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知府大人家的小日常 > 第16章 第 16 章

知府大人家的小日常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金润溪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1:46:03 来源:文学城

从和乐堂回到汀兰居,钟攸凝凭着一口气强撑着,直到进了门,身子才软绵绵的倒在阿喜身上。

堂中一番较量,她手心都冒出汗。

侯府诸位主子们离开前看向她的目光意味深长。

阿喜默默地用不宽阔的肩膀支撑着。

她年纪小,很多话压根听不明白,尤其是高门望族后宅中的勾心斗角,每一句话的潜藏含义像是天书一样,不像从前在清平,钟家人口少,家庭简单,大家都比较表里如一,有些害怕地出声:“姑娘。”

钟攸凝:“不用怕。”

阿喜重重点头,下定了某种决定:“姑娘不怕,阿喜不怕!”

她们一进院子,巧姑和顺儿就迎了上来,和乐堂的事已经传开了,现在阖府上下都知道表姑娘恐怕要成为侯府的半个主子了:“姑娘回来了。”

钟攸凝抿下唇,交代:“时候不早了,你们也下去休息吧。”

巧姑和顺儿福了一礼,退了下去。

刚过清晨,阿喜跪坐在床前插花,窗户外响起两声动静,她的熟人晓露和米儿两个小脑袋从窗外冒头,用眼神勾搭示意她“快点出来啊,我们在外边等着你呢”。

阿喜脸色犹豫,朝身后看了看,这会还早,姑娘还没起。

晓露和米儿迟迟不见她有动静,一点也没有平常的机灵好动,这会也没深想,只是从眼神示意变成了更迫切的用手划拉,让她快一点出来。

平常叫她的时候可好使了,都不用她们招呼,阿喜就屁颠颠的跑出去跟小伙伴一起玩了。

阿喜又回头看了看,姑娘还是没动静,这才下了决心,蹑手蹑脚的出了屋,咚咚咚跑过去跟晓露两个小婢汇合,照旧躲到墙角,避开了巧姑和顺儿的眼,才小声说气话来,阿喜问:“你们叫我出来做什么?”

“府上有件大事,你听不听。”

阿喜丝毫没有犹豫:“听!”

姑娘心情欠佳,阿喜正愁着怎么让姑娘开心一点呢,她每次吃瓜都可开心了,带回去给姑娘吃吃,说不定姑娘心情就舒展了,晓露和米儿一向消息渠道广,阿喜不怀疑真假。

晓露和米儿主动发问:“阿喜,听说老夫人有意让表姑娘嫁入郑家,消息确实吗?”

阿喜一下明白了:这一回吃瓜吃到了自家人身上。

这就是所谓的终日打雁反被雁啄眼了?

吃别人瓜的时候格外快乐,但瓜轮到了自家人身上,阿喜并不想开口。甚至都想来一句三连否认,不知道、不清楚、没有事。

晓露:“你别不说话呀,现在府上都传遍了,大家都在猜姑娘会嫁给谁呢?”

阿喜仿佛被戳中了痛脚,蹦得老高:“我们姑娘谁也不嫁,等大郎回来会给姑娘安排亲事的。”

晓露和米儿也是这样想的,架不住府上说得人多,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再传几日都怕说到姑娘出嫁日期了,令她们不得不信,这才来问问真假。

“假、假、假。”阿喜再次重申。

晓露和米儿看她着急跳脚,也很有义气的加入讨论:“你先别急,我们想个办法。”

阿喜眼前一亮:“有什么办法?”

经过她们三人的讨论,最终定下了这样的方针:

由晓露出面找到交好的小婢们,很不经意间透露出“汀兰居”的真实想法,用官方消息作为开头把那些谣言给压下去。毕竟打着汀兰居一手消息的名头,更能让人信服,而且小婢仆从这个群体在下人中占据人数最多,也是平时传播力度最大的,只要这个群体不信谣、不传谣,那些风浪就掀不起来。

米儿拍拍胸脯:“阿禄在侯爷书房做事,我多去找他几趟,打听一下府上主子们的态度。”

阿喜和晓露点点头。

协商完,小团体解散。

晓露和米儿各忙各的去了,阿喜返回主屋,正巧遇上钟攸凝醒来。

不巧的是钟攸凝病了。

阿喜请了府医过来,医者把了把脉,只说受了凉,需要静养几日。

钟攸凝刚进侯府就病重了,好不容易养好了,才一月都不到又病倒了,这病秧子的名头是彻底坐实了。老夫人常年胃不好、积食,都不如钟攸凝请医者频繁。

府医刚走了一会,外边就给取上了外号,从表姑娘到“病姑娘”、“病美人”。

提起来,一句“表姑娘的身体连老夫人都不如”,外加摇头叹息。

整个府上,怕是找不出两个年轻人身体素质这样差的了。

巧姑和顺儿送医者出门,顺道去医堂领了方子领了药。阿喜守在床边,格外懊恼,小手不时去摸摸钟攸凝的额头,她心里很愧疚,觉得不应该出去,应该好好守在姑娘身边,这样也能第一时间察觉到姑娘的不对劲。

钟攸凝没什么力气,宽慰她:“我没事。”

小朋友玩耍时如果轻轻摔了一跤,身边的家长不出声,小朋友会表现出坚毅的品质,自己就能从地上爬起来,又去玩了,但要是家长出了声,小朋友就像知道了靠山在,简单摔一跤也会觉得委屈难过。

阿喜现在就是这样,钟攸凝不出声,她心里只是自责、后悔,钟攸凝一出声,懊恼自责中又添加了别的情绪,鼻头一酸,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下来,一颗颗落在衣裳下摆。

钟攸凝头脑有些昏沉,问出的话也轻飘飘的:“怎么还哭了?”

阿喜顿时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张嘴说道:“姑娘、姑娘从前在家的时候很少生病的。”

但是钟父钟母才走两年,她们才从丹州投奔而来,姑娘已经病了一回又一回了。

夫人走时还说让她们要照顾好对方,要守望相助,阿喜失信了,阿喜没做到。

钟攸凝:“清平跟镜川不一样,刚来水土不服,以后就好了。”

阿喜抽抽噎噎:“姑娘这会说的话也像夫人。”

长辈都喜欢给小辈画饼,展望未来,鼓励他们要坚守忍耐。

钟攸凝闭上眼,不想再答。

巧姑和顺儿取了药煎好送过来,阿喜接过,钟攸凝服了一帖,睡了几个时辰,到傍晚醒的时候就已经好多了,但她还是谨记医者的话安生静养几日,这几日足不出户,只看看书,点评点评阿喜的插花手艺。

期间秋光还走了一趟,送了不少老夫人赏的金银补品,传达老夫人的话,让钟攸凝好好养身子。

显然,对于钟攸凝这幅人尽皆知的“病秧子”的身体,老夫人也忧心忡忡。

钟攸凝听话,等秋光问了病因起居,回头就闭门谢客了。

汀兰居只有她们主仆几个,整座院子非常安静,没有什么人进出,钟攸凝非常满意,不是坐在窗前看春雨,就是坐在廊下晒晒太阳,听阿喜和晓露两个小婢们碎碎嘴。

春分之后阳光和煦,不躁不焦,正是晒太阳的好时候。《黄帝内经》中还提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说的是上午阳光比较温和,能够帮助阳气升发,而傍晚晒太阳则可以收敛阳气,属于“暮而收拒”。

民间土方也有许多晒太阳的说法,什么晒背暖身、晒脚驱寒,认为背部属阳,晒太阳能够补阳气,脚部呢穴位比较多,晒一晒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在阳光温和的时候还可以晒晒头,认为能提神醒脑。总之各地说法不同,晒的部位、时间、节气各有说法。

阿喜跟晓露两个对账,提到家乡的风土人情,一提才发现,原来各地的风土人情都有类似的地方。

一个说“你们家乡也有晒背的说法啊”,另一个一脸惊讶的点头:“对啊对啊,我们不光晒背,还会晒脚呢。”

再转头问别人:“你们家乡有吗?”

总之,晒太阳好,晒太阳妙,晒了太阳能治病。

钟攸凝院中好几个不同地域的人,针对晒太阳的部位各有说法,但都觉得既然这方子能留下来一定可以发挥大作用,央着钟攸凝每日上午出来晒晒太阳,最好把每个地域流传的晒太阳部位都实验过一遍,毕竟这也算是集众家之长嘛。

试试呢?

试试也不要成本不是。

靠在柱子上,钟攸凝觉着这两日的太阳更热了点,连阴晴不定的天气都平稳了,春雨都没下过两场。

看来快到立夏了。

立夏时节,万物生发,往往是普通百姓最忙碌的时候,侯府根据节令,送了立夏饭、立夏茶来。

立夏饭是以豆为主食,用糯米、赤豆、黄豆等五色豆煮成五色饭;立夏茶会繁复一点,除了新烘的新茶,还会在茶里加上诸色细果,又叫七家茶,滋味嘛随着添加的细果口味走,带着淡淡的茶汤,也可以叫果茶,冬日配着牛乳煮茶,还是一杯暖融融的奶茶。

钟攸凝这一回休养得久,过了立夏后才叫巧姑和顺儿开了门,表示主人家要出门走动、开门迎客的时候了。

晒太阳活动被迫中断。

因为钟攸凝要出门见人了。

她先见的是魏氏姐妹,说来惭愧,上次他们在凉亭相谈甚欢,都应了她们姐妹的邀请,以后多多互相走动,但过了这么久她都没去魏氏姐妹的绫华居坐坐。

既然要当好朋友,那就要多走走,多坐坐,这样情分才会深厚。

何况她仔细盘了盘在府上的人际关系,除了常去的老夫人的寿康院,只有魏氏姐妹跟她有往来,跟郑家其他主子们完全没有交集,但老夫人是长辈,年轻姑娘的话题不好跟她说,算来算去,竟然只剩下了魏氏姐妹。

人际关系匮乏至此啊。

钟攸凝先遣人去说了声,得了回话后才带着阿喜登了门。

绫华居跟汀兰居大小、建筑相差无几,都是侯府用来安置亲戚的居所,比不得正经主子们住的院子设计精妙,费心打造,汀兰居只住了她一个主子,尚算宽敞,但绫华居住了魏氏姐妹两个,就显得地方狭小了。

魏氏姐妹客气的迎了她进门,让人送了茶点来。

其中一道茶很具有地域特色,魏氏姐妹生在边州,那里没有山川秀丽,高耸的山峰光秃秃的,低洼只有浅草,但在山上岩壁细缝间却会生长许多开着蓝花的植物,当地人摘了晾晒,用来招待客人,贩卖商行。

坐下后,魏氏姐妹关心地问着:“钟姑娘,听说你病了,现在身体好些了吗?”

钟攸凝礼貌回道:“好多了。”

钟攸凝在她们姐妹身上看了看,进门的时候她就发现了,魏氏姐妹眉目舒展,显然是遇上了什么好事,在她进来后,眼中的欢喜之情还没消散完,钟攸凝略微有些迟疑:“绫华居是有什么喜事吗?”

魏氏姐妹当她是同类人,并未隐瞒:“是姑母给我们送了册子来。”

钟攸凝恍然,目光落到她们姐妹桌边的小册上。

在她进门前,她们姐妹正在看人。

钟攸凝心中跃跃欲试,她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册子,有心想看看,但这是魏氏姐妹的册子,她又不好开这个口。

魏氏姐妹从去岁入府,亲事一直杳无音信,跟姑母表妹关系不睦,都觉得没什么希望了,正商议着过两月给家中寄信,问问家中意思是否需要返回边州说亲。

昨日姑母遣人送了本册子来,上边详细记录了数位青年才俊的信息,其中有两位小官人家的郎君。

只要她们姐妹点头,摇身就是官家女眷了。

钟攸凝诚心说道:“恭喜。”

说实在的,她很羡慕她们姐妹。

阿喜幸亏不在,进了绫华居后就去找文儿她们小团体2唠嗑了。

上回在魏氏姐妹面前,她还神气得很,一副我们大郎未来是板上钉钉的举人老爷!我们姑娘也会是读书人家娘子,把魏氏姐妹气得不轻,现在境况完全调转过来了。

该轮到魏氏姐妹牛气了。

这叫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只要魏三夫人愿意搭把手,靠着侯府的势力,为魏氏姐妹挑门亲事还是很容易的。

人家只要稍稍发力,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魏珍心直口快:“同喜同喜。”

魏沅来不及阻止,在魏珍说过这句不妥当的话后,面露歉意:“钟姑娘别多想,盼云不是这个意思。”

盼云是魏珍的小字。

家宴上老夫人的话她们都听见了,话虽然婉转,但在场的人个个都是人精,明白老夫人要想做主把钟攸凝留在府上。

郑家如今的情况不复杂,跟她们年纪相仿的郎君只有大房的长子,不过已经定了亲,听说还是官家姑娘,这样的情况下老夫人肯定不会让钟攸凝嫁过去,剩下的郎君都比她们年纪小,几位夫人都还没要为郎君们定亲的意思。最合适的人选就只有府中几位老爷了。

钟攸凝轻笑一声,隐晦说道:“虽然我兄长还未归家,但这声同喜我先就先收下了。”

魏氏姐妹便明白她的意思了。

魏珍松了口气,夸她:“钟姑娘果真是个明白人。”

侯府老爷名声听着唬人,但那是唬普通人,钟攸凝年纪轻轻,兄长潜力股,会有很多年轻郎君跟她匹配,想不开给老爷们做妾,图什么?图他们年纪大?图他们妻妾成群?图他们儿女满地?好好的正室不选,凭什么给几个老登做妾。

就算三爷郑通是她们姑父,魏氏姐妹的看法也不会改变。

又到了手帕交时间,魏氏姐妹专门给她透露:

“钟姑娘知道府上各房有多少位妾室吗?”

“七八位总是有的。”

钟攸凝上一世见过几位,具体的没有数过。

郑家在外的家风良好,从来没传出过老爷们宠妾灭妻的闲话,在许多人家眼中,郑家算得上良配,钟攸凝见过的那几位模样不错,但低眉垂眼,一点也不张狂。

“不止。”魏沅开口。

魏氏姐妹来侯府时间长,又常在三房走动,对后宅的事知道得比较多。侯府三房中,二爷郑佩房中的妾室的确是最多的,只他一个就有七八位,大都是外边的良家女子,秦楼楚馆中的风流事另算,老夫人不许他把人接回来,只能安置在外边,得空了去走一趟;侯爷郑琦房中也不少,有名姓的四五位,其中还有广交的好友特意送的,郑琦结交的都是士族权贵,别人赠他佳人大都会带回府;她们姑父郑通房中人最少,只有三位姨娘。

钟攸凝按魏氏姐妹说的估算了下,光是有名姓的就有十来位了,不提高门望族的老爷们房中还有通房、婢子。左拥右抱都腾不出手来了。

还得写个条,排个队,有心要走后门的还要给管条子的人送礼,说几句好话,又促进了仆从们的收入增长。

她同魏氏姐妹一说,惹得她们乐不可支。魏沅刷新了对钟攸凝的看法:“钟姑娘真狡黠。”

钟攸凝发出疑问:“不过我在府上很少听见有关姨娘们的事。”

就拿晓露和米儿两个小婢来说,侯府大大小小的事知道不少,什么主子们的私事,管事们的私事,管事儿子的私事都知道不少,唯独没听她们说过姨娘们的私事。

魏珍撇撇嘴,直接说道:“夫人们手段厉害着呢,谁敢冒头。去岁二房进了一个张姨娘,生得年轻貌美,还是良家子呢,进门后风光了一阵,二爷经常给她送金银首饰。”

钟攸凝听得认真:“然后呢?”

魏珍:“头一天我还看见张姨娘在逛院子呢,第二天就听说她摔了一跤,破了相,二夫人也经常唤她过去立规矩,不到一年吧,人就销声匿迹了。”

魏氏姐妹同时进府,亲眼目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妾室惨啊,当侯府的妾室也惨啊。

享福没享受几天,人还没了。

钟攸凝感叹:“...好好的一个人。”

魏氏姐妹心有戚戚。

侯府的夫人姑娘,包括老夫人,都是正儿八经的主子,正室出身,跟妾室姨娘天然敌对,根本做不到宽和大度。好几次因为争风吃醋闹到了老夫人面前,老夫人也只是罚她们抄抄佛经,训斥一顿,更重的惩罚是没有的。

所以当什么也别当妾。

钟攸凝深有感触,上一世她就是因为老夫人提出要她在几位老爷中挑选做妾,才导致了后边的悲剧。

作为老夫人的母族后辈她们都敢下手,毫无顾忌,对其他人更难说了。

作为手帕交,魏氏姐妹也只能以前车之鉴的故事对钟攸凝进行劝退了,寄望她千万别犯糊涂。

包括她们姑母魏三夫人在内,侯府的每一房后宅都腌臜不堪,没有一个好相处的。

钟攸凝对魏氏姐妹诚心感激。

在绫华居坐了坐,眼看时候不早了,钟攸凝这才别过魏氏姐妹,带着阿喜回去,相约下回再续。

宾客尽欢。

阿喜同样收获颇丰,跟好些日不见的小团体2拉近了关系,择日碰头再加深巩固一下就更好了,她还不知道魏氏姐妹即将定亲的事,蹦蹦跳跳的走在路上,四处张望。

走到相同的位置,她一眼就看见了花园里那株盛开的石榴树,石榴花期长,通常能达到一个来月,光是长长的花期就先让人饱尽了眼福。

同样是石榴树,她又想起了她们清平那一棵。

透过这株石榴树,她仿佛看见了另一株数的影子。

树:......

树:真假替身。

晚上还有一更,给我们表妹点点收藏吧[可怜][可怜][可怜][亲亲][亲亲][亲亲][亲亲][亲亲]都亲亲了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