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宫心计】穿越姚金玲,我在晚唐搞改革 > 第6章 学习

次日清晨,尚宫局典言范慈心准时步入学室。她约莫三十岁,面容清秀,眉宇间却带着威严。

“今日讲《太公家教》。”她声音清朗,目光扫过全场。学婢们齐齐应诺。

“首章便言:‘事君尽忠,事父尽孝。忠孝之道,乃立身之本’。”范慈心抬眼看向众人,“你们可知为何将忠君置于孝亲之前?”

“因陛下是我们天下人的父母?”一个小宫女不太确定的回答。

“半对。”范慈心微微颔首,“在宫中,君恩重于亲恩。不论你们因何进宫,宫外总有父母族人。他们盼的是你们恪尽职守、光耀门楣。若在御前失仪,不仅自身获罪,更会累及家族。这便是《家教》所言‘修身治国,忠孝两全’的真义。”

她注意到后排的刘三好低垂着眼睑,缓步走去:“可是思念家人?”

三好连忙起身告罪。

“《家教》有云:‘忍辱者为君子,怒嗔者为小人’。宫中不比家里,纵有万般思绪,也不可现于颜色。”范慈心语气稍缓,“记住,‘心欲专,凿石穿’,心思和意志都像凿石头一样沉得下去,稳得住。若因私情耽误公事,反倒令亲长蒙羞。”

她手指轻点案上茶盏:“若为贵人奉茶,见杯沿有污迹当如何?”

“即刻更换,自请杖责。”

“若贵人夸赞茶香?”

“跪地谢恩,归功尚宫局。”

问答间,范慈心忽指窗外:“那株花树可美?”

学婢们面面相觑。花期已过,只剩零星残花,何美之有?“‘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戒尺轻叩窗户,“宫女们照料此树一春,虽花期已过,但尽心竭力,岂不美哉?你们在宫中,万事都要有这般体谅之心。”

她回到讲席,展开书卷末章:“今日终讲‘口乃祸门’之诫。”

殿内一静。几道目光隐晦地投向李娇娇等人,她们不由低下头去。“舌如龙泉剑,斩身最利。”范慈心声沉如水:“《家教》明训:‘口能招祸,必须慎言。贪心害己,利口伤身’。不是教人欺瞒,而是——”她忽然停顿,目光扫过每一张脸,“宫中的每句话,出尔口入彼耳,辗转相传,终成杀人之毒。切记:不明之事不说,无关之事不问。”

日近正午,范慈心合卷起身:“散学前复诵。”

小宫女们连忙整衣肃立,朗声齐诵:“事君尽忠,事父尽孝;忠臣无境外之交,孝子无忘家之心;罗网之鸟,悔不高飞;吞钩之鱼,恨不忍饥,知善而行,知过而改......”诵声渐歇,范司言淡淡一句“散学”,众人行礼,悄然退出讲堂。

午食刚过,刘三好就拉着姚金玲躲到了学宫角落,手里还拿着几本图样:"金玲,我拿来了四科课本,尚宫局学考就剩这几天了,咱们得抓紧时间摸底。你还记得多少?”姚金玲摇头道,"三好,我是真的一点都想不起来以前学过什么了。"

"没关系,"三好挨着她坐下,"学考就考四样:做点心、刺绣、绘图和制钗。咱们只要有一样拿得出手就行。听说要是进了尚宫局,将来通过考核还能当上女史,那可就是正经女官了,和宫女身份不一样的,咱们可要加把劲。"她抽出一张纸推过去:"你先试试绘图吧,这个最简单。"

姚金玲拿起笔,手刚握上笔杆就觉得别扭。在现代握笔的姿势早成了习惯,如今拿这杆毛笔,怎么调整姿势都觉得不得劲。她勉强往纸上画,因为不知怎么发力,手还有点抖。没画几笔,线条就歪歪扭扭地缠在一起,有的地方用力过猛洇了墨,有的地方又轻得几乎看不见。她盯着纸看了半晌,终究还是放下笔,声音带着点不好意思:“我画好了。”

刘三好赶紧凑过去看,只见纸上那团墨迹实在难辨形状,线条忽粗忽细,歪歪扭扭像团乱麻。她怕姚金玲难过,赶紧挤出个笑,指着其中一块稍显规整的墨痕:“这石桌画得还挺有意思的哈?线条看着就结实!”

“我画的是花瓶。”姚金玲小声说,话刚出口,自己先忍不住 “噗嗤” 笑了出来。

“没事没事!”刘三好赶紧把纸收起来,生怕她看着闹心,“画不好也没关系,做点心现下也没有材料,咱们不如试试刺绣和制钗?这两样我还算拿手。”

姚金玲一听,眼睛瞬间亮了,刚才的挫败扫去大半:“那正好!我早就想学刺绣了。等咱们练好了做成裙子,宫里的贵人们肯定喜欢!”她心里悄悄盘算着,现代见过的服装款式、新颖纹样那么多,要是能融到刺绣里,说不定真能让这些古人眼前一亮。

“好啊!”刘三好听她有劲头,也跟着开心,立刻从针线筐里拿出素色的粗布手帕和几缕彩线,“咱们先从简单的开始练起,先学最基础的平针绣,我给你画个样子,你沿着轮廓绣,慢慢做不难的。”

整个下午,金玲一有空闲就跟针线较劲,晚饭都没好好吃。烛光下,她专注地一针一线绣着,虽然手指头被扎了好几下,但还是坚持着。

第二天早课还没开始,她顶着一双红眼睛,献宝似的把绣好的手帕递给三好:"你看看,我熬了一夜才绣好的!"

三好接过来一看,帕子中央歪歪扭扭绣着"加油"两个字,针脚乱七八糟。她犹豫了一下:"这个,创意是挺好的,不过司制大人可能更看重传统手艺,这般创新怕是......"

金玲轻轻摸着帕子上的绣字,勉强笑了笑:"是吗,其实绣了一半我便知道怕是不行了,临时抱佛脚哪有那么容易。这针脚歪的歪、松的松,连我自己都瞧不过眼,更别说拿去给旁人看,不过是心存侥幸......"她抬眼看向刘三好,“还好你刚才跟我说了实在话,没顺着哄我。”

三好看着心疼地说:"你眼睛红的像兔子,今天还是休息一下吧,离考试还有八天呢。不要担心,咱们专心学制钗,肯定来得及。"

《太公家教》是唐代民间编纂的童蒙读物。它摘录了众多经史典籍中的嘉言警句,内容主要是教导孩子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虚心好学等道德规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学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