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占春魁·宫斗 > 第16章 反击

占春魁·宫斗 第16章 反击

作者:李浪白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7-17 00:10:14 来源:文学城

“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 长乐宫飞瓦流阁、金瓦朱门,小家碧玉的福阳宫与之相较黯然失色。

皇后见明丹姝来倒是颇感意外,这弱柳扶风似的身段,总是提醒人想起昨夜皇上抱着她离开时的背影…

无论是立后大典当夜的火灾,还是昨夜,她身为皇后的威严体统一次次扫地时,都有她明丹姝在场。

思及此处,将人晾着曲膝半刻才叫起,绵里藏针:“妹妹怎么来了?难不成是不放心二皇子在我这?”

“姐姐…” 还未等她话说完,明丹姝欲语泪先流,将人打了个措手不及。美目盼兮,我见犹怜,听她道:“果真,姐姐是要与我生分了?”

皇后凝眉看着她半晌,苍白着的一张脸尚不及在百戏班时明艳,竟一时分不清眼前这梨花带雨的模样是真情还是掺着假意。

毕竟…从前在宫外时,明丹姝可一直是乖觉柔善得很。

“原是我的不是,并非是与妹妹生气。” 上前将人扶起,又一如既往地替她拭泪,转圜道:“经昨夜的风波,我十分恼怒下人们办差不利,才牵连了妹妹。”

“那我便放心了。” 情势比人强,明丹姝并未借她的力起身,而是又跪在地上,恭恭敬敬行了叩头大礼。

“萤火之光何敢与皓月争辉,丹姝日后,定为姐姐马首是瞻。”

“诸事身不由己,我怜惜妹妹还来不及,怎会与你争风吃醋。” 皇后将她扶起,温声软语,好言相劝。

徐家是奉皇命在将明家姐弟二人安置在百戏班,也是眼见着明丹姝的容貌愈盛,入宫是早晚的事。

不是没想过旁的法子,只是她不愿出京,徐家不能在皇上太后的眼皮子底下将人掳走。

后来,眼见着皇上登基后对明家的愧怜更甚从前,便动了让明丹姝嫁到徐家为妇的心思…若能事成,对徐家来说,也多了一层保障。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美人到底还是进了宫,更入了皇上的眼。

“我来见姐姐,是另为了旁的缘故。” 明丹姝与她并肩坐着,当真是一副情如姐妹的派头,从袖中拿出长颈瓷瓶:“这是顺昭容早前送来的药油,二皇子走的匆忙,下人们忘了带着。”

“我想这是她的心意,便特地送了过来。”

“我何时做过人家的母亲,还是手忙脚乱的。” 皇后接过瓷瓶,漫不经心放在一旁,说起二皇子时,一直端着的人才流露出几分真意的烦恼。“这孩子娇气,到了我这竟连饭也不好好吃,若是养得不好了,太后免不得怪罪。”

顿了顿,试探道:“我听宫人说,二皇子很是听妹妹的话,请妹妹帮我劝劝才好…”

她又不是不能生,养着别人的孩子轻了重了、磕了碰了都是罪过,何况又是这样一个混世魔王,原本不想招惹。

奈何太后不知是真病还是假病,这些日推拖着不见人,连请安都免了。皇上对这个养母有从来是孝敬得很,直接说二皇子是嫡子,在长乐宫养着是名正言顺,话里话外还有埋怨她未早些主动将人接来的意思。

“哪里敢说是听我的,不过都是没娘的孩子罢了。” 明丹姝旧事重提。面带伤情,唯唯诺诺道:“姐姐若不介意,让我见见他可好?”

“这有何难。” 皇后倒是松了一口气,二皇子送来不过两个时辰,已将长乐宫闹翻了天。

小小的孩儿,倒很是会磨人,不吃不喝,脾气又娇蛮得很,好话说尽也不见效。

“橙儿,你带瑜贵仪去侧殿看看二皇子。”

“橙儿?” 明丹姝看向从外面进来的丫头,从前在百戏班时衣衫朴素的小姑娘此时着红配绿,险些让她认不出。“姐姐也将她带进宫了?”

“她原本就是徐府的丫头,你进宫以后便回了府中。” 皇后笑意不改,这下才说到了正题上,“我正担心妹妹身边没个亲近的人,正好,你将她带回福阳宫吧。”

“多谢姐姐!” 明丹姝一副大受感动的模样,拉过橙儿欢喜道:“好极了,不然不还想寻机会将你召进宫中。”

看过了二皇子,又哄着人用了饭便打道回府,临走前如梦初醒般,与皇后亲热着道:“瞧我高兴得糊涂了,险些忘了将它交给姐姐。”

从袖中拿出一张新墨方干的方子,交给皇后。

“这是顺昭容同那瓶药油一起送过来的,里面记着药材和用法。”

“劳妹妹费心。” 皇后接过房子,亲自到殿门送她。

见人走远,展开方子细读,登时冷了脸色。“夏荷,去太医院召孙景来。”

出了长乐宫明丹姝却未急着回去,带着橙儿去了寿康宫,被宫人以太后称病不见为由,吃了闭门羹。

绕路乘辇回福阳宫,一脚刚踏进门,便见奴才们跪了满院子,细瞧,发现正是这几日在福阳宫修缮廊檐的宫人们。

丹草迎了上来,提醒道:“主子,皇上在里面。”

“臣妾给皇上请安。” 进了东侧殿,见皇上正坐在桌边翻看她闲时翻过的几本书。

“回来了,理儿在长乐宫如何?”

明丹姝看他拿着的那本似乎是《工时杂集》,一本记录民间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全书…

定神回话道:“二皇子用过午膳睡下了,皇后娘娘照顾得很是周到。”

端起桌上的茶盏,轻手轻脚走到他身边,果真见他正在读她写在页脚的旁注。

“皇上…喝茶。”

明丹姝握着茶盏的手像是故意挡住他的视线,祁钰抬头,她圆长的媚眼低垂,腻红匀脸衬檀唇,听轻声软语:“都是…闲来无事写的,皇上莫要再看了。”

“这处…” 祁钰将人拉过来,指着她写的因地制宜四个字,十分耐心地指点道:“固有此理,可百姓以农耕为生,官府若是想借地修渠,便是动了他们的命脉根基,非但渠修不成,还会遭致怨怼,后患无穷。”

“一家之言,让皇上见笑了。”

“不如这样…” 他并未流露出轻慢之意,倒是饶有兴致地将附录的地图展开,执笔圈出河阳府旁的长淮河,写下‘渠通于濠,濠通于海,六脉通而城无忧’几个字,游刃有余道:“在此处修渠,既不会占用民田,一通既百通。”

长淮河是大齐国境内南方流量最大的一条河,旱涝干系着支流包括河阳在内诸府百姓的饭碗,这也是为何,他登基后便下令张昭大兴水利。

“唯一不足便是…”

“花销。” 明丹姝一点即通。

父亲当年,对府中晚辈学业很是看重,无论儿女,于功课上一视同仁,亲自指点。

面上的羞热渐消,指出弊端:“在此处修渠固然施惠甚广,可实际上是拐了个大弯,更费时工…国库的压力,便更大。”

“裁弯取直是两得之法,” 祁钰想到方才收到的河阳府奏报,刘吉不负他所望,一日之功便想出了解决方法。

“只是施工难度更大,要有谙熟工建和地势的人才来动手。” 尚有旁人在,不便提及河阳刘氏,点到为止。

又若有所思地又翻了几页,怀念道:“你的字,很像老师的笔迹,连朕都险些分辨不出。”

寻常女子的字为了美观,秀致婉约有余,筋骨不足。而她的字像极了太傅当年,铁画银钩,力透纸背。

“臣妾与阿臻的字,都是当年父亲亲自教的。”

“你可知昨夜理儿为何烫伤?”急转直下,祁钰忽然问道。

“知道。”明丹姝神情中还带着后怕,坦白道:“二皇子走前,已与臣妾说了,据赵太医所言,是热水里掺了石灰。”

“既有人欲害你,你待如何?” 循循善诱。

“我…” 她似是不妨此问,迷茫地看向他,小心翼翼:“臣妾…不会做那些争风吃醋的事,会安安分分的。”

祁钰抬眸示意梁济将旁人都带下去,问道:“丹姝,你可知朕的身世?”

“知道。”

祁钰生母,先皇恭怀皇后出身郑国公府,将门虎女,杀伐果决。十九年前,永光十六年,郑国公府于猎宫起兵谋反,败落,满门抄斩,恭怀皇后自缢于长乐宫。

太子祁钰时年六岁,奉先帝旨意,教养于翠微宫贵妃刘氏膝下。

“恭怀皇后自缢后,朕虽有母后护持,可宫中拜高踩低是常态,何况外家谋逆的失势太子…朕当年于宫中境况,较理儿今日,还要差上许多。” 提起旧事,他的神情中有种千帆过尽的坦荡,不怨怼亦不执迷。

“初见老师那日,朕,正被先皇的另外两位皇子奚落排挤…” 他说起不堪过往,神情竟是与之不甚相宜的柔和,问她道:“你猜,老师对朕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臣妾不知。” 以她对父亲的了解,许是出面维护,再讲上一番道理…

“老师说…” 祁钰低头看着她,眼神凛冽桀骜,嘴角噙着笑意:“有人欺负你,要还手。”

明丹姝怔住,她如何想不到,在家中温厚和蔼的父亲,会这样说…

“人,朕都替你收拾好了,在院子里。” 祁钰凑近她耳边,低语:“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反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