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中年妇女创业记 > 第2章 第2章

中年妇女创业记 第2章 第2章

作者:俺是大吃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01:34:26 来源:文学城

那场初次的冲突像一根刺,扎在谢小红看似平静的生意底下。她变得警觉起来,像一只时刻竖起耳朵的兔子。巷口的风吹草动——陌生的制服、刺耳的哨音,甚至仅仅是几个面色严肃的生面孔,都能让她的心猛地一揪。

她尝试着换地方,推着三轮车在附近的几条巷子里打游击。但熟客找不到她,生意冷清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她对那条最初的巷子有了感情,那里有总是和她唠家常的王奶奶,有风雨无阻来买一份当晚餐的上班族小张……那是她的“根据地”。权衡再三,她又小心翼翼地回去了,只是出摊时间更早,收摊也更果断,眼神里多了一份随时准备“撤退”的机警。

真正的风暴,在一个周六的下午降临了。

那本是生意最好的时段,队伍排了七八个人,油锅欢快地翻滚着,臭豆腐的浓香弥漫了整个巷口。谢小红正利落地给一份豆腐浇上酱汁,脸上带着忙碌而满足的红晕。

突然,人群外围一阵骚动。

“城管来了!快跑!”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谢小红心里“咯噔”一下,抬头就看到三四名穿着深蓝色制服的城管队员,正从巷子两头快步走来,形成了一个合围之势。这次不是简单的驱赶,阵仗明显不同。为首的是一位面色沉稳的中年队长,眼神锐利。

逃跑已经来不及了。排在队伍前面的一位大妈悄悄把刚付的钱塞回谢小红手里,低声道:“小红,这回怕是躲不过了。”

瞬间,刚才还热热闹闹的队伍散得七零八落,只剩下谢小红和她那辆无处可藏的三轮车,孤零零地暴露在城管队员的视线下。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油锅还在不识时务地“滋滋”作响。

“请你配合我们的工作。”中年队长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身后一名年轻队员已经拿出了执法记录仪和厚厚的单据本。

谢小红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心冰凉,冷汗浸湿了内衣。她张了张嘴,想求情,想说自己是第一次(虽然明知不是),想说自己多么不容易,但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发不出任何声音。巨大的恐惧攫住了她——车会被没收吗?会被罚巨款吗?这个她倾注了所有心血和积蓄的“事业”,难道就要在今天戛然而止?

“无照经营,占道经营,依据《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年轻队员开始照本宣科,那些冰冷的条款像锤子一样砸在谢小红心上。

就在这时,之前散去的一些街坊邻居并没有真正离开,他们站在不远处的屋檐下、店门口,观望着。

王奶奶颤巍巍地走上前,对那位队长说:“同志,这闺女真的不容易,靠这个养活一家人呢。她这东西干净,我们街坊都爱吃,能不能通融一下?”

“是啊,队长,”开小卖部的刘哥也帮腔,“她在这从没妨碍过交通,卫生也搞得挺好,比有些乱扔垃圾的强多了!”

“给我们留个吃早饭的地方吧!”有人半开玩笑地喊道。

七嘴八舌的声音,像一股暖流,试图融化这冰冷的执法现场。

中年队长听着,脸上的表情没有太大变化,他抬手制止了大家的喧哗,目光转向浑身紧绷、几乎要发抖的谢小红,又扫了一眼她那辆虽然旧却擦得干干净净的三轮车,以及玻璃罩里码放整齐的豆腐和配料。

“大家的意思我明白。”队长开口了,声音依然沉稳,“但是,规定就是规定。无照经营和占道,确实是不允许的。这不仅关乎市容,也关乎食品安全和公共秩序。”

他的话让谢小红的心沉到了谷底,帮腔的街坊们也安静了下来。

然而,队长话锋一转,看着谢小红,语气缓和了一些:“你的情况,我们也有所了解。这样,车我们今天可以不暂扣,但必须处罚。同时,我给你指条路——”

谢小红猛地抬起头,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

“你可以去了解一下街道或者附近市场有没有‘便民服务点’或者‘早餐工程’的摊位,那种是合法的,可以去申请。或者,找个固定的门面,哪怕很小,办个营业执照。”队长一边说着,一边让队员开出了一张罚款单,“这次是警告和罚款,希望你尽快找到合法的经营方式。如果下次还在这个地方无照经营,我们一定会依法采取进一步措施。”

接过那张薄薄的、却重如千钧的罚款单,谢小红的手在颤抖。罚款金额是她快一个礼拜的纯利润。心疼吗?疼得要命。但比起被没收车子、彻底断送生计,这已经是意想不到的“宽大处理”了。

她连连鞠躬,声音哽咽:“谢谢队长!谢谢!我……我一定想办法,一定想办法!”

城管队伍离开了,巷口恢复了平静,但空气里还残留着紧张和一丝悲壮。

谢小红没有立刻收摊,她扶着三轮车的车把,站了很久,消化着刚才发生的一切。街坊们围过来,安慰她,帮她出主意。王奶奶甚至要塞钱给她交罚款,被她坚决地推了回去。

那天晚上,谢小红把罚款单平整地压在枕头底下。她失眠了。

城管的压力,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她清醒地认识到,光靠“躲”和“打游击”,这条路走不远。那条熟悉的巷子,可能再也无法成为她安稳的港湾。

但是,队长的“指路”也像在黑夜里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灯。便民服务点?固定门面?那需要更多的钱,更复杂的手续,对她一个外地来的、没什么文化的妇女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怎么办?”她在黑暗中问自己。

答案并不清晰。她只知道,她不能倒下。为了那份比超市打工多一倍的收入,为了老李默默放下的那瓶护手霜,为了儿子那句“创业女王”,也为了巷口那些在她危难时为她说话的温暖街坊。

第二天,谢小红的臭豆腐摊没有出现在那条熟悉的巷子里。

但她也没有消失。

有人看见她推着车,去了街道办事处咨询政策;有人看见她在附近几个正规的菜市场里转悠,打听摊位租金;还有人看见她,在一个不太起眼的、但似乎管得没那么严的街角,试探性地重新支起了摊子……

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原点,但又完全不同了。那场风波在她身上刻下了更深的烙印,也逼出了她骨子里更强的韧性。她的创业记,翻过了胆战心惊的一页,进入了与规则周旋、在夹缝中寻找生机的,更为艰难也更具挑战的新章节。她的三轮车,载着沉甸甸的生活,在北京纵横交错的脉络中,继续寻找着一个能够合法、安心落脚的,下一个巷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