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知府大人家的小日常 > 第17章 第 17 章

知府大人家的小日常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金润溪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1:46:03 来源:文学城

钟攸凝离开不久,郑七闯进了绫华居。

魏氏姐妹昨天拿到册子后粗看了几眼,还没来得及细看,心里约有了个底:

册子上家中条件最好的青年才俊有两位,是官家出身的郎君,家中官职虽然微弱,不过在县衙当差,握有现管权,算是有头脸的人家。

排在官家郎君之下的有三户,缺点是家中普通,优点也很明显,家中供着读书人,年纪约在十**,正在书院读书,这就是需要伯乐发现的千里马了,靠一双火眼金睛提前下注投资。

魏氏姐妹不了解流程,好姐妹钟攸凝却是相当清楚。

除了官家郎君和读书人,册子上还标注了几位商贾人家郎君,嫁入这样的人家,吃喝是不用愁了,不用过苦日子,缺点是跟读书科举沾边的光挨不着,很适合胸无大志的人。

贩夫走卒不在册子上。

姐妹俩不敢轻易选择,既怕选错,又怕错过。

嫁人嘛是姑娘们所谓的二次投胎,选对了幸福一生,挑错了一生错付。

魏三夫人把册子给了她们后就没管了,大有“人已经给你们挑了,选中什么人家就过什么日子”,让魏氏姐妹自行做主。

姐妹俩不敢表示不满。

她们进侯府的目的就是为了说亲,现在人也给她们挑了出来,魏氏姐妹还有话说该成不识好歹了。

魏氏姐妹中魏沅性子最沉稳,魏珍请教她姐:“长姐,我们该选谁啊?”

魏沅心里也没什么底气。

姑母不给她们指导意见,现在全靠她们姐妹蒙了。

魏珍脑筋一动:“干脆我们掷纸团吧,写上这些人的名字,仍到谁就是谁。”

魏沅:......

魏珍又说:“或者点兵点将呢?”

魏沅:......

魏珍的提议给她一种草率的感觉。

魏珍大有一种破罐子破摔,借着外物来达成目的想法跃跃欲试,未来夫君如何,全靠运气。

像是在佛前许愿,许愿是许了,有没有结果看天意了。

魏沅按住她,好声好气跟她说道:“姑母也没说什么时候,你不要先乱了阵脚,我们先放着,回头花点银钱请人帮忙打听一下再决定。”

魏珍想想很有道理,花钱消灾可能比较靠谱。

郑七就是这时候闯进来的。

郑七是三房嫡女,今年不过十二,是三房最小的姑娘,平时被三爷郑通和魏三夫人宠着,性子骄纵,尤其是跟魏氏姐妹不对付。

遇上同父异母的兄妹尚能好声好气,但遇上同是魏家所出的魏氏姐妹宛若仇人。

魏氏姐妹一开始想要跟表妹消弭误会,但成效不大。

或者说压根没有。

郑七有一套自己的理论:

两位表姐跟我好好说话、讨好我,都是为了更好的上嫁,我才不会上当,让她们如愿!

小姑娘嫉恶如仇,不解人情世故,非常看不上要走后门的人,包括母族的表姐们。

魏家的表姐们,应该让魏家人去操心。

婢子文儿两个跟在后边,红通的小脸上很是愧疚,她们完全拦不住人,郑七不给通禀就闯进来了。

魏氏姐妹已经习惯了,让文儿两个小婢先下去。

文儿两个福了个礼,退了下去。

郑七今天不是来找茬的,对着魏家表姐们也不像平时见面先讥讽一顿,看魏氏姐妹面红耳赤,觉得跟打了胜仗一样,心里像夏日喝冰饮一样爽快。她在屋里搜寻了一圈,慢慢的小眉头团成了一团:“钟攸凝怎么不在。”

郑七特意让人打听过,知道钟攸凝在绫华居做客,这才赶过来。

魏家姐妹很熟悉她的语气,郑七不是来找她们麻烦的,但她是来找钟姑娘麻烦的。

郑七是不是找茬很容易分辨:

声音冲得很,那就是不高兴了,要发火了。

跟比小牛犊子还小牛犊子,横冲直撞。

像是什么呢?不高兴、没头脑。

魏珍问:“你找她做什么?”

郑七冲声音冲冲的:“不要你管。”

“那你自己慢慢找吧。”魏珍也不高兴了。

魏沅倒是态度平和:“她回去了。”

郑七不吭声了。

她是过来对钟攸凝放狠话的,不许她打她父亲的主意。

她母亲魏三夫人这些日子愁眉不展,忧心三房要进一个背景雄厚的妾室,郑七好不容易才从伺候母亲身边的管事娘子身上打听到。

用管事娘子的话:钟攸凝有祖母给她撑腰,跟父亲后院的妾室们不一样,钟攸凝要是选择三房,她母亲的地位一定会受到影响。

管事娘子们杞人忧天,同样愁苦烦闷。

郑七是个孝女,见不得母亲为难,她想了好久才想到个好办法,决定从源头上下功夫:担心钟攸凝会选择三房,那让她不要选三房不就行了?

她都想好了,如果钟攸凝问她:“那我选哪一房好呢?”

郑七想都不想,首先推荐她选二房。

二伯后院姨娘多,多一位少一位也没什么区别,反正二伯经常带人回来,这件事就拜托他了。钟攸凝实在不愿,那她也可以选择大房,大伯是侯爷,又有官身,别的不说,至少侯爷的妾室比老爷们的妾室身份高。

郑七分析得头头是道。

郑琦和郑佩知道都得说一声好侄女。

可惜她什么都想好了,第一步就栽了。

连人都没见到。

魏氏姐妹:......

魏氏姐妹俩看向郑七的目光都变了。

以前没发现,小姑娘还挺自恋的。

魏珍实在没忍住提一嘴,委婉提示:“有没有一种可能,人钟姑娘心里有数,早就有了打算。”

三个老登到底有什么好选的,以为自己是什么?

万人迷吗?

郑七听出了画外音,恼羞成怒,她这个年纪,正是崇父的年纪,魏珍这样说,就相当于对她说“你父亲没那么优秀”、“都是你自以为是”,在封建家庭中,一家之主是天,是为她们撑起风雨,撑起门楣的,可把郑七气得满脸通红。

换谁谁不生气?是吧?

她格外大声的反驳:“不可能!”

她不信她父亲和大伯们这样优秀的人会有人看不上。

魏珍吓了一跳,瞅瞅她姐,她也没说什么吧?

郑七持续破防,跺跺脚:“你们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你们姓魏,跟姓钟的往来,对得住母亲吗?”

活像一只愤怒的青蛙。

冲着她们呱呱了两声后,转身跑了,伺候的婢子连忙跟上去。

魏沅面无表情,良久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有病,病得不轻。

华灯初上,汀兰居的烛火燃起,内室里亮堂堂的。

用过晚食,盛娘子端了盏熟水来。

平时这个点钟攸凝都会看两页书,今天从绫华居回来后把这些都放到了一边,大部分时候都在走神,盛娘子有一点担心。

她试探着问道:“姑娘心中不爽利?”

钟攸凝摇头。

盛娘子心中猜到了几分。

只是以她的身份,有些话实在不好说,只能让姑娘自个慢慢想通了。

盛娘子轻手轻脚退了出去,虚虚掩着门。

时候不早了,盛娘子回了家,临走交代巧姑顺儿好生伺候。

盛娘子在侯府多年,是管事娘子,她男人孙管事也是一位管事,她跟孙管事结为夫妇其实也很简单:主子介绍。

年纪到了,时候到了,主子开了口,这门亲事就成了。

欢欢喜喜的谢了恩,盛娘子夫妇分得了下人房中的三间房,这些年下来,他们夫妇手上攒了不少银钱,在城中也购置了一座小院子,离侯府不算远,她儿子孙攀成婚就是在府外摆的席面,现在孙攀夫妇就住在里面。

盛娘子和孙管事平时住在府中,只有告假才会回去看看,孙攀夫妇二人住着她也不担心,儿媳妇厉害,小两口上没有婆母姑子,日子过得足够舒心。

有几个年轻新妇有这种待遇的,盛娘子都羡慕;富贵如府中的夫人们,上边还有老夫人压着呢,需得时时请安,时时被敲打。

除了身份低了点,这种好事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了。

刚到家门,孙攀出现在了门口,朝着盛娘子迎上来:“娘回来了。”

盛娘子:“你怎么找来了?”

孙攀是她跟孙管事的独子,是个主意大的人,尤其是到二爷身边当差后,回来说的都是“娘,给我下碗面条”、“娘,家里有热水吗?”,她这个老子娘平常上工伺候主子,回来还要伺候祖宗;现在真是好不容易把这个累赘给甩掉了。

也是难得让她过上了几天好日子。

孙攀跟着进了屋,很有眼色的给盛娘子端茶倒水,殷勤伺候,跟伺候主子一样用心。

盛娘子朝门外瞅了几眼。

孙攀:“娘,你瞅啥呢?”

盛娘子说:“我看看今日是不是天下红雨了。”

孙攀挠挠后脑勺,干笑两声:“娘,看你说的。”

“儿子今日是有大事想跟娘商量。”

盛娘子静静地看着他。

孙攀的诉求很简单:想请盛娘子插手帮忙劝表姑娘选他们二爷。

你看啊,二爷有这个意,盛娘子又是表姑娘院中的管事,他又恰好在二爷身边当差,这不就闭环了吗?表姑娘如果选择二爷,盛娘子立下大功,之前的事一笔勾销,他拿着这个投名状重回二爷身边。

表姑娘的选择=他的前程。

赌赢了,他就是二爷身边的大红人了。

孙攀雄心勃勃、意气风发,盛娘子直接拒绝了:“这个忙我帮不上。”

孙攀急了:“怎么就帮不上了?”

盛娘子:“我问你,那牛不想喝水的时候能摁着吗?”

孙攀:......

所以,他们二爷还没发力就出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