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卫洋坐在床头发愣。他也弄不清自己为什么感觉难受,可刚才那一幕他看着就是难受。
为什么呢?
他捂着胸口问自己。
他想也许是因为他没办法安慰慧玲,也许是因为那些下人说的流言蜚语,也许是因为珩哥的安慰……也许……
他还是难受,不仅心里难受,各种想法窜得也难受。
最后他倒到床上,把被子一蒙,睡觉!
一盏茶后,他又坐了起来,呆愣愣地挠挠头。
因为他一闭眼,珩哥安慰慧玲样子总在眼前晃,晃得他心烦气躁。
所以他为什么见不得珩哥安慰慧玲呢?
他见不得?
“啊?!”他一拍脑门,又冒出几个问题。
怎么会?为什么?怎么办?
卫洋什么都没想出来,慧玲就准备离开林家去上海读书。
卫洋跟着林珩去送慧玲,林珩交代了许多,轮到卫洋的时候,他半天只说了一句话:“学费的事不用担心。”
慧玲一听,着急着想说什么,又被卫洋打断了:“不管怎么说,好好读书才重要,别的都可以再说。”
慧玲去了上海,卫洋还在林家跟着林珩一起读书,偶尔回卫家瞧瞧。
玖恩面无表情地站在柜台后,眼神从老人瞟向戴眼镜的女孩,最后又转回年轻的男人。
戴眼镜的女孩倒是一脸好奇地看着老人,跟着老人的讲述露出些许表情,或是扬眉,或是浅笑。厚厚的镜片后,一双眼睛亮晶晶的。
年轻的男人却是心不在焉,始终拨弄着手里的一件东西。从玖恩的角度,只能看到一个边角,是金属的。
老人的故事平平无奇,玖恩一听就能猜出个大概来,多半也是两男争一女、两小无猜的戏码。
无聊、无趣、没有新意……
玖恩垂眼看柜台上的那只蛋,纹丝不动,毫无反应。
难道它觉得这个故事味道很好?
不应该吧,它的口味变差了……还是……
这么想着,玖恩再看老人的眼神就变了,碧绿的眼里多了份疑惑。
真的有那么好?这么普通的故事啊!
玖恩耐着性子继续听,就听到老人说他也去了上海。
慧玲离开一年后,林珩留学去了国外,卫洋的父亲也想送他去国外,可惜没有这个财力,只能退而求其次,把他送到上海去读大学。
卫洋初到上海,看什么都新鲜。
大学里又有同乡会,他就和那一群年轻人玩在一处。
自然,他也记得要去看一下慧玲。
慧玲读的是师范学校,住在学校。
卫洋要门卫室去喊人,自己站在学校门口等着。进出的女学生们路过都要看他一眼,看得他从学校门口慢吞吞地挪出了50米,离学校门口远远的。
慧玲出来时,就没在学校门口找着他,走出了几步,才看到他在一家铺子门口站着。她有些错愕卫洋为什么要站那么远?
“卫洋哥哥,你怎么站那么远?”慧玲一直觉得卫洋这个人头脑灵活,唯一的不好就是有时候会冒傻气。
“啊……啊……因为在这里看到了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卫洋没好意思说他站在学校门口被人多看了几眼,感觉太尴尬。
慧玲往店铺里一看,文具店里有什么有趣的小玩意儿?应该是借口吧,是借口。
她也不戳穿,笑着问:“卫洋哥哥,来上海读大学了吧?”
“没办法,家里老爷子一定要我读,说什么往上三代都没出过一个读书人,就指望我了。”卫洋重重地叹了口气,“论读书的脑子还是珩哥厉害,都去英国留学了。我家老爷子也想送我出去,幸好……想想要说那些鸟语,我脑子就晕。”
慧玲听着听着笑着更欢了,两眼弯弯,灿若星辰。
“珩哥哥,要多久才会回来呢?他会给你写信吗?”慧玲忽然问。
卫洋愣住了,难道珩哥没有和慧玲说过吗?
“去两、三年吧。说是会写信来,不过我还没有收到过。他应该也会给你写信吧,毕竟他也把你当妹妹了。”卫洋多说了一句,既是想安慰,又是想知道些什么。
慧玲微笑着摇头,“可不敢当妹妹。”
那当什么?卫洋在心里接了一句,转念意识到自己想了什么,立马咬了一下舌尖,提醒自己别胡思乱想。
“反正现在我也来上海了,你要有什么事儿也可以来找我。珩哥走之前,我答应过他要好好照顾你,何况我也把你当妹妹。”卫洋想这也算是完成了林珩的交代吧。
“也没什么事吧。倒是学费,我也能自己挣了。”慧玲语气自豪,头抬得老高。
“你怎么挣的?”卫洋好奇了。
“做家教。”她回得脆生生,眉眼弯弯,显然很得意。
卫洋不懂这些,他不知道做家教能有多少钱,可他能感觉到慧玲是真的开心。
“自己挣钱有这么开心?”
“那当然。”慧玲拉着卫洋,“走,我带你看看学校。”
学校的建筑都是小洋楼,小洋楼前是一排排的梧桐树,在地上落下斑驳的树影。
“我现在挣的钱,给自己花销一部分,一部分留给姆妈,再有一部分就留作学费。”慧玲抬头望着梧桐树叶,“积少成多,到时就能还你了。”
“说了不用你还。”卫洋觉得她真倔,说了几遍都不听。
“你那钱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说到底,那也是你爹挣来的。”慧玲说得认真,“所以我也不想欠卫家的情。”
卫洋倒是听出了别的意思来,他觉得慧玲只差说你那钱是你爹的。
“那如果是我挣的钱呢?”话就这样从卫洋的嘴里出去了,都没在他脑子里过一遍。
慧玲蓦地睁大了眼睛,伸手摸了卫洋的额头,“卫洋哥哥在想什么呢?”
想什么?想像你一样独立呗……
他不可能一辈子都有林珩的跟班吧,但家业显然也不可能是他继承,有他大哥在,哪有他的份。林珩出国读书,意味着他的价值也就到此为止,至少他觉得在父亲眼里就是这样。
读书人的价值,那也只是他父亲说说而已,实际还不是盼着他能在上海的圈子里找些门路。否则他和这些纨绔玩在一处有什么意思呢?
声色犬马太无聊了,比读书还无聊。
没想到做林珩的跟班做久了,真有了点读书人的气性了。
卫洋叹气,这感觉有点四不像,不像纨绔,不像家业继承人,不像读书人,也不像林珩的兄弟朋友。
就只是个跟班,不想做跟班的跟班。
但问他,到底要做什么?
他不知道,他羡慕慧玲知道自己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