的琉璃,清亮,却带着一种疏离的意。他的面容清俊,鼻梁挺直,唇色很淡,整个人像一幅用极淡墨色勾勒出来的山水画,气质清冷,不容亵渎。

“有事?”男子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平和,但缺乏温度。

余徐行这才回过神,有些慌乱地从湿漉漉的口袋里掏出记者证,微微躬身:“抱歉,打扰了。我是《城市探报》的记者余徐行,在外面听到琴声……一时好奇,就冒昧进来了。请问您是这里的主人吗?”

男子的目光在记者证上停留了一瞬,又回到余徐行脸上,淡淡答道:“是。我姓乔,乔桐君。”他顿了顿,视线扫过余徐行肩上未干的雨渍和略显狼狈的样子,“这里不对外开放,只是私人教习和休憩的地方。”语气里的逐客意味已经很明显。

余徐行的心跳还没完全平复,他敏锐地意识到,眼前这个人,比他今天要去采访的那个社区文化活动,更有成为“城市角落守护者”选题主角的潜质。他鼓起勇气,试图争取一个机会。

“乔先生,您的琴音非常动人。我们报社最近在做一个关于城市中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融合的专题,不知道是否方便……”

“不方便。”乔桐君打断了他,语气没有波澜,他站起身,身形比余徐行想象的还要高挑一些,“我教琴,只为传承,不为展示。抱歉,让你白跑一趟。”

他的拒绝干脆利落,不留任何转圜的余地。

就在这时,连接庭院另一侧的走廊里传来一个轻快许多的男声:“哥,桉先生那边新收了一卷谱子,让你得空去……咦?有客人?”

余徐行循声望去,看到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他的眉眼与乔桐君有五六分相似,但气质迥异,眉眼带笑,显得开朗而活络。他的目光在余徐行和乔桐君之间转了一圈,露出了些许好奇。

“无关的人。”乔桐君对着那个年轻人说道,语气稍缓,但依旧没有要介绍的意思。

乔长离却笑着对余徐行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又对乔桐君说:“谱子我看着像是清末的,保存得挺好,桉先生让你先去掌掌眼。”

乔桐君微微颔首,再次看向余徐行,那眼神明确表示“你可以走了”。

余徐行知道今天只能到此为止了。他压下心里的遗憾,礼貌地告辞:“打扰了,乔先生。那我先走了。”

他退出屋檐,重新撑起伞,走进了依旧绵密的雨幕中。当他再次回头时,只看到那扇木门已经轻轻合上,将那一方静谧的天地与外面的世界重新隔绝开来。

“青霖……”余徐行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以及那个清冷如古琴音韵的男人——乔桐君。还有那个乔长离,以及他们口中那位「桉先生」。

这次意外的邂逅,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了圈圈涟漪。他原本以为无关紧要的雨天,似乎变得有些不同了。那个关于传统艺术的选题,在他心里忽然有了一个无比具体、也无比吸引他的方向。

余徐行带着一身潮湿水汽和满心挥之不去的琴音,完成了那个社区文化活动的采访。流程化的表演和领导讲话,与他刚才在“青霖”感受到的沉静与专注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他觉得索然无味。

回到报社,他整理着活动通稿,手指却在键盘上停顿。最终,他打开了一个新的文档,敲下了标题:《雨巷琴深:寻找都市中的“青霖”》。他写下那突如其来的琴声,那虚掩的木门,那个名为“青霖”的静谧空间,以及那个名叫乔桐君、清冷如古琴般的男人。当然,这只是一篇私人的记录,并非用于发表。

几天后,雨水暂歇,阳光透过云层缝隙洒下。余徐行对“青霖”和乔桐君的好奇非但没有减弱,反而与日俱增。他想到了乔长离提到的“桉先生”和那卷古谱。或许,这是一个突破口。

凭着记忆中“古玩”、“谱子”以及乔长离提及时的熟稔语气,余徐行开始在老城区那些布满岁月痕迹的街道上寻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条以售卖文房四宝和旧书著称的巷子深处,他找到了一家店面不大、招牌毫不起眼的店铺——“玄乙阁”。

店门开着,里面光线偏暗,却自有一种沉静氛围。余徐行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店内陈设古朴,博古架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瓷器、玉器、木雕和一些他叫不出名字的老物件。空气里浮动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和陈年纸张混合的味道。一个穿着藏青色中式立领上衣的男人正背对着门口,小心翼翼地用软布擦拭着一只瓷瓶。他身形挺拔,肩背宽阔,动作从容不迫。

听到脚步声,男人转过身。他约莫三十岁上下,面容温润,眉眼舒展,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沉静而睿智,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通透。

“随意看。”他微微一笑,声音温和醇厚,与乔桐君的清冷截然不同。

余徐行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他稳住心神,上前一步:“您好,请问是桉先生吗?”

男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点头:“是我,桉玄乙。先生是?”

“冒昧打扰,我叫余徐行,是个记者。”余徐行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自然,“前几天偶然路过一家叫‘青霖’的琴室,听乔长离先生提起您这里有些珍贵的古谱,我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所以想来拜访一下。”

桉玄乙的目光在余徐行脸上停留了两秒,那目光似乎能轻易看穿一些表面的借口,但他没有点破,只是笑容加深了些许,显得更加亲和:“原来是长离提到的朋友。他确实常来我这里帮忙,那孩子性子活,在我这堆老物件里倒也待得住。”

他放下手中的瓷瓶,引着余徐行向里间走了几步,指着一面玻璃橱窗:“前几天收来的谱子在那里,是些民间工尺谱,年代不算很久远,但有些曲子挺有意思,长离他们已经来看过了。”他提到“长离”时,语气自然而熟稔。

余徐行顺着指引看去,只见泛黄的纸卷静静躺在丝绒衬垫上,上面的字迹如同天书。他对此一窍不通,但此刻他的注意力更多放在了桉玄乙身上。

“桉先生这家店,开了很多年了吧?感觉像是这条街的‘定海神针’。”余徐行试图开启话题。

桉玄乙轻笑,走到茶桌旁坐下,开始娴熟地烫杯洗茶:“谈不上,‘定海神针’可不敢当。

过是守着祖上的一点产业,也守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罢了。现在人心浮躁,能静下心来看看这些老物件的人不多了。”他沏好两杯茶,将一杯推到余徐行面前,“余记者是做哪方面报道的?”

“主要是城市文化、民生这类。”余徐行接过茶杯,道了谢,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自己之前那个夭折的选题,“其实,我们报社最近在策划一个系列报道,叫‘城市角落的守护者’,就是想寻找那些像您一样,在某个领域默默坚持,守护着某种文化或技艺的人。我觉得您和您的‘玄乙阁’,就非常符合这个主题。”

这是他急中生智的想法,但说出来后,却觉得无比贴切。

桉玄乙闻言,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余徐行,镜片后的目光多了一丝审度,随即化为一种略带玩味的笑意:“‘守护者’?这个称呼太重了。我只不过是个生意人,顺便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他语气微顿,似有深意,“比起我,桐君那样的人,或许更适合被称为‘守护者’吧。他守护的是声音,是心性,是更难把握的东西。”

他巧妙地转移了焦点,但余徐行捕捉到了他刚才那一瞬间的细微反应——不是惊讶,也不是欣喜,更像是一种……了然,甚至带点隐藏得很深的怅然。

就在这时,一个活泼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桉先生!我来了,今天有什么需要搬搬抬抬的……诶?余记者?”

余徐行回头,正是乔长离。他今天穿了件亮黄色的T恤,像一道阳光闯进了这间沉静的店铺。

“长离,”桉玄乙笑着招呼,眼神在接触到乔长离时,明显柔和了下来,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暖意,与他之前温和却带着距离感的笑容不同,“来得正好,后院那几箱刚收来的旧书,正需要你帮忙整理一下。”

“没问题!”乔长离爽快地应下,然后好奇地看向余徐行,“余记者,你怎么找到这儿来了?找我哥没找到吗?”

“不是,我是专程来拜访桉先生的。”余徐行解释道,同时心里那个“城市角落守护者”的选题轮廓越来越清晰。眼前的桉玄乙,与乔家兄弟,似乎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围绕着传统文化的小小生态。

桉玄乙看着交谈的两人,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目光掠过乔长离充满活力的身影,眼中那一丝细微的感情被很好地隐藏在他从容不迫的气度之下。他或许守护着这些古物,守护着这条老街的些许气息,但似乎,他也同时在守护着别的什么——比如,某个经常来这里“帮忙打下手”的、像阳光一样的人,不愿让其受到惊扰。

余徐行知道,他找到了比一个简单采访更丰富、也更复杂的故事脉络。而这个故事的核心之一,就是这位隐藏的“守护者”——古玩店老板桉玄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