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朱煦 > 第30章 鸡冠环户(大修)

朱煦 第30章 鸡冠环户(大修)

作者:九州一枝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08:24:36 来源:文学城

嵇秀一来,解除殷东山失业的危机。

嵇秀过谦了,他的名气还是很有用的。

徐州刺史孙琨有财有势,权柄在握,下一步觊觎的便是让孙姓位列世家之班。在大魏,要能成为人人敬仰,崇拜,仰之弥高的顶级世家,独树一帜的品味与无人模仿来的风雅气质是必备的要件。

族中至少要有一两名子弟在琴,画,书法等之类的技艺出类拔萃。嵇秀的琴艺名扬天下,孙琨看上这点,将嵇秀安插在徐府之中。

嵇秀与殷东山是多年挚友,此番南奔多靠殷东山打点,便也将殷东山引荐给孙琨,看在嵇秀的面上,殷东山也得了一个幕府司马的位子。虽是基层小官,全然无法与当年在都城奉送到他眼前的官位相比,不过殷东山不敢嫌弃。

先求有,再求好。

入了孙琨幕府,殷东山才恍然明白,求职屡屡碰壁并非全是殷家没没无闻之故,更大的原因是孙琨根本没打算要收复都城。北边的朝廷已经没了,如今几名皇族磨刀霍霍,孙琨将野心放在拥立下一任皇帝,建立新的南都。

北方,已被遗弃在荒烟漫草中,燕浑,大秦,羯胡争得四分五裂,撕扯得残破不堪。

虽然有流民将领仍不放弃犹自奋力一搏,但南边的大魏人好不容易逃了出来,不想回去故土。

江东歌舞升平,吴侬软语,收复都城流血流汗,哪比得上偏安一隅好好过日子来的舒适。

在这种情况下,孙琨的幕府自然停征新兵。

想入军营,可以,劳烦自备武器盔甲,不发军饷,没有薪酬。

殷东山让殷榯好好盘一盘,当真要做从军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少年没有回答。

他迳自取出殷执礼留给他的舆图摊开来,那上头详实画着大江大河与大山,关于水枯期,山间栈道,连接河流的运河,水库隘口,马场,骑兵数量分配,水军等等皆标示的一目了然。

殷榯反问殷东山。

"叔父,如今众人都以为北方内乱,我们能偏安江南,可叔父不妨细想,昔年天下南北数国割据,最终被谁统一了?"

殷东山微地一愣。

是北方。

是北方的司马氏统一天下。

殷榯又比着书册数条纪实,道:"再往前捋,过往所有南北之战,皆是北方战胜南方一统天下,从未有过南方一统天下的纪录。"

殷东山头皮发麻。

"从舆图上看,叔父能否细究出原因?"殷榯指尖沿着汴水,洛河,泗水一整条水系画了过去,淡淡地问。

殷东山额头已渗出汗。

"是战马。"

殷榯点头。

"南方不生战马,没有铁骑,只能靠打赢战争抢来敌手的军马。若抢不到,便难以与胡人对抗。如此,叔父还觉得咱们能偏安江东吗?想要战胜北方的铁骑,唯有壮大己身,于适当时机主动出兵以战止战。"

"还有,就算短时间内北军不来攻打大魏,皇位未定也会造成一场混战。现下表面虽无事,可各派系间已是处处烟硝,处处杀机,一触即发。"

殷榯道,语气坚毅,冷静。

蓦地,殷东山眼眶一热。

他眼前晃过大哥魁梧威赫的身影。

刚病愈的少年又长高了,大哥大嫂的死讯没有击倒他们的儿子,反而在他身上磨出一股沉着的气度,不厉自威,眼神深邃幽深,偶有睿智的寒芒掠过,似一把等着出鞘的利刃,全不像个十岁出头的儿郎。

整个江东世族都幻想偏安,妄图北边的敌人不会杀过淮江,连殷东山也做着这样的春秋大梦,追求浮华。

唯有少年敢于揭破残酷的事实。

少年之心,少年之热,都藏在那张克制,酷烈的面容之下。

殷东山已许久没听见这般边辟入里的战事分析,他这个做叔父的竟有股汗颜之感。

只是不知孙琨能不能听进去殷榯的谏言。

装睡的人,能否被叫醒?

"好,很好,从今而后,四叔不会再阻止你从军,你想干什么便干。"

良久,殷东山感慨地道。

六哥哥要去徐州刺史幕府担任义征,即刻启程,每个月能回来一趟。

朱煦得知这消息时,很为殷榯高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殷榯得空,不是在练武,便是读兵书。他刻苦锻炼体魄,不分日夜,总算得到一展抱负的机会。

虽然只是没有军饷也不在军阶里的义兵,可至少能入军伍磨练了。

朱煦特别用蓼蓝叶染了一匹布,再让府里的裁缝裁成袍子,腰带以三爷在林子中猎得的母鹿皮裁制,皮身坚韧软致。

殷榯默看一眼,让初平收好。

其实这样精细的颜色与料子并不堪汗水浸润与行军间的磨损,可殷榯知晓这是小娘子的珍重心意,不忍拒绝。

临行前,殷榯也准备了功课给朱煦,待他一月返家一次时,会验收课业。

他提起笔,抄写了一篇文章,文的内容都在他的脑子里,无须翻书便能抄得一字不漏。

写好墨干,初平将纸摺齐收入信封之中,很慎重其事的模样。

朱煦以为殷榯给她的功课是每个世家女子必念的女四书。

"哥哥,上面的字我一定能在你回来前学会,可这些女则可不可以不要守?我做不到……"

小娘子苦着脸,半是洒娇半是讨饶。

殷榯摇头。

"不是女则,是庄生的逍遥游,等我回来哥哥要考你,看你读懂多少。"

交代这桩功课时,殷榯含笑,墨黑的眼眸绽亮而温煦,犹若天上繁星。

儿时,四叔曾在族中学堂带他们念过,他喜欢里头的意象,是以将文章给背了下来。

殷榯当然也向往那般广阔自在的境界,可他生性务实,遇事总比别人多想几步,万事做最坏的打算。

他这辈子应当是与逍遥无缘。

然而,他希望煦煦过上不一样的生活。要当自在的鱼,或是自由的鸟,他希望她都能随心所欲。

朱煦这头并不知道殷榯为何要她读逍遥游,一听见不是女则,便欣喜地抱住殷榯,笑声轻快,踮起脚尖在他耳边认真承诺。

"哥哥放心,我一定会乖乖习字。"

殷榯叮嘱她:"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阿叶,她念的书比我还多,她会帮你。"

朱煦仰起脖子,点点头,模样乖巧。

初平将吃过牧草的马牵过来。

分别的时候到了。

朱煦依依不舍,松开手臂。

殷榯翻身上马,动作俐落一气呵成。

朱煦有些看痴。她身量连马屁股都不及,六哥哥是如何毫不费力一跃而上?

真是厉害的哥哥……

高坐在骏马上的少年顾盼若鹰,身姿如虹,长剑负于背,朱煦笑着与他挥挥手,转身与草萤离去。

四方皆密林,灰暗之中少年的眸光如有火炬,回头看着偌大的殷府,望着那个娇小的身影。

蓦然间,朱煦转身回望。

林中空荡寂然。

殷榯走了后,朱煦的心空落落。

太阳依旧从东方上升,松林中的露珠依旧晶莹剔透,青石板上的青苔仍旧生生不息,殷府里每个人各行其事。

万事不变,可朱煦就是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了。

不过低落的心情并没持续太久,她先花费二十日的功夫将殷榯抄写给她的文章雕成字,请殷怀叶解释给她听过几遍,时时抚字将字痕牢牢记在脑中。

这一日,她总算可以将整篇文章背下来。

从殷怀叶那里离开时,朱煦经过二夫人的屋子。

里头又传来二夫人的咒骂声,以及抽藤条的割裂声响,一下一下的,重重打在她心上。

朱煦讨厌这种明知有个人在你面前被欺辱,却无能为力的感觉。

直接去向四夫人要人过于莽撞,二夫人虽表面不得不从,可必定记恨在心里。

倒不如以利相诱。

该用什么跟二夫人交换呢?

她很穷的,呜呜……

除了颈上那块价值千金的玉佩,朱煦手头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宝贝。

对了,金青布!

她记得很清楚,当二夫人得知金青布被殷瑶拿走时,曾露出忌妒愤色。

若她能染出金青布,一定能老妇人从二夫人手中救出来。

"草萤,去帮我准备黄栌木,杨梅皮,麻杆灰水,硷水,五倍子,红花饼。"

草萤听命行事,前去张罗。

朱煦也搞不懂她怎会知晓金青布色料的配方,总之材料齐备后,她动起手来。

草萤在一旁帮忙。各种色料将主仆二人弄得脏兮兮的。

专注之时,一个清润的少年声音在朱煦脑后凉凉传了过来。

"天下名布,以谢家的软花缎与成都王的金青布最为闻名,你这是妄想染出一匹金青布?"

说话的人似乎很懂布,朱煦停下手中动作,抬起头来,看着他。

小女孩的脸像小花猫一样,喜洁的嵇鸿眉头夹起。

朱煦不太喜欢这位新来的客人,觉得他整日无所事事在府中闲晃很碍眼,心道:别吵。

不过嘴上还是故作无事:"不过是玩玩,我哪知道能染出什么布。"

嵇鸿走到朱煦身边,坐在石凳子,把玩腰间的玉佩,自顾自地道。

"我阿娘是河东裴氏的人,从前我也经常在外祖家看他们染布。"

朱煦讶问:"河东裴氏?那……裴王妃是你的?"

嵇鸿眉头夹的死紧,心不甘情不愿地吐出一句:"我的姨母。"

朱煦有些同情,柔声:"裴王妃的事我听说了,真是遗憾。"

嵇鸿别过脸去,不想让她望见眼里的悲愤,摆出冷傲的姿态。

"你不必假装同情裴家,我相信姨母,相信摄政王姨父,他不可能背叛百姓,三万精兵一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才没回都城……"

朱煦觉得眼前这少年满身是刺,很难相处。

随口一问:"你的姨母是个怎么样的人?"

"我姨母年纪轻轻就当上东海王王妃,如果她还在也不过三十多岁的年纪,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

朱煦一边搅拌靛蓝汁,一边点头:"我相信。"

嵇鸿也不管朱煦是敷衍,还是真的认真在听,说个没完。

"当年是姨母裴王妃有远见,未雨绸缪,几年前便安排几个裴氏子弟与皇室远亲迁至江东开垦荒地,太湖一带才有如今的盛况,他们将姨母奉为恩人,是都城百姓有眼无珠才会将姨母赶出城!"

嵇鸿越说越激动,口沫横飞,全然将他父亲教他的那一套名士优雅风度抛在脑后。

朱煦跟草萤无声对望。

这家伙,交浅言深,叫她这个小娘子如何应对……

朱煦将话题转了回来。

"嵇鸿,你不是说你外祖那边也会染布吗?能不能告诉我他们怎么做的?"

嵇鸿抹了抹泪水,没意识到小女孩的意图,认真说将起来。

陈年往事一提,倒叫朱煦眼神一亮。

原来,裴家在都城郊外十里处有好几个庄园,绵延几里地,养蚕生丝,抽取出来的生丝专供帝后冕袍使用,谢家偶尔也会与裴家调用生丝制做软花缎。

裴家染布只是额外的小营生,不能与都城最厉害的朱家染坊相较。朱家染坊行事神祕,染出的布老早被贵户订走,极少有外流至民间的。

至于软花缎,则以织布过程讲究料子软滑光亮闻名,染色倒还是其次,并非软花缎备受喜爱的原因。

嵇鸿从小在裴家庄园长大,对于蚕种,养蚕,抽丝,布料的制作有一定了解,讲的头头是道。

朱煦听着听着,心想少年看似高傲,腹中倒有点东西。

她有些模糊的念头。

养蚕,制布,染布,从前由各家分工,各自有人专精。

若将三者串连在一块,当如何?可她只懂染布,其他的全没碰过。她脑筋一动。

"嵇鸿,你喜欢蚕吗?"

小娘子直视着少年,认真问。

"才不,我最讨厌那些恶心的虫子了。"嵇鸿摆摆手。

"喔。"朱煦一副真没意思的模样。

嵇鸿的好胜心被激起:"喂,你这是什么表情?"

朱煦无奈摇头:"我明天想去桑园看看,本以为你会怀念儿时的生活,想找你一起,可你怕蚕,那就算啰。"

"看桑园……?"嵇鸿喃声。

朱煦慢腾腾走回屋里。

让他好好想。

待嵇鸿回过神来,小娘子不见人影。

翌日,暖风十里,不畏热的鸡冠花兀立,红花绿叶,丝绒明艳,有如群莺拱凤。

朱煦与三爷讲好,今日跟着他一起到城外的殷家桑园,一行人矗立于马车旁准备出发。

嵇鸿一身玉白锦袍,芝兰玉树般的少年,不顾挥汗失了风雅,疾走快步,靠近马车。

一双好看的狭长凤眼迎了上来。

"煦煦,我也要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