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灼玉(探案) > 第45章 暗香辞(二十二)

灼玉(探案) 第45章 暗香辞(二十二)

作者:砚边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8:11:45 来源:文学城

赵灼玉和李逢舟并肩而行,走了半晌,李逢舟才开口:“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回店里写小报?”

赵灼玉道:“小报要写,但我要先回家。”

她今天太过安静,安得李逢舟都觉得反常,但他能理解,这是内心崩塌过后的沉寂。

默然须臾,他安慰道:“赵灼玉,你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其余的就顺其自然吧。”

“我知道。”赵灼玉长长舒了口气,随即停下脚步面朝李逢舟深深一揖,“谢谢你请李大人帮忙,我原先觉得求人无用,而且求人换来的减刑也是用一种权压另一种权。可你比我通透,你知道顺势而为,结果才是重中之重。”

赵灼玉近日想了许多,或许她也该学着“守规矩”一点,在别人制定规则的戏剧里,守规矩才能更好地把戏唱下去,待有能力之日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只是……倘若人人如此,就没什么意思了。

她还是想做那个犟种,允许自己头破血流,后悔也没关系。

李逢舟始料未及,愣在原地片刻,笑道:“或许可以圆滑一些,在周旋中对抗,就像这次。你我都做不到改法,可你用小报把故事传开,让更多人知悉何尝不是一种对抗。”

“我还是想问心无愧……”

不撞南墙不回头。

“冤者昭雪,亡者有名。这是我曾经信奉的法则,可是经过郑夫人杀夫这回,我觉得不问缘由皆杀之的律例是否还值得你我奉为圭臬有待商榷。生命不该被所谓的礼法、夫纲所困。我原想忠于职守,但此刻我更想忠于良知,忠于自己。”

李逢舟眼含华彩,喃喃道:“猜到了,不愧是你。”

“你说什么?”

“我说,你动了辞官心思?”

赵灼玉不置可否,转而粲然一笑,“别瞎猜。”

*

回到家,赵灼玉就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着喜悦。

她刚进门,就有人来报,说老爷回来了,赵灼玉既惊又喜,看了看自己不合时宜的穿着,准备先回屋换了,谁曾想父亲母亲迎面而来了。

“爹?”赵灼玉激动上前,眼里顿时蓄了泪水。

赵培身着蓝色直身,面容清雅,下颚微须,沉静温润的双眼微微发红。

“好孩子,爹回来了。”

在见到另一座靠山后,赵灼玉胸腔里翻涌着的委屈铺天盖地将自己淹没。

她想哭。

“爹……”赵灼玉哽咽起来,扑在赵培怀里放声大哭,就连一旁的柳盼也吓了一跳。

夫妻二人一面安慰一面询问:“是不是在衙门里受委屈了?”

赵灼玉点头如捣蒜,“是,是。”

她不是个爱告状的人,再者衙门里面也有人对她不错,可被在意的人问起,她只想有人听她诉苦、替她撑腰。

一家三口去了赵灼玉的院子,待她换了干净的衣裳,坐在亭下,细问谁给她气受。

赵灼玉这才将近来发生的案子,以及京兆府的某些人如何给给她使绊子的事一一道出。

气得赵培才回家没多久就想要去京兆府给女儿出气。

赵灼玉有些心虚,又把自己如何给死刑犯求情一事说了,原以为父亲会责怪,不曾想他却是重重一叹。

“我巡抚凤阳时也遇上了相似的案子,也就是半年前的事。一个男人常年殴妻,连孩子也一起打,终于女人不愿再忍,奋起反抗,却因力气不足,反被男人杀死。”

“后来怎么判的?”赵灼玉满目期待地看着赵培。

赵培叹道:“官府觉得男人是在自保,失手将妻子打死,算不上罪过。”

赵灼玉苦笑:“我就知道,倘若这回被打死的是郑夫人,贾似仁八成能脱罪。”

赵培轻拍赵灼玉肩膀,又道:“我作为巡抚实在看不下去,介入过后,男人判了杖责八十。”

赵灼玉听罢心下冷笑:其实律法可紧可松,重要的是谁说话。

沉吟片刻,赵灼玉跪到赵培和柳盼脚边,请求道:“女儿有一事,说出来,还望爹娘莫动气。”

*

次日巳时,梁宣得知了赵灼玉要离开京兆府的消息,他笔尖一错,不可思议地抬起头,却见赵灼玉神色认真,并非玩笑。

“怎么突然想走呢?”梁宣关切道,“是不是跟余知事闹别扭了,还是谁给你气受了?好不容易才来的,可别因小事犯糊涂。”

赵灼玉心下叹息,其实上官清楚底下的人给她气受,如今说得像她承受不住小事似的。

“不是的大人。”赵灼玉摇头,“只是想去做别的事。”

梁宣没有同意,话锋一转道:“听闻令尊回来了,他怎么样?他可知你要走?”

“父亲一切都好。”赵灼玉笑答,“此事父亲已知悉。”

梁宣思忖片刻后道:“这样吧,我准你休息一段时日,多久都可以。你作为女子,荣获圣恩到京兆府做事实属不易,你仔细想想吧,若依旧想走也不迟,我也得给你师父一个交代是不是?”

如此也好。

赵灼玉朝梁宣一揖,“谢大人。”

告辞之后,赵灼玉回到值房收拾完要带走的物件,刚坐下休息,却听一声咳嗽自门口传来。

赵灼玉看李逢舟神色有些别扭,问:“有什么事?”

李逢舟慢悠悠地走到书橱边开始翻书,漫不经心道:“听说你去见了梁大人。”

“对啊。”赵灼玉站书橱另一侧,也翻起书来,“你来就是问这个?”

二人隔着书橱,像隔着山海,也像隔着薄纱。

李逢舟透过书缝可以看到赵灼玉好看的侧脸,她的眉眼清丽又不失英气,此刻垂眸看书,又平添几分宁静。

人怎么能和她的脾气长得一样呢?

李逢舟原先觉得赵灼玉脾气不大好,一头倔驴,彼时觉得她长得很不好惹。

此刻怎么看怎么顺眼,越看越挪不开眼。

李逢舟握书的手指紧了又松,半晌才道:“若我当时不去找你,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你还想走吗?”

赵灼玉轻笑道:“我原本也想当作什么也没发生,但我昨日说过,我想无愧于心。”

这是李逢舟意料之中的答案,他原本想问的是:我明明是同谋,如今你打算走,我却要留,你会不会觉得我卑劣?

可这话他问不出口。

一阵漫长的沉默过后,赵灼玉揶揄道:“你今日怎么支支吾吾的,我原本还以为你是来落井下石的。”

李逢舟两眼一翻,“我在你这就不配当个好人呗。”

赵灼玉耸了耸肩,表示认同。

李逢舟气笑,坏水在肚子里滚了一圈,笑道:“对了,卷宗还没写完呢。近日事务繁杂,辛苦赵推官继续留职,写完再走,我会陪着赵推官一起写。”

赵灼玉气得把书丢在书橱上,走到李逢舟身旁阴阳怪气道:“我们李大人真是转了性,才来几日就如此勤快,难不成是给你加俸禄了?”

李逢舟卷起书轻拍赵灼玉额头,笑道:“其实我很勤快,也很认真,现在你知道了。”

说完把书塞给赵灼玉,走了。

赵灼玉用眼睛狠狠夹他,嘟囔道:“这人认真起来一如既往地讨厌。”

是日,陶岳和余朋义听说赵灼玉要休息一段时日,心知她动了离开的心思,便借案子结束为由,邀赵灼玉和李逢舟吃晚饭。

陶岳和余朋义率先到酒楼等候,一见面,陶岳便道:“余兄,你既觉得亏心,就该跟赵推官明说,分明是我俩一起做东,只让我做好人,我可消受不起了。”

余朋义抓耳挠腮,为难道:“你以为我不想吗,可我以前老为难她,她没报复我就谢天谢地了,我若跟她挑明,怎么看都像有阴谋。”

“原先我劝你少跟她作对你不听,如今倒是转性了,真是不明白你。”

余朋义道:“我原先觉着她本事不大,靠她爹才有机会进京兆府,可我看她自己都难受得不行,还要为了给郑氏减刑触梁怒大人,才惊觉过去是我狭隘了。”

余朋义懊悔不已,骂了自己几句,又道:“只是我奇怪一件事,赵推官和李推官关系尚可,不像传闻那样针尖对麦芒啊。”

说到这儿,陶岳眼睛一亮,低声道:“你不知道,今日我去找赵推官说卷宗的事,远远见李推官在赵推官值房门口,又是理衣服又是理头发,弄了好一会儿才进去。我不好意思过去,等了好一会儿才看见李推官出来。”

他戳了戳脸颊,眼神暧昧,“笑得春风满面的,我老远都能看见。”

“啊?”余朋义一面不可思议,“你看错了吧,这也太极端了。”

陶岳“啧”了一声,正要解释,雅间的门就被叩响了,进来的是李逢舟。

雅间中的二人见他换了身暗紫色衣服,与平日清雅之相颇为不同,不由赞许几句,相邀入座。

才说几句,赵灼玉也来了,穿的也是紫色衣裳,颜色比李逢舟的淡些。

陶余二人四目相对,眼神奇怪。

赵灼玉瞟了李逢舟一眼,落座时小声道:“学人精。”

李逢舟笑道:“山鸡舞镜之徒。”

菜上齐后,大家一面吃菜一面喝酒,其间余朋义一反常态,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扭捏非常,看得陶岳给他几肘让他说话,却没什么用。

待到酒过三巡,余朋义有了醉意,他才端着酒杯敬赵灼玉酒。

“赵推官,往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做了太多不好的事,我不奢望你原谅,我自罚三杯。”

余朋义喝了三杯尤嫌不够,拎起酒壶准备一饮而尽,被赵灼玉抢了下来。

她笑道:“余知事,这酒可不便宜,哪能让你全喝了。以前的事我都记着呢,我可没有菩萨心肠,往后还得看你请我喝多少好酒,喝得多了,说不定我就不好意思揪着不放了。”

余朋义闻言既感动又羞赧,感动赵灼玉愿意握手言和,羞赧自己从前实在太过小人。

敬李逢舟时,余朋义已经语不成句,看着李逢舟的衣服想起陶岳的话,于是意味深长地看着李逢舟,笑道:“李大人和赵推官还挺登对的,哈哈……”

赵灼玉被水呛得咳嗽数声,李逢舟询问情况时赵灼玉都不敢看他的脸。

待赵灼玉舒缓,李逢舟故作责备道:“余知事,这种话讲出来有损姑娘家声誉。”

余朋义直打嘴,发誓以后一定不说了。

散席后,陶岳送余朋义回家。

李逢舟今日也喝了不少,一出门就靠着墙说自己走不动了。

赵灼玉总觉得他在演戏,奈何没有证据,“那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喊张叔来接你?”

“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李逢舟眼中盛着暖黄光晕,光华璀璨,“遇到歹人怎么办啊……”

“难不成要我送你回去?你一个大男人好意……”

赵灼玉话音未落,就见李逢舟脸上闪过祈求,转而又是倔色,这种神态着实有摄人心魄的威力,让人想说重话也说不出了。

“算了。”赵灼玉不自在地挪开眼,“我乘马车来的,正好要去舅舅家取东西,顺道送你一程。”

因吃了酒,赵灼玉坚持让李逢舟独坐车内,自己坐在外头。

李逢舟进了车,眼神变得清明。

他掀开帷幔欣赏夜色,夜风阵阵,他似乎闻见了清浅的檀香,不知是赵灼玉搀扶自己时留下的,还是从心湖里吹来的。

也不知是不是喝了酒的缘故,李逢舟希望这条路长一些、再长一些。

到了明天,车外的人就不去京兆府,他断定时光会变得难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